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297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docx

浙江省学军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语文

杭州学军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煊赫(xuān)泥古(nì)白云出岫(xiù)谑而不虐(xuè)

B.埋单(mái)腌臜(zā)门衰祚薄(zuò)铩羽而归 (shà)

C.鬈曲(quán)祓除(bá)飞扬跋扈(hù)贪赃枉法(zānɡ)

D.笑靥(yàn)趿拉(tā)垂涎三尺(xián)奉为圭臬(ɡu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以及AIG面临的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风声鹤唳,一时间,世界金融体系再度陷入了资金枯竭的局面。

B.“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此次北京奥运会主弦律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的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

C.面对陈水扁家族海外存钱事件,民进党一片切割之声,落井下石者有之,坐壁上观者有之,陈水扁已经没有能力扮演当局的主导角色。

D.近日,国务院安委会通报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故,要求深化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把建筑施工中防坍塌、堕落、爆炸等作为排查治理的重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真诚地在日子里游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潺潺的乐曲在呢喃絮语,无处不在的温暖绚丽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B.上市公司的老总,如果不虚心学习,与时俱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好现代企业领导重任的。

C.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冬天”,我们不能杞人忧天,更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积极调整经济政策,拉动国内消费。

D.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了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

2008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4分)

2003年11月10日,中国政府签订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1月9日在我国正式生效。

根据《公约》,我国庄重承诺:

2011年,即《公约》生效5年后,对公众提供防止接触烟草烟雾的普遍保护,并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同时,《公约》缔约国政府需要通过立法行成规定在公共场所无烟。

现在,距实现承诺的时间只有一年多,迫切需要做好立法准备、宣传工作,以及法律知识、烟草知识、吸烟危害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形成在公共场所无烟的社会氛围。

2009年5月21日备受关注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在杭州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

我国尚无全国性的“公共场所禁烟”法律法规,杭州是最早出台相关条例的国内城市之一。

按照这一条例规定,今后,医院、学校、展馆、公共交通工具、公共电梯等八类公共场所被列为禁止吸烟区域,另有十类场所为控制吸烟区域,违法吸烟的个人将面临50元罚款。

6.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题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4分)

内容

寓意

7.下面的文字是“首届微小说大赛”评出的最具人气的作品,请对这篇作品作简要评析。

(不超过70字,4分)

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

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

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

“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

(作者:

网友“信天云”)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9分)

为什么需要哲学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

②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回答,因为我们显然不能满足于类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生活在每天有N个人死于饥饿的世界里”这样的答案。

我们无需知道更多关于所发生的事件的信息,而是要知道:

我们所拥有的信息意味着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它?

如何将它与之前或同时产生的信息联系起来?

这一切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总体条件下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这样一个境遇中能够或者应该怎样去做?

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所要严肃对待的。

③我试着界定“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区别。

不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

事实上,从它们的起源来看,科学与哲学曾经是一个连体婴儿,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独立出来。

今天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何运转的,哲学将自己的任务集中在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上;科学在谈论自己的主题时必须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哲学则总是自觉地保持这样一种意识:

知识必然具有一个主体,人类必然是它的主角;科学渴望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哲学则会去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科学可以增加知识的视角和领域,即将认知分割和细化,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形式,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之中;科学寻求知识而不是纯粹的假设,哲学家则想要知道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哲学甚至还要对到底是真正的知识还是经过伪装的无知进行发问,因为哲学通常要对科学家们(包括普通人)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进行质疑。

如数学家会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哲学家则会问:

数是什么?

④无论如何,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是在回答由现实引发的问题。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令人十分满意,以至于由此而取消和化解了该问题。

当一个科学的回答如此有效时,就没有必要坚持原来的问题了,因为它不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相反哲学家并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提供各种回答——这些回答并不就此取消问题,而是允许我们理性地与它们共存,尽管我们仍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

我们已知有许多关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的哲学回答,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止问自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将以往的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视为无关痛痒的或是已经被超越的。

哲学回答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它们实际上是培养了问题,突出了问题的本质,并帮助我们一直追问下去,使我们一次比一次问得更好,使我们能够与追问永久性地和谐共存。

因为如果人不是一种能够追问的动物,一种能够继续不断的对任何一种想像的回答进行进一步追问的动物,人又能够是什么呢?

⑤哲学和科学之间还有另外一个差别,这个差别不是体现在两者的结果上,而是体现在达到各自结果的途径上。

一位科学家可以直接利用以往科学家所找到的解答,而无需自己再亲历一遍为找到该答案所需的推理、计算和实验。

哲学家决不能满足于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为论据。

哲学历程意味着一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尽管思考的基点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智识传统。

科学上的成果可以随时为想查阅它们的人服务,哲学上的成果只服务于那些决意独立思考它们的人。

(选自《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

8.下列对“哲学任务”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建立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

B.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C.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去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

D.欲了解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学,例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

B.科学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令人十分满意时,可以取消和化解该问题。

C.哲学坚持试图通过人类思考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中。

D.对于“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今天的回答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这些问

题的各种回答。

10.作者认为,哲学与科学二者有何不同?

(写出三点即可)(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

早晨的电话

[新西兰]戴维·霍利斯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爬过院子的篱笆,透过殖民时期的大窗户,柔和地照在卧室内。

阵阵凉风吹来,除了梳妆台上笨重而古老的座钟发出有规律的滴答滴答声,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一床针织被盖在床上,那里睡着丈夫和妻子,他们轻微的呼吸也几乎听不到。

早晨的宁静被床边的电话铃声打破。

只见丈夫动了动身体,慢慢地翻过身去。

丈夫约翰·柯林斯是一个高个子的中年人,身体刚刚开始发福。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上班时整天坐着,吃的又不错,怎么能不发福呢?

他一手挠着有点发白的短胡子,一手去接电话。

“早上好!

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一天班吗?

约翰深吸了一口气,朝妻子那儿扫了一眼,看她是否醒了,“呃……好吧,我一会儿就到。

妻子似乎是突然醒了,但眼里却噙着泪水,她大声嚷道:

“不,不行,又要在周末加班!

你早就答应了,这个周末我们要一起去看彼得的橄榄球比赛。

你知道,他一直都希望你去看他比赛,而且他已经对所有的朋友说了,他爸爸要来。

看完比赛我们还要在湖边野餐!

“听着!

简,你不明白,我别无选择。

他们人手不够,真的很需要我。

约翰说着就跨进了浴室,用力打开了淋浴开关,没等水热,就钻了进去。

他狠狠地往稀松的头发上抹了些洗发水,似乎这样就可以把简不停的抱怨止住。

简不说什么了,无奈地流着眼泪。

约翰很后悔自己的表现,为什么自己那么轻易地就对别人说行,而对家人说不呢?

这次又是这样!

他不想吃早餐,只想在妻子重新唠叨之前赶快离开。

他抓起公文包,正要出门,突然感觉旁边有人在看他。

他慢慢转过身来,是彼得,他的大儿子,正用请求的眼神望着他。

“爸爸,我已经跟朋友们说了,你要来看我们的橄榄球比赛。

“我很抱歉,儿子,同事有事上不了班,我得去替他。

下次我一定去,好吗?

我保证。

“但是,爸爸,这次你不去加班不行吗?

“听着,孩子,我也不想去加班。

”约翰抬高了嗓音,“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说着,约翰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屋子,没有注意到眼泪已经从儿子的脸上流下来。

“早上好,约翰!

发生了什么事,一脸的不高兴?

“你好,莫菲!

家里的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里人要我这样做,老板要我那样做,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能对老板说‘不’吗?

“要使每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伙计!

繁忙的一天过去了。

能在下午四点下班,约翰感到很满足。

回家的路上车很多,他一边漫不经心地开着车,一边想着电视上的橄榄球比赛。

“到家应该还来得及看比赛。

”约翰想,“但愿简不要再生我的气了。

他开始加速,准备超过一辆卡车,可脑子里又不自觉地想起早上和妻子的争吵,没有注意到车子已经驶出了道路。

他所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那个老妇人脸上的惊恐,那时他们两人的车就要撞上了……

他能听见声音,却睁不开眼睛。

他听见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电话铃声,以及人说话的声音。

“他怎么样了,医生?

”是妻子在说话,她想努力控制住自己变调的声音,但无济于事。

医生没有马上回答,他在斟酌应该怎样回答家属的询问,“很抱歉,现在还无法下结论,但是我得老实告诉你……情况不妙,他困在车里的时间太长了。

我建议你最好把家人都叫来,以防万一。

妻子的话音消失了,只是她那低低的呜咽仍然回响在耳畔。

他又听见儿子的哭声,以及仍然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

完了,一切都结束了。

他感觉特别想哭,想告诉妻子,自己是多么爱她;告诉她,他忽略了她和孩子们,总是先想着别人,心里是多么的内疚。

但是一切都太晚了,他没有机会重来一次。

电话铃声越来越响。

怎么回事?

就没有人去制止吗?

突然,他感到有人推了他一下。

“去接电话,约翰。

他猛地坐了起来,心跳得厉害,额头上渗出了汗,他抓起电话:

“您……您好!

我是约翰,您是哪位?

“早上好!

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一天班吗?

11.概括第一段场景的特点并简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3分)

12.分析文中划线语句分别表现主人公约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3分)

13.文中不断出现“电话铃声”,结合全文,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5分)

14.本文的结尾意蕴深长,请分析它的妙处。

(5分)

15.结合文中主人公的生活状态,请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书鲁亮侪

(清)袁枚

  鲁裕字亮侪,奇男子也。

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

鲁效力麾下。

  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

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

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

“闻有鲁公来替吾令,客在开封知否?

”鲁谩曰:

“若问云何?

”曰:

“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

”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

“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

”或摇手曰:

“咄!

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

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

”鲁心敬之而无言。

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

揖鲁入,曰:

“印待公久矣!

”鲁拱手曰:

“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噪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

”李曰:

“某,滇南万里外人也。

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

母至,被劾,命也!

”言未毕,泣。

鲁曰:

“吾暍甚,具汤浴我!

”径诣别室,且浴且思,意不能无动。

良久,击盆水誓曰:

“依凡而行者,非夫也!

”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

“公何之?

”曰:

“之省。

”与之印,不受;强之曰:

“毋累公!

”鲁掷印铿然,厉声曰:

“君非知鲁亮侪者!

”竟怒马驰去。

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至省,先谒两司告之故。

皆曰:

“汝病丧心耶?

以若所为,他督抚犹不可,况田公耶?

”明早诣辕,则两司先在。

名纸未投,合辕传呼鲁令入。

田公南向坐,面铁色,盛气迎之,旁列司、道下文武十余人,睨鲁曰:

“汝不理县事而来,何也?

”曰:

“有所启。

”曰:

“印何在?

”曰:

“在中牟。

”曰:

“交何人?

”曰:

“李令。

”田公干笑,左右顾曰:

“天下摘印者宁有是耶?

”皆曰:

“无之。

”两司起立谢曰:

“某等教饬亡素,至有狂悖之员。

请公并劾鲁,付某等严讯朋党情弊,以惩余官!

”鲁免冠前叩首,大言曰:

“固也。

待裕言之:

裕一寒士,以求官故,来河南。

得官中牟,喜甚,恨不连夜排衙视事。

不意入境时,李令之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见其人,知亏帑故又如是。

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誉,空手归,裕之罪也。

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归陈明,请公意旨,庶不负大君子爱才之心与圣上以孝治天下之意。

公若以为无可哀怜,则裕再往取印未迟。

不然,公辕外官数十,皆求印不得者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

”田公默然。

两司目之退。

鲁不谢,走出,至屋溜外;田公变色下阶,呼曰:

“来!

”鲁入跪。

又招曰:

“前!

”取所戴珊瑚冠覆鲁头,叹曰:

“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

”鲁曰:

“裕能追之。

”遂行。

五日而疏还,中牟令竟无恙。

以此鲁名闻天下。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谩曰谩:

傲慢地。

B.观公状貌、被服被:

通“披”,穿。

C.两司起立谢曰谢:

道歉。

D.不意入境时意:

料想。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浴且思穷且益坚

B.以若所为若入前为寿

C.虽十鲁公奚能为何以伐为

D.公何之之二虫又何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艺术上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鲁亮侪摘印为主干,主要写了私行察访、与李令见面、说服田文镜三件事。

B.文章开头写鲁亮侪的威严,“提、镇、司、道”的官员们都非常惧怕他,在他面前连向旁边看一眼都不敢。

C.鲁亮侪受命去摘印,但他到了中牟之后,从百姓和读书人的议论中得知这里原先的县令是个好官;与李县令见面后,又得知他借俸银是为了迎母亲的到来,所以就原谅了李县令,冒着自己被责罚的危险没有摘印。

D.本文塑造了一个颇具正义感、无私无畏的官员鲁亮侪的形象,这在当时官场中充斥着趋炎附势之辈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

19.用“/”给文中画虚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

20.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

(3分)

(2)鲁掷印铿然,厉声曰:

“君非知鲁亮侪者!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21.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写自己的兴奋之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2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

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子曰: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23.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2分)

24.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具体要求。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嘈嘈切切错杂弹,。

,幽咽泉流冰下难。

(《琵琶行》)

(2)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轴。

(《滕王阁序》)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渔父》)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逍遥游》)

(5)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

(《论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与众人一起前行是美好的。

一个人孤独地跋涉更是珍贵的。

有的人从善如流,有的人同流合污,有的人孤独坚守着自我的信念,有的人跻身热闹的场所排遣藏在内心的寂寞……

人们走在各自的路上,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感悟。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本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杭州学军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答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题3分)

1.2.3.4.

5.(4分)

6.内容

寓意(4分)

7.(4分)

70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8.9.

10.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1.

(3分)

12.

   (3分)

13.

(5分)

14.

(5分)

15.

(4分)

三、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16.17.18.(每小题3分)

19.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几误劾贤员但疏去矣奈何?

(3分)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每句3分)

(1)

(2)

(二)诗歌鉴赏(8分)

21.

(4分)

22.

(4分)

(三)《论语》阅读(5分)

23.(2分)

24..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

()

()

四、作文(60分,写在反面)

杭州学军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B.铩羽而归 应为shā,C.祓除应为fú,D.笑靥应为yè)

2.A(B弦-旋C坐-作D堕-坠)

3.C(A项绚丽:

灿烂美丽,此处作动词,正确。

B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意思是自己糊里糊涂却要使别人清楚明白。

正确。

C项杞人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怨天尤人”。

D项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正确。

4.B(A"推动"与"精神"搭配不当;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句式杂糅;D语序不当,应是"艳丽的秦俑彩绘如何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 

5.中国加快公共场所禁烟脚步,杭州是最早出台相关条例的国内城市之一。

(4分)

6.内容:

一个人大汗淋淋地滑着一只船,船在水面上快速前进。

船身上标有“办事”二字,他手中的船桨做成了人民币符号得样式。

(2分)

寓意:

讽刺了当今社会办事都需要用钱的不良社会风气。

(2分)

7.在凝练深沉中用曲折跌宕的情节(1分)、简洁朴实的文字(1分)揭示爱情的淳朴、真挚和永恒,(1分)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1分)

(情节、语言、内容、效果各1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8.C(第4段“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

”而“科学在谈论自己的主题时必须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

”合起来的意思是科学在研究问题时是强调客观,而哲学则是强调自己的思考,追问其意义。

“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形式,将每种知识都安置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之中。

”)

9.D(原文是“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止问自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将以往的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视为无关痛痒的或是已经被超越的。

”A.见第3段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独立出来。

B、见第4段“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令人十分满意,以至于由此而取消和化解了该问题。

”对这个句子进行压缩就知道B是正确的。

C.见第3段“哲学则坚持将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