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030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docx

安全工程试验指导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

《安全工程实验》

实验指导书

 

梁瑞陈金林郭丽萍杜超飞编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014年8月

实验室安全守则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严格执行院、系的各项安全规章。

2.存放或使用易燃物质的实验室严禁明火,有毒物质的使用和处理需在通风橱内进行。

3.严格执行压力容器使用操作规程。

经常检查钢瓶及连接管路的气密性,防止气体泄漏,可燃气体放空时必须引至室外。

4.了解常用化学试剂的贮存。

使用知识、严禁随意混合不明性质的化学试剂。

切实注意防止火焰、爆炸、化学灼伤、创伤和中毒等事故发生。

5.注意用电安全,防止人身触电及设备仪器损坏事故。

6.熟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

7.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注意检查各仪器控制开关、水、电、气总开关及门窗是否关好。

特别要注意防止水害,杜绝无人操作运行等。

 

实验室工作规则

1.学生进行实验,必须做好实验的预习,否则教师有权取消学生本次实验的资格。

2.学生在实验室内必须遵守纪律。

保持安静,集中精神,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3.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指导教师,及时排除,若有损坏必须如实并及时登记,按章赔偿。

4.遵守试剂取用规则,注意节约药品,材料以及水、电、气等。

实验过程中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保持整洁的实验环境。

5.废纸、火柴梗等应倒入垃圾箱内;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严禁倒入水槽,以防止水道堵塞和腐蚀。

6.实验完毕,应立即关闭仪器控制开关及水、电、气开关,并将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实验台,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

7.实验室的仪器,药品,材料和工具等不得擅自带离实验室,更不得据为已有,一经发现,给予相应处罚。

8.实验过程中,未经指导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

意外事故的处理

1.起火。

应首先切断电源,迅速移走易燃物品等以防火灾蔓延;与此同时,选用合适的灭火方法,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等覆盖燃烧物;有机溶液燃烧时,大多数情况下严禁用水灭火,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电器设备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只能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实验人员的衣服着火时,切勿惊慌乱跑,应赶快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

2.烫伤。

先用凉水冲洗降温,再搽上烫伤药。

3.受碱或酸灼伤。

先用凉水冲洗,若为碱液,再用1%硼酸溶液冲洗;若为酸液,则用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最后再用水洗。

4.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有毒药品严禁入口或接触皮肤,以防中毒。

5.触电。

首先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6.割伤。

应用蒸馏水洗净伤口,搽上红药水和紫药水,并撒消炎粉包扎好,若为玻璃割伤,应先挑出伤口里的玻璃碎片,再进行相关处理。

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预习

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效果,实验前应做好充分准备,预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实验目的。

2.阅读实验指导书及有关的教材、参考书,掌握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明确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和注意事项。

3.认真思考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4.每位学生都必须准备一本装订好的实验记录本,并编上页码,用于实验时作原始记录。

5.实验要求:

在实验记录本上简单扼要地写明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和观察的现象、原始数据记录项目及表格等,作为预习报告,若不符合要求或草率者需重写后方能进行实验。

二、实验

学生在实验中应做到:

1.按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方法,步骤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2.按照要求及时并如实记录原始数据,实验现象和结果。

3.实验过程中应勤于思考,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4.实验完成后,原始记录经教师检查,认为符合要求后,按实验室工作规则结束实验,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三、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实验报告。

其内容包括:

实验目的、简单原理、实验装置或仪器、实验数据及处理、现象及讨论等。

经指导教师审查,如实验报告不符合要求,必须重做实验或重写报告。

实验一心肺复苏实验

一、实验目的

当病人心搏呼吸骤停,救护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救治,该实验通过实验教师演练,学生训练等步骤,使学生掌握现场救护人员的方法,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

通过本次试验应掌握下面三个方面:

1.了解高级心肺复苏与呼吸模拟人的用途;

2.掌握高级心肺复苏与呼吸模拟人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心肺复苏,国际代称CPR。

在生活中,健康人由于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高空作业事故、交通事故、旅游意外、心脏疾病、心肌梗塞、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心脏骤停),而必须采取胸外按压、人工口鼻呼吸、心内注射、气道放开等抢救过程。

使病人最短时间内得救。

在抢救过程中胸外按压位置,按压强度是否正确,人工呼吸吹入的吹气量是否足够等规范动作是否正确,是抢救病人是否成功的关健。

因此,在系列抢救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模拟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达到掌握操作训练心肺复苏术的基本要求。

对操作正确与否,有光电信号显示、数码显示等功能,它是训练抢救人员进行心肺急救技术训练的理想的模拟机。

三、实验设备

1.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如图1-1所示;

 

图1-1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2.消毒纱布面巾(可用湿巾代替);

3.脱脂棉球;

4.酒精;

5.镊子。

四、实验步骤

1.心肺复苏模拟人的安装

先将模拟人从箱子中取出,把模拟人平躺仰卧在操作台上,把电脑显示器与模拟人用连接线连接,再将电脑显示器与220V电源连接好,即完成连接过程。

2.演练

实验教师先把具体操作步骤和动作要领向学生演示,使学生掌握仪器操作步骤,强调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操作方式

(1)训练练习:

此操作是让初学人员熟练掌握操作基本要领及各项步骤。

(2)单人考核:

此操作是考核学生单人操作成绩是否及格的标准。

学生要熟练训练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考试,必须按考试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①将模拟人气道放平;

②按单人国际抢救标准比例30:

2,即正确胸外按压30次(不包括错误按压次数在内)和正确人工呼吸口吹气2次(不包括错误吹气次数),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循环;

③要求在考核标准操作规定的时间内,连续操作完成30:

2的5个循环,最后正确按压次数显示150次,正确吹气次数显示为10次;(如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即告失败,需重新操作,可轻按复位键)

④成功完成单人操作过程后,随之有语音提示:

“急救成功”,自动奏响音乐,颈动脉连续搏动,心脏自动发出恢复跳动声音、瞳孔由原来的散大自动缩小恢复正常,电脑显示器的液晶屏上显示正常动态心电图,否则“急救失败”。

 

表1-1实验记录表

单人考核实验数据纪录表操作人姓名:

学号:

考核次数

设定频率

设定时间

吹气次数

压胸次数

实际时间

抢救结果

成功

失败

成功

失败

1

2

3

五、实验内容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又叫吹气呼吸法)

这种方法大多用于抢救触电者。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把伤员抬到新鲜风流中支架完好的安全地点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极短的时间检查一下伤员瞳孔有无对光反射,摸摸有无脉搏跳动,听听有无心跳,用棉絮放在受伤者的鼻孔处观察有无呼吸,按一下指甲有无血液循环,同时还要检查有无外伤和骨折;

(2)让伤员仰面平卧,头部尽量后仰,鼻朝天,解开腰带、领扣和衣服(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

不可强撕强扯),并立即用保温毯盖好;

(3)撬开伤员的嘴,清除口腔内的脏东西,如果舌头后缩,应拉出舌头,

以防堵塞喉咙,妨碍呼吸;

(4)救护的人跪在伤员一侧,一手捏紧他的鼻子,一手掰开他的嘴,如图1-3所示;

(5)救护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紧贴伤员的嘴,大口吹气,并仔细观察伤员的胸都是否扩张,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当,如图1-2(a)所示;

(6)吹气完毕,立即离开伤员的嘴,并松开他的口鼻,让他自己呼气,如图1-2(b);

(7)照这样依此反复操作,并保持一定节奏,每分钟均匀地做14~16次(约5秒一次)直到伤员复苏,能够自已呼吸为止;

(8)归纳本法的反复操作:

捏鼻张嘴,贴紧吹气,反复进行,直到复苏。

2.胸外按压技术

胸外按压法,这是一种抢救心跳已经停止的伤员的有效方法。

如果发现伤员已经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不规则或已停止,就要立即进行心脏挤压。

绝对不能为了反复寻找原因或惊慌失措而耽误时间。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让伤员仰卧在板床上或地面上,把他的衣服和裤带全部解开。

急救者站立在或跪在伤员腰的两旁,一手中指对准凹膛,手掌贴胸平放,掌根放在伤员左乳头胸骨下端,剑突之上;

(2)操作者两手相叠,借助自已的体重用力垂直向下挤压伤员的胸廓,压陷深度4-5厘米;

(3)挤压后,突然放松,让胸廓自行弹起(这时掌根不可离开胸壁,以免再按压时呈拍击状而分散按压力量和损伤胸骨);

(4)反复地有节律地进行挤压和放松,每分钟约60~80次,而且必须同时

作人工呼吸(每压胸五次,吹气一次),直到伤员复苏为止。

 

图1-2吹起呼吸法图1-3清除口中异物

图1-4胸外按压

六、注意事项

1.气道放开

将模拟人平躺仰卧操作时,操作人一只手两指捏鼻,另一只手伸入后颈或下巴将头托起往后仰70°-90°角度,形成起到放开,便于人工呼吸,气道通气。

2.正确、错误人工呼吸功能提示

首先进行人工口对口吹气,正确口吹气吹入量达800-1200毫升,人体吹气条形正确区域绿灯发光管显示,吹气正确数码计数1次。

错误口对口吹气,吹入气量不足800毫升或大于1200毫升,人体吹气条形不足(黄灯)、过大(红灯)显示,吹气错误数码计数1次,并有语言提示“吹气不足”或“吹气过大”等,需纠正错误后,在操作。

3.正确、错误按压的功能提示

首先找准胸部正确位置即胸骨下切迹上两指胸骨正中部(胸口剑突向上两指处)为正确按压区,双手交叉的在一起,手臂垂直于模拟人胸部按压区,进行胸外按压。

如按压区按压位置正确,按压强度正确(正确胸外按压深度4-5厘米),人体按压条形正确区域绿灯发光管显示,正确按压数码计数1次,否则提示“按压不足”或“按压过大”提示,同时会有黄灯或红灯发光管显示,这时需纠正错误后,重新操作。

七、思考题

1.若某人因中毒窒息,心肺复苏中直接嘴对嘴人工呼吸有什么坏处?

2.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实验二粉尘爆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20L爆炸测试系统组成;

2.熟悉粉尘爆炸模拟软件的使用;

3.熟悉粉尘最大爆炸压力与爆炸指数含义;

4.掌握20L爆炸测试系统装置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20升爆炸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

测试系统包括爆炸容器、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控制箱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点火信号发生器、触控屏、压力采集接线端子板等。

PLC、触控屏和计算机通过以太网相连。

容器内的压力变化过程经压力传感器和变送器转变为电信号,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并保存在计算机中。

通过对压力时间曲线分析可以自动得到本次实验的最大爆炸压力pm和规格化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Km。

20L球形爆炸容器为不锈钢双层结构(图2-2)。

爆炸容器的夹层(夹套)内可充水以保持容器内的温度恒定。

容器上设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可观察到点火和爆炸的火光。

容器设有抽真空、排气、燃料气引入、空气引入、压缩空气清洗接口。

抽真空接口附近安装真空表。

容器外的底部装有可通过气体粉尘混合物的气粉两相阀。

该阀通过气动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