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过程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措施。
2.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及评价方法:
(1)计算公式:
A)Ca=(x-U)/(T/2)×100%
注:
U=规格中心值
T=公差=SU-SL=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σ=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群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x=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平均值
B)Cp=T/6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或
CPU(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SU-x)/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
边规格时)
CPL(下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x-SL)/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Z1=3Cp(1+Ca)……根据Z1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1%;
Z2=3Cp(1-Ca)……根据Z2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2%
不合格率P%=P1%+P2%
注:
σ=R/d2(R为全距之平均值,d2为系数,与抽样的样本大小n有关,当n=4时,d2=2.059;当n=5时,d2=2.3267)
C)Cpk=(1-∣Ca∣)×Cp
当Ca=0时,Cpk=Cp。
D)Cpk=Min(CPU,CPL)=Min{(SU-x)/3σ,(x-SL)/3σ}
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Cpk值即以CPU值或C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Cpk值取CPU值和CPL值中的最小值。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
Ca值
处理方法
等级说明
A
∣Ca∣≦12.5%
作业员遵守作业规范的规定并达到规格(公差)要求须继续维持。
Ca值当U与的差越小时,Ca值也越小,也就是产品质量越接近规格(公差)要求的水准。
B
12.5%<∣Ca∣≦25%
有必要尽可能将其改进为A级。
C
25%<∣Ca∣≦50%
作业员可能看错规格(公差)不按操作规定或需检查规格及作业规范。
D
∣Ca∣>50%
应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检查所有可能影响的因素,必要时须停止生产。
等级
Cp值
处理方法
等级说明
A
Cp≧1.33
制造过程能力较为稳定,可将规格容许差(公差)缩小或胜任更精密的作业。
Cp值当T与3σ的比越大,Cp值也越大,也就是说过程越稳定。
B
1.00≦Cp<1.33
有发生不合格品的危险,须多加注意并设法维持不要使其变坏及迅速追查。
C
0.83≦Cp<1.00
检查规格(公差)及操作规定,可能本制造过程不能胜任如此精密的作业。
D
Cp<0.83
应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检查所有可所影响的因素,必要时须停止生产。
A)P%当我们需要了过程的实际能力是否良好时,是不可单以Ca或Cp来判定,以不良率进行过程总评即可针对Ca及Cp进行综合评价。
等级
P%值
处理方法
等级说明
A
P%≦0.44%
P%值越小,其产品质量越稳定。
P%值其处置要视下一工程或顾客的要求,而对于该批的产品是否可以安心交货或须经挑选/剔除不良品后在再交货以免遭到退货。
对于等级的评定标准在于让我们了解不良率的范围,以便采取改进对策/措施。
B
0.44%
C
1.22%
D
P%>6.68%
B)Cpk为Ca和Cp的总合指数:
等级
Cpk值
处理方法
等级说明
A
Cpk≧1.33
过程能力足够。
Cpk值越大,则制造过程能力越稳定。
B
1.00≦Cpk<1.33
过程能力尚可。
C
Cpk<1.00
制造过程应进行改善。
C)改进对策的方法:
a)Ca其对策方法以生产单位为主,设计、工艺部门为辅,检验部门为辅。
b)Cp其对策方法以技术单位为主,生产部门为辅,检验部门为辅。
3.性能指数(即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Pp、Ppk计算及评价方法:
(1)计算公式:
A)Pp=T/6σS(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
PPU(上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SU-x)/3σS(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PPL(下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x-SL)/3σS(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n
注:
σS=∑(xi-x)2/n-1
i=1
T=公差=SU-SL=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x=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平均值
n=抽样样本的大小
xi=每个样本的实际测量数值
σS=样本标准差的估计值
B)Ppk=Min(PPU,PPL)=Min{(SU-x)/3σS,(x-SL)/3σS}
Ppk值为PPU和PPL中数值最小者。
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Ppk值即以PPU值或P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
Pp、Ppk值
等级说明
处理方法
A
Pp、Ppk>1.67
该过程目前能满足和符合顾客要求。
顾客批准后即可开始生产,并按照控制计划进行。
B
1.33≤Ppk≤1.67
该过程目前可能被顾客接受,但是可能会被要求进行一些改进。
与顾客取得联系,并评审研究结果,如果在批量生产开始之前仍没有改进,将要求对控制计划进行更改。
C
Ppk<1.33
该过程目前不能满足和符合顾客要求。
与顾客取得联系,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审,对需改进的过程必须有书面的纠正措施计划,增加检验与试验频率直到Cpk>1.33为止,修改后的控制计划应经顾客批准。
(3)过程中的过程能力要求:
A)过程稳定且数据呈常(正)态分配时,过程能力指数须达到Cpk≧1.33。
B)长期不稳定的过程,但是SPC抽检样本的质量符合规格且呈可预测的型态时,初期过程能力指数须达到Ppk≧1.67。
6控制图的判定方法
1.控制状态的判断(过程在稳定状态):
(1)多数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2)少数点子落在控制界限附近。
(3)点子的分布与跳动呈随机状态,无规则可循。
(4)无点子超出控制界限以外。
2.可否延长控制界限做为后续过程控制用的研判基准:
(1)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控制界限线内时(机率为93.46%)。
(2)连续35点中,出现在控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1点时。
(3)连续100点中,出现在控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2点时。
过程在满足上述条件时,虽可认为过程在控制状态而不予变动控制界限,但并非点子超出控制界限外也可接受;这些超限的点子必定有异常原因,故应追究调查原因并加以消除。
3.检查判断原则:
(1)应视每一个点子为一个分配,而非单纯的点。
(2)点子的动向代表过程的变化;虽无异常的原因,各点子在界限内仍会有差异存在。
(3)异常的一般检定原则:
检定规划2:
(4/5B)
5点中有4点在B区或B区以外
χ
χ
χ
χ
χ
χ
χ
χ
检定规划1:
(2/3A)
3点中有2点在A区或A区以外
A
B
C
C
B
A
UCL
X
LCL
A
B
C
C
B
A
UCL
X
LCL
A
B
C
C
B
A
UCL
X
LCL
A
B
C
C
B
A
UCL
X
LCL
A
B
C
C
B
A
UCL
X
LCL
A
B
C
C
B
A
UCL
X
LCL
A
B
C
C
B
A
UCL
X
LCL
A
B
C
C
B
A
UCL
X
LCL
χ
检定规划3:
(6连串)
连续6点持续地上升或下降
检定规划4:
(8缺C)
有8点在中心线的两侧,但C区并无点子
检定规划6:
(14升降)
连续14点交互着一升一降
检定规划5:
(9单侧)
连续9点在C区或C区以外
检定规划7:
(15C)
连续15点在中心线上下两侧的C区
检定规划8:
(1界外)
有1点在A区以外
7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器材、零件、成品抽样检验的方法和步骤。
在编制抽样检验方法时可参照下列相关内容。
1.确定抽样检验的范围
如:
器材的品种,零件的种类。
2.规定可接受的质量水平AQL
AQL值取值范围:
0.010`~10
3.规定接受数:
AC=C拒收数:
Re=C+1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
C=0
4.查表确定样本量(见下页)
5.随机抽样的方法:
a)随机数的取得。
b)待检总体的编号。
c)采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
6.样本检验结果的取得。
7.检验批合格与否的判定。
如果r≦c认为该批合格、接受。
如果r﹥c认为该批不合格、拒受。
8.形成本次检验过程的记录。
文件名称
AQ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