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7804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docx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

一、引言2

二、企业信息化的成本与收益分析3

(一)企业信息化的成本3

(二)企业信息化的收益4

(三)企业信息化成本与收益分析4

三、企业统计信息的意义与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5

(一)企业统计信息的意义5

(二)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6

四、如何将企业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统计7

(一)将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统计首先应抓住机遇7

(二)将企业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统计的方法8

五、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2

信息化在企业统计中应用研究

统计042袁捷磊

中英文摘要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管理要求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采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系统管理,提高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而作为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统计改革的滞后已被关注。

其滞后的具体表现在于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其统计空间范围过窄,资料来源渠道和统计方法的单一化。

如何将信息化的应用实践于企业统计显的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

信息化企业统计信息化应用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enterprisemanagementrequirementsenhancethemanagementofscientificandpredictability,theuseofmodernmeanstoachievesystemmanagement,enhancethedecision-makingaccuracyandtimelinessof.Andasanimportanttoolformanagement-businessstatisticshavebeenlaggingbehindthereformofconcern.Theirperformanceislaggingbehindthespecificenterprisesystemcannotmeetthestatisticalindicatorsofmarketneeds,itsscopeistoonarrowspacestatistics,datasourcesandchannelsofasinglestatisticalmethod.Howwillthe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enterprisesinthestatisticsonparticularimportance.

Keyword:

InformationBusinessStatisticsInformationApplication

一、引言

什么是信息化?

目前对企业信息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总体上说,企业信息化即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和科学的管理思想整合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

这个过程简单阐述为:

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支持(包括质量、销售、采购、发送、服务)及产品最后报废、环境处理等各个环节,使有关的人或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有机结合并优化运行,以达到产品上市快、高质、低耗、服务好、环境清洁,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敏捷性,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很高,企业统计信息化已经从辅助性工作渗透到统计业务的核心工作中,已经成为企业统计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整个统计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

没有科学的统计信息依据,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对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很难找到着力点。

因此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任何的信息化的建设就是需要庞大的成本的,那么在这样庞大的成本面前,信息化的应用还能否给企业统计带来价值呢?

二、企业信息化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的成本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人—机相互适应的过程,包括开发、使用、维护和管理等多项工作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资源,需要各种硬件、软件的支持,所有的这一切就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本。

一般说来,企业信息系统成本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1、系统的软硬件购置费。

2、应用系统软件开发费用(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它不仅包括用专门语言或软件编制的程序,更包括相关的设计方案和文档资料的编写。

其工作贯穿整个软件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常简称软件开发费用。

3、其他费用,包括维护费用(包括耗材、人工、水电费等)、管理费用等。

通常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费用约占总费用的20%~30%。

如果该信息系统是比较小的项目,则该比例可适当提高一些,反之则该比例可适当降低一些。

软件开发费用通常是不易准确估算的。

在实际建设中,企业如果采取自主开发的方式,必须详细估算开发此软件所需的人工和时间;而企业如果采取对外承包开发的形式,也必须自行估算开发该软件的成本,尽量达到与软件开发商信息对称,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

(二)企业信息化的收益

企业信息系统的收益是一种多元化的收益:

其收益的获取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还取决于企业外部诸多环境条件和因素,它所取得的收益与企业采取其他手段带来的收益往往难以明确划分开来。

一个信息系统的能否取得收益,不仅与其自身的性能有关,还与整个企业在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用户的认同程度等外部因素有关。

只有在规章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用户积极接受培训的情况下,信息系统才能取得预期的收益。

尤其强调的是,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信息系统项目在实现收益方面直接与管理、操作和使用该系统的人有关。

而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使管理信息系统收益评价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在进行IT投资决策时,要准确地预测该信息系统的收益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三)企业信息化成本与收益分析

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

但是信息化生产的收益是间接的,交融在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果仅仅评价信息系统生产的收益,要从企业活动中剥离出来十分困难。

如何评价信息系统建设产生的绩效一直是理论界、企业界关注的难题,从不同的角度往往评价的结论相差很大。

企业的制度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流程重组等都属于信息化的范畴。

同样,领导决策能力提高、计划可执行性加强和管理制度规范也属于信息化建设的收益评价范畴。

信息化已经作为我国强国富民的重要国策,信息化工程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

但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企业信息化工程投入的成本与期望的效果相差甚远,可是加入“WTO”对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必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信息化战略的关键,也是企业界、理论界关注的复杂的重大研究课题。

信息化建设中必需成本的筹划必须与待解决方案相结合,分析信息系统建设能解决什么问题,效应能有多少和多长时间。

强调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与效应,同时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效应不仅是今天,而且是明天或更远的将来。

为此,信息化建设必须先做总体规划,这是不争的共识,关键是怎么样规划,如何规划用好钱,所做的事能有多长时间的效应。

在收益估算时,要充分考虑这一时期内的收益,制订出正确有效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信息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投入,缺乏软(咨询、监理、培训、制度建设等)投入。

无数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案例说明:

没有信息咨询或信息技术咨询投入不够,企业往往把成功希望压在ASP(应用服务提供商)的诚信上;没有监理,实施质量完全依靠ASP的职业道德;没有足够的培训,当信息化运行管理中出现问题时,无法正确解决。

因此,科学准确的分析企业、IT咨询机构和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决策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企业信息化的成本。

三、企业统计信息的意义与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

(一)企业统计信息的意义

在信息社会中,企业获得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要注重情报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因此,企业应成为一个复杂多变信息的综合加工厂,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各类信息的分析和对信息进行深加工,企业信息化的决策支持系统所产生的分析报告将更好地辅助企业高层的管理决策。

如首都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曾说过:

“一个企业的领导人,离开统计就无法工作。

”所以公司的主要统计资料,每天早8点前就要放到首钢各位老总的办公桌上。

这与首钢的发展是不无关系的。

北京西单商场意识到:

企业需要的统计信息包罗万象。

所以商场早在数年前就实现了对统计的信息化管理,每天可以随时提供各种商品,细到品种、型号的购销数据;可以搜集到本商场以外的多方面的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数量性。

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

二是综合性。

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性。

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总的来说,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二)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

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本人认为企业统计工作的作用主要包括5个方面:

1、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

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

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2、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

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

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

3、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

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

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4、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

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

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5、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

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

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

(2)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3)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4)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市场的各种信息;(5)是国内外范围内,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四、如何将企业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统计

(一)将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统计首先应抓住机遇

应该说,当前是我国统计应用系统建设发展的又一个历史最佳时期。

首先,统计系统的网络基础建设、计算机硬件设备及机房建设,为实现网络下的统计应用系统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各级统计部门和领导都迫切要求建立网上应用系统,解决网络环境下新的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系统;其次,国家元数据库的建立已有重大进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建立统计应用系统的统一信息标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三,国内已涌现出一批较优秀的统计专业软件包括网上报送、在线统计数据处理以及统计数据库软件等,如果能够统一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它们将可能成为满足统计应用需求的通用软件;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提出在“十五”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建立统计数据中心和统一统计业务平台的思路,为彻底解决统计应用系统的软件多乱,提供了明确奋斗目标和解决的途径;第五,即将开展的全国经济普查为统一建设统计应用系统创造了最好的时机,借助经济普查可以为统计应用系统建设开发通用软件工具提供相当部分资金。

(二)将企业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统计的方法

1、以数据中心为目标建设统计应用系统

统计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的提出,是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网络通信与移动存储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组织,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对统计整体功能的要求已经提高到空前的高度。

各级党政机关的宏观经济决策需要更加准确、及时、全面、方便地提供决策统计信息;社会各界迫切需要更加及时、全面方便地获得内容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国际间的信息交流需要向国际组织开放愈来愈多的统计信息。

这就要求对统计的信息资源必须进行集中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全面实现统计业务工作的网络化。

因此,建设统计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统计业务平台,是信息网络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数据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一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二是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存储和管理;三是对不同的数据资源进行采集,并进行智能化的整合与管理;四是方便与各类应用系统对接,提供任意格式的数据。

因此,以建设统计数据中心为目标,通过统计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建设,将有助于统一规范统计应用系统,使得统计应用系统具有通用性、一致性,从而解决统计应用系统不统一、软件多乱的问题。

首先,要建立数据中心,就必然首先要建立基于统计指标体系和规范报表制度的数据中心的元数据库,从而统一规范了统计应用系统的信息标准。

其次,通过数据中心建设可以规范统计的数据采集处理与管理业务平台,从而为规范统一统计数据库体系与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统一规划组织开发通用的统计基础软件

由于统计业务流程复杂、指标繁多、报表多样、制度多变,而且上下应用需求和报表差别较大的特点,应用系统很难作到统一,也不可能一个系统一劳永逸地长期固定没有变化。

因此,统一规划统计应用系统,梳理统计应用软件,统一组织开发通用的统计应用软件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开发统一的统计软件,应当按照统计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逐步实施。

重点开发的软件,应当主要包括:

统计元数据库、统计网上直报软件、统计采集处理业务平台软件、统计基础数据库与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预测系统、公众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等。

开发统一的统计通用的软件和软件工具,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从源头抓起,统一信息标准

通过元数据库的建立,对于统计应用系统涉及到统计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如报表的定制、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管理以及数据的提供等环节的信息标准进行描述和定义,包括数据结构、应用环境、处理规则、过程控制、指标分组、报表生成以及用户角色等定义的描述信息进行规范,作为统一软件的信息标准,并予公布。

这就可以保障软件的开发遵循统一的标准,便于应用系统间无缝连接和数据的共享,保证软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维护性。

(2)集中力量,统一组织开发

集中统计系统的人才资源,统一组织开发重点应用系统,不仅可以保证软件的高起点、高水平和高质量,而且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在短期内全面提升全国统计系统的应用水平,避免因重复开发造成资金和人员的浪费。

统一组织开发,并不意味完全自主开发,而是集中力量在充分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搞好科学的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方案,并在广泛调研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应用需求,或利用现有的优秀软件产品、或与有关软件厂商合作等等形式开发系统,为了保证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符合总体要求,建议按照信息化建设规范建立一个由领导挂帅(跨部门的领导机构十分需要),并吸纳包括统计设计、统计业务和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等各方面专家和技术业务骨干,成立对软件开发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的权威性组织。

(3)转变观念,重点抓好统计业务平台建设

统计业务平台是统计应用系统的基础性的应用项目,是当前应用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

只有首先解决统一统计业务平台,才能保证数据资源的统一集中整合管理与信息共享,才能保证其他应用系统数据的自动导入和自动维护。

抓好统计业务平台建设,必须转变领导和技术决策者的观念,这是保证统计业务平台是否建成并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第一,转变长期以来“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观念,实际上应用系统建设是当前统计信息化的重点,保证软件开发和应用系统建设中要有足够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第二,转变信息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急用先上”的思想观念,事实上多数的应急软件都无法避免被多次修改,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先建立基础良好的业务平台以及统计数据库,之后逐步开发其他的应用系统。

第三,转变以各自专业为主建立数据库的思想观念,建立面向指标和报表的统一业务平台,以用户角色设置其操作权限,既保证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避免数据的分割,又会更好地支持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的采集、审核、汇总、维护和使用。

第四,转变应用系统是“一次性”开发的思想观念,事实上任何应用系统都需要不断维护升级,购买一个软件或开发一个应用系统不可能一次性地一劳永逸地满足所有需求,随着环境条件和应用需求的变化,必须不断地进行维护完善和版本的升级,购买软件时应同时购买服务,实时地进行软件更新和升级。

(4)制定并坚持严格的软件评测标准

目前,统计系统已经有不少相对比较成熟实用的软件,如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多维数据库、在线分析系统、诀策支持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

应按照严格的评测标准进行严格测试,选出优秀的产品,从需求出发重新进行优化或开发,进而推广使用。

对软件的评测应该含盖以下内容:

第一,软件的先进性、成熟性、实用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操作的方便性;第二,用户界面、系统性能、先进性;第三,是否具有安全机制和安全解决方案;第四,是否符合复杂的统计业务需求;第五,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处理效率是否高;第六,软件是否有成功案例等。

五、结束语

目前,统计信息系统的建库联网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

在网络方面,国家统计局的内部局域网和国家统计局与各省(区、市)之间的广域网已开通运行,国家统计信息内部网试开通,并联入INTERNET。

随着国家统计信息网和国家统计数据库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国家统计信息资源将得到更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从而使统计系统内部、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也将逐渐得到满足。

换言之,国家统计信息化建设成功之日,就是统计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之时。

 

【参考文献】

[1]李东企业信息化的成本效益分析[M]企业信息化征文选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黎小兰、刘秋生、赵广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487):

159-160

[3]李菊芬加强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建设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姜伟浅谈企业统计信息的意义和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山西焦煤科技增刊2006年6月

[5]李温竹对当前企业统计工作的分析及思考青海统计2007年第11期

[6]黄 辉对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统计1998-4总第195期

[7]林屹高等教育统计信息化对策分析科技与管理2007年第4期

[8]杨小华高校统计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9]段 怡关于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0]毕于民浅谈企业统计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9月

[11]柳杰民,朱龙杰,张力美市场经济下企业统计改革的探讨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2]孙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需加强企业统计工作青海统计2006年第6期

[13]田艳统计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之我见统计研究2004年第10期

[14]吕春莲信息化与统计现代化统计研究2002年第7期

[15]王国均基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战略研究2006,5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