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114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4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 暑假第3讲教师版 认识微观粒子.docx

九年级化学暑假班讲义提高班暑假第3讲教师版认识微观粒子

 

 

生活中所见的物质均是由无数的微观粒子所构成的,这些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

1.当我们喝一口水时,你知道你喝的这口水是由多少个微观粒子构成的吗?

大约有1080万亿个

水分子,这个数字是否让你感到惊奇?

 

2.我们总是可以闻到各种味道,香的、辣的、臭的......,你不走过去,气味也会进入你的鼻翼。

这些气味是长了腿吗?

怎么会跑到鼻子里面?

 

3.图3-5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最终我们得到的不是200mL,而是190mL多一点,那么,这将近10mL的体积到哪里去了呢?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微观粒子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例1】北京的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易给人带来不适,医生建议在室内放盆水可以增加空气湿

度。

这种做法主要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可分的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D

【解答】解: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在室内放盆热水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是因为水分子不运动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的水分子增多。

故选:

D。

【例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汞C.氯化钠D.金刚石

【答案】A

【解答】解:

A、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汞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例3】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解答】解:

A、湿衣晾干,闻到茶香,是因为茶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干冰升华,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D、轮胎充气,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打气筒能将空气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

【答案】D

【解答】解: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在受压的条件下分子间隔变小,气体体积会缩小,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A不符合题意;

B、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二者混合时分子之间相互穿插渗透,因此总体积会减少。

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B不符合题意;

C、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能说明微粒之间存在间隔。

C不符合题意;

D、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中有无数的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D符合题意。

故选:

D。

(3)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答案】C

【解答】解:

A、水的总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此说法错误。

B、水烧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此说法错误。

C、水受热后,水分子间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壶盖被顶开,此说法正确。

D、水受热后,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数目不变,故此说法错误。

故选:

C。

 

一、分子

烧一壶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这是一个物理变化。

当给水通电时它会变成氢气和氧气,这是一个化学变化。

图3-7水蒸发的微观示意图

 

水通电分解产生了新物质,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而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可见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原子

1.原子的定义

 

水通电过程中,水分子分裂,而水中的氧原子并未发生改变,生成的氧气中也仍然是氧原子。

由此我们得知: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在这些化学变化中只是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并未发生改变。

可见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小到不能再分,所以: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原子不能再分

 

2.原子的结构

根据实验事实,原子是可分的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

位置)

 

表3-1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kg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kg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由表3-1可知: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的质量近似看成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如: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这个标准,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三、离子

跟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那么什么是离子?

它是怎么形成

的呢?

1.核外电子排布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自己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一层,最多的有7层。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每个原子都有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趋势(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2个电子)

一般情况下: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一个电子层=2)不易得也不易失(稳定)

元素

质子数

1

8

10

11

12

17

原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的形成

在化学反应中,某些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某些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一些常见的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如:

SO42-硫酸根离子CO32-碳酸根离子

OH-氢氧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

NH4+铵根离子

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粒子为原子

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粒子为阳离子(Mn+)

当质子数<电子数时该粒子为阴离子(Rn-)

 

 

【例4】下列有关分子的知识,正确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受热变大

B.打开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石蜡受热熔化,说明分子分成了原子

D.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答】解:

A、水变为水蒸气,是因为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此项错误。

B、打开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说法正确。

C、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发生改变的是分子间隔,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此项错误。

D、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分子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故此项错误。

故选:

B。

【例5】3月,地震引发了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

钟,应该思考如何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

【答案】B

【解答】解:

A、根据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里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因此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说法错误;故A错误;

B、质子带正电,而原子核内的电荷数由质子显现出来,所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B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在核变化中可分为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所以原于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说法错误;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不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

B。

【例6】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答案】C

【解答】解:

A、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电子而达稳定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

B、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故B不符合题意;

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已达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稳定,故C符合题意;

D、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没有达到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例7】下列式子能表示2个阳离子的是()

A.

B.

C.

D.2H

【答案】C

【解答】A、2OH-表示两个阴离子,故错误。

B、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不是离子,故错误。

C、2Na+表示两个钠离子,带正电荷,为阳离子,故正确。

D、2H表示两个氢原子,不是离子,故错误。

【例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时核外电子总数大于核内的质子数

C.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答案】C

【解答】解: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以外有很大的空间,故A错误;

B.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时,核外电子总数小于核内的质子数,故B错误;

C.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对应的阴阳离子,故正确;

D.应该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错误。

【例9】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在这个反应中有四种分子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

B.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C.分子必须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

D.以上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答案】C

【解答】A.在这个反应中有四种分子属于不同的分子,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故A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反应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组成新分子,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可知,分子并不是一定由同种原子构成,可以是不同种原子构成,故C错误

D.由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同,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例10】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已氧气

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答案】A

【解答】解: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电子,观察选项,故选A。

【例11】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Na+比Na稳定

④最外层电子数相等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③⑤B.②④C.①③④⑤D.全部

【答案】A

【解答】解:

Na失去一个电子变为Na+,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核外电子数均发生改变,由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Na+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比Na稳定。

故①③⑤正确。

故选:

A。

【例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

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

之间有间隔。

A.①②B.②③④

C.③⑤D.③⑥

【答案】B

【解答】解: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正确;

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粒子;说法错误;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分子、离子等;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氢原子除外,错误;

⑤原子不显电性,正确;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故选:

B。

【例13】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

(2)2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个氯原子_________________

(5)4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6)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H2O

(2)2Mg2+(3)

(4)Cl

(5)4CO32-(6)2NH4+

【冲1】下列各组微粒中,含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组是(  )

A.Mg2+、MgB.K+、NH4+C.N2、COD.SO42-、SO32-

【答案】C

【解答】解:

A、Mg2+、Mg属于同一种元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电子数一定不同,所以,A错误;

B、K+质子数是19,电子数是18,而NH4+的质子数是11,电子数是10,都不相同,B错误;

C、N2和CO质子数是14,电子数是14,都相同,C正确;

D、SO42的质子数是48,电子数是50,SO32-的质子数是40,电子数是42,质子数和电子数不相同,所以D错误。

故选:

C。

【冲2】近年来,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和H3+粒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3和H3+属于相同粒子

B.H3和H3+的化学性质相同

C.H3和H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电子数

D.构成H3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C

【解答】解:

A、根据H3+离子和H3分子可知它们不是相同的粒子;故不正确;

B、因为H3+离子和H3分子是不相同的粒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故不正确;

C、根据一个H3由3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原子含有1个质子,因此一个H3中含有3个质子和3个电子,而1个H3+含有3个氢原子,并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1个电子,因此1个H3+共带有3个质子和2个电子;故正确;

D、一个H3由3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原子含有1个质子,因此此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不正确;,正确的应该是

故不正确;

故选:

C。

【冲3】(选讲)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答案】D

【解答】解:

A、根据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A正确;

B、根据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内含有带正电荷的微粒;故B正确;

C、根据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故C正确;

D、根据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故D错误;

故选:

D。

 

【演练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答案】A

【解答】解: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故解释正确;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造成的,氧分子的性质是相同的。

故解释不正确;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分子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

故解释不正确。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子还在运动。

故解释不正确。

故选:

A。

【演练2】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污染物之一“碘-131”,其原子核内有53

个质子,7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53B.131C.78D.127

【答案】A

【解答】解: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故选:

A。

【演练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C

【解答】解: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和臭气(O3)性质不完全相同,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分子大小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演练4】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

 

【答案】②⑤⑥;①④;③

【解答】解:

②⑤⑥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原子;①④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阳离子;③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故答案为:

②⑤⑥;①④;③;

 

 

一、选择题

1.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B.离子C.分子D.原子核

2.下列生活事实不能体现分子性质的是(  )

图G2-1

3.下列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图G2-2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4.[2018·十堰]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得失电子后能形成离子

C.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

D.某同学将密封良好的塑料零食包装袋从平原带到西藏后,发现塑料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中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5.[2017·常州]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6.如图G2-3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G2-3

A.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c、d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7.[2019·温州]2017年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了

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118B.176C.294D.412

8.图G2-4表示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图G2-4

9.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那么(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原子是金属原子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10.[2018·邵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11.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

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图G2-5

12.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 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 53131I和 53127I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属于不同种原子

二、填空题

13.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

水由水_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钠________和氯________构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粒子A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共有__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当x=______时,它表示原子结构,该原子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当x=______时,它表示离子结构,属于__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15.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9,中子数为20,则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_______。

16.现有下列四种粒子:

①分子、②电子、③离子、④中子。

有人将它们分为①③和②④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可以将它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两类,你的分类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们可以借助模型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如图G2-6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G2-6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7·福建]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图G2-7

(1)如图G2-7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________(写离子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