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0640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

《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选择题归纳.docx

高考选择题归纳

一、高考生物选择题常见错项:

(1)错误类型:

   1、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做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惑;

   3、相关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

   4、受思维定势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

   5、考试方法和策略不对,信心不足造成心理紧张,或有危难情绪等。

而从根本上说,就是做题的角度出了问题,只要我们扭转过来,必定能够提高我们做题的准确率,记住,议题为本

   例1.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  )

   A丙酮酸中毒 B.乳酸中毒 C.尿素中毒  D.CO2中毒  

   解析:

题目是严重缺铁,根据逻辑推理,缺少Fe3+,然后联系知识点,知道与运氧有关,氧与其结合才能被正常运输,缺铁会导致缺氧,缺氧导致产生无言呼吸,导致产生乳酸,故而形成乳酸中毒。

这就是生物式的知识逻辑推理。

 当然,这里指的并不是说不能从选项中推理,而是不能直接套用知识点。

大家做过形形色色的生物试题,都知道很多题与课本表面上不搭边。

这是因为直接用知识点分析,容易得出错误结论。

那么我们从选项出发,不直接套用知识点,用逻辑逆推,也能得出结论。

通常这种方法多用于供选答案中含有较多信息的选择题

   例2.番茄种子萌发露出两片子叶后,生长出第一片新叶,这时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

对一批长出第一片新叶的番茄幼苗进行不同处理,然后放在仅缺N元素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表现出缺N症状的幼苗是(  )

A.剪去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完整幼苗

  本题从选项题目和选项出发,马上可以得出结论。

题目很明确告诉我们是关于子叶的,对比选项BC比AD好,C比B好,选C。

如果单纯从知识点的角度去阐述,反而不容易得出结论。

如果从题目信息的解读入手,结合选项,那么就能快速的得出正确选项。

例3.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活细胞 

  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0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题目条件是在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问的是不正确的,这种类型,一定要从选项出发。

能发生质壁分离,AB一定正确,而CD比较,C描述的是可能,重点分析D,发现与质壁分离的条件相反,故选D。

  例5.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噬菌体②颤藻③酵母菌④水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目问的是不属于真核生物,而四个种类我们如果无法判断,那么根据选项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

只要大家熟悉其中一部分,就能解题。

①中噬菌体是属于病毒,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知道,那么马上排除CD,只要对②③进行分析,颤藻不认识,但是酵母菌比较容易知道,只要分析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就能得出A。

  生物选择题之所以难,难在于考查的时候游离于课本知识之外,既有一定的关联,而不直接,所以导致同学们做题的时候困难。

生物选择题之所以不难,是因为题目信息很足,题目和选项的暗示点较多,如果能正确的采用逻辑思维进行推导,那么做题会简单的多。

 总之一句话,解答生物选择题,不要过多的用知识点去套用,而是从两个角度去解答。

第一,用题目信息逻辑推理,第二,看题目提示信息和选项的比较入手,就能快速解答。

生物的选择题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方法,解答模式因人而异。

但是基本思想是,找准有用的信息和提示点,就能快速答题。

(2)选择题常见失分原因分析:

失分原因一:

概念混淆

纵观近年生物高考题,基本上就是考生物学概念的延伸。

生物学的概念有重要的内涵和外延,不少生物学概念之间还存在有明显的包函、对立、并列、因果关系等,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对解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1:

人类基因组计划要研究人类的24条染色体,这24条染色体属于人类的:

A、一个染色体组B、基因库C、单倍体D、以上都不是

[解析]正确答案D。

易错选A或B或C。

人的一个染色体组有23条染色体,人类基因库是指人类的全部基因总和,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

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24条染色体属于人的“单倍体基因组”但不是单倍体。

例2:

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个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相当于:

A、病原体B、抗体C、抗原性物质D、始终是自身物质

[解析]正确答案C。

易错选A。

病原体是指入侵人体引发人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等生物,抗体是指在病原体刺激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损伤细胞原本是体内“自己”的物质,但由于“损伤”“突变”“衰老”等原因而变成非正常细胞,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非己”类物质即抗原性物质而将其排除。

例3:

豌豆种子圆滑对皱缩是显性,豆荚绿色对黄色为显性.一株种子皱缩、豆荚黄色的豌豆(aabb),接受种子圆滑、豆荚绿色的豌豆(AABB)的花粉,所结豌豆为:

A.圆粒黄荚B.皱粒黄荚C.圆粒绿荚D.皱粒绿荚

[解析]正确答案A。

易错答案C。

本题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为两对性状的遗传,就容易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定运用到解题中,得出aabbXAABB——>AaBb(圆粒绿荚)的错误答案。

应注意的是,种子中的豆荚不是受精卵(胚)发育而来的,而是母本的一部分,应与母本(黄荚)相同,而种子的圆与皱则是受到受精卵遗传物质(Aa)的控制,表现为圆粒。

例4:

在同一环境中,剧毒蛇、弱毒蛇、无毒蛇都具有相同的鲜艳色斑,则这三种体色分别属于:

A、警戒色,警戒色,拟态B、警戒色,警戒色,警戒色

C、警戒色,拟态,拟态D、拟态,警戒色,拟态

[解析]正确答案D,易错答案A或C。

警戒色是指有毒刺或恶臭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或色斑,警戒色能起示警作用。

弱毒蛇进攻天敌后,在不会使天敌致死的情况下起警戒作用,使天敌在直接或间接经验下对该色斑形成条件反射而不敢轻易攻击。

而剧毒蛇攻击天敌后会使天敌立即死亡,失去了警戒作用。

因此剧毒蛇、无毒蛇都是“假弱毒蛇”警戒之威,属于拟态。

失分原因二:

审题不清

做每一道选择题都应“咬文嚼字”认真读题,要明确该题考查的是哪一个知识点,尤其是有些题目含有隐含条件或干扰因素或有刻意修饰词语的,如题中出现的“任何”、“只能”、“一定”、“都”等字词一定要认真读题、慎重推敲。

审题不清会导致分析过程产生的错误。

例1:

遇到危险时,母鸡会发出“咯咯咯”的叫声,野兔会用后足敲击地面产生“噔噔噔”的响声。

决定动物这种报警行为的是:

A.遗传性B.变异性C.适应性D.应激性

[解析]正确答案A。

易错答案C或D。

题中的“决定”二字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词,有更深的内涵。

在审题时若不弄清其内涵即能够“决定”生物结构、生理、形态、行为的是遗传物质,是难以找到它的正确答案的。

例2:

决定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A、糖类的多样性B、蛋白质的多样性C、RNA的多样性D、DNA的多样性

[解析]正确答案B。

易错答案D。

本题要求学生审清对生物性状起作用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有何不同。

从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看,生物性状都是由蛋白质直接体现的,所以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生物性状多样的直接原因。

而蛋白质的合成受DNA的控制,所以DNA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失分原因三:

思维定势

在长期的学习积累中,学生针对某一类问题或某一类型题目往往会有一种常规思维方式。

客观地说,常规思维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但死守陈旧规,常规思维方法也会成为错误的根源。

因此平时做题时应注意当时解题的适用条件,清除思维障碍,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好解题方法的灵活性、可逆性。

例1:

下列不同光谱,在同一光强度照射下,植物产生氧气最多的是:

A、白光照射B、红光照射C、黄光照射D、绿光照射

[解析]正确答案B,易错答案A。

常规思考是:

绿色植物吸收可见光,白光包含了各种光谱,因此植物在白光中能吸收的光能最多,所以选A。

但本题的特定条件是“在同一光强度下”,即同一强度的红光能全部被吸收,而白光只能部分被吸收,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B。

例2:

牛胰岛素基因的编码序列共有306个碱基组成(不包含终止密码),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牛胰岛素有2条肽链组成,那么该胰岛素中至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A、20B、49C、51D、153

[解析]正确答案A。

易错答案C。

题目表面上好象考的是基因碱基数与氨基酸数量关系,学生比较熟悉这方面的内容,因而有较强的思维定势。

但实际上本题考查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总共只有20种。

所以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要学会打破惯性思维模式,消除定势思维的影响,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3: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子代噬菌体

A、含32P和35SB、不含32P和35SC、含32P、不含35SD、不含32P、含35S

[解析]正确答案B。

易错答案C。

该题若不谨慎审题,就会马上联想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这个知识点,所以子代噬菌体应含32P,而不含35S。

这个知识点本身并不错,但本题题干中“绝大多数子代噬菌体”这个隐含条件是特定因素,有了这个特定因素就不应犯经验主义错误。

失分原因四:

题干陷阱

一般的选择题的题干含义是比较明确,选项没有暗示作用,但有时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掌握得是否牢固和灵活,会在题干中加入一些修饰词、限定句子或新名词、新术语、错误的信息,实际上这些内容对解题无作用,只是设置的解题陷阱,看学生是否误用多余条件而产生错误的推断。

例1:

探究酶的活性实验中,某同学将等量唾液淀粉酶分别与置于编号为A、B、C,PH值分别为1、7、10的等量淀粉溶液中,将三支试管马上置于温度为85OC水浴中,10分钟后分别加入碘液,能发生蓝色反应的是:

A、A管B、A管和C管C、C管D、ABC三支试管

[解析]正确答案C,易错答案B。

本实验似乎是是验证酶的活性与PH值的关系,但很明显本题的实验设置存在错误,就是将无关变量(温度)置于无效状态,在85OC条件下,无论PH值如何,唾液淀粉酶都失去活性,所以三支试管的淀粉都不能被水解。

因此在实验设计时,无关变量一要相同(温度相同),二要适宜(37OC)。

例2:

某男子因缺乏某种激素而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展阻滞,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他可能是缺乏:

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

[解析]正确答案A。

易错答案B或D。

题目的干扰因素一是“身材矮小”,易理解为缺乏生长激素,干扰因素二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易理解为缺乏雄性激素。

而综合各种表现症状,应该为呆小症的表现,是缺乏甲状腺激素所致。

例3:

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农药,同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B、PH值C、水分D、营养

[解析]正确答案D。

易错答案A、B、C。

酶不是生物,不需要营养供给,只需要适宜的外界条件。

题干中的固定化酶是一个生物学新名词,对学生解题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例4:

固氮菌代谢类型不同于硝化细菌,那么在生态系统成份中,固氮菌属于: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有的是分解者,有的是消费者

[解析]正确答案D。

易错答案B。

题干中“固氮菌代谢类型不同于硝化细菌”是干扰因素,容易使学生联想到既然固氮菌代谢类型不同于硝化细菌,所以不是生产者,只能是分解者。

但实际上,自生固氮菌如圆褐固氮菌属于分解者,而共生固氮菌如根瘤菌则属于消费者。

失分原因五:

选项干扰

不少选择题的选项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支,似是而非,有较强的相似性、迷惑性,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解题关健是学会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抓住题干或选项中的关健词、字作比较,去伪存真。

例1:

作物种植过密会导致减产,用生态学的观点可以解释为:

A、种植过密,使同种作物个体之间种内斗争加强B、种植过密,会导致害虫大量繁殖

C、种植过密,容易造成大面积倒伏D、种植过密,会阻碍叶片采光和空气流通

[解析]正确答案A。

易错答案B、C、D。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题支作干扰。

本题的四个答案从理论上都是正确的,具有较强的似真性,但B、C、D答案都是从植物生理方面进行解释,而非生态学观点,抓住此点,正确解题就容易了。

例2:

下列有关植物所需的几种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N元素是叶绿素的成分,也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酶的成分

B、Mg元素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C、P元素有参与光反应中ATP形成的作用

D、C元素是叶绿素、酶的成分,也参与光合作用的过程

[解析]正确答案D。

易错答案A、B、C。

若单独从答案看,四个供选答案似乎都对,但仔细审清题目中的“矿质元素”,排除干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C元素不是矿质元素。

(3)常见错题160例:

一、物质与细胞

1、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2、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3、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4、用15N标记DNA,可以掌握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5、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n-m个

6、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7、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8、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植物细胞中都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9、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

10、在人体不同细胞中,转录出的mRNA种类相同、数量不同

11、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会涉及肽键数量变化

12、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13、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14、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15、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16、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不具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17、核酸是由C、H、O、N、P等矿质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18、细胞癌变时染色体固缩、顔色加深、新陈代谢减慢

19、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因DNA复制而加倍

20、P是磷脂、ATP、NADP+及核糖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21、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后代与甲乙两品种的杂交后代,其染色体数目相同

22、细胞株细胞具有癌变的特点;细胞株和细胞系均可作为工程菌,两者遗传物质相同

23、C4植物的维管束鞘外面有两圈呈“花环型”的细胞

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25、玉米和羊的受精卵发育成的8个细胞的球状胚体,都需进行3次有丝分裂

26、人的甲状腺细胞中没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

27、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28、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

29、动物细胞融合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合障碍,扩大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30、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二、代谢与发酵

31、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噬菌体通常在植物细胞中增殖

32、圆褐固氮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自生型

33、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光反应产生的ATP

34、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35、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

36、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37、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而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

38、细胞内的氨基酸都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

39、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40、无氧条件下,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41、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42、大豆植物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43、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对N2的利用

44、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酶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5、糖类分解时,可以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

46、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同化作用

47、酶活性的调节,是通过代谢产物致使酶的结构产生不可逆性变化来实现的

48、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

49、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均来自线粒体;磷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50、酵母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51、CO2的吸收速率与O2的释放速率相等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52、青霉素是青霉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在其对数期能大量积累

53、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是由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组成的

54、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55、用无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出混有杂菌的根瘤菌

56、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57、谷氨酸是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生长素是圆褐固氮菌的初级代谢产物

58、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分解成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59、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60、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

61、用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标记的酪氨酸

62、酶合成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63、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可使体内氨基酸种类和数目增多

64、需氧型生物的细胞都有线粒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有叶绿体

65、在培养基中添加伊红和美蓝,能分离出大肠杆菌

三、调节与免疫

66、使同种植物的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67、兴奋从神经纤维刺激点传走后,刺激点处的膜电位将是外负内正

68、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现象,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69、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70、效应细胞在效应阶段形成;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71、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

72、胰岛素分泌增加能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而后者分泌增加能抑制前者分泌增加

73、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造成的

74、淋巴因子主要是通过加强各种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

75、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

76、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促进发育

77、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来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78、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79、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80、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8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82、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83、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其抗原的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84、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85、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会使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86、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87、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88、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89、酿脓链球菌侵入心脏瓣膜引起化脓性炎症,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90、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9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一致

92、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93、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94、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9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96、体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三部分组成;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

97、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

98、机体剧烈运动结束时,血液PH值显著减小

99、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100、接种了牛痘的人终生不患天花,是因为相应的抗体终生存在

四、生殖与发育

101、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是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

10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着着丝点的分裂,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向两极移动

103、蛙的卵裂过程中,DNA总量与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104、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05、对未受粉的油菜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提高油菜籽的产量

106、无子番茄是由秋水仙素处理番茄幼苗培育而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

107、胚是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

108、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部分构成

109、土豆发芽和豌豆种子发芽,均属营养生殖

110、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极体存在于卵巢中,极核存在于囊胚中

五、遗传与变异

111、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基因位于其拟核的DNA中

11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

113、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离体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其基因组成相同

114、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人工诱变

115、将两个不同物种的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116、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17、在获得真核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时,一般采用鸟枪法

118、编码区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

119、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120、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12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122、DNA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123、基因探针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24、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HIN1病毒的遗传物质水解后能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25、线粒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为母系遗传,F1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126、基因探针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27、杂合子的后代不能稳定遗传;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128、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29、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130、tRNA一端的3个碱基携带了一段肽链中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131、DNA复制和转录两个过程,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132、一个家族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133、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134、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135、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136、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137、人体内不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