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6398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docx

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7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讲义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

第七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

(重点) 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难点)

一、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1.热带植被

(1)热带雨林

①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亚马孙河流域、

刚果盆地和东南亚地区。

②特征:

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四季常绿。

(2)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瓦纳)

①分布:

主要分布在热带较干燥的地区。

②特征:

散生在草原中的旱生乔木多为矮生、多分枝,具有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

2.亚热带植被

(1)常绿阔叶林

①分布: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岸。

②特征:

森林植被,四季常绿。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①分布:

地中海气候区。

②特征:

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叶坚硬革质,叶面常被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3)荒漠植被:

植被十分稀疏,植物种类极少。

3.温带植被

(1)落叶阔叶林:

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2)针叶林(又叫泰加林)

①分布: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②特征:

单一树种构成,立木端直,树冠呈尖塔状,群落结构比较简单。

(3)温带草原

①分布: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均有分布。

②特征:

低矮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旱生小半灌木组成。

4.寒带植被

(1)分布:

极地地区、寒温带、温带山地和高原高山地区

(2)特征:

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二、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

水分和热量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太阳辐射:

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减少,形成了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3)水分条件:

水分条件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

2.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影响大气:

影响大气的组成成分,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地气候。

(2)影响土壤:

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变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3)影响环境:

植被经过长期作用能使区域地理环境朝着一定方向改变。

(1)植被就是指植物。

(  )

(2)人工植被与天然植被的自然特征完全相同。

(  )

(3)所有森林中,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最丰富。

(  )

(4)针叶林中的针叶叶片特征主要是抗寒冷。

(  )

(5)我国新疆的典型植被是(  )

A.温带森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

[提示]

(1)× 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 人工植被的种类较天然植被的种类少。

(3)√ 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种类丰富,垂直结构丰富。

(4)× 针叶林中针叶叶片可以抗寒抗旱。

(5)C [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以温带荒漠为主。

]

 植被的分布及特征

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

“……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

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

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

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

问题1 (综合思维)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

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提示] 探险者游历的应是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生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

问题2 (区域认知)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提示]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问题3 (地理实践力)我国存在热带雨林这种植被类型吗?

[提示] 存在。

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以及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都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因此这些地区存在热带雨林。

[归纳总结] 植被的分布及特征

环境为植被的发育、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植物根系的生长、腐败的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植物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等。

不同的植被又依赖于不同的特定的环境,具有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特征,植被离开了所适合的生长环境,可能会造成不结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

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如下表)。

植被类型

对应气候

景观特征

我国的分布

森林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西藏东南部、台湾南部

常绿

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

落叶

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我国北方地区

亚寒带

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植被以松、杉为主,叶片呈针叶状,以抗寒抗旱

我国东北北部、新疆北部

草原

热带

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温带

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地区

荒漠

热带

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干旱的形态与结构

温带

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1.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

读图完成

(1)~

(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A.长白山天池湖畔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D.武夷山九曲溪边

(1)A 

(2)C [第

(1)题,图示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

(2)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长白山天池湖畔是温带季风气候,重庆嘉陵江沿岸和武夷山九曲溪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图示现象。

]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问题1 (区域认知)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出现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提示]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问题2 (综合思维)客家人南迁路线出现的植被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 气候。

[归纳总结]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1.自然环境影响植被

(1)太阳辐射由赤道到两极递减影响植被类型

(2)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影响植被类型

2.植被自然环境的影响

2.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

(1)~

(2)题。

(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

(1)A 

(2)C [第

(1)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2)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

人地协调观——塞罕坝,京城绿色屏障的前世今生

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生奖”。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

后来,开垦伐木,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黄沙荡荡,看不到尽头,数百里外的京城失去了天然屏障,内蒙古高原的风沙毫无遮挡地南侵,沙尘笼罩成为北京冬春季常见的景象。

1962年,国家决心建立国有林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奋斗,如今这里绿树遍植、花开草长,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

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

据此回答

(1)~(3)题。

(1)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

①放苑开垦 ②掠夺式采伐 ③过度捕猎 ④连年山火

⑤发展旅游业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D.①②④

(2)50多年前,寨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

B.阳坡和平地上层较薄,砾石较多

C.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灌木

D.针叶林

(1)D 

(2)C (3)D [第

(1)题,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掠夺式采伐,破坏植被,①②对。

过度捕猎不是植被消失的原因,③错。

缺乏管理,连年山火,导致土壤荒漠化,④对。

发展旅游业,不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⑤错。

(2)题,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

第(3)题,该地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说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

]

题组1 世界主要植被类型

“朋友圈里学地理。

”下图是襄阳市地理教研员牟老师发的一则朋友圈。

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硬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

2.图示中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B.气温

C.降水D.光照

1.D 2.B [第1题,图中点明是寒冬季节长出新叶,我国冬季寒冷的是温带地区。

图中植被属于落叶林,长出的新叶是阔叶。

第2题,植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达不到这一积温条件,植物不会生长。

图示中地区有很多这样的植物,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

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据此完成3~4题。

3.符合上文描述的地点是(  )

A.撒哈拉地区B.西欧地区

C.南极地区D.马来群岛

4.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

A.荒漠B.雨林

C.落叶林D.针叶林

3.D 4.B [第3题,材料中的文字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等地。

第4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

题组2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018年2月到3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

读图回答5~6题。

5.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6.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5.D 6.B [第5题,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属于山地气候,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6题,东北平原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是针阔混交林,内蒙古高原是温带草原,塔里木盆地是温带荒漠。

]

教材P75【探究】

山顶周围植被依次为冰川、荒漠和草甸等,因此卫星图像色彩不同。

教材P78思考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中植物的叶片与阳光成锐角,躲避阳光的灼晒;叶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变成尖刺状,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减少水分蒸发。

教材P82~83作业题

1.板状根是热带雨林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这是一种十分强而有力的根系,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树冠宽大,身体上部沉重而导致的头重脚轻站不稳的问题,有效地增强并支持了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

热带地区对流运动显著,每天午后两点左右都会由于强对流而形成对流雨,而热带地区的植物较茂盛,雨水顺叶尖流下,形成滴水叶尖。

2.矮曲林多分布在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由于强烈而持续的大风、贫瘠的土壤、昼夜温差大、坡陡及冬春积雪较多,树木变形弯曲或矮化,甚至匍匐于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

日照少,多雾,环境湿度大,因此叶型为小型叶或中型叶,革质且多茸毛,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

3.沙漠植物通常都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能够从很深很广的土地上吸收水分;叶子一般都比较小或退化成刺,在叶子的表面还带有一层薄薄的蜡层,以减少蒸腾作用带来的水分损失;茎秆一般粗大肥厚,体内水分多时能迅速膨大,干旱缺水时能够向内收缩,既保护了植株表皮,又有散热降温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