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7293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docx

祁连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doc定

前言

祁连县因地处巍峨挺拔、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腹地而得名,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府西海镇北部。

地理坐标为北纬37°25′16″~39°05′18″,东经98°05′35″~101°02′06″。

境域辽阔,其地貌呈条状形,属中国地势第三台阶,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和冰川地貌,形成不同的川谷、盆地、丘陵和高山,东西长280余公里,南北宽186公里,县域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占海北州土地总面积的43%,全省总面积的2.05%。

东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接壤,南与刚察县、海晏县相连,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和甘肃省的酒泉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民乐县为界。

祁连县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和矿产资源富聚区,也是黑河、托勒河、大通河的发源地。

三条河流从源头每年为下游提供水量约为27亿m3,因而祁连三河源头区被人们誉为河西走廊的“天然水库”和“天然水塔”。

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黑河流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国防稳固。

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垦荒种植、乱采乱挖、超载放牧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湿地缩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洪水灾害频繁,涵养水源能力逐渐下降。

特别是作为祁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八宝镇,地处八宝河两岸的阶地上,耕地、居民区集中连片,水源涵养林沿河两岸广泛分布,由于河道河床阶地较低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该地区洪水灾害频繁,每年汛期洪水泛滥,冲毁水源涵养林,淹没农田、居民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每年造成的洪水损失多达数百万元。

这种多样性、循环性的生态功能恶化的现象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实施部分河道防洪工程、生态治理建设工程,局部性遏制了本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八宝河的防洪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居环境有了大的改善,但受投资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离治理目标相差较远,为了加快整个县城地区防洪治理步伐,切实保护好黑河流域的“水塔”功能,配合祁连县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八宝镇城区段的防洪能力,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要求的通知》,祁连县水务局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承担了祁连县八宝河河道治理规划报告的编制工作。

技术人员在进行了实地踏勘,收集水文、地质、社会等方面的资料后,结合祁连县县城规划和各河沟道的基本特征,经工程规划,拟定了工程规模和建设任务,提出了《海北州祁连县八宝河河道治理规划报告》。

本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祁连县八宝河流突出的洪灾问题和防洪最薄弱环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根本,以防洪治理为核心任务,强调了重点河流防洪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根据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轻重缓急的原则,对祁连地区的八宝河重要河段提出了今后3年的防洪治理规划项目。

规划中坚持以河道治理、沟道防护为重点,以尽快发挥工程防洪效益为目的。

报告中相关数据和内容参考了《祁连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9)》、《黑河源头流域综合规划》等成果资料,技术标准参照了《青海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2009)等。

第一章规划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祁连县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加大建设投入,针对重点地区洪涝问题突出的河流,以防洪保安为主要目标,提出今后几年治理的任务和建设方案,部署安排一批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重点河道治理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满足近期建设需要。

河道治理规划对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规划和中央相关文件,促进祁连地区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规划和中央相关文件的要求。

祁连县过去的河道治理规划前期工作薄弱,治理目标和任务不明确,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河流沿岸的城镇规模日益扩大,社会财富日益聚集,重要产业基地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都对防洪保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已有前期工作不能满足河道治理和管理的需要,难以有效指导近期城镇防洪治理和保护。

同时城镇防洪项目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治理资金严重不足。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利工作,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根据我国现在中小河流面临的突出问题。

把加强中小河流防洪作为国家公共服务重点工程防洪减灾的重要内容和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已明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编制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和水利“十二五”规划,中央1号文件等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加快八宝河河道治理工作十分必要。

2、八宝镇是祁连县的县府,是黑河上游生态建设保护区的中心城镇,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

对祁连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龙头和辐射带动作用。

由于特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八宝镇地区易受洪水威胁,历年来遭受的洪水损失很大。

洪灾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

3、祁连县八宝城区过去未进行过系统的河道工程治理,整个城区防洪体系很不健全,八宝河河道河岸冲刷严重,崩塌的险工险段较多,防洪能力仅为5—10年,致使河道两岸水源涵养林破坏严重,影响着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每年的洪水损失都在百万元直至数百万元,1989年洪水损失就达650多万元。

4、受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近年来虽在河道治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投入少,规模小,建设标准低,无法抵御较大洪水的威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城区人口、经济、物质财富的不断扩大,如遇较大洪水,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5、规划项目的实施,可提高祁连县城八宝镇的防洪能力,确保沿河两岸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防洪综合治理,新建的人工绿地和水面,会美化城区环境,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项目既是防洪工程,也是水土保持工程,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城区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整个流域的水环境保护。

6、规划项目的实施,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改善自然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其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7、八宝河上游源流区是黑河的发源地之一,是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区,是维系黑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水塔”。

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水塔”质量,它不仅影响到祁连县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宁,而且关系到黑河中下游的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的增加,人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黑河流域源流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湿地面积大量减小,部分沟河干枯,黑河径流明显下降,与六十年代相比,年减少水量680万m3,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4950公顷。

同时本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年降雨量少而蒸发量大;地势高,气温低,植被稀少,暴雨集中,土质松软,地形破碎,坡陡沟深,局部由于覆盖层较松散,山坡树木稀疏,植被破坏严重,冲沟在雨季受冲刷厉害,常冲刷大量泥砂砾石和树木淤积河床,因此八宝河淤积较为严重,产生了强烈的土壤侵蚀。

因此对黑河源流区及八宝河和其支流进行综合整治,加快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建设,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遏制项目区内生态恶化趋势,改变洪水对祁连县县城和周边生态的威胁,大面积的保护好黑河源头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为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因此建设祁连县八宝河河道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为“十二五”建设生态祁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建设祁连县八宝河河道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

第二章综述

2.1流域概况

八宝河系内陆河黑河上游一级支流,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境内,因流径祁连县城八宝镇而得名,直至祁连县以下12km处汇入黑河。

干流全长108km,流域面积2452km2。

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是黑河流域的主要产流区。

径流水量稳定,河道来水量年际变化量不大,但径流年内分配差异较大,七、八月汛期,来水量约占全年的35-40%,11月至次年5月份为枯水期,来水量约占全年的2.5-30%。

实测最大瞬时流量489m3/s(1989年7月),最小瞬时流量0.28m3/s(1978年2月),可见八宝河洪枯期流量变化较大。

据八宝河下游祁连水文站实测资料,多年平均流量14.14m3/s,年径流量3.46亿m3。

八宝河横贯祁连县八宝镇,八宝河在镇内流程9.5km,八宝河与黑河在八宝镇下游12km处交汇,由于八宝河穿城而过,在镇内形成一条绿色长廊,沿河左岸为居民居住地,农田和建筑物众多,沿河左右岸水源涵养林广泛分布。

八宝河在县城段的主要支流有3条,自上而下分别是拉洞河、柏杨沟河、冰沟河。

八宝河县城段右岸主要为水源涵养林和农田,左岸为居民居住区。

2.2气象特征

(1)气象:

祁连县地处高山峡谷,平均海拔在3500m以上,具有典型的高原地貌特征,即山地面积大、降雨量少、冰川分布广、盆地峡谷多。

气候无四季之分,只有寒、热两季之别,降水多集中于7、8月间,干湿季节明显等诸多特点,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温度0.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1.1mm,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1529.8mm,属干旱、半干旱地区。

根据祁连县气象站资料,祁连地区多年平均气温0.7℃,极端最高气温30.5℃,极端最低气温-31.1~C,最暖7月份的平均气温12.5℃,最冷1月份的平均气温-7.9℃。

历年各月平均气温见表2-1。

祁连县历年各月平均气温表

表2-1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7.9

-4.94

-0.52

3.97

7.78

10.42

12.50

11.63

8.48

3.11

-3.16

-6.98

2.90

该区由于受太阳强烈的辐射和下垫面的影响,日中与日落后,温差较大,日较差高达16-17℃之间,区内年较差一般在26.4℃左右,年较差比较小。

相对温度夏半年高于冬半年。

(2)降水

区内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制约,雨量高度集中,干湿季节明显,一般是10月-翌年4月为干季,5-9月为雨季,区内降水主要出现在6-9月份,6-9月份降水316.9mm,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1%,且多夜雨,夜雨量占总雨量的60%左右,昼晴夜雨能保证林木、牧草和农作物有充分的水分和光合作用时间,促进植物干物质的积累。

而干季10月份至翌年5月份,则以少量降雪形式出现。

根据实测资料表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1.1mm,是青海省雨季降水比较充沛的地区,其月内分配见表2-2。

祁连县各月平均降雨量统计表

表2-2单位:

mm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降水量

0.8

1.8

5.9

14.0

45.5

65.2

95.5

82.4

63.3

13.3

2.9

0.5

391.1

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1529.8mm,其中5-9月的蒸发量948.3mm,占全年总蒸发量的61.7%。

(3)日照及辐射

因高原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路径较短,大气中的烟、尘粒子及二氧化碳含量少,浊度小,区内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较长,有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60.42KJ/cm2。

区内多年平均日照数2874h,日照百分数66%,5-9月日照时数1238h,平均日照时数8.1h,此期日照对农作物、牧草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4)其他

工程区内的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1.25m,无霜期40-110d,夏季多冰雹,每年9月至翌年5月为冰冻期。

常年多西北风,平均风速2m/s,最大风速18m/s。

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1529.8mm。

2.3社会经济情况

全县总人口约为5万人,规划区耕地面积1.2万亩,人口约2.2万人。

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68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3928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22701万元,工业总产值为2275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535万元。

财政收入2036万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

规划区内企业密集,省道横贯县城,交通便利。

第三章防洪现状及存在问题

3.1洪水与洪灾

八宝河洪水汇集快而河道泄流不畅,当全流域普降暴雨时,几乎90%面积产生的洪水会迅速汇集于只有约10%左右面积的规划区,致使规划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仅1952年以来,就已发生过11次较大的洪水灾害,平均约5年出现一次。

1952年7月13日八宝河流域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县城段遭洪水袭击,4人淹死,70间民房冲毁,冲毁粮油作物70余亩,冲塌县委伙房、被服厂、采购站、八宝饭店、副食品门市部及仓库等,县邮电局18间房屋被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00余元。

根据洪痕断面核算,该次洪水洪峰流量为591m3/s。

1974年7月2日,祁连普降暴雨,山洪冲毁湟嘉公路430m,桥4座,南北交通中断达2月,使默勒地区粮食中断,八宝河上游林场段改道南移。

通往扎麻仕、拉洞、柏杨沟高压线冲短,造成经济损失453.4万元,根据祁连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该次洪水洪峰流量为283m3/s。

1989年9月1-3日,祁连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降雨量达44.3mm,由于降雨强度大,造成部分沟岔山洪暴发,致使县城东部峨祁公路66km处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冲毁森林10余亩,路段200多m,路旁军用、民用通讯线路全部冲断,导致祁连与外界的交通、通讯中断,八宝镇5户人家进水,64间蔬菜地被淹,冲毁农田126.8百,受灾户111户,人口60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

根据祁连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该次洪水洪峰流量为489m3/s。

1996年7月13-15日,县城发生持续暴雨,并拌有雷暴和大风,14日晚8时至次日8时,降雨量达40.1mm,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导致祁连县区八宝河洪水猛涨,大洪峰历时10分钟,致使沿河两岸600多亩农田被冲,13户57人受灾,部分民房进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万元。

该次洪水为实测洪水最大值,根据祁连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该次洪水洪峰流量为245m3/s。

3.2防洪工程现状与现有防洪能力

八宝河及周边沟道经过不断治理,目前已初步形成堤防、排洪涵、石谷坊、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工程体系。

(1)堤防

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八宝镇地区易受洪水威胁。

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历年对河道治理的投入较少。

目前八宝河在县城区设置的治理工程主要为八宝河左岸堤防工程(草原站桥至柏杨沟桥段)和八宝河右岸草原站桥上下及冰沟沟口、柏杨沟沟口段、麻拉沟沟口段,其余均为各单位因害设置、布置凌乱的铅丝石笼防护堤,特别是八宝河柏杨沟桥以下河段内仅有一处于2003年修建的浆砌石防洪堤,其余均为零星铅丝石笼防护堤,共有5处,总长300m。

由于这些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标准低,结构型式简单,布置凌乱,不成规模,洪水期护岸河流顶冲经常被冲毁,洪水漫堤而上,淹没农田,冲毁涵养林,给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损失,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堤防现状防御洪水能力仅在5—10年。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城区的建设,洪水危害的居民和单位越来越多,对祁连县城镇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当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八宝河县城段河道及周边沟道已建堤防及建筑物情况见表3-1。

祁连县八宝河道及周边沟道已建堤防情况表

表3-1

位置

岸别

长度(m)

堤防型式

备注

八宝河

左岸

4625

浆砌石直墙

八宝河

右岸

1152

浆砌石直墙

草原站大桥上下

冰沟沟口

右岸

165

浆砌石直墙

冰沟沟口

左岸

210

浆砌石直墙

柏杨沟沟口

右岸

227

浆砌石直墙

柏杨沟沟口

左岸

183

浆砌石直墙

麻拉沟口

右岸

260

浆砌石直墙

拉洞沟左岸

右岸

370

浆砌石直墙

拉洞沟右岸

左岸

1000

浆砌石直墙

拉洞沟左岸

右岸

410

铅丝石笼

冰沟

左岸

202

铅丝石笼

东措台村附近

冰沟

左岸

402

土石坝

东措台村附近

八宝河

右岸

200

浆砌石直墙

桌尔山桥

(2)排洪涵

由于八宝镇处于山前冲积扇上,沟道发育众多,泥石流灾害频发,给居住在沟道下游及沟道两岸的群众带来很大的危害,而沟道治理历年投资不大,目前仅在八宝镇两条沟道上修建有排洪渠和排洪管,总长2300米,且排洪涵的设计标准偏低,远远不能满足沟道的排洪要求。

(3)谷坊

规划区内目前具有防洪作用的谷坊仅有3座,且布置在一条沟道内,其它沟道内只有一些临时的拦沙墙,特别中处于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沟道内,行洪通道被堵塞,泥沙淤积严重,特别易发生泥石流现象,造成沟道水土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

3.2当前防洪形势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八宝河发生洪水的机率偏大,防洪形势严峻,八宝河防洪问题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每年都有投入,但由于受规划、投资、建设标准等各方面的原因,八宝河的防洪建设并没有及时全面开展,八宝河的防洪能力仍然较低。

2008年洪水,八宝河的洪灾损失高达约150多万元,暴露出堤防、排洪涵标准低、城镇防洪圈未封闭等问题。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祁连县八宝河河道治理工程很不完善,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洪水灾害对当地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祁连县河道治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洪水来量大与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八宝河洪水汇集快,由于干支流及分洪道行洪能力不足,遇大洪水溃堤频繁,导致洪灾损失严重。

(2)堤防建设规模小,防洪标准低

祁连县城区主要的河道八宝河虽然近几年进行了局部的整治和治理,但由于投入较少,防洪设施建设标准低,结构简单,无法抵御较大洪水的冲刷;八宝河沿河两岸均有居民居住区、水源涵养林和耕地分布,这些地段因管理薄弱,沿岸堤防人类活动破坏严重,倾到垃圾、挖取河道砂石料、破坏堤防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堤防形成众多洼坑,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正常泄洪能力;八宝河右岸大部分为土堤地段,堤顶高程普遍较低,根据实测断面的分析,防洪标准在5—10年之间,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3)河道淘刷严重,两岸水源涵养林破坏严重·,

祁连县城八宝镇城区段内八宝河处于自然演变状态,八宝河左岸堤防经过几年建设已初见规模,但八宝河右岸现有的险工险段均位于河道弯道段,八宝河城区段河道长9.5km,河道自然落差达121.61m,河道平均比降为12.8%。

由于河道自然坡降较陡,流速较大,在2.75—3.64m/s之间,水流挟砂能力较强,对沙砾土质河岸淘刷严重,致使河岸弯道段大多被淘空,造成崩塌,河道不断向凹岸侵蚀,根据实测险工断面,崩岸处坡比陡于1:

0.3,基本上处于直立状态。

这些险工险段基本上以各单位因害设置的简易防洪堤为主,防护标准低,作用不大。

险工险段岸坡坍塌和河道的改道致使大部分岸边水源涵养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着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4)管理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当地河道管理人员和河道治理经费较少,观测设备、交通工具缺乏,防洪险工险段无过车路面,给防洪抢险和沟道疏浚带来困难,管理水平和管理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5)非工程措施建设滞后。

水情测报系统未全面建立,工程管理设施较缺乏,管理手段落后,遇超标准洪水缺乏有效措施。

第四章水文分析

4.1干流水文站分布及资料情况

该地区地处黑河东岔—八宝河中上游,水文测站点分布合理,流域内在祁连县城区设有祁连水文站,隶属甘肃水文总站,测站控制流域面积2452km2,有1968-2006年33年的水文实测资料可供利用。

4.2水文基本资料审查

祁连水文站是本工程水文计算的依据站,本次重点审查基本资料。

祁连水文站位于祁连县城柏杨沟桥下游195m处。

(1)测站河段情况

祁连水文站1967年5月建站。

设有永久性观测水准点,假设高程基面。

该地区河段比较顺直,上下游侧顺直长度约500m,两岸及河底为砂卵石,河床阶地较低,无大的冲淤。

(2)测验情况

①水位观测

该站水位观测严格按规范进行,枯季采用两段制观测,汛期采用四段制观测,洪水期增加观测次数。

水位资料能控制水位过程。

经审查历年水位过程相应合理,年末年初水位衔接,洪水过程观测完整,未发现漏测洪峰水位情况。

②流量观测

因该断面地质情况良好,全年测断面2-3次,一般汛期前后及大洪水后复测断面,以控制过水断面的变化情况。

流量观测采用流速仪法观测,历年来的观测表明,祁连站断面冲淤变化不大。

1968~2006年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呈一组平行的曲线,,相对偏离较小;纵向(水位)上,左外包线与右外包线相差在15cm以内;横向(流量)上,相差15~20m3/s,水位流量关系没有随时间、流量变化的明显规律,资料整编合理可靠。

复核认为八宝河水文站测验河段顺直,控制条件好,水位、流量测验及整编按国家规范要求进行,历年整编刊布资料可靠,可供使用。

4.3径流

4.3.1基本资料

八宝河流域面积为2508km2,祁连水文站位于县城内的八宝河上,集水面积2452km2。

根据《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评价》成果,祁连水文站有33年(1968~2006年)径流资料,代表性好,所以本次径流计算采用次《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评价》成果。

4.3.2径流的时空分布

八宝河流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植被条件和气候特点,决定了其雨季流量大,峰现时间短,枯季流量小,水源主要是地下径流、融冰雪补给,径流比较稳定。

径流随季节变化而变化,12~3月为枯水期,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9.1%,5~10月为丰水期,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70%以上。

径流年际变化较大。

4.3.3设计年径流及分配

祁连水文站有建站至今的实测水文资料,本次径流分析用其33年(1968-2000)实测平均流量进行频率计算,其计算参数为:

Q=14.14m3/s,Cv=0.3,Cs=2.0Cv,得祁连站不同频率年平均流量值,其多年平均流量年内分配见表2-3,不同频率时的径流见表4-1。

祁连站多年平均流量年内分配表

表4-1单位:

m3/s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流量

11.00

11.56

13.18

26.89

46.64

77.35

100.98

87.56

60.58

38.16

20.07

13.98

14.14

不同频率径流参数成果汇总表

表4-2

项目

计算方式

多年平均流量Q(m3/s)

变差系数

CV

CS/CV

P(%)

5

25

50

75

95

八宝河

14.14

0.3

2.0

18.92

15.74

13.75

11.93

9.61

由以上的频率计算,采用实际年法,在实测水文资料中,选择设计代表年基本一致的等丰(P=25%)、平(P=50%)、枯(P=75%)三个代表年份作为设计代表年,选择1985年为丰水年、1984年为平水年、1973年为枯水年等三个典型年进行径流月分配。

典型年径流月分配

表4-3单位:

m3/s

设计代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