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常识大全.docx
《公民法律常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法律常识大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民法律常识大全
One'srealvaluefirstliesintowhatdegreeandwhatsensehesethimself.整合汇编 简单易用(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
公民法律常识大全
法律常识试题
(一)
《行政许可法2》(★公务员考试肯定会考行政许可法★)
标★者为重点关注知识点,★★越多越重要
1、(c)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
a、乡级以上b、市级以上
c、县级以上d、省级以上
2、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实施情况及(a)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
★
a、存在的必要性b、推行的重要性
c、项目的可行性d、设置的合理性
3、行政机关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时,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c)。
★★★
a、追究责任b、给予处罚
c、给予补偿d、给予赔偿
4、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无论受理还是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都应当采用(c)的方式进行告知。
★
a、口头通知b、电子邮件
c、书面d、信函电报
5、设定行政许可应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c)。
★
a、实施时间、程序、效力b、实施要件、程序、时效
c、条件、程序、期限d、范围、程序、时效
6、申请人提交的(d)符合法定形式(这里注意要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
★★
a、申请材料详细b、申请材料采用一般形式
c、申请材料明确d、申请材料齐全
7、临时性的行政许可(b)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
a、设定满一年b、实施满一年
c、设定满两年d、实施满两年
8、必要时,(b)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
a、党中央b、国务院c、全国人大会d、
10、行政许可设定机关应当(a)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
★
a、定期b、长期c、不定期d、适时
法律常识大全(题目及答案)
1、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许可。
★★
A撤销;B吊销;C注销
2、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许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申请人、被许可人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违法设定行政许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3、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一般情况下()。
★★★★
A应当撤销;B可以撤销;C不予撤销
4、行政许可法自(C)起施行。
A20__年1月1日;B20__年5月1日;
C20__年7月1日;D20__年12月1日
5、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一般不超过(C)日。
★★★★★
A10日;B30日;C45日;D90日
6、行政机关对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
A不能改变;B不得擅自改变;C可以随意改变。
7、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的重大利益关系,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内提出听证申请。
★★★★★
A5日;B10日;C30日;D45日
8、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
★★★
A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
B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C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要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9、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
★★★★
A应当公开,且公众也有权查阅;
B不予公开,公众也不能查阅;
C应当公开,但公众不能查阅。
10、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费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
★★★★
A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以不收费为原则,所需要经费应当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B监督检查原则上不允许收费,所需经费由单位自筹;
C监督检查以收费为原则,不收费为例外。
参考答案:
1、C;2、D;3、A;4、C;5、C;6、B;7、A;8、C;9、A;10、A
根据题目要求做出正确选择。
1.我国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财物、(C)、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拘留等。
★
A.责令赔偿B.责令悔过
C.责令停产停业D.限期改正
2.死刑只适用于(B)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的B.罪行极其严重的
C.危害国-家-安-全的D.危害公共安全的
3.郭某在一僻静的胡同里遇一年青妇年,顿生歹念,将其抱住,竟然对其实施■淫。
恰好李某下班路过此胡同,见此情景,遂拾一石块朝郭某砸去,不料正中郭某头部,郭某当场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
C★★★★
A.意外事件B.防卫过当
C.正当防卫D.过失致人死亡罪
4.某人因偷税、抗税,依法应追究其:
A★★★★
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D.民事责任
5.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B★★★★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监察机关D.公安机关
6.在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自由中,居首要地位的自由是:
C★★
A.出版自由B.结社自由
C.言论自由D.示威自由
7.人民法院是:
C★★★★
A.司法机关B.公安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
8.人民检-察-院是:
D★★★★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
C.纪律检查机关D.法律监督机关
9.(C)是多-党合作的最高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实行组织独立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0.公安局给予某人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属于:
A★★★★★
A.行政执法行为B.行政司法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D.具体行政行为
11.在我国现行民法体系中,起纲领性作用的是:
C★★
A.宪法B.合同法
C.民法通则D.商法
1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何时产生:
D★★★★★
A.登记B.批准
C.申请D.成立
13.下列权利属于身份权的有:
B★★★★
A.名誉权B.监护权
C.著作权D.姓名权
14.大学生周某天生丽质,画家方某邀其做模特,双方约定方每次给周劳务费100元。
后方将周之裸体肖像刊于某画册之中,周发现后将方诉之法院,法院认定方侵犯了周的:
C★★
A.名誉权B.姓名权C.肖像权D.荣誉权
15.知识产权是基于人的(A)而产生的权利★★★
A.智力创造活动B.体力创造活动
C.作品D.著作初稿
16.司法行政机关在审核某申请人提交的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申请材料时,发现该申请人两年前曾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司法行政机关应否对该申请人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D
A.不应颁发,因为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B.不应颁发,因为其刑满释放不久,需要考察一段时间
C.不应颁发,因为其不具有律师执业的行为能力
D.应予颁发,因为其符合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的条件
17.当今世界的法律系主要分为(A)。
★★★★
A.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B.亚太法系和欧美法系
C.刑法和民法D.成文法系和判例法系
18.我国案件审理程序实行的是(A)。
★★★★★
A.两审终审制,但最高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
B.单纯的两审终审判,两审后当事人不得上诉
C.一审终审制,但允许上诉
D.一审终审但可以复核
19.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C)。
★★★★
A.一般法和特别法B.国内法和国际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
20.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A)。
★★★
A.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原被告均是国家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1.十六大报告要求到(A)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20__B.20__C.20__D.2050
22.甲扬言杀害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
甲的行为属于(A)。
★★★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23.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属于(D)。
★★★★
A.犯罪预备B.犯罪表示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
2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公告(C)。
★★★★
A.申请在先的商标B.申请人效益较好的使用商标
C.使用在先的商标D.在不同地点范围内分别使用
25.某公民某一文学作品在其死亡后,根据著作法的规定(C)。
★★★★
A.该作品修改权由其继承人所有
B.该作品的修改权由国家所有
C.该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由其继承人所有
D.该作品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经过50年后将不受保护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C)年。
A.4年B.3年C.5年D.10年
27.甲市居民陈某在乙市出差期间被乙市公安局误认为盲流收容遣送至丙市。
乙市地方性法规规定,对收容遣送不服提起诉讼的人须先申请行政复议。
陈某决定向甲市法院起诉,甲市法院应按下列哪个选项处理?
(A)。
★★★★★
A.受理此案
B.裁定不予受理并告知陈某先向乙市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C.移送乙市法院管辖
D.移送丙市法院管辖
28.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D)。
★★
A.无须执行B.可以不执行
C.可以执行D.仍须执行
29.我国法律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首先应当满足需要的是(D)。
A.航运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D.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30.涉及经济合同中的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为(D)。
A.一年B.二年
C.三年D.四年
31.某公民死亡,其子女开始继承其遗产,引起该继承关系产生的某公民死亡这一现象,在法律上称为(A)。
★★★
A.法律事件B.法律行为
C.不可抗力D.法律因素
32.醉酒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B)负刑事责任。
★★★★
A.可以B.应当
C.必定D.根据犯罪情节
33.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
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
这样,法律关系的(D)就发生了变更。
★★★
A.主体、客体B.内容C.客体D.主体
34.我国专利法规定,(A)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
★★★
A.发明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D.智力活动的技巧
35.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
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
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放弃了杀害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A)。
★★★★
A犯罪中止B.杀人未遂
C.杀人预备D.不构成犯罪
36.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A)。
★★★★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法院管辖
B.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既可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D.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7.立法程序化、法律化的重要意义在于(D)。
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
B.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
D.意味着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时才能立法从而才能保证立法的量。
38.甲某为了要男孩,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扔进小河里淹死。
甲某犯有(B)。
★★★
A.过失杀人罪B.故意杀人罪
C.遗弃罪D.虐-待罪
39.管制的期限为(A)。
★★★★★
A.15日以上30日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D.1年以下
40.某单位铺设电缆,施工中未设警示标志,致过路人受伤,对此,由(A)承担责任。
★★★★★
A.该单位B.受害人自己
C.该单位和受害人D.交通部门
答案:
1.C2.B3.C4.A5.B
6.C7.C8.D9.C10.A
11.C12.D13.B14.C15.A
16.D17.A18.A19.C20.A
21.A22.A23.D24.C25.C
26.C27.A28.D29.D30.D
31.A32.B33.D34.A35.A
36.A37.D38.B39.B40.A
公民必须学习的法律知识一
1、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2、法律有效力国民便昌盛。
3、造法易,执行难。
4、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5、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
6、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习惯的力量。
7、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8、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9、习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10、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11、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是基于预谋、或者是基于冲动、或者是基于偶然。
12、审判不应依照先例,而应依照法律。
13、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4、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5、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警-察必须根据法庭传召出庭作证)
16、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7、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18、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19、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20、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豁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
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
21、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
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
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22、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
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
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23、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
什么司法。
24、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25、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26、任何事情,只要与自然发颠扑不破的永恒要走向冲突,就是无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约束
任何。
27、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它行使自己的权利。
28、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29、如同人们一般所理解的一样,法律行为是对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实要件的抽象,其中
主要是那种不违法的行为,同时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为,这类行为也要产生法律上的后果。
这种根据法律规定而导致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就是法律行为。
30、刑罚的严厉程度应该只为实现其目标而绝对必需。
所有超过于此的刑罚不仅是过分的
恶,而且会制造大量的阻碍公正目标实现的坎坷。
31、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32、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3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34、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
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35、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
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36、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37、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举动为祸尤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
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
38、
39、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
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
与道德观念。
40、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
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41、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
42、我已经发现,混乱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发展都与各种社会的腐-败的法制有关。
43、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44、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45、法律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动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个人能够执行其计
划并多少意识到可能产生的结果。
46、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47、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48、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
49、法律是正义与善良之术。
50、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51、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
52、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53、法律的力量仅限于禁止每一个人损害别人的权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权利。
54、法律用惩罚、预防、特定救济和代替救济来保障各种利益,除此之外,人类的智慧还没
有在司法行动上发现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55、不论哪个时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进行的各种阐述理论所产生的意见分歧太大,
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力量。
56、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57、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58、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利,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
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是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59、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
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60、法包含着一个民族经历多少世纪发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将它仅仅当作好像一本数学教科
书里的定理、公式来研究。
为了知道法是什么,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以及未来趋势。
61、系统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识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产物,譬如作为外交部政治
革新的成果,或者作为希望达到政治实体内在社会统一的各阶级、集团之间妥协的结果。
62、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
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
科学研究。
63、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
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
为的自然力量。
64、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65、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甚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
66、一般地说,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
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
67、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是放弃自己的义务。
一个人放弃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东西作补偿的。
这样一种放弃于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于使自己行为失去全部道德价值。
68、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产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状态。
为了享有这种自由,就
必须要有一个谁也不必惧怕谁的政府。
69、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70、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集体,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71、法制不是法学家的产物,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产物,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法官、检
察官、律师、立法者、执法者,在这过程中都起作用,但是司法活动说到底主要不是一个理论论证过程,而是一种职业判断。
从这个意义上,我要说,一个民族的社会创造了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
72、法律实质上即是物质的又是意识形态的这一事实是与以下事实相联系的;法律既是从整
个社会的结构和习惯自上而下发展而来,又是从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们的政策和价值中自上而下移动。
73、所有的解释,若是可能的话,必是通过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实现的。
74、习惯与合意可以使法律无效。
75、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
76、没有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
77、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78、法律只能帮助警醒的人,而不帮助惫懒的人。
(用来解释为何会有“诉讼时效”制度)
79、我们无力反抗真理。
80、法律旨在防止强势者为所欲为。
81、如果语句中并无模棱两可之处,则不能作出与该语句的明显含义相悖的解释。
(法律解
释及合同解释的一项基本原则)
82、一旦合同中出现含混不清的表述,应尽量做出有助于保障标的物之安全的解释。
83、享有权利的人可以放弃他所享有的权利。
84、沉默将被理解为同意。
85、法院不能主动寻找案件。
(恰好是对“司法能动主义”的批评)
86、无法在司法程序中被采信的事实就等于不存在。
87、当一部制定法所为之服务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这部法律也便会随之消失。
88、想用自己的财物应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度。
89、合法的婚姻以双方之合意为要件,不因同居之事实而成立。
90、平等者之间不存在司法管辖权。
引申义:
一个主权国家不得对另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司法
管辖权。
91、让法官来回答法律问题,而把事实问题留给陪审员去裁断。
92、坚持已经做出的抉择,且勿打破安宁。
93、一项基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