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937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docx

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第八章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趋势〖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其主要特征;了解战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掌握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以及在其指导下不同的旅游业发展类型的主要特征,正确认识它们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了解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制定的依据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教学重点〗: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特征及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教学课时〗:

5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虽然都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发展,但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因为:

第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

第二,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模式不同。

经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总和。

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两大类。

其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又有不同的现实模式,第三,不同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也会产生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者对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从我们能够掌握的资料来看,旅游发展模式的一般性研究并不是国际旅游研究的重点,国际旅游研究者主要是从具体的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角度,来总结当地旅游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由于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差异较大,所以,这种研究相对来说比较个案化,虽然,一般发展规律包含在其中,但缺乏对总体的概括和类比。

也有一些研究者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如城市旅游模式、乡村旅游模式、海滨度假旅游模式、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模式等等。

”国内研究者更习惯从总体提出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这是由于中国旅游发展的相对落后,使得研究者更加重视对其他经验的借鉴。

(据田里《旅游经济学》322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

张辉《旅游经济学原理》154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研究者往往从国家政策和整体发展计划的角度来分析,有时,甚至将旅游发展模式等同于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来进行讨论。

这种研究有利于从宏观层面把握特征,不足是忽略了旅游非常规发展中的差异和问题.尤其忽略了旅游消费模式、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关系的研究。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1、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驱动型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其一,这种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发生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长期受控于政府,或者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

其二,同时,这些国家或地区往往因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因而,存在着希望实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追赶情结”。

其三,由于本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国内旅游没有起步,旅游收益的主导消费群体为国际旅游者.其四,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并不主要回馈于旅游业发展自身,而是更多地用于国家急需的其他方面的发展。

其五,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由于给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外来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比较融洽,甚至使当地人产生一种“旅游盲目祟拜”心理情结。

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收入,同时,在借助国外资金和服务来提升本国的旅游业管理水平时,能够引进国外旅游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加速本国向世界的开放过程,因而,从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更容易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尽快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和发展的突破口。

其缺点是,这种发展模式往往忽视旅游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在快速增长目标和利益的驱动下,容易造成对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的破坏,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结果,进而损害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2、旅游发展的市场调节驱动型模式——发达国家模式其一,这种模式主要发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由于这些国家的发展是市场机制调节的结果,它们的市场运行和调节机制都比较健全,它们对市场机制的配置效率有深刻的理解。

其二,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并不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它主要的目标在于满足本国居民(及国外旅游者)的休闲与享受的消费需求。

其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由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的演变而发生进化的。

其四,这种旅游发展模式虽然也给当地居民带来利益上的好处,但是,当地居民有时会因为自己的平静生活和原有生存环境被大量外来游客所打扰,因而,当地居民会与外来游客产生抵触,并引发对发展旅游认识的矛盾心理。

(三)、两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比较

1、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不同这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实际上是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待旅游发展的宏观目标不同的具体体现。

(1)、从经济发展中国家来看,它体现了一种追求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波及效应。

(2)、从经济发达国家来看,它体现了民众对后现代化享受生活方式的追求。

2、经济发展观不同这两类旅游发展模式由于对待旅游发展的目标不同,因而,它们之间的发展观念也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理论上讲,实际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1)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

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是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国家、地区和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2)双重动力型发展现。

双重动力地发展观是指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功能,又考虑其经济功能。

(3)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指旅游业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利益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业发展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模式比较旅游类内容别产业的形成模式发和发展展顺序延旅游产业的发达伸形成和发展国家性是由居民的发展发消费需求推模式展动的调节机制发展目的发展观特点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政府的作用是间接的。

追求社会福双重动力利的最大化型发展观和旅游业的和可持续发展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模式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推旅游产业的进形成和发展型是建立在境发外居民的消展费需求推动模和政府的支式持追求旅游业政府宏观调经济增长的快速增长控为主,市场驱动型发和产业的波调节为辅。

展观及效应高投入、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益

二、国外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实际比较

(一)传统视角:

不同体制下旅游发展模式的实际比较

1、美国模式是经济发达国家旅游发展模式,它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挪威、日本等国。

(1)经济发展特征:

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一般在5000美元以上;第二,服务业在国内总产总值中所占比例高,一般在50%以上;第三,旅游收人相当于商品出口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5%—10%之间第四,国际旅游收入小于旅游支出,旅游国际收支平衡呈逆差。

(2)美国模式的特点。

第一,追求外汇收人并非是发展旅游的主要目标。

第二,旅游管理体制以半官方的旅游机构为主,而管理职能主要是推销与政策的协调。

第三,旅游经营体制以大公司为主导,小企业为基础,行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国家中旅游企业几乎全是私营或其股份以私营部门为主。

第四,国际旅游收入小于支出(3)美国模式宏观管理上的几个趋势。

第一,更加重视旅游事业的重要性第二,更加注重国家旅游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三,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消除旅行的障碍

2、西班牙模式是旅游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同于美国模式的—种,包括奥地利、瑞士、希腊、意大利、摩洛哥、埃及、突尼斯、泰国、土耳其、墨西哥、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或地区。

(1)国家或地区的特征:

第一,地理位置具有优势,或靠近海洋相邻;第二,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第三,国民经济比较发达;

(2)西班牙模式的特点。

第一,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第二,旅游发展速度快第三,国际旅游收支呈顺差第四,以大众市场为目标(3)主要趋势第一,旅游产品多样化第二,重视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印度模式是最不发达国家旅游的模式,包括巴基斯坦、尼泊尔、肯尼亚、坦桑尼业、卢旺达、冈比亚和不丹等国家。

(1)经济发展特征。

第一,国民经济十分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420美元以下第二,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第二,工业与服务业均处于低水平。

(2)印度模式的特点。

第一,有特殊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受其经济落后的制约;第二,远离主要客源国使旅游业规模难以扩大;第三,旅游管理体制难以发挥作用;第四,国营企业发挥着主要作用(3)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经济落后限制者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大量外汇流出。

第三,对自然和人文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和影响

4、岛国模式这里的岛国不包括前面提及的诸如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新西兰等经济发达、面积比较大的岛国,而是指那些面积比较小、人口较少,历史上曾是西方某个国家殖民地的岛国。

属于岛国模式的国家巴哈马、牙买加、巴巴多斯、塞浦路斯、马达加斯加、斐济、马尔代夫、多米尼加与海地等同家。

(1)经济发展特点。

这些岛国经济状况差异很大,一般为中等水平。

(2)岛国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有着比较充裕的客源市场第二,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3)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旅游业发展使国家经济主体倾斜,潜在着很大的危机。

第二,旅游收入的一大部分又漏出本国。

第三,旅游业的发展以文化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二)新视角:

旅游业管理模式的实际比较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方法未考虑对旅游业本身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的研究,众所周知,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必须与其他相关产业密切配合,按比例协调发展。

为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旅游管理机构,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纵观世界,不同国家根据本国国民经济发展持点和在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均设置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旅游管理机构。

1、国家旅游管理机构。

在发展旅游业的历程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执行政府主体在本国旅游经济活动中的职能,而最为常见的专门机构是国家旅游管理机构。

2、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类型。

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该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旅游产业发展规模、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存在下面几种类型:

(1)最高级的全国旅游决策与协调机构;

(2)部(局)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3)旅游与其他部门合成一个综合性部门;(4)其他。

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采取非中央机构模式,即最高旅游管理机构不属于政府部门序列,经费由政府全部或部分拨款,或由大国有公司管理旅游业,或由私人企业经营,政府不进行直接管理。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模式,如伊拉克、爱尔兰等。

3、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特点从各国、各地区旅游管理机构的设置看.大体有以下特点:

(1)在欧洲和美洲地区,旅游业通常由国家经济事务部或产业与贸易部掌管。

(2)旅游在政府序列中的地位稳定性不够强。

旅游管理部门变化频繁,国家旅游局不断从一个政府部门向另一个政府部门转移。

(3)从经济产业角度设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国家经济发达水平密切相关。

其一,收人水平越高,旅游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就越密切、其二,收入水平越低.越有可能重视旅游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三,在经济欠发达国家,交通最可能制约旅游业的发展(4)东亚地区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有所升格。

随着亚太地区旅游业在全球旅游市场上的崛起,以及旅游经济功能的日益强人,部分国家适时提升了其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规格,以便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4、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的主要功能核心职能有:

提供一般旅游信息、旅游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旅游政策、旅游产品定级。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则和方式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它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

1、概括性。

概括性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原则和方式的高度理论概括和理论抽象,它全面而概括地体现了旅游产业在一定时期发展的主导思想和本质特征,反映了旅游产业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要求和发展方向。

2、阶段性。

阶段性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总体发展原则和方式。

3、相对稳定性。

相对稳定性来源于阶段性,即在特定的阶段内,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一旦确立,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应维持不变,使其保持相对稳定,以充分发挥该模式的功能,获得相应的旅游经济效果。

4、特指性。

特指性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历史发展进程和自然环境状况来确定。

第二节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确定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

(一)、我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从长期的意义说,我国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这是因为:

1、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种齐全。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公里,横跨60多个经度,南北相距5500公里,纵越39多个纬度。

2、我国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

首先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

12.12亿人次,这庞大的群体,无疑特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上最充足可靠的客源。

我国5500万海外侨胞(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他们素有爱国、爱乡的传统。

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入境接待人数逐年递增,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

12029.23万人次,其中:

外国人

2025.51万人次,香港同胞

7019.38万人次,澳门同胞

2573.41万人次,台湾同胞

410.92万人次。

2005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为

292.96亿美元,2005年,全国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7686亿元。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2003年的世界旅游组织(WTO)第15届全体大会上则表示:

WTO预测,到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同时中国也将有1亿公民出境旅游,因而也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客源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旅游市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将日益广阔。

3、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不仅传统工业门类齐全,而且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电信、金融、房地产等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4、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随着旅游综合功能全面发展,增长点的特征日益显现,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趋显著,国家对旅游业的认识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两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确定了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位置。

在《决定》中,旅游业第一次被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

第二次飞跃是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房地产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我国在发展旅游产业上虽然具有很优越的条件,但也面临着不少因难。

主要有:

1、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

3、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4、旅游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

5、传统的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通过分析比较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选择在政府主导下的适度超前的、推进型发展模式。

1、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程度比较高,以此来弥补市场缺陷.从而加速市场的发育和成熟。

由此我国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2、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采取适度超前型发展模式。

(1)适度超前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

适度超前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超前。

其次是适度,在发展速度上要略快于国民经济及工农业的发展,但必须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如民航、铁路等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不能盲目超前。

(2)我国采取适度超前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

一是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采用推进型发展模式。

中国社会经济情况和人们消费水平决定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只能采取推进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即由国际旅游向国内旅游推进的发展模式。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比较相对滞后,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国内旅游还未形成大量的需求。

为了获取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外汇和促进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主要发展入境旅游,不提倡、不鼓励发展国内旅游。

在国际入境旅游的影响和带动下,一部分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率先产生了国内旅游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境旅游逐步产生,现已形成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并且获得了显著发展。

4、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选择在政府主导下的适度超前的、推进型发展模式的正确性首先,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现有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即从现时的经济实际情况出发。

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须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依托。

很显然,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的发展还不足以为国内旅游业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因而发展旅游业只能走吸引境外游客的路子。

而改革开放正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一方面改革开放为旅游业吸引来大量客源;另一方面外资的流入又为我国旅游设施的建设注入了资金。

从现代经济发展观来说,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需求的增长为前提,即需求的不断增长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其次,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以旅游需求的增长为前提。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很弱,而境外旅游需求却十分旺盛.这就促成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自然以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为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需求也开始兴旺起来。

到目前,国内旅游的经济贡献率已达我国旅游经济产值的70%,成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所以,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便在政府的主导下走上了超前的、推进型发展道路。

总之,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属于在政府主导下的超前的、推进型发展模式,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国内外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二、我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实施

(一)模式的提出1995年,国家旅游局下达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通知,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

从1997年开始,正式明确提出了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

(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实施阶段

1、中央重视阶段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10月到1979年7月这10个月中,连续讲了5次旅游发展问题。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出版了《邓小平论旅游》,国家旅游局也明确了“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这一提法。

中央领导到各地考察工作,都会提到旅游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

在80年代,从1979年到1986年以国务院的名义召开了四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一系列重视旅游的政策相继出台,包括确定每年给旅游5亿元的投资。

2000年,国务院组建了假日旅游部际协调机构,使假日旅游市场秩序法制化。

2、地方重视阶段到了80年代下半期90年代上半期,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地方重视。

这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旅游的优势不断发挥的结果,也是各地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进行比较和选择的结果。

所以地方重视旅游的积极性大为高涨,普遍重视。

3、共同重视阶段(即现阶段)即现在这个阶段。

中央和地方共同重视,而且力度也非常高,各个部门对旅游的支持和以前已经截然不同了。

中共中央明确了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地位,明确了在产业结构调整里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宏观政策。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家普遍感觉到旅游优势的发挥和发展的前景,应该重视旅游。

(三)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表现

1、政策的制定方针、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是政府主导的主要职能。

如调休制度。

为使假日更为集中,从1999年开始实施春节、

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集中休假7天,为中长线旅游提供了时间。

2、周期调控周期性是任何经济系统都具有的内在特性,为了使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各国政府都会干预经济领域,减少周期性带来的损失。

旅游需求具有季节性,而旅游供给具有刚性,因此旅游经济也会出现季节的波动。

3、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政府要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弥补市场缺陷。

4、投资引导和保护投资行为,是通过政府的力量来扩大旅游生产力规模。

如1984年,“五个一起上”政策明确了个人可以投资旅游。

5、市场推广政府主导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有利于整体旅游形象的策划、设计与推广,因为旅游产品的促销首先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促销,其次是旅游产品的促销。

与其他国家旅游促销费用相比,我国用于旅游促销的费用还很少。

如目前,中国平均每个过夜海外旅游者的宣传促销投入仅为2元到3元人民币,而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为5美元。

6、环境营造主要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建立预警机制来应对危机事件。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1、从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看。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逐渐推进的。

2、从资源的开发与产品生产组合看。

旅游产品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

3、从旅游组织和旅游的运作方式看。

旅游形式由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4、从旅游设施的建设看。

由于旅游发展的市场对象是国际旅游者,为了符合目标市场需求,在中国的旅游发展进程中,首先是以高等级设施为主,而后由高档设施向中、低档设施推进,最终形成以中档旅游设施为主体,高、中、低档结合的旅游设施体系

5、从政府的管理看。

旅游产业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观的调控和管理演进。

从总体来说,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受计划体制和部门管理的制约和影响,政府对旅游业是微观的支持和管理占主要位置。

第三节世界旅游经济发展与趋势

一、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状况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如下主要特征:

1、世界旅游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

2、世界旅游经济的产值不断增长。

3.世界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在不断增大。

第一,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在不断增大。

第二,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还表现在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在不断扩大。

二、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

1、世界旅游经济的增长将继续快于全球经济的增长。

第一,居民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其消费总支出的增长。

第二,政府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长快于政府总消费支出的增长。

第三,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用于旅游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社会总投资额的增长速度。

第四,用于旅游的净出口物品的产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国际外贸净出口物品的增长速度。

2、世界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呈增加趋势,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增长速率呈减缓趋势。

这是因为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