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1068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评论 This Light in Oneself.docx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评论ThisLightinOneself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评论ThisLightinOneself)

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时间:

2007-08-18来源:

广州日报作者:

武志红

  

  

  作者:

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历许多形式的苦修,他最后认为这些

  方式都没价值,因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在生活中。

  

  

  德国人将希特勒送上神坛,最终因此受苦。

  

    心灵成长之路上,你对生活的自我觉察是最重要的

  

  (本版文字武志红)

  

    真相是永远的No.1。

  

    拥抱真相,接受真我。

  

    智慧源自与真相没有距离。

  

    ……

  

    以上的句子,我常常用到我的文章中,也常常和人说起,就像是我的信条一样。

  

    但说真的,我有时会没自信,拥抱了真相,真的就OK了吗?

  

    我本来还持有另一个观点:

理解就是最好的治疗,理解了,改变自然就会发生。

然而,无数的读者不断问我,请问怎样才能改变,问的人太多了,我逐渐对自己这个观点不自信起来,于是,在上一期的“健康·心理”专栏中,我弄出了一个成长的三部曲——“理解、接受和改变”。

  

    感谢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爱的觉醒》,这本书令我彻底相信,真相的确最有价值,拥抱真相的那一刹那——也即理解——的确就是最好的治疗。

这本书还带给我许多其他方面的启发,读书中,我几次忍不住掉泪,但这是喜悦的泪水,也怀着庆幸——原来听从自己的感觉而走的路,是对的。

  

    虽然这本书还没读完,但我已可以断言,截止到今天,没有哪本书对我的启发比这本书更大了。

  

    放下一切念头,方能看到真相

  

    在书中,克氏屡屡讲到,最重要的是通过你自己的冥想,看到真相,而真相就是爱,看到真相即是智慧。

  

    并且,真相一定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当你放下头脑中的一切时,你与世界的自然相遇。

  

    放下头脑中的一切,这被称为空寂。

当你做到这一点时,冥想自然会来,你会自然与世界相遇,爱与智慧自然会降临。

  

    冥想这个词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主动努力的结果,也很容易被理解成一种神秘状态,这都是误解,所以描绘这种状态的更好的词汇是“空寂”。

  

    对于许多人而言,空寂这个词也令人难以理解,它简单,但那种境界我们的心似乎无法捕捉,那它可换成另一个相对好理解的词——单纯。

  

    关于单纯,我写过一篇小文《论单纯》,描绘了这一境界:

  

    单纯是心性的纯净,单纯的人有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心。

  

    因这水晶心,世事和万物无所遁形。

  

    譬如,我们总以为,要想看穿一个人,一定有办法,一定要努力,掌握了一些技巧甚至巫术,就可以轻松看懂一个人了。

然而,技巧最多的人,在识人这一点一定不如一颗单纯的心,有一颗单纯的心的人不需努力,就可在一瞬间看到另一个人的真相。

  

    并且,单纯的人也不能努力,如果一努力,他就失去了单纯,于是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妄念,而不是另一个人的真实存在了。

  

    空寂也罢,单纯也罢,冥想也罢,这些词描绘的那个境界都不易达到,因为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放下一切念头。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也描绘过这个境界,他说,真相是“相遇”,即我的本真与你的本真“相遇”了,这时就有最大的爱和最多的智慧。

他把这种关系称为“我与你”的关系,但要建立这个关系,必须达到一点——“不带任何预期和目的”。

  

    所以,克里希那穆提在他的书中不断强调:

放下!

  

    放下什么?

放下自我。

但更具体一点,又是什么,马丁·布伯所说的预期和目的又是什么?

  

    反相!

也即真相的反面。

  

    论单纯

  

    单纯不是幼稚,单纯不是简单。

  

    单纯是心性的纯净,单纯的人有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心。

  

    因这水晶心,世事和万物无所遁形。

  

    譬如,他是知名的心理医生,她只是一个小女子,他们在一家机构合作。

  

    但是,在和他们交谈几分钟后,我就断定,在看人上,她远比他有眼光。

  

    只因为,她有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心,他没有。

  

    所以,不管阅历多丰富,他都是可以被诱骗、被讨好、被糊弄,而她不会,因为她的心太单纯。

  

    我把这断言说给朋友,他们被吓了一大跳,因为他们是花了数年的时间,经过很多例证,最终才“发现”她的确比他更会看人。

  

    这只是因为,他们很不单纯,所以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相信”这一点。

  

    我够单纯,所以可以几分钟内得出这个答案。

  

    其实,在同样的几分钟内,他们的心中也势必有过这样的信息,但他们心有太多的杂质,所以他们不敢相信这个信息。

而我,只是尊重了这个信息而已。

  

    想到这里,我不免沾沾自喜,而这沾沾自喜说明,我还欠单纯。

  

    单纯宛若一面最光滑的镜子,可以映照出万物的真相;

  

    单纯宛若一个最神奇的筛子,可以把杂质去除,只留下那最实质的内容。

  

    你若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懂得——

  

    单纯是种子,灵性和智慧则是果实。

  

    所以,最单纯的人,往往恰恰是那种阅历最丰富的人。

  

    外在的优秀,或令我们更自卑

  

    预期和目的总是这样的逻辑:

真相太痛苦,你逃避,并几乎一定要逃到相反的方向上去。

所以,预期和目的几乎必然令你离真相越来越远。

  

    譬如,心理学家阿德勒写了《自卑与超越》一书,他认为,对优秀的追求源自自卑。

也因这一点,一些心理医生乃至大师甚至担忧,假若自卑得以疗愈了,追求优秀的动力是否就消失了?

  

    这个问题暂且不论,起码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点:

即便极其优秀了,但内心深处的自卑仍然无法消除,甚至丝毫都未减少。

  

    例如,一些人,一旦成为名人,在钱权名利上具有了相当的优势,他们反而变得更自卑,对童年时的伙伴,对贫苦家庭,对悲惨童年等一切人生的缺憾变得更加敏感,外在条件的优秀并未令他真正自信,反而令他更为自卑。

  

    对这样的人,我曾建议,必须单独对内在的自卑做工作,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工作,而克氏给出了答案:

承认自卑,因为自卑就是真相。

  

    自卑必然是有这样的原因——童年获得的爱太少。

那么,围绕着这个事实,当事人势必会有很多感受,如悲伤、愤怒、嫉妒等。

这些感受,就是真相,他不必做别的事情,只须拥抱真相就够了。

  

    所谓别的事情,几乎必然意味着执著于反相,如刻意追求外在的优秀,或刻意自欺欺人地说,我不惨,我一点都不惨,我幸福极了,简直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

  

    越执著于反相,对真相就越惧怕。

你不断逃避真相,你的预期和目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你自欺欺人的需要的。

但真相就在你心中,你根本无法逃避。

于是,你的心越来越分裂,各种心理问题因此而生。

  

    但是,一旦拥抱了真相,承认自己的惨,并接受悲伤或其他自然情感,你会立即获得解脱,并因而获得巨大的力量。

  

    我在《最纯的悲伤帮你告别悲惨往事》中写过这样的故事:

Z的童年无比凄惨,她小学四年级时想自杀,先是回顾了自己的许多人生悲剧,然后忍不住悲伤,开始肆无忌惮地痛哭,但哭到最悲伤时,内心里一个声音跳出来说,你是很惨,但你还可以做很多事。

  

    这个声音拯救了她,她放弃了自杀念头,性格出现了巨大改变,而命运也因而改变。

  

    这就是真相的价值,悲惨童年是事实,她的悲伤是真相。

以前,她执著于反相,亲人给她的爱太少,她试图攫取其他一切人的爱,并对别人不喜欢她极其敏感。

结果,不管她在反相上做多少工作,如努力讨好别人,都不会令她得救,别人都有点讨厌她,因为她对爱与认可过于贪婪,她的预期和目的太强,并且,她越执著于反相,对真相就越敏感,于是不管别人对她多好,她很容易忽略,而对消极信息无比敏感。

  

    但一旦她接受了真相,不再和真相较劲,她就得救了。

  

    Z的故事,过程简单,但结果神奇,我每次和心理学界的同行讲起她的故事,我们都会说,这个女孩是“例外”。

  

    然而,克里希那穆提的书让我开始相信,这是必然,任何一个人能像她一样去全然拥抱一下自己的人生真相,都会收到一些不可思议的结果。

  

    理解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说一些小的故事吧。

前不久,有两个晚上,我忽然间又有些怕黑,还有些神经质的担忧,但又说不清这个担忧是什么。

第三个晚上,我忽然间明白——这不是思考的结果,而只是自然而然出现的信息——怕黑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我的担忧是什么。

于是,怕黑的情绪立即消失了。

  

    对此,克里希那穆提说:

“我们对自己头脑里的活动往往是缺乏觉察的,不过你一旦毫无拣择地觉察到其中的活动,凭着那份觉知和留意,就能将喋喋不休的妄念止息下来。

试试看,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这的确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所以,大前天,一个女子问我,同事要给她举行一次盛大的欢送会,她特别担心自己会哭,她怎样才能控制住自己不要哭得太失控。

  

    我建议她说,你对自己说,我就是想哭,做足了准备,要大哭一次,这样就可以了。

她说,好,她试试。

  

    那么,可以预料,她不会哭得失去控制,因为她不再执著于反相。

  

    有些人,我们称之为嫉妒狂,因为他们吃醋到可怕的地步,譬如邱兴华,因怀疑妻子被别人摸了一下而一口气杀了9人。

然而,嫉妒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认为自己不嫉妒,最严重的,譬如邱兴华这样的人,对于自己的嫉妒情绪,似乎没有一点觉知。

  

    也就是说,嫉妒就是他们的真相,但他们一直执著于反相,根本不承认自己嫉妒。

假若他们想改变自己,克里希那穆提的建议是:

“觉察到自己在嫉妒,便是从嫉妒中解脱了出来。

  

    要做到空寂,方法是放下,就是放下自我,因为自我中藏着太多虚妄。

我那两天神经质的怕黑就是虚妄,Z对获得别人的爱与认可的渴求也是虚妄,明明嫉妒成性却认为自己不嫉妒,这也是虚妄。

  

    并且,虚妄总是自我的虚妄。

所以,要想破掉虚妄也很简单,就是觉察。

克里希那穆提说,你不需要做其他的工作,你只要觉察就可以了,“对整个意识内容进行毫不扭曲而又了了分明的观察,便是冥想的开始及结尾。

第一步即是最后一步。

  

    由此,我也想对大家说,不必再问我该怎么改变,理解就是改变,理解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只有当理解没有产生,当我们还执著于反相时,所谓的办法才有一点效果,但它们的效果常是让你远离令你痛苦的真相。

  

    破掉了自我的虚妄,一颗心的杂质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就会臻于单纯,而一颗单纯的心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看到真相。

  

  

    你不必离开生活去苦修

  

    在哪里才能破掉自我的虚妄?

  

    空寂的状态那么美,真相那么重要。

于是,人们容易以为,必须用一些神奇的办法才能做到这一点,譬如打坐、闭关、苦修、念咒,还有一些另类的,如匍匐在某个权威或某个信念脚下,奉献于他或它,为之散尽家财,甚至为之牺牲生命,等等。

  

    克里希那穆提反对这些做法,他认为这些也都是虚妄,并明确宣称,答案不在山洞里,不在药物中,不在任何神奇的地方,而就在你的生活中。

你的生活是你一切重要体验的来源,你的生活也势必是你的自我的养料,那么,你要破掉自我的虚妄,你要拥抱真相,又怎么可以去到别处呢?

  

    所以,克里希那穆提说:

  

    真理就在你的当下,它不在遥远的异国里,它就在你的眼前。

真理就在你的所作所为之中。

你不需要去剃度或做一些人类早已做过的蠢事,因为真理就在你的眼前。

  

    ……

  

    我们都渴望经验神秘的事物,却看不到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并不爱自己的生活。

  

    并且,他还特别强调说,不要追随任何人,更不要追随任何组织,“组织化的宗教其实是在做生意,我们会接受它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实在太空虚了,但所有的人为组织,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都跟实相扯不上任何关系。

  

    给真相盖上一座大厦,真理就不见了

  

    最重要的是点亮你的自性之光,你每多一个觉察自我的时刻,你的自性之光就更亮了一些。

这一点,即便克里希那穆提也不能帮到你,他只能对你说,你觉察了自我,你的自性之光就更亮了一点,但要做到这一点,你只有自己去觉察你的自我,包括真相和反相,没有任何人能替代你做这个工作。

  

    并且,在做这个工作时,理性、头脑和思考没有意义,感觉是唯一的路。

  

    关于权威,我想,许多权威都在做这样的事:

他发现了一点真相,而后他或他的追随者就围绕着这一点真相,盖起了一个华丽的、迷宫式的大厦,并用温柔的或粗暴的种种手法,诱惑或胁迫他人相信,这座华丽的大厦,就是真理。

  

    一旦我们信了他们,并膜拜这个大厦,就连那一顶点的真相也远离了,于是我们对外在的人或组织越虔诚,我们对反相的东西就越执著,我们的自我也就越虚妄,而智慧和灵性就离我们越远。

  

    想拥有智慧和灵性,我赞同克里希那穆提这本书的路:

回到生活中来,先来觉察你在这个生活中的自我。

  

    所谓的灵修,尽管有许多神奇的词汇、神奇的方法和神奇的结果,但它其实一点都不神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走这条路,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尽管有点晦涩,但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成了畅销书。

  

    我只读了克氏的《爱的觉醒》,读这本书的感觉真好,书里的文字,宛如没有一点杂质的清泉,汩汩地流入我内心深处。

从没有哪本书给我这种感觉,以前不管多有名的书,读的时候,感觉多少都有杂质,一些被奉为经典的书,杂质之多,令我极其抗拒。

  

    现在我确信,我的感觉是有道理的,这些书的确有杂质,而其中许多都在干这样的事——构建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厦,诱惑或胁迫你匍匐在它脚下。

  

  

    看到的境界,与达到的境界

  

    读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常常引起我的共鸣。

譬如关于悲伤,他写道:

  

    有没有可能完全不逃避悲伤呢?

也许我的儿子去世了,这的确是很大的悲伤、震惊,然后我发现自己实在非常寂寞。

我无法面对这件事,我无法忍受这件事,因此我逃避……有没有可能不采取任何形式逃避这样的疼痛、寂寞、悲伤、震惊呢?

而且还要怀着苦恼,完全与这个事件同在?

你有没有可能握着任何问题,不想办法解决它,而是看着它,仿佛握着某颗珍贵的宝石、手工雕成的精美宝石……如果能够的话,思想不运动、不逃避,握着我们的悲伤,不离开事实,就会引出一股全然的释放,叫人摆脱所谓的痛苦。

  

    对于我,这段文字分外亲切,令我想起了我的一段感受,写在我的《心灵的七种兵器之一:

最纯的悲伤帮你告别悲惨往事》中,小标题是“最纯的悲伤宛如天籁之音”:

  

    读研究生时,我们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心理学习小组,每星期聚一次,轮流讲自己的体验和故事。

  

    那时,我们的心灵都披着厚厚的盔甲,总为自己的故事涂脂抹粉,那些故事也因此失去了力量。

大约半年时间,听了许多故事,但我没有一次被打动过,直到那一次例外。

  

    当时,我的一个女同学X讲了一件她的伤心事:

  

    一天晚上,一个长途电话从美国打来说,她高中班上最天才的男同学在美国五大湖上划船游览时遭遇晴天霹雳,同一条小舟上的其他人安然无恙,只有他当场身亡。

  

    她是在北大校园的一个电话亭接的电话,那边话刚落下,她的眼泪已刷刷地流下来。

接下来,她忘记还说了什么,也不知道是怎样回的宿舍。

  

    在小组中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那种感觉再一次袭来,她再次失声痛哭。

  

    我们被深深地打动了,大家陪着她一同落泪,我也不例外。

只是,在难过之后,我还有了一种特殊的感觉:

我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

  

    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这自然的悲伤的确如宝石,而我那个女同学只是握着它,这时,这就是一种美。

  

    只是,多年以来,我总担忧,自己那种感觉有一点另类,直到现在读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书,这种担忧才彻底消失了,我才知道,我那个自然的感受,和最纯的悲伤一样,也是一种美。

  

  

    比财色更有诱惑力的,是权力

  

    克里希那穆提把很多道理说得那么清澈,我忍不住有了一丝崇拜,但我立即把这崇拜放下,因我知道,不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哲人,他也只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者,但他既不是那信息本身,更不是那信息的肇始者。

  

    此外,我还知道一点:

看到的境界,和达到的境界,常是两回事。

一个能看到很好的境界的人,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甚至,他可能还会背离这个境界。

  

    譬如,自诩与克里希那穆提“合二为一”的奥修,他的文字曾在国内盛极一时。

我读过他的书,文字的确美,也犹如清泉一样,只是总感觉有些许杂质。

但即便有这些杂质,能看到这个境界的人,我想也不多。

很多人因而崇拜奥修,包括我一个同宿舍的同学。

  

    但是,奥修本人却是一个恶贯满盈的神棍,他看到了那么好的道理,但他自己背离了这些道理,并利用人们的崇拜心理,故意伪装成这些道理的肇始者,控制他的信徒,骗财骗色,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而当有信徒试图反抗时,常会莫名其妙地死去。

  

    比财色更有诱惑力的,是权力。

控制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行动,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这就是权力。

  

    美国影片《断箭》中,坏主角哪怕自己死掉也要引爆核弹。

他的对手质疑他是疯子,而他回答说:

“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这个所谓的价值,就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一下子剥夺几十万人的生命,这是一个何等强大的权力,为了追寻这权力,这个坏蛋愿意死去。

  

    以理想和崇高的名义,将自己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这其实是在追求同一个东西。

  

    《断箭》中的坏蛋的权力欲望,注定会受到其他人强烈的反抗,但加上一些巧妙的名义,再攫取权力,就容易多了。

  

    譬如,那些信徒们为什么会被奥修所控制?

我想,他们混淆了一个道理,他们以为,一个人看到了某种境界,也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于是,当奥修说出那么好的道理时,他们就以为他非同寻常,甚至将他列为神了。

  

    然而,我深信,任何一个人,不管他能说出多么好的道理,他仍然只是一个凡人,并且必然有一个凡人的苦恼和脆弱。

  

    由此,任何试图装扮成神的,要么别有用心,要么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例如,当尼采说,我是太阳时,他就已是一个严重的精神病人了。

  

    又如,我的心理学文章写得尚算不错,写出了一些迷人的境界。

但是,许多我看到的境界,我远不能达到。

一天早上,我早上8时起床,想早早开始写这篇文章,但磨磨蹭蹭一直到10时才开始在电脑上敲字。

  

    怎样证明我有权力?

令你受苦!

  

    也因为同样的道理,我对禅宗很不感冒。

修禅的人,说话很有机锋,许多对话也有趣极了,美极了。

然而,很多这些对话,是将看到的境界和达到的境界混为一谈了。

  

    由此,许多禅宗中的有名的公案,在我看来,更像是文字游戏。

  

    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一个终极的牵系,有了这个牵系,自己的灵魂就不再是孤魂野鬼。

然而,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这个牵系的另一方。

  

    假若你将任何一个人当成了这个牵系的另一方,你就是在制造一些虚妄,参与一些邪恶。

譬如,那些被奥修伤害的人,他们并不仅仅是受害者,他们也是这个邪恶的参与者,假若他们自己不将奥修推到神坛上,那么奥修就不可能自扮成神。

  

    他们将奥修推上神坛,最终成了奥修牟取私欲的对象和工具,当其中一些人试图反抗时,他们自己所构成的组织体系就会反过来伤害他们。

  

    这是一个必然的逻辑,任何一个团体,一旦将某个凡人推上圣坛,那么他们最终必将被这个“半神”所伤害。

  

    奥修是凡人,克里希那穆提是凡人,一切哲人、道德君子、所谓的圣贤、英雄乃至帝王,都是凡人。

我们须明白这一点,并永远保留自己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权,永远拒绝任何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因为那个人不管多么贤明,他一定仍然是个凡人,他仍然一定会为谋他的私利,而最大的私利,其实不是钱权名利,而是权力,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的欲望。

  

    这种欲望,几乎必然会走到英国著名小说《1984》的一段对话所显示的地步。

  

    奥勃良:

“我们对别人的好处并没有兴趣,我们只对权力有兴趣……温斯顿,一个人是怎样对另一个人发挥权力的?

  

    温斯顿想了一想说:

“通过使另外一个人受苦。

  

    这是将凡人推上圣坛的必然结局,那个被置于圣坛的半神,不管一开始多么贤明,多么高瞻远瞩,多么能为别人谋福利,但最后,为了证明他拥有无所不能的权力,必然会走到这一步——使你受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