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0594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docx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09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刘光灿

 

2009年3月

 

实验1-1光纤中传导模式MATLAB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编写程序的方法;

(2)掌握光纤中不同模式的模场分布特点。

2、实验原理

⏹LP01模:

(Ey)01=A[J0(U01r/a)/J0(U01)]

0<U01<2.405;

⏹由贝塞尔函数曲线可知,J0(U01r/a)及J0(U01)在其宗量的取值区域(0-2.405)之内均大于零,故导模场沿径向无零点;由于m=0,导模场沿角向也无零点。

于是得LP01模的光强分布为一园光斑。

⏹LP02模:

(Ey)02=A[J0(U02r/a)/J0(U02)]

3.823<U02<5.520

⏹J0(U02r/a)有一个零点(r=2.405a/U02)而J0(U02)始终小于零。

故导模场沿径向有一个零点(振幅变号)。

沿角向无零点。

光强分布为一亮园环和纤芯中心的亮斑。

⏹LP11模:

(Ey)11=A[J1(U11r/a)/J1(U11)]·cosφ

2.405<U11<3.823;

⏹J1(U11r/a)与J1(U11)均大于零,即场沿径向无零点;沿角向场分布为cosφ,当φ=π/2和3π/2时出现零点,故场沿角向有一条零线。

因此,场的振幅分布在y轴两侧改变符号,其光强分布为两个半园光斑,纤芯中心为暗线。

⏹LP21模:

(Ey)21=A[J2(U21r/a)/J2(U21)]·cos2φ

3.823<U21<5.136;0<U21r/a<5.136

⏹J2(U21r/a)与J2(U21)均大于零,即场沿径向无零点,沿角向场分布为cos2φ,当φ=p/4,3p/4,5p/4以及7p/4时出现零点,即场沿角向有两条暗线,将光场分为四个亮斑。

3、实验仪器

计算机一台(安装MATLAB软件)。

4、实验步骤

(1)分析LPmn模在纤芯的横向电场公式,理解公式中贝塞尔函数和一些变量的意思;

(2)利用MATLAB语言编写计算纤芯中横向电场的程序;

(3)在MATLAB界面中调试;

(4)观察LPmn模的图形。

5、测量结果

程序调试通后,输入不同的纤芯半径和m值,观察并分析得到的LPmn模场图,画出LP01、LP11、LP02、LP12模场图。

6、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设计软件流程图;

(4)实验结果及分析;

(5)附MATLAB软件清单。

附参考程序

wavelength=1.55e-6;%光波长

%光纤半径

%LP02模

%m=0a=5e-6

%LP01模

%m=0a=2e-6

%LP11模

%m=1a=2e-6

%LP12模

%m=1a=5e-6;

a=3e-6;

m=1;

K0=2*pi/wavelength;

n1=1.45;n2=1.4;

beta=2*pi/wavelength*(n1+n2)/2;

U=(K0^2*n1^2-beta^2)^0.5*a;

W=(beta^2-K0^2*n2^2)^0.5*a;

step=100;

[xx,yy]=meshgrid(-2*a:

2*a/50:

2*a,-2*a:

2*a/50:

2*a);

xx=-2*a:

2*a/50:

2*a;

yy=xx;

nx=0;ny=0;

forx=xx

nx=nx+1;

ny=0;

fory=yy

ny=ny+1;

sita=atan2(y,x);

r=(x^2+y^2)^0.5;

ifr

Ex(nx,ny)=besselj(m,U/a*r)/besselj(m,U)*cos(m*sita);

else

Ex(nx,ny)=besselk(m,U/a*r)/besselk(m,W)*cos(m*sita);

end

end

end

figure;surf(xx,yy,abs(Ex));

参考文献:

陈明阳.MATLAB在光纤通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7(),229-230.

实验1-21310/1550波长合波器测量实验

实验内容

1.了解光波分复用器的各种特性

2.熟悉光波分复用器的应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光波分复用器的各种特性

2.熟悉光波分复用器的应用方法

二、实验电路工作原理与测量方法

使用光波分复用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光纤传输线路的传输容量。

在本实验系统中,波分复用器是一个重要的器件,本实验系统的每一个光传输过程都经过了光波分复用器和解复用器,合波过程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如图19-1所示:

Tx1

 

1550光发射机

1310光发射机

1310+1550

1310/1550WDM

Tw

Tx2

光功率计

图19-1波分复用器合波的连接示意图

1、测量波分复用器的插入损耗

(1)用光功率计测量光源(1310)Tx1输出的光功率,记为P1,送入波分复用器后(此时1550波长光源断开),用光功率计测量输出线路上“Tw”点的光功率,记为Pw。

记录测量结果,填入表格表19-1,计算波分复用器在1310波长时的插入损耗。

(2)断开1310波长光源,用光功率计测量光源(1550)Tx2输出的光功率,记为P2,送入波分复用器,用光功率计测量输出线路上“Tw”点的光功率,记为Pw。

记录测量结果,填入表格表19-1,计算波分复用器在1550波长时的插入损耗。

表19-1

输入功率(dBm)

输出功率(dBm)

插入损耗(dB)

P1(1310nm):

Pw(1310nm):

P2(1550nm):

Pw(1550nm):

实验2-1NRZ码、CMI码的码型变换

实验内容

1.光纤通信采用的线路码型及CMI码的特点

2.CMI码的编解码实现方法

3.分析CMI编解码的电路及各测量点波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通信采用的线路码型

2.掌握CMI码的特点及编解码实现方法

二、实验电路工作原理

1.线路码型

数字光纤通信与数字电缆通信一样,在其传输信道中,通常不直接传送终端机(例如PCM终端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而需要经过码型变换,使之变换成为适合于传输信道传输的码型,称之为线路码型.在数字电缆通信中,电缆中传输的线路码型通常为三电平的“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即HDB3码,它是一种传号以正负极性交替发送的码型。

在数字光纤通信中由于光源不可能发射负的光脉冲,因而不能采用HDB3码,只能采用“0”“1”二电平码。

但简单的二电平码的直流基线会随着信息流中“0”“1”的不同的组合情况而随机起伏,而直流基线的起伏对接收端判决不利,因此需要进行线路编码以适应光纤线路传输的要求。

线路编码还有另外两个作用:

其一是消除随机数字码流中的长连“0”和长连“1”码,以便于接收端时钟的提取。

其二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编码后,也便于在运行中进行误码监测,以及在中继器上进行误码遥测。

由于本实验系统所用的光纤收发模块是单模光纤,因此对模拟信号是不能传送的,只能传送数字信号,所以HDB3码在本实验系统中是不能传送的。

下面对数字信号CMI码进行分析和讨论。

数字光纤通信传输信道中,对于低速率系统采用CMI(CodedMarkInversion)码,传号翻转码,即“1”码交替地用“00”和“11”表示,而“0”码则固定用“01”表示,因此在1个时钟周期内,CMI编码器输入1bit的时间内输出变为2bit。

CMI码属于二电平的不归零(NRZ)的1B2B码型,图6-1为CMI码与NRZ的关系,这种码的特点是:

(1)不出现连续4个以上的“0”码或“1”,易于定时提取。

(2)电路简单,易于实现。

(3)有一定的纠错能力。

当编码规则被破坏后,即意味着误码产生,便于中继监测。

(4)有恒定的直流分量,且低频分量小,频带较宽。

(5)传输速率为编码前的2倍,适用于低速率的光纤传输系统。

定时

(CLK)

11101001

NRZ

1100110100010111

CMI

图6-1CMI码与NRZ码的转换关系原理说明图

2.CMI编码电路

(1)CMI编码电路的功能

CMI编码电路的方框图见图6-2。

它接收来自伪随机码产生器产生的15位的伪随机码,把它变换为CMI码送至光发送单元。

伪随机码产生器及CMI编码电路均由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128编程组成。

TP409

PN码

可编程信号发生器CMI编码电路

64KHz时钟

TP402

CMI码

TP401

图6-2可编程信号发生器CMI编码电路方框图

 

123456789101112131415

TP402:

64KHzCMI码时钟

TP409:

111100010011010PN码

TP401:

CMI码

图6-3CMI编码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

(2)CMI编码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

CMI编码电路输入的伪随机码、32KHz时钟、输出的CMI码可分别在TP04、TP06、TP05测量,其波形见图6-3所示。

3.CMI解码电路

(1)CMI解码电路的功能

CMI解码器将光收端机送来的CMI码还原为单极性非归零码,在本实验中为15位伪随机码。

图6-4为CMI解码电路方框图。

(2)电路组成

CMI的解码由CPLD可编程器件EPM7064(U501)编程完成。

它的设计思路是采用串并变换电路把串行码变成并行码,即把CMI码的每一组00、11、或01码中的奇数码与偶数码分离开来,变成奇偶分列的、时序一致的码序列,再用判决电路逐一加以比较,判决输出传号还是空号,从而解出单极性信码。

CMI码

CMI解码输出

TP401

可编程信号发生器CMI解码电路

64KHz时钟

TP201

图6-4CMI解码电路方框图

(3)工作过程

当一序列64Kb/s的CMI码进入解码器后,根据CMI码的编解码规则解码:

奇偶数码相同者判为传号、相反者判为空号。

输出一序列64Kb/s的单极性码,本实验为15位伪随机码。

(可从TP201测量),图6-5为CMI解码波形图。

TP401

001100110101010001011100011101

TP201111100010011010

 

图6-5CMI解码波形图

三、实验内容

1.了解光纤通信采用的线路码型及CMI码的特点

2.了解CMI码的编解码实现方法

3.分析CMI编解码器电路的各个测量点的波形

4.比较CLK时钟、NRZ码及CMI码的异同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将J701、J901跳线设置在“CMI”位置,J702、J902跳线设置在“CMI”位置。

2.用示波器测出TP409的波形,为PN码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TP201点的波形,为CMI编解码输出波形,应与TP409的波形一致。

五、测量点说明

TP201:

CMI解码输出波形

六、实验报告要求

1.为什么要进行线路编码,什么叫做线路码型。

2.比较CLK时钟、NRZ码及CMI码的异同。

3.CMI码的编码规则是怎样的,CMI编解码器输入信码与输出信码码型、码速各是怎样的。

4.分析本实验的CMI编解码电路的工作过程,画出各测量点的工作波形。

实验2-2码型变换(CMI)软件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编写程序的方法;

(2)掌握CMI的编码实现方法。

2、实验仪器

计算机1台(安装MATLAB软件)。

3、实验步骤

(1)分析CMI的编码原理,画出流程图;

(2)利用MATLAB语言编写CMI的编解码程序;

(3)在MATLAB界面中调试;

(4)观察CMI波形。

4、测量结果

程序调试通后,输入不同的NRZ码,观察并分析得到的CMI码,画出波形图;再输入不同的CMI码,观察并分析得到的NRZ码,画出波形图。

5、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设计软件流程图;

(4)实验结果及分析;

(5)附MATLAB软件清单。

6、思考题

1、光纤能否传HDB3码?

2、重新设计一种CMI编解码方案。

附参考程序:

clfreset

globalz;

set(gcf,'unit','normalized','position',[0.1,0.25,0.55,0.45]);

set(gcf,'defaultuicontrolunits','normalized');

set(gcf,'defaultuicontrolfontsize',9);

set(gcf,'defaultuicontrolfontname','楷书');

set(gcf,'defaultuicontrolhorizontal','left');

set(gcf,'menubar','none');

str='光纤实验--五';

set(gcf,'name',str,'numbertitle','off');

uicontrol(gcf,'Style','text','FontSize',20,'FontName','隶书','BackgroundColor',[0.790.790.79],'position',[0.3310.8200.410.08],'String','CMI码型变换实验');

uicontrol(gcf,'Style','frame','BackgroundColor',[0.790.790.79],'position',[0.100.1700.80.56]);

uicontrol(gcf,'Style','text','BackgroundColor',[0.790.790.79],'FontSize',14,'position',[0.160.400.700.15],'String','请输入"0","1"随机NRZ码或CMI码,数字间用空格或","隔开。

');

hedit1=uicontrol(gcf,'Style','edit','BackgroundColor','w','position',[0.320.400.400.07],'Callback','strtrans');

hpush12=uicontrol(get(hedit1,'Parent'),'Style','push','FontSize',12,'position',[0.250.220.150.08],'string','编码');

set(hpush12,'Callback','transform');

hpush21=uicontrol(get(hedit1,'Parent'),'Style','push','FontSize',12,'position',[0.550.220.150.08],'string','译码');

set(hpush21,'Callback','untransform');

%globalz;

y=get(gcbo,'String');

z=str2num(y);

globalz;

figure;

n=length(z);

x=0:

1:

2*n;

%x=linspace(0,2*n,2*n+1);

clk=ones(1,2*n+1)*4;

temp=1;

fori=1:

n

clk(2*i-1)=5;

NRZ(2*i-1)=z(i)+2;

NRZ(2*i)=z(i)+2;

ifz(i)==0

CMI(2*i-1)=0;

CMI(2*i)=1;

elseifz(i)==1

iftemp==1

CMI(2*i-1)=1;

CMI(2*i)=1;

temp=0;

continue;

end

iftemp==0

CMI(2*i-1)=0;

CMI(2*i)=0;

temp=1;

continue;

end

end

end

end

NRZ(2*n+1)=NRZ(2*n);

CMI(2*n+1)=CMI(2*n);

Y=zeros(2*n+1,3);

fori=1:

(2*n+1)

Y(i,1)=clk(i);

Y(i,2)=NRZ(i);

Y(i,3)=CMI(i);

end

stairs(x,Y);

xlabel('Time');

legend('CLK','NRZ','CMI');

ylim([-16]);

set(gca,'ytick',[]);

str='编码波形图';

set(gcf,'name',str,'numbertitle','off');

globalz;

figure;

n=length(z);

x=0:

1:

n;

%x=linspace(0,2*n,2*n+1);

clk=ones(1,n+1)*4;

m=uint32(n/2);

m=double(m);

temp=1;

fori=1:

m

clk(2*i-1)=5;

end

fori=1:

n

CMI(i)=z(i);

ifmod(i,2)==1

ifz(i)==0&&z(i+1)==0

NRZ(i)=3;

NRZ(i+1)=3;

end

ifz(i)==1&&z(i+1)==1

NRZ(i)=3;

NRZ(i+1)=3;

end

ifz(i)==0&&z(i+1)==1

NRZ(i)=2;

NRZ(i+1)=2;

end

ifz(i)==1&&z(i+1)==0

NRZ(i)=2;

NRZ(i+1)=2;

end

end

end

NRZ(n+1)=NRZ(n);

CMI(n+1)=CMI(n);

Y=zeros(n+1,3);

fori=1:

n+1

Y(i,1)=clk(i);

Y(i,2)=NRZ(i);

Y(i,3)=CMI(i);

end

stairs(x,Y);

xlabel('Time');

legend('CLK','NRZ','CMI');

ylim([-16]);

set(gca,'ytick',[]);

str='译码波形图';

set(gcf,'name',str,'numbertitle','off');

参考文献:

韩庆文.微波技术及光纤通信实验[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1.

实验3SDH基本配置操作(普通业务)

3.1实验说明

3.1.1实验目的

掌握E300网管的基本组成部分

掌握E300网管的启动步骤

掌握用E300网管创建网络的步骤

掌握如何检查配置的正确性,包括业务和时钟

掌握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3.1.2实验项目

启动E300网管,在网管上创建一个SDH网络

3.1.3实验要求

电脑的基本操作方法

掌握SDH基本原理,了解复用映射结构

掌握ZXMPS330设备的基本结构和设备功能

3.1.4实验时长

4个学时

3.1.5实验条件

网管已经安装完成

3.2实验规划

3.2.1设备分配

每人一台电脑,进行脱机实验

 

3.2.2组网规划

D

H

3.2.3数据规划

网元A、B、C、D、E、F、G、H均为ZXMPS330设备;

其中ABC是155M链,DEFG是2.5G二纤环,GH是622M二纤链;

各网元间业务配置如下:

A<->B:

1个2M

A<->C:

2个34M

D<->E:

2个2M

D<->F:

2个2M

F<->H:

2个2M

E<->H:

2个34M

3.3实验步骤及记录

3.3.1启动网管

1.启动Server->启动GUI。

2.备份一个空的数据库,(名称可以参考:

“Blank0102”,指的是1月2号),备份在缺省目录下。

3.3.2创建网元

在客户端操作窗口中,单击[设备管理→创建网元]选项,或单击工具条中的

按钮,弹出创建网元对话框。

通过定义网元的名称、标识、IP地址等参数,在网管客户端创建网元。

注意问题:

(1)网元标识和网元IP地址应当怎样设置?

回答:

(2)网元状态包括在线和离线两种状态,两者有什么不同?

本次实习应选择哪种状态?

回答:

(3)查询或修改网元属性。

在客户端操作窗口的导航树或拓扑图中,选择一个网元,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网元属性]选项,或在客户端操作窗口中,选择网元,再单击工具条中的

按钮。

弹出网元属性对话框。

可以查询网元属性,或对网元属性做一些修改。

但不是所有的网元属性都是可以修改的,请列出创建完的网元,哪些属性可以修改?

回答:

小窍门:

如果只查询网元标识或网元IP地址,将鼠标移动至拓扑图中该网元的位置,网管弹出提示条,显示鼠标所指网元的简要信息,包括ID(即网元标识)和网元IP地址。

填写网元的信息:

网元

参数

A

B

C

D

E

F

G

H

网元名称

网元标识

网元地址

系统类型

设备类型

网元类型

速率等级

在线/离线

自动建链

配置子架

3.3.3安装单板

在客户端操作窗口中,双击拓扑图中的网元标识。

根据待安装单板的类型,在单板类型选择区单击相应的板按钮,板按钮高亮显示,同时,模拟子架区中可以安装该类型单板的空闲槽位变为亮黄色,单击某个亮黄色槽位,该单板安装完毕。

依次安装其它单板。

为取消安装按钮,点击该按钮后,槽位上的亮黄色会消失。

注意问题:

(1)可以先创建一个网元,安装单板,注意修改交叉板的属性。

“预设属性”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时候选择这个?

回答:

(2)配置完一个网元的单板后,可以用复制的方法创建其它相同类型的网元,然后做网元属性的一些修改。

复制网元不是可以随便复制的,有哪些限制?

回答:

(3)如果单板安装出错,如何修改?

回答:

填写网元单板安装数量信息:

网元

单板

A

B

C

D

E

F

G

H

NCP

OW

CS

SC

OL16

OL4

OL1

ET1

ET3

2.3.4连接网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