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0398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docx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主备人张伟审核人赵敏

【预习学案】第一课时使用时间:

2014-9-17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简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考情分析】

1、列强的经济侵略和自然经济的瓦解属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核心内容,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2、主要考察近代西方经济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原因、表现。

3、近年考查情况

 

2014年高考

2014·浙江卷

2014·天津卷

2014·江苏卷

2014·山东卷

2014·新课标全国卷

洋务派的主张

洋务运动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

近代农村经济变迁

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经济变化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的抵制

2013年高考

2013·北京文综·18

2013·四川文综·3

2013·全国新课标卷1·29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戊戌变法

【知识梳理】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以及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四种经济形态,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表现。

变动之一、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1、鸦片战争以前,什么经济形式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经济结构以什么为单位,其特点是什么?

 

2、小农经济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有什么具体表现和影响?

 

变动之二:

洋务企业兴起

1、什么是洋务运动,背景如何?

2、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

 

3、完成下列表格:

创办者

代表企业

地位

经营方式

性质

军用企业

 

 

民用企业

 

补:

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兴办近代教育)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评价洋务运动:

(从局限性和积极性考虑)

材料一:

在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材料二:

开平煤矿生产的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

 

变动之三:

民族工业的出现

1、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条件

代表

 

19世纪70年代

(产生)

 

 

甲午战争以后

(初步发展)

 

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有什么地域特点?

简要分析其原因。

 

3,回答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即:

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预习自测】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解体”指的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厂的规模变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2.19世纪中期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主要原因

A.外国资本经济侵入B.本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洋务运动的开展D.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

3.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D.西方列强破坏

4.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的的条件有

①劳动力市场②商品市场③国际市场④技术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

6、小明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

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

此厂已濒于停业。

”这家公司的性质是(         )

A.洋务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7、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

“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8、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这种状况直接表明

A.东南沿海的商品经济日益萧条B.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布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9、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

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①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②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口岸 ③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④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探究学案】第二课时使用时间:

2014-9-18

课时目标

1、根据学生预习学案中出现的问题讲解点拨;

2、深刻体会、理解、掌握本节重难点知识。

合作探究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1:

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接近上海六家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2: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

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3:

材料4:

杭州纺织厂在办厂过程中,很多民众认为机器代替手工缫丝纺织,恶果必多:

男女同厂工作有伤风化,工厂冒烟,有伤风水

操纵机器,必定伤人……攻击污蔑接踵而至。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主要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

7.J1、R1[2014·江苏卷](13分)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

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类别

命题者

试题

格致(自然

科学)类

龚照瑗

 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

教育类

刘坤一

 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

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

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

试互证而详论之

治术类

周馥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

相关表格简编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

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

咸有裨于国家大计。

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

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答题:

(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

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3分)

 

(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

(10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走进高考】

1.J1[2014·浙江卷]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

“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

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

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

”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

2.J1[2014·天津卷]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

3.J1[2014·全国大纲卷]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

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1935年

29

24

47

1936年

30

24

46

1937年

37

26

37

1938年

38

27

35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

4.J1[2014·江苏卷]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5.J1[2014·山东卷]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6.J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自主构建】

 

【练习学案】第三课时使用时间:

2014-9-18

(限时训练时间:

25分钟)

1.[2014·金丽衢十二校联考]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

“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

”这说明李鸿章(  )

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

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2.[2014·绍兴期末调测]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

“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

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4、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5.《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

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

7、郑观应主张:

"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

欲筹赛会之区,秘自上海始。

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

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

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

8、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铁路矿务局D.福州船政局

  9、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0、《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什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国内市场狭窄B.封建势力阻挠破坏

  C.技术力量薄弱D.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

每厂平均纱锭数

外商企业

51664锭厂

华商企业

23686锭厂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

年产100万吨以上

年产10—99万吨

年产1—9万吨

外商企业

100%

88.5%

41.1%

华商企业

0

11.5%

59.9%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

家)

省份

江苏

直隶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厂数

155

45

42

33

31

20

19

省份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甘肃

其他各省

厂数

1

9

3

3

1

10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回答:

(1)据材料一,估计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弱点。

 

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有什么地域特点?

简要分析其原因。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沿海和沿江地区最早受列强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有劳动力和市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域分布集中于东南沿海

自身条件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

所处环境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

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有什么地域特点?

简要分析其原因。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d.沿海和沿江地区最早受列强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有劳动力和市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域分布集中于东南沿海

自身条件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

所处环境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

走进高考

1.A [解析]本题以清末官员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中“内开未尽之地宝……首在利民……而国之利因之。

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等信息,可知该官员认为修铁路可以达到“求富”“自强”的目的,符合洋务派的主张,故本题选择A项。

B项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的思想;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本题以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从题干中“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平弧三角”“64种化学物质”等信息,再联系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即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

故D项正确。

3.D [解析]本题以土地占有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解题关键信息是自耕农的比例下降加快,佃农比例增长较快,说明农民手中的土地迅速减少,这是土地兼并的反映,故答案为D项。

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排除A项;生产结构是农业种植结构,故B项错误;耕作方式是农业的种植方式,如手工劳作与机器生产等,故排除D项。

4.D [解析]本题以近代农村经济变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材料中“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而“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说明该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本题选D项。

A、B、C三项均不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

5.D [解析]本题以江浙地区经济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时间19世纪60年代。

A项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时间不一致;B项中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而且“家家置纺车”,应该表现的是小农经济,不是民族工业;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故正确答案为D项。

6.D [解析]本题以1853年中国与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为切入点,考查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1853年是英国侵占印度之后,也是鸦片战争之后。

英国棉纱在中印两国出现销量的差别,根本原因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英国商品的抵制。

故答案为D项。

合作探究二.[答案]

(1)表述:

(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

坚持纲常政教。

(2)略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和中国近代化,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问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信息找出与洋务运动相符的语句即可;传统性即维护原有的制度,故应从维持纲常政教上分析。

(2)问是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找出王韬课士思想中体现近代性的内容并加以说明即可,但一定要注意史论结合,史实论据要准确充足。

巩固训练:

1.A [解析]据题干“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信息,说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意识到洋务企业的创办会对近代企业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故选A项。

B、C两项说法错误;D项无从体现,故排除。

2.A [解析]解读材料“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说明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故选A项。

从材料中的“自强”可以判断是洋务运动,故B、C、D三项错误。

3、【答案】D

4、【答案】B

5、解析:

注意关键词"《马关条约》""日本货物享优例豁除",可以辨析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6答案:

A

解析:

上述材料描述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历程。

答案:

A

7、解析:

关键是把握材料中"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这句话,说明上海因地理位置优越中外贸易较为发达,A、C、D、S三个选项则均与这一条不符。

答案:

B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抓住关键词“航权”,则可判断应从事航运业,只有B符合。

  9.C 【解析】从材料显示的时间1896年来看,是在甲午战后。

从材料的内容“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

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来看,当时清政府为了支付对日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0.D 【解析】从材料可知,《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且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这样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就有竞争优势,这就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说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导致民族工业发展困难。

11、

(1)民族工业规模小,同外资厂矿相比相差悬殊。

原因:

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的压迫、束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2)与外国资本相比,民族工业规模小,产量低;工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