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78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docx

造纸成品工段作业指导书

待检成品标识成品检验不合格合格

不合格处理入库

造纸成品检测培训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非标准实验室条件下,按规定的方法对纸机下机纸卷、进行检测,使新员工快速掌握工作技能,老员工能统一规范操作,确保公司成品出货质量符合法规要求及客户需要,并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进一步改善产品品质以满足更高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2、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纸机物理检测站对下机卷筒及平板纸张的技术指标的常规检测及随机检测。

3、考文件

GB/T450-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纸和纸板的取样方法》

GB/T451.2-1989《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

GB/T451.3-1989《纸和纸板厚度测定法》

GB/T462-1989《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T456-1989《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

GB/T7974-1987《纸和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

GB/T2679.5-1995《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GB/T1541-1989《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

4、岗位职责

4.1熟练掌握本岗位所有的作业标准。

4.2、按照工艺的要求和质检项目之规定,结合车间实际生产过程,保质、保量完成所有规定项目的检测任务,并把检测数据清楚、详实地记录在检测报表上。

4.3、中发现某项指标不合格,要及时通知该岗位操作工(或当班班长)进行调节。

4.4、检测中出现数据异常时,要重新取样或重新进行确认测试。

4.5、工艺调节或生产调节时,协助工艺对某些工艺参数进行测试。

4.6、工作态度认真、仔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4.8、做好本岗位区域范围内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所有检测仪器的维护、保养及校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

4.9、交接班时必须保持本岗位范围内卫生清洁;必须保持操作台和仪器无尘及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5、安全守则

5.1、不可在正在转动的仪器上取放试样。

5.2、经常检查各用电仪器的完好情况,防止漏电事故。

5.3、在开拉电烘箱门把或操作其他检测设备时,应先用手背碰触一下,验证是否有漏电现象,再进行操作。

5.4、在取样时要注意电吊和毛卷纸的平稳。

5.5、在上下楼梯或跨越走台时必须抓牢拦杆扶手。

5.6、在走过转动的设备及皮带旁边时要格外小心,万不可试图跨越和钻爬。

6、工作内容和检验频次

6.1成品纸

6.1.1、卷纸下纸机必须测定定量、水分、厚度、施胶度,每台机每班五次;

紧度、厚度、平滑度、尘埃度、耐折度每台机每班测试1次;

不透明度每台机每班两次;

裂断长、表面强度每台机每天一次;尺寸、偏斜度每天一次;各指标的检测应作好详实的记录,并将不合格数据及时通报班组或纸机及其他相关操作人员;定量要随时检查、水分要经常用手摸及时感觉通知纸机相关人员。

6.1.2、每卷纸下机或每件纸均要观察和记录纸张的外观,看纸面有无玻璃花、尘埃、粘缸、浮渣、线条、刮刀印、漏涂、油印、水印、水滴点、光斑点、折子、起泡、线条及纸面颜色差别等情况,并作好记录、留好纸样、及时把测试结果反馈给纸机相关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和预防。

7、作业标准

7.1、定量和横幅定量差

7.1.1、定义

定量纸或纸板每平方米的质量。

用校准的精度为0.001g的天平直接称量计算,并以

g/m2表示。

标准定量:

在标准状态下,纸或纸板每平方米的质量以g/m2表示。

(试样水分含量为7%)

7.1.2仪器

7.1.2.1、切样设备实验用切纸刀或专用裁样器,裁出试样的面积与规定面积相比,要求每100次中至少有

95次的偏差范围在±1%以内。

用4.3.1的方法经常校核设备。

如已达到精度,用在校核试

验中得到的平均面积计算定量。

标准1/10样板尺寸为320X312.5,试验室有

1/10,1/20,1/100样板,正常检查用1/10样板,测全幅定量分布用1/100样板。

7.1.2.2、仪器的校准

7.1.2.3、切样设备的校核

裁切面积应经常校核,切20个试样,并计算它们的面积应达到4.1中说明的精度,当

各个面积的标准偏差小于平均面积的0.5%时,这个平均面积可用于以后试验的定量计算上,

如标准偏差超过这个范围,每个试样的面积应单个地测定。

7.1.2.4、天平的校准和操作注意事项

天平应经常用标准砝码进行称量校准,列出校准表。

经计量局校准的可以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

每次称量前均要检查天平的平衡状态,必要时应调整天平两边的重锤使指针处于标牌中线位置。

电子天平要进行水平校准和归零校准,在天平校准或称量时应防止气流对天平的影响。

7.1.3取样及试验步骤

7.1.3.1取样

纸张及计量单位的选择以及试样的采取,应按GB/T450方法进行,采样的数量应不

少于5个,它们的总面积应至少够20个试样。

样品不能折叠,定量样同时可用于其他物理指标采样。

7.1.3.2试验步骤

7.1.3.2.1全幅定量样,3150纸机样品折叠方式为三次对折,2640纸机的对折后三折,保

证每一格不低于2份十分之一定量样。

如切样设备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则应测定每一个试样的尺寸,计算出测量面积。

7.1.3.2.2、复卷面取样在打底及生产过程及下机后包装前,均可进行采样,每格不少于2

份十分之一定量样。

7.1.4、结果的表示

7.141、结果按第7章的程序测定,所得各个试样的定量,以每平方米的克数表示,所用

公式为:

MM

G

AaS

式中:

M试样叠的质量(g)

A——试样叠的面积,(mDa――第一张试样的面积,(*)n――每一叠试样的层数。

7.143、标准定量与实际定量换算关系

标准定量=实际定量x(l水分%(

(1-7%(

7.2、厚度

7.2.1、定义

纸或纸板在两测量板间受一定压力直接测量的厚度,其结果以mm或pm表示。

根据纸

的厚、薄可取多层或单层测量,以单层测量的结果表示纸的厚度。

722、仪器及校准

在进行测试前,要看厚度仪百分表的指针是否在零位上,如果不在零位上,偏差大时可通过测量头微调,再通过旋转表盘调整至指针归零,偏差小时可通过旋转表盘调整至指针归零,

7.2.3、纸样的制备、测试和计算

7.2.3.1纸样的制备

将试样切成200mM250mm大小。

假如有可能的话,200mm的边应顺着纸的纵向(见下

图)或者切成100mM100mm(不小于60mM60mr)。

试样上测量点

7.2.3.2试样测量步骤

7.2.3.2.1、测微计的校验

常用的测微计需每天校对其测量重复性和指示偏差。

每月校对一次测微计两受压测量面间的压力和平行度。

7.2.3.2.2测量

7.2.3.2.2.1、单层厚度

把测微计置放在无震动的水平面上,调好零点,把试样放入张开的测量面间,慢慢地以

低于3mm/s的速度将另一测量面轻轻地移到试样上,注意避免产生任何冲击作用,待指示值稳定后,但要在纸被“压陷”下去前读数。

时间通常为2-5秒,需要避免人为地对测微

计施加任何压力。

对每个试样进行一次测定,测定点离任何一端不小于20mm或在试样中间点。

7.2.3.2.2.2、层积厚度

试验步骤同723.221,只是测定每一试样如图示的200mM250mm的五个指定点,

100mM100mm三个指定点进行。

测量点距离试样某一边是40mm-80mm然后沿两边横跨试

样分配测量点。

723.3、结果的表示

723.4、厚度

计算读数的平均值即得到单张纸页的平均厚度,如多层测量时,读数被层数除,然后计算平均值,以卩m表示,取三位有效数字。

注:

所测试样不能有起皱、打折、严重卷起现象

7.3紧度D

紧度:

是指每立方厘米纸与纸板的重量,以g/cm3表示。

以g/cm3表示,亦称表观密度,

是纸或纸板的一项重要指标,紧度与原料的种类、打浆度、湿压及压光程度、施胶度等因素有关,它对纸或纸板的各种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紧度也作为比较各种纸或纸板强度和其他物理性能指标的基础。

松厚度是指一定质量的纸或纸板的体积,即为紧度的倒数,以cm3/g。

按下式计算紧度,单位为g/cm3或kg/cm3

D=G

6

式中:

G纸的定量g/m2

纸的厚度卩m

报告结果准确到二位小数。

7.4水分

7.4.1、定义:

水分是指纸或纸板在规定的烘干温度(105±2C)下,烘至恒重时,所减少的质量与试样原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7.4.2、试样采取、制备、称重

7.4.2.1、卷筒纸每班五次采取两个全幅抄宽样品,宽度50-75mm采完样后纸条迅速

折叠密封。

装入容器中,容器内装的试样质量至少有50g,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并计算

纸样的质量。

7.4.2.2平板纸每班两次取切纸刀前后格样品各一张,全幅取宽度50-75mm采完样后纸

条迅速折叠密封。

装入容器中,容器内装的试样质量至少有50g,称量装有试样的容器,

并计算纸样的质量。

743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入已烘干至恒重的容器中,打开容器的盖子,连盖一起放入105土2C的烘

箱中烘干,试样也可以从容器内取出来摊开烘,容器和盖也在同一烘箱中烘干。

当烘干结束后,应在烘箱内将容器盖好。

如摊开烘,应将纸条放回容器中盖好。

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相差不大于原试样重的0.1%时,即可认为达

到恒重。

7.4.4、结果计算

水分(%=(mh~m2)100%

mi

式中:

mi—烘干前试样质量,

m2—烘干后试样质量,

测试结果准确至0.1%。

注意:

水分的取、称样要迅速,以防纸页吸收或逸失水分。

7.4.5、天平的校准同7.1.2.4

7.5、白度

7.5.1定义

白度指白色或接近白色的的表面对蓝光的反射率,以相对于蓝光反射氧化镁标准板表面的反射百分数表示,单位%。

7.5.2、仪器

7.5.2.1、YQ-Z-48B型白度仪。

工作白度标准板。

不含荧光的白度标准板。

含荧光的白度标准板。

标准黑筒反射因数不大于0.1%。

7.5.3、试样的制备

7.5.3.1、按GB/T450-1989规定采样。

7.5.3.2、从抽取的试样上取规格50X70mm试样8张以上(保证不透光)各试片正面向上叠成一叠,上下各衬一张试片加以保护,防止弄脏、受光照、热辐射。

7.5.4、试验程序

7.5.4.1、推进大小拉板到底。

7.5.4.2、放上黑筒调零点。

7.5.4.3、拿下黑筒,放上标准板,输入标准值,调准。

7.5.4.4、试样托上放上被测试样,按测定键,即显示R457白度值。

7.5.4.5、同一方法测试样反面R457白度值。

(纸板可二张测试)

7.5.4.6、按平均值键即显示被测试样的平均白度值。

7.6裂断长(即抗张强度)

7.6.1原理裂断长是抗张强度、厚度和定量的函数,是指一定宽度的纸条本身重量将纸条裂断时所需长度以m或km表示。

抗张强度试验仪在恒速加荷下把规定尺寸的试样拉伸至撕裂测其张力,同时可记录断裂时的最大伸长。

7.6.2仪器

抗张强度试验仪:

能够满足在规定的恒速加荷下,作用于试样,测定抗张强度和伸长。

抗张力可在带状记录仪或一类似装置上记录为伸长函数,抗张强度试验仪应包括:

7.6.2.1、测量和记录装置:

断裂时抗长力的精度可达±1%和伸长的读数精度为±

的仪器均可使用。

抗张强度试验仪的有效测定范围必须在总量程的10%-90%之间使用。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