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角形旁切圆的若干命题.docx
《关于三角形旁切圆的若干命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三角形旁切圆的若干命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三角形旁切圆的若干命题
关于三角形旁切圆的若干命题
定理1如图
(1),⊙
、⊙
是△ABC的两个旁切圆,⊙
分别切BC、AB于D、E、⊙
分别切BC、AC于G、F,射线
E、
F交于K。
△ABC内心为I,求证:
KI⊥BC,且KI=K
=
。
图
(1)图
(2)
引理1:
图(3)四边形ABCD,若AB=AD,∠B+∠D=∠C,
则AB=AC=AD
证明:
若AC>AB,则∠BCD<∠B+∠D,反之亦然
所以AB=AC=AD
图(3)
现在证明定理:
证明:
如图
(2),连接
,
C,
B则两条线交于点I。
延长KI交BC于L。
则知
因此
,
,于是
进而
,根据引理得KI=K
=
。
于是知
,
所以AI⊥BC。
定理2如图(4),⊙
、⊙
、⊙
是△ABC的三个旁切圆,⊙
分别切AB于D,⊙
分别切BC于G,⊙
分别切边AB,AC于M,K,
D交
M于P,
G交
K于Q,求证:
(1)P
=Q
。
(2)PM=KQ,(3)PQ
是平行四边形
图(4)图(5)
证明
(一):
如图(5),设△ABC内心为I,则I在A
上,于是根据定理1结论知PI=P
、QI=Q
,又∠I
P=∠I
Q,所以四边形PIQ
菱形。
于是知P
=Q
。
因为
M=
K,因此PM=KQ,根据定理1可知:
P
=PI=QI=Q
P
⊥BC,Q
⊥BC,所以P
//Q
于是PQ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二)连接
,必过点C,根据旁切圆半径公式:
(
R分别是A-,B-,旁切圆半径,三角形ABC外接圆半径),易知∠C
Q=∠C
Q=
可知
Q=
Q,
于是
,
=
C+C
=
于是
Q=
Q=2R,同理
P=
P=2R,其他同(证法一)
推论1如图(6),⊙
、⊙
、⊙
分别是△ABC的C-,B-,A-三个旁切圆,⊙
分别切边AC,BC于D、F,⊙
分别切边AB,BC于E,G、⊙
分别切边AB,AC于M,K,
D交
M于P,
G交
K于Q,
F交
G于R,求证:
Q、
P、
R三线共点。
图(6)图(6)
证明:
图(7)根据定理2,可知
QP是平行四边形,
Q,
P互相平分,同理
P、
R互相平分,可知
Q、
P、
R三线共点。
且交点为三条对角线中点。
推论2如图(8)⊙
、⊙
、⊙
是△ABC的三个旁切圆,⊙
分别切边BC,AC于D、F,⊙
分别切边AB,BC于G、J,⊙
分别切边AC,AB于K、M,
D交
M于P,
J交
K于Q,
F、
G交于R,求证:
RA、PB、QC三线共点。
图(8)
证明:
根据定理2知:
RF=DP,PM=KQ,QJ=GR。
于是知
,根据赛瓦定理知RA、PB、QC三线共点。
定理(三)如图(9),⊙
、⊙
是△ABC的C-,B-个旁切圆,⊙
分别切边AC,BC于D、F,⊙
分别切边AB,BC于G,J,AH⊥FG
求证:
∠FAR=∠HAG
证明:
易知
因此
,可得:
进而
①,或
(舎)
②,①+②得∠FAR=∠HAG
图(9)
推论1如图(10)⊙
、⊙
、⊙
是△ABC的三个旁切圆,⊙
分别切边BC,AC于D、F,⊙
分别切边AB,BC于G、J,⊙
分别切边AC,AB于K、M,AU⊥FG,BV⊥DM,CW⊥JK,求证:
AU、BV、CW三线共点。
图(10)图(11)
证明:
如图,设
D交
M于P,
J交
K于Q,
F、
G交于R。
则根据定理3,定理2的推论2,知
。
根据赛瓦定理知AU、BV、CW三线共点。
定理4如图(12)⊙
、⊙
、⊙
是△ABC的三个旁切圆,⊙
分别切边BC,AC于D、F,⊙
分别切边AB,BC于G、J,⊙
分别切边AC,AB于K、M,DM交JK于S,求证:
AS⊥BC。
图(12)图(13)
引理图(14)已知H是△ABC边BC上一点,则
的充要条件
是AH⊥BC
证明:
设∠CAH=x,则∠BAC=A-X,
,
等价于
因为
A+B+C=180°,因此
,
可知
等价于
图(14)
即
或
=180°(舎),得
,
也就是C+x=90°,即AH⊥BC
证明:
如图(13),设
D交
M于P,
J交
K于Q,连接BP交DM于U,连接CQ交JK于V。
根据引理知要证AS⊥BC,只需证明:
,根据正弦定理:
可知
,结论就等价于
(1)
于是要证明
(1),只需证明:
,也即只需证明:
,即只需证明
,根据BD=CJ,定理2,此式显然成立,命题得证。
推论1如图(15),⊙
、⊙
、⊙
是△ABC的三个旁切圆,⊙
分别切边BC,AC于D、F,⊙
分别切边AB,BC于G、J,⊙
分别切边AC,AB于K、M,直线FG、DM、JK两两交于R、S、T,
求证:
AS、BT、CR交于一点,且交点就是△ABC垂心
证明:
根据定理4,AS⊥BC,BT⊥AC,RC⊥AB。
AS、BT、CR交于一点,且交点就是△ABC垂心
图(15)
定理5如图(16),圆
圆
,圆
分别是三角形ABC边BA,AC,BC的旁切圆,切点G,H,I,J,K,L,内切圆切点D,E,F,直线LK,IJ,FG,两两相交于M,N,P
求证:
证明设三角形ABC半周长为p,三边为a,b,c,
三角A,B,C,易知GC=HC=BK=BL=AJ=AI=p,因此
AG=CJ,HB=CK,BI=AL,
在三角形BNH,BNI,CJP,CKP,AJM,AJG中,图(16)
根据正弦定理:
于是
,
进而直线BN,CP,MA交于一点,
(1)得证
现在我们证明
(2)设AI交GH于T,AT截三角形CGH
根据Menelaus定理:
即
,得到:
,
IT=BT
BI=
=
,NJ截三角形JGH,根据Menelaus定理:
即:
,
,
,根据余弦定理:
,
(2002年保加利亚国家队选拔考试)如图(17),圆
圆
,圆
分别是三角形ABC边BA,AC,BC的旁切圆,切点G,H,I,J,K,L,内切圆切点D,E,F,直线LK,IJ,FG,两两相交于M,N,P
求证
(1)直线BN,CP,MA交于一点
(2)设直线BN,CP,MA交于一点U,
U点必是三角形ABC垂心,三角形MNP外心
证明:
根据定理5:
易知∠NIB=∠CJP,
于是∠BIN=∠CJP,进而∠INB=∠CJP,
∠NBI=∠JCP,可知UN=UP,同理UM=UP,
可得U是三角形MNP外心,根据∠NBI=∠JCP,
可知∠ABU=∠ACU,同理∠CBU=∠CAU,
∠BAU=∠BCU,可知∠A+∠ABU=90°,即
BU⊥AC,同理CU⊥AB,所以U点必是三角形ABC垂心
图(17)
推论1如图(18),圆
圆
,圆
分别是三角形ABC边BA,AC,BC的旁切圆,切点G,H,I,J,K,L,内切圆I,直线LK,HG相交于M,圆
切BC于S,
求证:
MS=A
MS//A
证明设R是三角形ABC外接圆半径,a,b,c是三角形ABC三边
根据定理5:
ML=
,
=
因此
=S
根据上题:
MA⊥BC,S
⊥BC,因此AMS
是平行四边形,
即MS=A
MS//A
图(18)
例一,已知如图,圆
圆
,分别是三角形ABC边AC,AB的旁切圆,切点
G,H,K,L,直线
L,
G相交于P,
求证:
AP⊥GL
引理2若
,
证明:
∵
∴
∴
(1)
又∵
∴
,
(2)
图19
于是
,代入
(1)有
(3)
若
,则由于
,知
。
由
(2)知
。
然而根据条件
,
知
。
矛盾。
若
(4)
由
(2)+(4)知
,
。
证毕。
证明有定理2可知N
=N
,根据定理3,只要证明∠GAN=∠PAL
根据引理:
只要证明
因为
,
所以
①,
因为N
=N
,所以∠N
=∠N
有①得:
=
=
=
②
③根据②,③可知
,即的结论
例二,已知如图,圆
圆
,分别是三角形ABC边AC,AB的旁切圆,切点
切点是D,E,FG,J,K,
K⊥AC于J,
J⊥AB于K,
K交
J于M,
求证AM⊥EF
证明:
根据定理3,延长
E交
F于N,连接
,
AN,我们可知∠EAN与△AEF边EF上高是等角线,
图20
只要证明∠EAN=∠BAM,
是四边形N
M
对称轴,所以
∠EAN=∠BAM,
例三圆
圆
,圆
分别是三角形ABC边BA,AC,BC的旁切圆,切点G,H,I,D,E,F,直线FG,HI,ED两两相交于K,J,L,直线
H,
Z交于Z,类似得到Y,X
求证:
JX,KJ,LZ共点
因此
,同理
根据定理2,可知YH=IZ,
DZ=XE,FX=GY,于是
,因此JX,KJ,LZ共
例四圆
圆
,分别是三角形ABC边BA,AC,的旁切圆,切点G,D,E,F,
G交AE于R,
D交AC于S
求证:
BC,RS,EF共点
证明:
记△ABC三角分别是A,B,C,边分别是a,b,c半周长p,设BC,SR交于P,EF,BC交于
易知
,
根据Menelaus定理得:
因此
BC,RS,EF共点等价于P,
重合,即证
,也就是证
,因为CF=CD,因此
例五△ABC三旁切圆切三边分别于D,E,F,G,H,I直线BF,CE,交于J,
直线AG,CH交于K,直线BI,AD交于L,
求证:
JA,KB,LC交于一点
证明易知
①
根据Menelaus定理:
因为FC=△ABC周长一半=BE,于是
代人①
得:
,②
同理
,③
,④
②×③×④得:
因此JA,KB,LC交于一点
例六已知如图,圆
,圆
分别是△ABC的B-,C-旁切圆,切点分别是D,E,F,G,H,直线
G交直线
H于Q,
D交直线AB于S,
Q交
S于P,O是△ABC外心
求证:
A,P,O共线
证明:
连接AJ并延长交BC于H
先证AH⊥BC,我们只要证明AJ//
G//
D
就可以了,因为
,
于是AJ//
G//
D,即AH⊥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