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876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

《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十大培训师(民选).doc

中国的十大培训师都有哪些?

  

2010-09-1319:

36:

0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培训  中国  证书  公信力  评选  |举报|字号 订阅

网友发问:

“中国的十大培训师都有哪些?

怎么都是十大培训师?

”显然,这位网友是不熟悉中国管理培训业情况的人士,如果熟悉的话,就不会问中国十大培训是谁了,因为至少有两三百人手上有一份中国十大培训师荣誉证书,据说曾经有一位培训师交流会上,有57人是十大。

笔者在各地调研时,只要有十个培训界人士的场合,基本上都会有中国十大培训师在场。

 中国管理研究院智业产业研究所调查了中国十大培训师情况,本文将出列出以百计的中国十大培训师名单,方便业绩查找。

中智研究所并不关心十大名单上有哪些人,关心的是:

1、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十大培训师?

这意味着什么问题?

2、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机构颁发中国十大培训师证书?

这意味着什么?

3、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培训师喜欢中国十大培训师证书?

这意味着什么?

4、企业需要了解培训师什么信息?

对于各个手头上还有一点点公信力又想颁发中国十大培训师的机构来说有什么启迪?

5、面对红本子(荣誉证书),培训师对待荣誉的职业操守和底线是什么?

6、中国管理培训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1、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十大培训师?

这意味着什么问题?

 到底有多少人是中国十大培训师?

数数就知道了,足足有500人:

A、2009年,在香港注册的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评选出国际/亚洲/中国十大培训师,其中中国十大培训师是:

付树信、  戴  东、罗  鸿、徐晓薇、叶小松、陈金平、陈  浩、何建军、李 勇、司马剑明。

这是该机构第三次评选(2004年和2006年分别评过一次),也就是评出了30个国际十大培训师、30个亚洲十大培训师、30个中国十大培训师,还有30个单项的国师奖。

共计120人。

B、2006年由《成功无限》杂志社发布的《中国培训师竞争力排行榜获奖名单》中,“中国十大企业培训师”是:

姜汝祥、刘敏兴、丁兴良、赵东、李祖晓、林琨山、陈星全、张希君、周胜利、侯志奎。

中国十大行业培训师:

李 阳、金正昆、郭 力、唐国军、吴文辉、张斌、周士量、李 勇、汪进强、沙俊成;另外,还有很多奖项,反正人人奖拿:

“中国十大华人培训大师”陈安之、林伟贤、曾仕强、余世维、包丰源、张锡民、张怀、赵大华、李中莹、唐光照;“中国十大实战派培训师”李践、汪中求、戴冠宏、杨滨、吴量、韦良军、赵伟、舒国华、黄明涛、马巍;中国十大女性培训师:

王琳、杨路、佐秉珊、张金洋、董秀珍、徐鹤宁、孙岚、黄金娟、一洋、黄静;中国十大成功学家:

尚致胜、孙金宇、曹子策、王禹森、张锡豪、孙亿康、孙苍、赵国兴、臧道祥、廖海程;中国十大行业培训师:

李 阳、金正昆、郭 力、唐国军、吴文辉、张斌、周士量、李 勇、汪进强、沙俊成;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

王璞、黄启珠、黎群、涂方根、罗清锋、李肃、刘先明、张佩星、管政、郭天祥。

中国十大人力资源专家:

彭剑锋、林泽炎、时勘、周青、胡八一、陈方、张晓彤、贾长松、杨永胜、由长延。

中国十大营销培训大师:

李光斗、周嵘、路长全、刘冰、孟昭春、刘同福、陈明亮、唐朝、尚丰、潘文富;中国十大最具潜力培训师:

耿慧芳、何东征、金汉洲、于际敬、华平生、叶武滨、刘学刚、袁文龙、韦鉴财、朱锐;中国十大潜能培训大师:

李胜杰、胡谢骅、刘一秒、职勇、张志诚、王颂舒、翟新龙、颜琛书、常国政、潘军。

  一次会议就评出了120个中国十大!

幸好他们没有做成年度评选,否则几年下来就会有千计的中国十大培训师了。

  C、由财智杂志(中国)有限公司、亚太人力资源研究协会(APHRRA)和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主办的“2005中国人力资源年度奖”评选(第四届)于2005年11月29~30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会议上评选出“中国十大杰出培训师”:

常国政;杜葵;黄伟东;林伟贤;刘立户;刘巍;熊超群;易发久;张锡民;周刚。

颁奖式上有与会人员直指奖项中有些是“徒有虚名”,主持人随后坦承:

“刚才已经有来宾说了,需要有一点点泡沫”。

《财智》杂志每年都评十大,2003年评的是“十大杰出管理培训师”:

高维新、张序诚、林正大、黄亨煜、章卫、翟杰、付遥、胡铨、周昌湘,另外,还有22个奖项,共计颁发了32个大奖。

由财智评出的十大数量也是以百计了。

D、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管理@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人力资源年度机构和培训师评选”活动,评选出“2006年度十大(佳)培训师”。

E、《中国经营报》2002年就评过“中国十大企业培训师”。

也这是十大。

刘敏兴是2002中国十大杰出培训师,又是十人。

《青年时讯》2003年评过中国十佳培训师。

又是十个。

李强的名号中有一个“2004年中国十大优秀管理培训师”,没查到十大的名单,反正有十人人的名单。

F、张文旭是中国十大优秀培训师,熊超群是中国10大杰出培训师,张锡民是2005年"中国十大杰出培训师",刘敏兴是首届中国十大杰出培训师,董德是2007中国十大培训师兼2008亚太区十大金牌培训师,陈浩是2006年中国十大培训师,马金林是中国十大金牌培训师、翟杰是亚太十大杰出管理培训师、孙金宇是中国十大卓越培训师、陈玉庭也是中国十大杰出培训师、吴文辉是中国十大行业培训师、刘敏兴在2002年当选首届中国十大杰出培训师、胡八一在2005年也拿到了一个中国十大培训师张志诚是“中国十大超级培训师”,罗恩是2004年度中国十大培训师,华红兵是“中国首届培训师大会”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培训师”。

但在网上怎么都查不到这个大会的信息。

反正有十人就是了。

李庆远是21世纪首届中国10大培训师,蔡丹红:

是中国第一届十大杰出培训师。

这些什么中国首届、21世纪首届、中国第一届,花样多多,笔者都有点晕了。

另外加上亚洲级的、亚太级的国际级的和全球级的,比如12年评出的近百名“亚洲八大名师“等,还有像董德2008拿的亚太区十大金牌培训师,全部加在一起,至少有500名培训师手上有“中国十大培训师”及以上级别的证书。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国十大培训师,并且在泛滥之后又变出以百计的亚洲十大培训师、亚太十大培训师、国际十大培训师、全球十大培训师来?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有这么多机构在搞评奖活动,但这是表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培训师们喜欢这些证书,有需求才会有供应。

那再问培训师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些证书?

答案是为了包装自己、提高档次、装点门面,从而提高课酬标准。

在香港注册的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每三年举办华人国际/亚洲/中国十大培训师评选活动,其负责人就坦率地指出:

“参与评选对于讲师来说是有价值的,本来是4000元/天的课酬标准,评上十大后就可以提高到10000元/天”。

中国十大培训师有几百人(且全部是管理培训类别还没有包括其他外语、IT等类别)这一客观事实,表明了:

l       中国管理培训市场近年是一个繁荣的市场。

得益于中国经济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企业界对培训有着持续旺盛的需求,市场需求旺盛才产生庞大的职业培训师队伍;

l       中国管理培训师整体来说都比较浮燥。

刚开始时,只是少数人浮燥,但当无名小卒都有中国十大培训师证书时,一些优秀的培训师也就坐不住了,也就参与进去了。

l       中国企业多数经营管理人员没有能力判断培训师的水平。

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培训师资格考试制度,什么人都可以做培训师,企业查看培训师简介时很难看出谁好谁差,这时荣誉级别就成为企业的重要参考项目。

相比之下,律师和医生、工程师等职业都有注册考试制度,整体水平相对比较稳定。

2、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机构颁发中国十大培训师证书?

这意味着什么?

前面的十大培训师名单中可以看出,在发“中国十大培训师”荣誉证书的机构有杂志、报纸、咨询公司、培训公司、网站、文化公司等,也有的在境外注册一些协会来颁奖。

这么多机构一窝蜂地比赛发十大证书,是因为有利可图,一场评选活动下来,就有数十万的收入。

2009年在北京有一个培训师和培训机构的评选活动,主办机构透露总收入有约50万,扣除所有成本也有近20年的纯利润。

当在利润为追求目标而搞评选活动时,学术水平、公正性和公信力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几百人持有“中国十大培训师”的原因。

上文写道,2005有一个评奖活动特地租用人民大会堂会议室颁奖,颁奖式上主持人就坦承搞这样的活动是吹泡泡:

“刚才已经有来宾说了,(中国培训业)需要有一点点泡沫”。

这些形形式式的中国十大培训师评选活动意味着:

A、中国学术界没有系统地研究培训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情况;没有企业界和培训界认同的培训师职业体系标准和鉴定标准,没有卓越培训师的评定标准。

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代表培训师整体利益的培训师社会团体(联合会或协会);

B、中国没有形成站在第三方的独立的立场上去研究培训业和培训师的NGO(非赢利的非政府组织)群体,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环境使与培训业有关的这些资源/组织也变得浮燥,以出售所剩不多的一点公信力去换取金钱;

B、过去十年间的中国十大培训师评选过多过滥已经伤害了中国管理培训业的健康状况。

3、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培训师喜欢中国十大培训师证书?

这意味着什么?

     几百名中国十大培训师中,有些是脚踏实地的、务实的,其中也确实有部分培训是非常优秀的、卓越了,时间是检验培训师水平的最好的工具,那些连续五年十年都受到企业尊重的培训师就是卓越的。

实际上,真正评选中国十大培训师的话,能够进入侯选名单的不过30人。

以下是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的他心目中的中国十大培训师名单,大家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比那些挂着国际协会、培训大会、新闻媒体和传媒所评选出来的还更可信一些: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培训师》(2010-01-1205:

17):

经常有朋友问,国内到底有哪些知名培训师,或者算得上大师级的培训师!

其实国内比较不错的培训师是很多的,这里给大家分享我认为算的上真正大师,同时又比较有影响力的10个培训师!

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比如于丹、易中天、翟鸿燊等只能称其教授不能称其培训大师的不在我列,还有像俞敏洪应该叫企业家的也不在我列!

1、陈安之;2、林伟贤;3、曾仕强;4、余世维;5、张锦贵;6、李践;7、易发久,;8、杜云生;9、刘景斓;10、李阳。

这个贴子中有这十位培训师的简介和推荐理由。

笔者看到这个贴子时惊叹:

真正有水平的人永远是在民间!

您看看:

有评价标准—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有区分标准---职业培训师和教授、企业家是不同的职业概念;有公信力---因为他不发证书也不收侯选人的钱,列出的名单是非常有公信力的。

第一章中所列出的那几百位中国十大培训师亚洲十大培训师国际十大培训师们,请先自问一下你比这个十人名单中的哪一位更优秀。

几百人热衷中国十大培训师证书的现象表明:

A、       虽然市场培养了一批卓越和优秀的培训师出来,但中国管理培训师整体的素质仍然比较差;

B、       中国管理培训师偏好虚名;基本看不到哪个培训师介绍自己是本市优秀培训师或本省优秀培训师,眼中只有中国十大、亚洲十大、国际十大和全球十大。

C、       中国管理培训师消费能力较强,因为培训师的收费标准是以500---150000元/天单位计算,整体消费能力较强,愿意付出几千至几万元去买一个十大证书,买到的第二天就将课酬标准提高一倍,将成本全部转移给消费的企业和学员。

4、企业需要了解培训师什么信息?

企业的需求对于各个手头上还有一点点公信力又想颁奖的机构来说有什么启迪?

形形式式卖中国十大培训师证书的机构在评奖时从来没有想一想企业的需求,他们只盯着培训师们的钱袋,谁掏钱就满足谁的期望。

笔者访问了以百计的企业家和HR经理,他们对培训业的颁奖机构的期望是:

A、提供区域信息。

企业希望了解本市本省有些什么优秀的培训师,因为企业知道从全国优秀培训师名单中采购服务意味着高昂的成本,从外省请个老师来讲课一天,老师需要用两天时间用于交通,企业就需要支付三天的工资加上来回机票和住宿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