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712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水中“弯折”的筷子B.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

天空的彩虹D.

倒映在水中的山

【答案】D

【解析】A.水中“弯折”的筷子,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现象,即由折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

C.天空的彩虹,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倒映在水中的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2.下列家用电器工作时,利用电磁波的是(  )

A.电饭煲B.吹风机C.微波炉D.电热毯

【答案】C

【解析】A.电饭煲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吹风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没有利用电磁波,故B不符合题意;

C.微波炉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依靠电磁来加热食物,故C符合题意;

D.电热毯工作,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牢记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传递能量工作的典型例子,这类的题目从能的转化过程,很容易判断,特别是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生活中我们都是很熟悉的。

3.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具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

A.啄木鸟的喙B.骆驼的脚掌C.鳄鱼的牙齿D.蚊子的口器

【答案】B

【解析】A.啄木鸟的喙尖又长,是在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骆驼的脚掌宽大,是在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B符合题意;

C.鳄鱼的牙齿很尖,是在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蚊子的口器也很有尖细,是在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重点是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牢记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反之减小压强。

4.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B.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0.5m/s

C.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为l5min

D.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30W

【答案】A

【解析】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A符合实际;

B.蜗牛爬行的速度很慢,应该约为0.5cm/s,故B不符合实际;

C.多数人脉搏跳动约为70次/min,跳动100次用时约l.5min,故C不符合实际;

D.家用空调的电功率约为1kW-2kW,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5.在下面四幅图中,图文相符的是(  )

A.

电动机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

B.

电铃是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C.

发电机是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

D.

扬声器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答案】B

【解析】A.图中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图中的电铃主要工作部分是电磁铁,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故B正确;

C.图演示的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电动机是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如图的扬声器工作时,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注意分清楚研究电磁感应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两个实验,两个实验从图看很相似,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是,有电源的是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实验,有灵敏电流计的是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

6.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密度计使用时,始终漂浮在液面上,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所以密度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是相等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

可得:

由图知,在C液体中,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小,根据

可得,此液体的密度最大,

故选C。

点睛:

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牢记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即浮力相等,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比较密度的大小。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A.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正确;

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由水传播到了鱼耳朵,故水能传声,故B正确;

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即说明声音小,而不是指音调,故C错误;

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特点,故D正确;

故C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

注意区分清楚音调和响度及其决定因素,即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而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决定。

8.以下安全警示语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汽车尾部标有“保持车距”﹣﹣惯性

B.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光的反射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摩擦力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电生磁

【答案】A

【解析】A.汽车尾部标有“保持车距”﹣﹣是因车具有惯性,如果车距过近,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而发生危险,故“保持车距”是为了附上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正确;

B.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是由于光的折射,从水面上看时,感觉水浅,但实际水比较深,与反射无关,故B错误;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提示人们注意避开危险物体,引起伤害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摩擦力无关,故C错误;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因为铁塔是导体,且高压带电体容易发生电弧触电,与磁生电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关键是惯性的理解,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注意要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9.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端午米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夏天在河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C.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C

【解析】A.端午米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扩散现象,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故A正确;

B.夏天在河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热时,水的温度升高的低,故B正确;

C.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

D.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所以感到暖和,故D正确;

故C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

注意理解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水和沙子的温度不同等。

10.许多城市都在推广利用太阳能,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B.太阳能为二次能源

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太阳能清洁,无污染

【答案】B

【解析】A.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因为太阳上一刻不停的进行着氢核聚变,聚变提供巨大的能量,故A正确;

B.太阳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是一次能源,故B错误;

C.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太阳能的使用,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属于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故D正确;

故B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因为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以及污染问题,所以人类正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的清洁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

它们在自然界取之不尽或可以循环再生。

1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B.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

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

【答案】B

【解析】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故A正确;

B.春天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B错误;

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

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故D正确;

故B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

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总共有六种变化过程,像这类的题目,只要记清楚物态变化过程即可正确解题。

12.21届足球世界杯已于2018年6月1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拉开帷幕,在足球赛场涉及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踢出的足球在场地上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静止在场地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对平衡力

D.守门员将足球踢出,守门员没有对足球做功

【答案】A

【解析】A.踢出的足球在场地上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

C.静止在场地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二力方向都是向下的,且作用于两个物体,不是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守门员将足球踢出,守门员对足球有力的作用,且足球在力的方向通过了距离,符合做功的条件,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注意牢记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特别是作用于一个物体,与相互作用力不同,要分辨清楚。

13.当代家庭的生活离不开电,但也时常因为用电不规范造成火灾,以下用电措施不可能造成火灾的是(  )

A.同时使用许多大功率用电器

B.电线绝缘皮破损后用普通胶带包裹

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来代替保险丝

【答案】C

【解析】A.同时使用许多大功率用电器时,干路电流会很大,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导线发热,可能引起火灾,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线绝缘皮破损后用普通胶带包裹,因为普通胶带不符合电气绝缘标准,可能在电流较大时绝缘能力下降而导致火灾,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是为了在电冰箱漏电时将电流导入大地,保证人员的安全,是正确的做法,不会引起火灾,故C符合题意;

D.保险丝熔断后,不可用铜丝来代替保险丝,因为钢丝在高温时也不会熔断,可能引起火灾,故D不符合题意;

故C选项不会引起火灾,符合题意。

点睛:

保险丝由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金属材料制成,当电流过大时,温度升高达到熔点时,会熔断而自动切断电路,而铁丝或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也不会熔断,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故不可用铁丝或铜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