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109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docx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试题

2012年“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培训试题答案

一、医院内感染及预防

1.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的污染也严重。

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A

A感染患者的病房

B.厕所

C病区中的水池

D手推车、拖布、抹布 

2.在陪护者处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属于:

B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3.95%以上的医院内感染为:

A  

A.细菌所致

B.病毒所致

C.真菌所

D.支原体所致   

4.有关院内感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如B组链球菌感染,为医院内感染

B.经胎盘传播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属院外感染

C.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在住院期间有所扩展或发生并发症者皆不能视为医院内感染,除非其病原菌有所改变

D.住院时已有的感染,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此感染与以前的住院有关,此种情况应作医院外感染计  

5.哪型肝炎病人在医院内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A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丁型肝炎

D.以上均不大  

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医院内败血症的总病死率近:

C

A.30%

B.40%

C.50%

D.60% 

2.以下有关尿路感染说法错误的是:

  A

A.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48小时后出现

B.症状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

C.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8%~31.7%

D.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3.以下有关医院中如何进行清洁卫生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注意不要扬起灰尘,避免播散污染

B.拖布的头最好能卸下以便消毒

C.医护人员工作地点亦应进行清洁卫生打扫

D.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顺序应由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开始,逐步进入污染较轻的病房  

4.为了防止静脉输液发生感染,每一输液部位的维持时间不应超过:

C

A.12~24h

B.24~48h

C.48~72h

D.1周  

5.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

C

A.内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环境感染

D.以上均不是

三、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1.重症监护室(ICU)的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较其他科室病人高:

C

A.1~3倍

B.3~5倍

C.5~10倍

D.10~20倍  

2.以下有关ICU的肺部感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院内感染性肺炎

B.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突出的病原学特点为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

D.肺部真菌感染较少见  

3.主要感染部位按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低排列最高为:

B  

A.肺部

B.血液

C.尿路

D.手术部位感染  

4.神经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感染菌为:

D  

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肠球菌属

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5.ICU术后重症监护患儿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往往因手术类型不同而异,胃肠道手术后以哪种病原最多见:

  A

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肠球菌属

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6.ICU发生院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

  A

A.革兰阴性杆菌

B.肠球菌属

C.铜绿假单胞菌

D.肺炎克雷伯菌  

7.ICU病人4个主要院内感染部位不包括:

C

A.血液

B.肺部

C.上呼吸道

D.尿路  

8.胸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感染菌为:

B  

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肠球菌属

D.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9.从ICU病人4个主要院内感染部位检出的病原中真菌感染多见于:

  A

A.学龄患儿

B.青少年

C.成人

D.以上均多见  

10.不同年龄患儿的院内感染病原分布也有差异,如尿路感染更多见于:

  D

A.2个月或更小的婴儿

B.1~2岁患儿

C.3~4岁患儿

D.5岁以上的患儿  

四、颁布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背景与意义

1.对于头孢菌素认识错误的是  D

A.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最好选择头孢唑啉

B.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阴性菌活性增加

C.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菌谱扩宽

D.第四代头孢菌素抗阳性球菌活性最强  

2.WHO有关促进合理用药措施包括哪个方面内容  D

A.建立具有一定授权的多学科合理用药协调实体

B.制定临床指南以及基于治疗用药的基本药物目录

C.在大学设立药物治疗学课程,加强强制性医学继续教育

D.以上都是  

3.抗菌药物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D

A.抗菌药物的市场销售存在恶性竞争

B.各科医师对抗菌药物了解不够

C.患者对抗菌药物盲从,无论何种疾病都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D.以上都是  

4.全球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病例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泻、艾滋病、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接近  D

A.50%

B.70%

C.80%

D.100%  

5.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不正确的是C

A.手术感染将导致严重后果的外科手术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B.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48小时

C.大部分手术都应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D.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目的在于预防外科切口或手术污染菌感染  

6.由于青霉素G、红霉素的广泛应用,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比例是:

A

A.从1995年的5%增加到2004年的35%

B.从1995年的35%减少到2004年的5%

C.从1995年到2004年一直是35%

D.从1995年到2004年一直是5%  

7.抗菌药物在所有临床应用药品中,所占比例为:

B  

A.10%-35%

B.35%-50%

C.50%-75%

D.75%以上  

8.抗菌药物对下列哪种疾病无效  A

A.病毒感染

B.原虫感染

C.衣原体感染

D.螺旋体感染  

9.对于发热病人不应该:

A

A.立即应用抗菌药物

B.寻找发热原因

C.进行相应病原检查

D.查清病原后再应用抗菌药物  

10.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  C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以上都不对  

五、加强教育与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制定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具体指标,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不包括下列哪一条  B

A.建立全国范围细菌耐药监测网

B.建立全国范围抗菌药销售网

C.建立全国范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网

D.建立全国范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控系统  

2.《药品管理法》规定,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是()的基本职责  C

A.国务院

B.国家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

C.卫生部

D.各级医院  

3.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

D

A.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B.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C.无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

D.以上都是  

4.医疗机构要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定本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D

A.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药品品种

B.控制抗菌药物所占本医疗机构总药物费用比例与抗菌药物使用率

C.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联合用药和预防用药

D.以上都是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抗菌药物都是非处方药

B.强化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需要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护理和医疗管理部门相互配合

C.有药可用与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用药知识不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导致不合理用药

D.促进合理用药是公共卫生问题  

六、抗菌药合理应用主要环节与药学服务

1.下列是对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时用药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C

A.用药前应尽量作相应病原检查

B.尽早进行经验疗法

C.宜选用抑菌剂,以口服用药

D.较重感染者应联合用药同时给予免疫疗法  

2.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B

A.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

C.THB

D.磺胺类  

3.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

A

A.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真菌

D.支原体  

4.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C

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5.药学工作者应该为临床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其中不包括:

D  

A.组织学术活动,出版药物介绍刊物,普及抗菌药物知识,提供咨询服务

B.主动深入病房,针对使用抗菌药的病例,协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合理制定用药方案,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C.建立抗菌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建立必要的血药浓度监测手段,提供药物剂量测算查阅网络服务

D.为鼓励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应给予医生适当的“药品回扣”  

七、选用抗菌药应讲究成本效益

1.选用抗菌药在保证相似疗效的前提下选择  A

A.价廉的常规药

B.“顶级”抗菌药

C.新一代抗菌药

D.广谱药  

2.选用抗菌药应该树立正确的药物经济学理念,以下哪点是正确的  A

A.明确致病原保证用药针对性,可明显提高疗效

B.无论何种致病菌尽量选用广谱药、新药

C.使用抗菌药预防一般常规操作后的感染

D.危重感染一律采用“顶级”抗菌药  

3.1998年全球抗感染药总销售额已达400亿美元,其中()所占份额最大  D

A.抗病毒药

B.抗真菌药

C.抗耐药细菌药

D.抗生素  

4.临床上医务人员在选用抗菌药时存在误区主要是A

A.抗菌药可以当作消炎退热药

B.根据患者药敏实验结果使用抗菌药

C.新品种、昂贵品种的疗效不一定优于老品种、价廉品种

D.抗菌药不可以预防所有感染  

5.药物经济学通过对()进行测定和比较,选择成本低、疗效好的最佳治疗方案。

C

A.药物成本和药物疗效

B.药物疗效和作用机制

C.药物成本和相应效益

D.药物价格和作用机制

八、医院耐药细菌感染与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在医院内感染中,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包括:

  B

A.肠球菌

B.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孢菌  

2.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3.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

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D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4.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C

A.尿路感染

B.术后伤口感染

C.肺部感染

D.皮肤感染  

5.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是:

D

A.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

C.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磺胺类  

6.近年来医院内感染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黄杆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和厌氧菌如难辩梭状芽胞杆菌的分离率显著增加,这些细菌常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药株分离率按高低顺序依次为:

  A

A.ICU→普通临床科室→门诊

B.ICU→门诊→普通临床科室

C.门诊→ICU→普通临床科室

D.普通临床科室→门诊→ICU  

7.﹍﹍是最易引起绿脓杆菌发生耐药的抗生素。

C  

A.头孢拉定

B.环丙沙星

C.亚胺培南

D.哌拉西林  

8.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_________类抗生素。

A

A.碳青霉烯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9.下列感染不属于医院内感染的是:

A

A.住院病人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B.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C.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10.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万古代霉素应用指南推荐在下列情况使用万古霉素,使用正确的是:

C

A.治疗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的严重感染

B.治疗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患者的革兰阳性菌感染

C.当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灭滴灵治疗无效,或者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时

D.在MRSA和MRSE感染高发医院进行假体或装置植入手术时,万古霉素应在手术前预防给予  

九、处方管理办法制定的背景与主要内容释义

1.麻醉药品处方一般应该保存几年  C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2.《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实施日期是  A

A.2004年9月1日

B.2004年8月10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4年12月31日  

3.处方药是指经药监部门批准、经()在注册执业地点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开具的处方才可调剂、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A

A.注册医师

B.医师

C.注册药师

D.药师  

4.处方的调剂由哪类人员承担  B

A.医师

B.药师

C.护师

D.医师和药师  

5.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几日用量:

C

A.3日

B.5日

C.7日

D.9日  

6.《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适用范围包括  D

A.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相关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

B.社会药店及其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C.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

D.以上都包括  

7.《暂行规定》中将合理用药的定义概括为6个字:

D  

A.安全、价廉、经济

B.快速、有效、经济

C.安全、价廉、快速

D.安全、有效、经济  

8.下列哪种药方的书写不规范  B

A.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分别开具处方

B.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

C.药方修改时签字

D.处方与病历记录一致  

9.剂量、数量、剂型单位的书写规则不正确的是B

A.剂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B.药品用法用量以“遵医嘱”、“自用”表示

C.剂量单位用公制

D.剂型单位用袋表示  

10.合理用药中不应包括下列哪一点:

C

A.适宜的适应证

B.适宜的药物

C.适宜的价格

D.适宜的信息  

十、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

1.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  D

A.是否存在感染

B.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以上都对

2.目前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的影响是  D

A.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B.减少抗菌药物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

C.节约卫生资源

D.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包括  C

A.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B.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合并病毒感染者

D.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4.下列哪种抗菌药物的应用是正确的D

A.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B.同类同代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C、使用制霉菌素口服治疗泌尿道霉菌感染

D.儿童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5.联合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B

A.增加抗菌效果

B.增加药物剂量

C.减缓细菌耐药性

D.减少不良反应  

6.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考虑的问题包括  D

A.选用的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

B.有无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C.有无使用抗菌药物的适用症

D.以上都对

7.抗菌药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  B

A.密切观察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B.频繁更换抗菌药种类

C.依据临床治疗效果和病原体检查与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D.对于局灶感染,进行穿刺或手术引流,排出脓液  

8.选用的抗菌药物时,下列哪种做法不正确  D

A.了解所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及所属类别

B.有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要优先使用敏感、窄谱、低毒性、价廉、半减期长的药物

C.应避免商品名不同但通用名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

D.外科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要选择3代、4代头胞菌素等高档抗菌药物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细菌药物

B.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及时采取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C.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不考虑预防用药的指征

D.外科预防用药主要是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

B.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根据PK/PD特点,等时分次给药

C.所有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

D.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十一、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1.《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___年。

C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2.医疗机构因临床急需进口少量药品的,应当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向______部门提出申请。

  A

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医疗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医疗机构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本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关于药品价格和广告的管理原则错误的是:

A

A.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B.发布药品广告,应当向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有关材料。

C.发布进口药品广告,应当依照规定向进口药品代理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D.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决定,责令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药品,在暂停期间不得发布该品种药品广告;已经发布广告的,必须立即停止。

  

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的用语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B

A.新药,是指未曾在国内以及国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B.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是指药品生产批准证明文件、药品检验报告书、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

C.处方药,是指凭执业药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D.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5.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若有违规行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依照《药品管理法》给予处罚,处罚方法错误的是:

  B

A.擅自委托或者接受委托生产药品的,对委托方和受托方均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B.药品申报者在申报临床试验时,报送虚假研制方法、质量标准、药理及毒理试验结果等有关资料和样品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申报药品的临床试验不予批准,对药品申报者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5年内不受理该药品申报者申报该品种的临床试验申请。

C.医疗机构使用假药、劣药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D.擅自进行临床试验的,对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机构,依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6.下列选项是关于药品监督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D

A.药品抽样必须由两名以上药品监督检查人员实施,并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抽样.

B.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使用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可以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药品质量的依据

C.药品质量公告不当的,发布部门应当自确认公告不当之日起5日内,在原公告范围内予以更正.

D.药品抽查检验时,当事人应该向药品检验机构缴纳相应的检验费用。

  

7.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变更《药品生产许可证》许可事项时,应当在许可事项发生变更___日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登记。

  D

A.15日

B.20日

C.25日

D.30日  

8.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变更药品生产经营许可事项,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未办理的,责令限期补办变更登记手续;逾期不补办的,则宣布其某些证书无效。

其中不包括:

D  

A.《药品生产许可证》

B.《药品经营许可证》

C.《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  

9.生产有试行期标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在试行期满前___个月,提出转正申请。

  B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10.自药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获得生产、销售新型化学成份药品的许可证明文件之日起6年内,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披露其相关数据或者对其他申请人进行同种新型化学成份药品的生产或销售予以许可。

A

A.其他申请人提交自行取得相关数据

B.经过已获得许可的申请人同意

C.公共利益需要

D.已采取措施确保该类数据不会被不正当地进行商业利用  

十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1.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取得  A

A.《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B.《药品生产许可证》

C.《医疗机构制剂合格证书》

D.《药品生产合格证书》  

2.对临床制剂管理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C

A.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取得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文号的品种

B.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具有能够保证制剂质量的设施、管理制度、检验仪器和卫生条件

C.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合格者可在市场销售

D.疗机构配制制剂所用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应符合药用标准  

3.下列是药品调剂管理的工作要求,其中错误的是:

  D

A.门诊药房实行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住院药房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单剂量配发药品

B.对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的处方,药学专业人员应拒绝调配

C.根据临床需要,可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室),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

D.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退换  

4.临床药学工作应面向患者,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实行医药结合,错误的是:

D

A.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

B.建立重点患者药历,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开展合理用药研究

C.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建立药学信息系统,提供用药咨询服务

D.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代替医生开具处方,并调配药品

5.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的日常工作由_____负责。

  B

A.临床医疗部门

B.药学部门

C.医务(部)科

D.医院办公室  

6.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由_____人组成?

  B

A.3~5人

B.5~7人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