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壶口瀑布.docx
《第17课 壶口瀑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壶口瀑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7课壶口瀑布
第17课壶口瀑布
邵武市明鸿中学:
危移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三要素并且理解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品味关键词句,体会所写景物的特点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对黄河的独特感受,领会文中所赞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过程与方法:
1、观看“壶口瀑布”视频,感受壶口瀑布的雄伟磅礴的气势。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3、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理解作者对黄河独特的感受,领会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是梁衡。
全文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个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游记的数量并不多。
而过去的许多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并没有安排游记单元。
本单元是把四篇游记编排在一个单元,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
《壶口瀑布》安排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是因为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游记,具备游记的典型特征。
在教学中要突出游记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把握游记文体的基本特点,这是本单元的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
教材单元提示也明确提出: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所以本课重点在于理清这篇游记的三要素以及三要素之间的联系,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壶口瀑布的特点。
梁衡先生说过:
“文章为思想而写。
”其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
这篇文章也是如此,作者看似描写壶口瀑布,实则赞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因此理解作者对黄河独特的感受,领会文中所赞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三要素并且理解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对黄河独特的感受,领会文中所所赞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朗读法教学、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教师指导点评。
教学工具:
幻灯片、联网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三、学情分析
游记类作品将山川风情写于笔下,将许许多多的让人心动不已的风景定格于文字中,用文字传达风景的神韵,也用文字抒写个人的感悟。
八年级学生接触过一些游记,尤其是八年级上学期刚学过《小石潭记》,对游记的特点有初步的感受。
但不少学生对于景物特征的分析不够准确,特别是对理解所写景物与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联系存在不少困难。
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预期效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激趣提问
同学们,世界这么大,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最想去哪儿旅游呢?
为什么?
看到大家兴致高昂,是不是很想立刻就去呀?
别急,虽然现在不能亲临景点。
但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来感受这些名胜古迹的优美风光呢?
(对,阅读游记。
)
3、温故知新
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游记,还记得吗?
《小石潭记》中作者写了些什么内容?
那么作者所见的景物是一层不变的吗?
怎么变化的?
(随着作者的观察点(也叫做立足点)在不断变换,这就是游踪。
文学术语称之为“所至”。
)
所至,所见,所感,这是游记的三要素。
(板书:
三要素:
所至、所见、所感)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游记。
跟随我国著名散文家、科普作家梁衡先生的脚步,一起去感受那“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
(课件显示) 壶口瀑布
梁衡
二、观赏视频
位于陕晋边界的壶口瀑布会有怎样的景象呢?
我们先看段视频。
并说说这段视频,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点播视频)
三、品读课文
(一)初访壶口
短短的视频,让我们感受到壶口瀑布是那么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梁衡先生两次来到壶口瀑布,他的感受会是否和我们一样呢?
1、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初次访问壶口,他听见什么,看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课件显示:
来到什么位置?
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请大大家看到文章第二段。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朗读这一段?
。
其他同学听朗读,把作者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内容圈点出来。
特点
板书:
壶口瀑布
2、点评朗读,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先一起说说,作者来到哪?
师:
听到的,看到的是什么?
师:
作者的所见,所闻中,描写出瀑布怎样的特征?
板书:
雨季:
气势磅礴
师:
作者有什么感受?
用文中提到的一个词就是什么?
(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
)
板书:
惊心动魄
4、全体朗读,加深感受
刚才我们感受到了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接下来请全体男生齐声朗读第二段,要读出那种气势来。
)
(二)再访壶口(15-18)
(过渡语:
作者第一次面对壶口,却“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甚至是让他感到“可怕”。
于是只好“匆匆”离开了。
如果是你是作者,有机会再来壶口,你会来吗?
(会)作者的选择和同学一样,在枯水季节再次访问了壶口瀑布。
你觉得,他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吗?
1、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按照阅读第二段内容的方法,找出作者的所至,所见,所感。
课件显示:
默读课文,理清要素
请找出作者:
所至
所见
所感
2、明确三要素
(1)这次作者来到了哪?
(2)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找的“所见”的句子五花八门。
看来有必要在小组内一起交流各自找到的句子和看法。
要求:
小组同学把你找出的作者“所见”的句子,朗读给组员听,并说出你体会到景物特点是什么。
一会儿再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很热烈,效果很不错。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看见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请各小组代表来读好吗?
请第一组同学先来。
教师:
点评朗读,总结归纳。
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关键语句,加深对景物特征的理解。
河面之水,排山倒海,湍急汹涌
瀑布之水,壮观,雄浑、迅疾、更挤,更闹,更急,险
龙槽附近之水,庄重、猛烈,凝重,多姿多彩,刚柔并济
(板书:
枯水季:
汹涌壮观、湍急猛烈
多姿多彩、刚柔并济
(4)分析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石头?
教师:
刚才我们所找到的景物都是写水的。
请问文中只写了水吗?
脚下之石有什么特点?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石头窟窟窍窍呢?
文中还有哪些词能表现水对石的冲激,这些词表现了水什么特点?
可见作者写水,又从侧面衬托出水刚强的一面。
(5)在枯水季节。
作者看到了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
(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瀑布所见的景物我们基本分析完了,我想问问大家,这次作者所见的景物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
提示:
(揭示:
当狭窄的壶口容不下黄河排排涌来的河水时,有什么奇特的景象发生了?
)
教师补充:
还能看到脚下各具特色的石头等。
(6)作者为什么能看到这些独特的景致呢?
回答正确。
作者在枯水季节,站占“河心”,所以才能看到这样独特的景色。
可见“立足”点不同,所能看到的景物就有所不同。
设想一下,如果作者不是在枯水季节,站在“河心”,能看到这些景色吗?
会有不同的感受吗?
可见“所至”是写景的前提,是基础。
如果把这比作人的话,这就是一个人站起来的骨架。
“所至”所基础,那么“所见”是什么?
提示:
本文最详写的内容是什么?
非常聪明:
“所见”是游记的主体。
是血肉。
(6)刚才我们学习了本文的“所至”,“所见”,接下来我们还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经?
是的,我们接下来就要看看作者这次有什么感受呢?
请把你找出的表现作者感受的句子朗读出来。
为什么会打“寒噤”呢?
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很好,侧面表现出水的危险,给人以震撼。
表现作者感受的句子还有吗?
这段话作者由什么想到了什么?
一个是水的形态,一个是人的情感,它们有什么联系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作者看到黄河水的不同形态,为什么会想到人的各种情感呢?
(课件显示)
提示:
由一个物体想到别一种物体。
简单来说就是由此物想到彼物,这叫什么?
对,联想。
联想的二者要有相似点。
所以我们去找他们的相似点。
提示:
找相似点,可以分析他们各自的特征,找出相同的方面。
也可以分析二者形成的原因。
归纳出它们的相似点。
(黄河水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形态,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感呢?
)
明确:
水流经的不同地点有不同的形态,人碰到不同的境遇也会有不同的情感。
作者看壶口瀑布,由黄河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人的各种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
二者之间有其相似的地方。
(课件显示)
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
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同学们,这一段话中最能体现作者对黄河赞美的语句是哪一句?
对呀,一个反问句,加强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让我们全班齐声再来朗读这一段话。
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感悟主旨
(过渡语:
同学们读出了气势,读出了反问的语气,读出的赞美之情,很好。
)
请继续朗读第六自然段
想想作者除了联想到人的情感,作者还想到了什么?
(课件显示)
1、作者为什么会想到中华民族的性格呢?
黄河水与中华民族有怎样的联系呀?
(提示:
(1)、这一段最后一句话很关键;
(2)、要学会分析一些重点句子,比如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想想句子的含义。
)
板书:
精神
(3),面对磨难,人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4)、我们中华儿女,富有这样个性的人会少吗?
对呀,千千万万的这样的富有伟大个性的人就汇聚成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呀。
所以作者在这其实不只是想到了个人。
还想到了?
板书:
中华民族
对,作者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
(板书:
博大宽厚、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在这,作者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板书:
赞美黄河、赞美中华民族)
这就是作者独特的感受。
这是全文的主旨。
3、理解“所感”的作用
之前我们说到“所至”是基础,是骨架,“所至”是主体,是血肉。
你们认为“所感”是什么?
(有了骨架,有了血肉,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还缺少什么?
灵魂。
一篇文章最为核心的是主旨。
所以“所感”就是文章的核心,是灵魂。
)
板书:
核心,灵魂
四、拓展延伸
本文的灵魂是赞美黄河,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你能例举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吗?
(课件显示:
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选择独特的立足点,描写出壶口瀑布独特的景至,引发了独特的感受。
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接下来让们伴随着雄壮、磅礴的黄河之水,朗读最后一段,再次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性格。
(点播视频)
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送上祝福语:
愿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能在每一位同学身上闪烁!
(课件显示)
学生认真的回答
学生回答:
《小石潭记》
写了作者所见的景物,作者的感受。
学生回答:
作者观察角度在变化。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浅谈视频带来的感受。
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听读课文并圈点出作者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句子。
学生回答问题:
立足点:
河滩
立足听觉:
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视觉:
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
点汹涌奔腾、气势磅礴
师:
(学生回答)
感受:
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进一步的感受:
可怕、惊慌、要逃离。
危险
(学生回答)
全班男生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默读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圈点出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瀑布的所至、所见、所感
学生回答:
下到沟底,一直走到河心。
(河心是立足点)
学生小组交流:
轮流大声朗读找出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小组成员代表朗读各自找到的不同的句子,并分析作者所见景物的特点。
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朗读:
个体朗读自己所找出的“所见”的句子,或不同的学生朗读同一组句子(比如表现凝重,猛烈的句子);女生齐读龙槽附近表现黄河水柔美的句子。
学生回答:
还写了脚下的石头。
千孔万窍(窟窟窍窍)
是水冲激的后果。
“切”,“剁”等词,表现出水柔和之外还有刚强的一面。
学生思考回答:
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因为运用了比喻句,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黄河具有的特点)
(龙槽附近水的各种形态,形成黄河多姿多彩的特点,黄河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
)
学生思考回答:
因为他是在枯水季节,站占“河心”,所以才能看到这样独特的景色
学生思考回答:
最详写的是作者描写的景物。
所以“所见”占据了文章的主体。
学生齐答:
所感
学生朗读所找出的句子。
A:
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A:
听了当地人的一段话。
(朗读这段话)
学生齐答:
侧面描写,表现出黄河水的危险。
学生回答:
B:
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
由黄河水的不同形态,想到了人的不同情感。
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联想
学生继续小组讨论。
让学生根据提示,结合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回答:
学生回答:
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
全班学生齐读
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
学生思考回答:
想到了性格,想到了人的个性。
有的同学还会回答想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
(学过《黄河颂》)
学生深思:
回答问题
作者先想到黄河有自己的性格。
最后一句“这伟大只有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的“伟大”就是开头第一句所写的黄河具有:
博大宽厚……勇往直前的精神(性格)。
接着作者想到了一个人经历了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人们面对磨难,有的退缩,畏惧。
但也有很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这就是个性。
这也是黄河“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个性。
学生回答:
很多。
学生齐答:
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长征,建设祖国,经贸大战,抗震救灾等
学生伴随视频,全班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设置一个趣味性的问题——世界这么大,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最想去哪儿旅游呢?
为什么?
既可以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温故知新”让学生轻松了解游记的三要素:
所至、所见、所感。
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通过一段短短的视频,能让学生对壶口瀑布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即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以此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字才能加深对壶口的感知。
通过一位学生的朗读,能让其他学生初步感受瀑布的特点。
圈点法是快速阅读文章的很好的方法。
大部分学生都能快速有效地找出所至、所见,所感。
不完整的地方可以有其他的同学补充。
男生齐读,声音会更高亢些,更容易读出热烈,磅礴的气势。
能加深对这一段景物特点的理解。
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法来学习新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容易找到三要素的句子,当然“所见”的内容会有所差异。
小组交流讨论法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能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景物的特点的能力,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或句子,来理解所写景物特征的能力。
比如:
“其势如千军万马”一句,写的是“势”,“如千军万马”是一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写出黄河水的奔腾激越,气势磅礴的特征。
分析作者写“水”又写“石”,能让学生明白,写景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写。
培养学生比对分析和归纳能力。
学生能回答部分,但不全面,需要教师的补充。
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所至”的作用作铺垫。
引导学生理解游记中“所至”、“所见”在文中的作用。
突破了重点之后,必需解决难点。
作者的感觉会有不同的形式,有直接感受,有事物引发的联想,也有引发的哲理性思考等。
因此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由浅入深,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感受。
最终理解作者的主旨。
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景物与感想之间一定要有联系点,这是一个难题。
所以不能很快得到答案。
经过讨论,部分同学能回答出比较接近的答案。
但还有些同学估计还是难以着手。
所以教师还要提示,启发。
小组讨论探究,再次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把复杂问题分成小问题,达到解决难题的目的。
加强朗读,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得出结论,本课的难点也就解决了。
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黄河的伟大性格,进而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通过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热爱国家的情感。
在朗读中,加深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
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课堂效果流程图
激趣提问:
世界这么大,你最想去哪儿。
温故知新:
《小石潭记》中写了什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能过一段短短视频,了解壶口的概况,浅谈对壶口的感受。
观赏视频,感知壶口
1、初访壶口——朗读法,初步明确三要素
2、再访壶口——小组讨论法,朗读品析法
3、感悟壶口——引导分析,深入浅出
品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拓展延伸,加深体会
说出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精练小结,伴随视频,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加深对中华民族性格的体会。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与反思
雨季:
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特点
枯水季:
汹涌壮观、湍急猛烈
多姿多彩、刚柔并济
壶口瀑布
博大宽厚
精神(性格)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
赞美黄河赞美中华民族
《壶口瀑布》描写了作者两次在壶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绘了一个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刚柔并济、多姿多彩的壶口瀑布,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根据单元要求以及写景散文阅读要求,我在设计教学时,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三要素并且理解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对黄河的独特感受,领会文中所赞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为了完成目标,首先我采用“温故知新”方法,引出游记三要素的概念,这样让学生容易接受这些概念。
其次,让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采用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教师点评法等方式来突破重难点,整个课堂比较活跃,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勇跃回答。
最后让学生伴随黄河的声势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让整个课堂情感得以升华。
当然,本次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
1、对于学生的朗读,由于缺乏指导,特别是缺乏对关键词句的重点朗读,学生的朗读还是没有明显的突破,只是在低层次上的重复,对于文章的把握没有明显帮助。
2、对于关键语句的品析,只是浅尝辄止,匆匆而过,所以对学生的理解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