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8035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docx

青河村张家岭滑坡勘察施工安全方案

 

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青河村二组张家岭滑坡

勘查安全施工方案

 

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二○○九年七月

 

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青河村二组张家岭滑坡

勘查安全施工方案

 

编写单位:

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

编写:

审核:

总工程师:

单位负责:

 

提交单位:

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提交日期:

二OO九年七月

 

目录

1.前言…………………………………………………………………………

(1)

2.位置与交通…………………………………………………………………

(2)

3滑坡勘查的内容、方法及手段……………………………………………(3)

4.滑坡及不稳定斜坡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查内容…………………………(6)

4.1钻探主要技术要求…………………………………………………(10)

4.2探槽工程主要技术要求……………………………………………(15)

4.3试验…………………………………………………………………(16)

4.4勘查进度计划………………………………………………………(16)

5.施工组织…………………………………………………………………(17)

5.1人员组织…………………………………………………………(17)

5.2仪器、设备、材料、资金配置………………………………………(18)

5.3质量保证措施………………………………………………………(18)

5.3工期保证措施………………………………………………………(20)

6.安全保证措施……………………………………………………………(20)

7.现场安全应急预案………………………………………………………(21)

8提交勘查成果内容………………………………………………………(22)

 

1.前言

“5.12”地震中产生的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工程设施的安全,急需治理。

在进行四川省5.12地震灾区广元市利州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后的基础上,为尽快查明该地质灾害的规模、稳定性、危害性等并为地质灾害防治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受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承担了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利州区金洞乡青河村2组张家岭滑坡的地质勘查任务。

本次勘查工作的主要任务为:

(1)在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周界范围、变形迹象、规模、结构特征、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体要素特征及危害性等;

(2)勘查滑坡、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分析和预测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发展趋势。

(3)提出治理滑坡和不稳定斜坡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并提出合理可行、安全经济的治理方案建议。

本次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执行的技术标准有: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50123-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安全标准:

(1)《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工伤保险条例》

(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5)《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

(6)《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0141-94)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国家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施工安全、人员健康、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2.位置与交通

金洞乡地处广元市利州区西北角,东靠朝天区花石乡,南临利州区三堆镇,西北与青川县观音乡、骑马乡、沙州镇、营盘乡接壤,面积143.6km2,海拔600~1800m,辖13个村81个组1975户9289人(其中农业人口7944人),林地9603.5公倾,耕地10692亩(其中田1589亩),人均纯收入2336元。

群山环绕的青河村,是金洞乡最偏远的自然村落之一,仅有村路与乡政府驻地连接,公路弯急路陡、路面较差,雨天通行较困难,交通条件状况相对较差。

勘查区地理坐标东经105°39′15″,北纬32°37′25″。

区内最大的河流为白龙江,其支流青河,距离滑体约2km流过,常年性流水,据前人资料,其年水位变幅在2-3m,遇山洪时,涨幅可达5m。

勘查区内地表发育数条浅表冲沟,沟宽约1-2m,深约1.5-2.5m,雨季雨水通过径流沿斜坡排入斜坡坡脚青河内。

3.滑坡勘查的内容、方法及手段

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青河村张家岭滑坡位于张家岭山体南麓的缓坡地段,斜坡坡向182°,构成逆向坡平均南北长约240m,平均东西宽约330m,滑体厚度10~15m。

方量约105.5×104m3。

平面形态基本呈圈椅状,滑坡后壁陡立,高差约50m,坡度约35°~40°,植被发育,覆盖率达70%以上;滑坡坡体上部覆盖层较薄,约3~5m;局部出露基岩地层为志留系变质千枚岩、灰质等,岩层产状200~265°∠8~30°。

滑体坡度约18°~25°,局部相对较陡。

按其地形特征可分为三个平台,第一平台介于等高线1034m~1由于该斜坡坡度较大,垂直高差达140多米,因此斜坡岩体本身的势能较大,同时斜坡后缘裂缝分布较多。

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青河村张家岭滑坡滑体规模为105.5×104m3,一旦失稳,必将造成重大的损失,其主要威胁对象为12户村民、1所小学,威胁人数按120人考虑,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12万元。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危害等级和复杂程度划分,该滑坡危害等级为三级、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等级为复杂。

本次滑坡勘查的内容、方法及手段:

(1)地形测绘

滑坡区无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因此无法准确勘查滑坡的范围、稳定性和危害性,因此首先对滑坡区进行1/1000地形图测绘和1/500剖面测绘,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准确的地形图,并对滑坡区内的勘探点、地质点、地面裂缝等进行测量工作。

(2)工程地质测绘

在勘查前的踏勘工作的基础上,对滑坡所在的自然地理及经济环境、灾害威胁对象、滑坡产生的地质环境、滑坡的形态特征及边界条件、滑坡的地质结构、滑坡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非地质孕灾因素、开展勘查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采用全面查勘法,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进行追索,在覆盖层较厚或地质现象不明显地段采用人工揭露。

地质测绘观测点,控制在20~50m范围内,对滑坡边界点,地质构造点、滑坡裂缝、泉水、人类工程活动点等重要现象要有足够点控制,但在地质条件无变化的地带可适当稀疏。

(3)工程地质钻探

为获取滑坡岩土体岩性、结构、厚度等资料,采用钻探取芯鉴别分析。

为防止垮孔掉块,对滑坡松散土体和强风化基岩层采用跟套管护壁钻进或泥浆护壁钻进,为确保破坏面土的岩芯采取率,在剪切面上下各5m段采用双管单动取芯钻进;对下部完整基岩采用无水干钻钻进。

勘探点密度按《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要求并结合滑坡规模、地质环境条件确定为勘探剖面间距一般按50~80m考虑,共布设3条纵向勘探剖面。

各条勘探线上各3个钻孔;其中控制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3~5m确定,一般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1m。

勘探剖面平行主滑方向布置,其中主勘探剖面1条;辅助勘探剖面2条,分别布置在主勘探线两侧。

根据上述勘探工作布置原则,在各勘探剖面上共布置钻孔9个,主剖面上3个、两辅助剖面上各布设3个钻孔,设计钻探总进尺140m。

(4)槽探、井探

采取人工开挖。

主要确定岩土层界线,滑坡周界、裂隙深度等控制性结构面的产状情况,并进行大重度试验、渗水试验等现场试验工作。

在滑坡体及后缘裂缝处共布置3个探槽,共计30m3。

在钻探无法控制地段布置井探13个,总进尺65m。

(5)采样

①采取坡体土样:

52组,做物理力学性质实验,主要指标有:

天然含水率、密度、重度、孔隙比、抗剪强度等。

②采取剪切面土样:

12组,做物理力学试验,主要指标有:

天然含水率、密度、重度、孔隙比、塑限、液限、天然快剪、饱和快剪、固结快剪、饱和固结快剪、残剪等。

③采取稳定基岩样:

2组,做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主要指标有:

天然含水量、密度、天然抗压强度、压缩模量等,对设计抗滑桩或锚索等需要的特殊参数则根据抗压强度和变形模量用工程类比的方法获得。

④钻孔、泉采取简分析水样:

2组,做水质简分析和侵蚀性试验。

(6)岩土现场试验

在3个探槽中布置大重度试验2组,天然、饱和状态各1组。

滑坡及不稳定斜坡地质勘探工作详见表3。

勘察设计工作量表3

序号

工作量名称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

测量

地形图测量1:

1000

km2

1.0

断面测量

km

1.2

地质灾害点测量

km2

1.0

勘探点定位测量

20

2

工程地质测绘

1:

1000

km2

0.7

3

钻探

m/个

140/9

4

井探

m/个

65/13

现场调整

5

槽探

m3/个

30/3

现场调整

6

现场原位测试

大重度试验

3

现场调整

天然、饱和试验

3

现场调整

钻孔水文地质观测

9

7

室内试验

钻孔取土样

30

常规、颗分

探槽、探井取土样

20

岩样

2

水样

2

4.滑坡及不稳定斜坡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查内容

(一)滑坡地质测绘与勘查内容

(1)滑坡形成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勘查

a.滑坡区的地形地貌勘查

勘查滑坡区所处地貌类型、特征、流域类型;滑坡发生的地形部位、形态特征、平均坡度、相对高差;坡面特征、前后缘临空面高度及倾角,河流及冲沟冲刷情况及微地貌的特征及其与岩性、构造的关系等。

b.滑坡区地层岩性勘查

详细勘查地层岩性界线,勘查岩性组合特征及产状要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勘查第四系类型、特征及范围界线。

c.滑坡区地质构造勘查

主要勘查滑坡区所处的大地构造部位,滑坡区是否有断层作用,是否处在断层破坏带内,或是否在断层强烈影响区或弱影响区内,滑坡软弱结构面类型、特征,优势结构面组成及特征。

d.滑坡区气象及水文地质勘查

勘查年均降雨量,年、月、日极值降雨量,年降雨量分配特征,滑坡发生前及发生时降雨量及降雨特征。

勘查滑坡区地下水状况、出露特征,勘查滑坡区的泉、湿地、民井,确定地下水所处的地貌位置、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含水性质,测量水位、水温,选择代表性的点测量水量,并了解流量的稳定性及地下水的水质。

e.人类生产及工程活动勘查

勘查滑坡区交通及建筑设施,滑坡后缘是否有水田、水渠、水塘、积水洼地,滑坡发生是否与此有关。

(2)滑坡基本数据及特征勘查

勘查滑坡发生的时间;滑坡前后缘高程,滑坡后壁高差、坡度、破坏特征,主滑方向;滑坡规模,包括滑坡长(平行主滑方向)、平均宽(垂直滑动方向)、平均厚,计算坡体体积。

坡体表部特征勘查:

坡体平均坡度,后缘、前缘及两侧缘特征,坡体分级、分块特征,滑坡裂缝展布特征,滑坡平台及滑坡湖、沟等。

坡体组成物质类型及特征勘查:

包括岩土种类、产状,完整性,变形破坏特征,坡体前、中、后部差异,滑移面形态、特征、物理力学特征等。

(3)滑坡灾害、滑坡稳定性及潜在危险勘查

滑坡发生后,造成的各种危害要一一勘查,一律折合成经济损失计算;勘查滑坡发生后是趋于稳定,滑坡后壁是否还有未滑动下来的牵引块体,是否潜在危险等。

(4)滑坡防治勘查

滑坡发生后已采取的预防减灾措施和治理工程,投资金额;将要采取的预防减灾措施和治理工程,计划投资金额等。

另外,勘查滑坡区周围建筑材料尤其砂、石等地方材料的分布、特征、性质及其产量、运输条件等。

(二)不稳定斜坡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查

(1)不稳定斜坡形成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勘查

a.不稳定斜坡区的地形地貌勘查

勘查不稳定斜坡区所处地貌、特征、位置、形态特征、分布高程规模。

b.不稳定斜坡区地层岩性勘查

详细勘查地层岩性界线,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斜坡组构类型及对不稳定斜坡的影响。

c.不稳定斜坡区地质构造勘查

主要勘查不稳定斜坡区所处的大地构造部位,是否有断层作用,是否处在断层破坏带内,或是否在断层强烈影响区或弱影响区内。

d.不稳定斜坡区气象及水文地质勘查

勘查年均降雨量,年、月、日极值降雨量,年降雨量分配特征,滑坡发生前及发生时降雨量及降雨特征。

勘查滑坡区地下水状况、出露特征,勘查滑坡区的泉、湿地、民井,确定地下水所处的地貌位置、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含水性质,测量水位、水温,选择代表性的点测量水量,并了解流量的稳定性及地下水的水质。

e.人类生产及工程活动勘查

勘查不稳定斜坡区交通及建筑设施,是否有水田、水渠、水塘、积水洼地,不稳定斜坡发生是否与此有关。

(2)不稳定斜坡灾害及潜在危险

分析不稳定斜坡发生破坏的可能性,圈定不稳定斜坡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进行灾害预测;不稳定斜坡发生后,造成的各种危害要一一勘查,折合成经济损失计算;勘查是否还有未下来的牵引块体,是否存在潜在危险等。

(3)不稳定斜坡防治勘查

不稳定斜坡发生后已采取的预防减灾措施和治理工程,投资金额;将要采取的预防减灾措施和治理工程,计划投资金额等。

(三)、测绘勘查方法

测绘方法采用全面查勘法。

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如边界、裂缝、软夹层、剪出口,应进行追索。

在覆盖或现象不明显地段,应有人工揭露点,以保证测绘精度和查明主要地质问题。

(四)、观测点的布置与测量

(1)观测点布置目的要明确,密度要合理,以达到最佳勘查测绘效果为准。

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应有足够的勘查点控制,如边界点、地质构造点、滑坡裂缝、泉水等。

观测点的间距,一般2~5cm(图面上间距),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疏密。

(2)观测点应分类编号,野外手图上标出点号,现场卡片详细记录。

(3)野外观测点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地层岩性点、地貌点、地质构造点、裂隙统计点、水文地质点、岸坡勘查点、地质灾害点。

(4)重要观测点的定位应采用仪器测量,观测点可采用半仪器定位。

(五)、野外记录要求

(1)必须采用专门的卡片记录观测点,分类系统编号,卡片编号与实地红油漆点号一致。

(2)记录必须与野外草图相符,凡图上表示的地质现象,均须记录。

(3)描述应全面,不漏项,突出重点。

用地质素描和照片充实记录。

(4)重视点与点之间的观察,进行路线描述和记录。

(六)、地质界线勾绘

根据观测点,在野外实地勾绘地质草图,如实的反映客观情况,接图部分的地质界线必须吻合。

(七)、野外验收

外业工作结束,原始资料整理完毕之后,必须经集团公司技术负责人及有关质量管理部门野外验收。

(八)、提交成果

测绘工作结束后,在全面系统的资料整理和初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提交下列主要原始成果:

(1)野外测绘实际材料图;

(2)野外地质草图;

(3)实测地层柱状图;

(4)实测地质剖面图;

(5)各类观测点的记录卡片;

(6)槽探素描图;

(7)地质照片图册。

4.1钻探主要技术要求

4.1.1钻孔设计书编写

钻孔设计书,作为钻孔的预测,指导钻探施工并阐明预期的目的,钻孔设计内容包括:

(1)钻孔目的:

充分说明该钻孔的目的,使钻探人员了解该孔的重要性及钻进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钻进、观测和编录工作的质量。

(2)钻孔的类型:

均为直孔。

(3)钻孔深度:

标明设计深度并说明何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或加深孔深。

(4)钻孔结构:

标明钻孔理想柱状图,包括孔径(开孔、终孔孔径)、换径位置及深度、固壁方法;作出推测地质柱状图,标识层位深度、岩性、可钻性分级、地质构造、断层、裂隙、裂缝、破碎带、岩溶、破坏面、溃屈带、软夹层、可能的地下水位、含水层、隔水层和可能的漏水情况以及钻进过程中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的准备和措施。

(5)钻孔工艺:

钻进方法、固壁办法、冲洗液、孔斜及测斜、岩芯采取率、取样及试验要求、水文地质观测、钻孔止水办法、封孔要求、终孔后钻孔处理意见(长观、监测或封孔等)。

4.1.2钻孔孔径的确定

应根据钻孔深度,取芯要求,水文地质要求具体设计。

为保证岩芯满足实验要求,终孔孔径不应小于110mm。

4.1.3孔深误差及分层精度要求

(1)下列情况均需校正孔深:

主要裂缝、软夹层、破坏面、溶洞、断层、涌水处、漏浆处、换径处、下管前和终孔时。

(2)终孔后按班报表测量孔深。

(3)钻进深度和岩土分层深度的量测精度,不应低于±5cm。

4.1.4取芯要求

(1)不允许超管钻进。

重点取芯地段(如破碎带、破坏面、软夹层等)应限制回次进尺,每次进尺不允许超过0.3米,并提出专门的取芯和取样要求,看钻地质员跟班取芯、取样。

(2)松散地层潜水位以上孔段,应尽量采用干钻;在砂层、卵砾石层、硬脆碎地层和松散地层中以及破坏面、重要层位和破碎带等应采用提高岩芯采取率的钻进及取样工艺。

(3)长度超过35cm残留岩芯,应进行打捞,残留岩芯取出后,可并入上一回次进尺的岩芯中进行计算。

(4)岩芯采取率要求:

坡体>75%,稳定岩土层>85%,破坏面>90%。

同时应满足钻孔设计书指定部位取样的要求。

4.1.5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应观测初见水位、稳定水位、漏水和涌水及其它异常情况,如破碎、裂隙、裂缝、溶洞、缩径、漏气、涌砂和水色改变等。

(1)无冲洗液钻进时,孔中一旦发现水位,应停钻立即进行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的测定。

每隔10~15min测一次,三次水位相差小于2cm时,可视为稳定水位。

(2)准确记录漏水、涌水位置并测量漏水量、涌水量及水头高度。

(3)接近破坏面并没打穿破坏面时,必须停钻测一次滑坡体的稳定水位,测稳定水位时应提水,观测其恢复水位,稳定时间应大于2h。

终孔时应测一次全孔稳定水位。

对于设计要求进行分层观测水位的钻孔,施工时应严格按分层观测水位进行,不完成此项则作为验收时报废钻孔的条件之一。

4.1.6封孔要求

钻孔验收后,对不需保留的钻孔必须进行封孔处理。

土体中的钻孔一般用粘土封孔,岩体中的钻孔宜用水泥沙浆封孔。

4.1.7保留岩芯要求

勘查报告验收前,各孔全部岩芯均要保留。

勘查报告验收后按专家组意见,对代表性钻孔及重要钻孔,应全孔保留岩芯,其它钻孔岩芯,可分层缩样存留,对有意义的岩芯,应揭片留样。

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后,可不予保留。

4.1.8钻孔地质编录

(1)钻孔地质编录是最基本的第一手勘查成果资料,应由各施工队看钻地质员承担。

必须在现场真实、及时和按钻进回次逐次记录,不得将若干回次合并记录,更不允许事后追记。

(2)编录时要注意回次进尺和残留岩芯的分配,以免人为划错层位。

(3)在完整或较完整地段,可分层计算岩芯采取率;对于断层、破碎带、裂缝、破坏面和软夹层等,应单独计算。

(4)钻孔地质编录由项目部统一的表格记录。

其内容一般包括日期、班次、回次孔深(回次编号、起始孔深、回次进尺)、岩芯(长度、残留、采取率)、岩芯编号、分层孔深及分层采取率、地质描述、标志面与轴心线夹角、标本取样号码位置和长度、备注等。

(5)岩芯的地质描述

岩芯的地质描述应客观、详细,使别人能据描述作出自己的判断。

对于只有结论性意见而无具体描述的编录,视为不合格。

重视裂缝、破坏面及软弱夹层的描述和地质编录,编录中宜多用素描及照片辅助说明。

注意对破坏面擦痕的观察与编录;重视水文地质观测记录和钻进异常记录和取样记录。

岩芯照相要垂直向下照,除特殊部位特写镜头外,每岩芯箱照一张照片,有标注孔深、岩性的标牌。

4.1.9钻孔施工纪录

(1)要求每班必须如实记录各工序及生产情况,不得追记、伪造。

原始记录均用钢笔填写。

要求字迹清晰、整洁。

记录员、班长、机长必须签名备查。

(2)每孔施工结束后2天内原始报表必须整理成册,存档备查。

4.1.10钻孔验收

钻孔完工后由项目部及时组织按孔径、孔深、孔斜、取芯、取样、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地质编录、封孔八项技术要求对钻孔进行现场验收。

对于未能取到破坏面岩心的或水文地质观测未能满足要求的,应定为不合格钻孔。

对于不合格钻孔,应补做未达到要求的部分或者予以报废重新施工。

验收打分评定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种钻孔。

4.1.11钻探成果

(1)钻孔终孔后,应及时进行钻孔资料整理并提交该孔钻探成果,包括钻孔设计书、钻孔柱状图、岩芯数码照片、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取样送样单、钻孔地质小结(或报告书)等。

(2)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与要求

柱状图的比例尺按1:

100~1:

200。

柱状图图名处应标示:

勘探线号、孔号、开孔日期、终孔日期、孔口坐标、钻孔倾角及方位。

柱状图底部应标示责任签;柱状图包括下列栏目:

回次进尺、换层深度、层位、柱状图(包括地层岩性及地质符号、花纹、钻孔结构)、标志面与轴心线夹角、岩芯描述、岩芯采取率、取样位置及编号、地下水位和备注等。

(3)钻孔小结(钻孔报告书)的编写内容:

钻孔周围地质概况、钻孔目的任务、孔位、施工日期、施工方法、钻孔质量、钻进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主要地质现象、技术小结和地质成果分析及建议等。

4.2槽探工程主要技术要求

槽探垂直于岩层走向布设,常用于追索构造线、断层、坡体边界,岸坡地层岩性揭示地层露头,了解堆积层厚度等,用于自上而下全断面探查,达到连续观察研究坡体、破坏面、其破坏面以下岩土组成与结构特征的目的,同时满足进行不扰动样采样、现场原位试验及变形监测的需要。

4.2.1槽探工程地质素描图

比例尺采用1:

20~1:

100。

探槽的素描,应沿其长壁及槽底进行,绘制一壁一底的展示图。

如两壁地质现象不同,则绘制两壁图。

浅井的素描,其展视图至少作两壁一底,并注明壁的方位。

圆井展视图以90度等分分开,取相邻两壁平列展开绘制,斜井展视图需注明其斜度。

4.2.2取样及现场原位试验

槽探工程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采取原状试样,按勘查试验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取样。

对于现场原位试验,需进行试验段的地质素描和试件的地质素描及试验后的试件素描。

并对探槽工程进行录像,录像时应记录并口述(同步录音)录像时镜头的方位及主要地质内容。

4.2.3槽探工程提交成果

地质素描图、重要地段施工记录、照片集、录像带、取样送样单、各种点位记录、工程勘查小结(或简报)等。

4.2.4探槽的保护与封闭

对于竣工的探槽进行综合使用,可用于现场原位试验、取样、地下水观测、滑坡变形监测、排放地下水及施工等,需妥善保护。

对于不使用的,则予以切实封闭,不留隐患。

4.3试验

4.3.1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项目包括岩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岩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特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成分及对砼的侵蚀性和对钢结构的腐蚀性。

室内试样应尽可能在探槽内采集不扰动试样(原状试样),岩石试样也可在钻孔中采集,土试样和破坏面试样可通过钻孔用薄壁取土器静力压入法或双管单动取芯钻进采集不扰动试样。

破坏面土抗剪强度(c、φ)值室内试验,采用天然快剪和饱和快剪试验方法进行,以获得相应的峰值和残余值的抗剪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