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048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docx

C08初中化学单元学习评价示例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单元2案例解析1分层作业设计

分层作业设计

顾红兵如东县童店初中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A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①性质②变化及规律③结构④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研制爱滋病疫苗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B.人类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C.利用化学可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4.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B.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产率高,副产物少

C.绿色化学所用化学原料及产品均无毒或低毒低害

D.绿色化学即化学反应中必须有绿色物质参加或有绿色物质生成

5.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制造这块板的材料和性质是()

A.无机材料透气B.特殊钢板耐高温

C.纳米碳板熔点高D.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热

6.某班组织了以“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吗?

”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环境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反方观点是“环境污染不全是化学惹的祸”。

下列各项不能成为反方观点论据的是()

A.病菌导致流感B.汽车鸣笛产生噪音

C.燃放鞭炮形成烟雾D.电磁辐射引发白血病

B

7.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

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A.有发光、发热现象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D.有其它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B.自行车生锈C.牛奶变酸D.电灯发光

3.以下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B.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D.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结合成各种蛋白质

4.下列成语及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百炼成钢D.大浪淘沙

5.下列变化可能属于化学变化,也可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烧B.爆炸C.熔化D.冷凝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B.氢气用于作清洁燃料

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D.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

8.下列生活中的一些作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不锈钢制炊具B.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米酿成醋D.榨取果汁

9.“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较小B.密度较大  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铝制作炊具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酒精作燃料D.用铜制作导线

11.在下列现象后的空格里填写编号,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1)石灰石煅烧制生石灰_________;

(2)硫粉和铁粉混合__________;(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制激性气味的气体,这是氨的_________;(4)用铁铸成铁制品___________。

B

12.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

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填代号),化学性质有_________(填代号)。

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A

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B.实验C.假设D.做结论

2.小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______________。

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

结论:

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

结论:

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

B

4.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

(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_________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A

1.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3.让我们和小林同学一起走进实验室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些成分不同,如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设计方案]

(1)向收集到的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根据是否产生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的多少),可说明_________的含量不同。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根据火焰是否熄灭(或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说明_________的含量不同。

(3)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与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做对比,根据玻璃片上是否出现水珠(或出现水珠的多少),可说明_________的含量不同。

[进行实验]小林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解释与结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_________多。

B

4.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同上)。

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活塞B_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II)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II)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药品的取用

A

1.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2.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

下列仪器中对容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

3.某学生测定的下列实验数据及取用药品的用量中,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了15.57g的食盐

B.用10mL量筒量取了9.25mL的水

C.未说明用量的实验,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取用液体1~2mL

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至满

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B

6.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及洗涤仪器

A

1.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烧杯B.量筒C.滴管D.试管

2.小明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如果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0ml,则小明实际倒出液体体积为()

A.小于5mlB.等于5mlC.大于5mlD.无法判断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

4.下列实验或操作中,说法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内添加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没说明药品用量时应取最少量,即液体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