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772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docx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

资和信发达的秘密

从1999年的50万元,到2008年全额购买资和信百货大楼,再到今天占据北京购物卡市场的半壁江山,旗下拥有20家注册公司,在东北三省、四川、重庆均设有分公司,截至2010年9月底,仅商通卡上余额就达到27.78亿元,资和信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钱锋】1999年资和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资和信控股集团”)法人代表王吉绯创立北京资和信咨询中心时,个人履历并不突出:

1991年7月-1997年4月任职于中国山水旅行社旅游二部;1997年5月-1999年4月在北方房地产咨询评估中心担任普通职员;1999年5月至咨询中心成立前无业。

这份王吉绯职业生涯较为原始的简历盖有北方房地产咨询评估中心的公章和负责人签字证明,当时他的人事关系所在单位是北京北方房地产咨询评估中心。

然而,2005年之后,1991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学历的王吉绯,履历表却突然变得辉煌起来。

这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了美国鸿福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之后任中国国际期货公司基金部副总经理、中国光大恒远贸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这份“满是金子”的履历表之后成了王吉绯简历的通用版本,并且后来多了经济学家的头衔。

王吉绯创立的“资和信系”,从1999年投资50万元,至2008年其公开资料宣称,总资产已达10亿元。

这不包括其主营业务商通卡上的资金,那是客户的钱,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称这种预付卡上的钱为备付金,严禁发卡公司以任何形式挪用。

然而,资和信的发家史正是大量挪用商通卡上预存的客户资金来炒股、扩张发展、买楼及其他一些隐性经营的历史。

本刊记者调查了资和信系几个主要公司:

资和信控股集团、北京资和信咨询中心(下称“咨询中心”)、资和信担保有限公司(下称“担保公司”)、北京资和信百货商场有限公司(下称“资和信百货”)、北京商服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商服通公司”)、北京资和信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风投公司”),窥知资和信利润主要来源——这几家公司大多从事或曾从事储值卡业务,其中担保公司和商服通公司是开展商通卡业务的最主要的两个载体,资和信百货至2008年底净利润为-1199.5万元,担保业务和奥运商品销售收入等在资和信利润中所占甚微,商通卡手续费虽然给资和信带来了可观收入,但资和信更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其屡屡挪用商通卡上客户数亿资金,而公司账上也经常出现来历不明的巨额资金。

2008年以后,资和信卡业务发展迅猛,仅以商服通公司为例,2008年年初预收账款(客户积分卡预存资金)是3.9亿元,当年年末就增至13多亿元,至2010年9月底,预收账款更是高达27.78亿元,而这还不是卡业务最好的月份。

资和信的发迹史,也是一部财务报表的创造史。

第三方牌照客户资金被隐秘挪用

咨询中心是“资和信系”第二家企业(第一家助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已注销),成立于1999年6月,注册资金50万元。

其中王吉绯出资30万元,李京(王的家人)和王悦殊分别为10万元。

资和信卡务部门一位主管告诉记者,资和信做储值卡业务已有13年,是最早的卡业务公司。

记者拿到的咨询中心2005年财报显示,咨询中心在2005年年初预收账款为5401万元,年末为4524万元。

资和信财报备注显示,预收账款为客户领取消费卡时暂付款。

而咨询中心当年货币资金年初为2627万元,年末为1881万元。

财务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2005年年初时,咨询中心至少有2774万元(预收账款-货币资金)客户存在卡上的资金被挪用,至2005年年末时至少有2643万元被挪用。

因为预收账款如果没被挪用的话,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应该不少于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减去货币资金即为其最少挪用数额。

咨询中心账目显示,公司短期投资2005年年初时为1504.5万元。

根据会计政策,短期投资是指股票、债券、基金,资和信财报附注也显示:

短期投资指股票投资。

而从其自有资金来看,其所有者权益2005年年初时仅为214万元,当年年末时仅为187万元。

因此,财务人士认为,炒股很有可能挪用了卡上的钱。

当年咨询中心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年初为909万元,年末为644万元;应收账款(应收而未收的账款)年初594万元,年末605万元;长期投资年初1624万元,年末1600万元。

从1999年的50万元,到2008年全额购买资和信百货大楼,再到今天占据北京购物卡市场的半壁江山,旗下拥有20家注册公司,在东北三省、四川、重庆均设有分公司,截至2010年9月底,仅商通卡上余额就达到27.78亿元,资和信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财务分析人士表示,对于发卡人而言,与应收款项(商业信用)、长期投资(流动性弱)、投资房产等挪用方式相比,挪用资金炒股的流动性风险反而更小。

截至2006年年底,咨询中心预收账款为4012万元,短期投资为3.56万元。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科目是买了存货,或是支付的与经营有关的成本和费用)2006年年初为373万元,当年年末为2271万元,而2006年咨询中心的存货(年底为8万元)和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为15万元,营业费用为3.6万元,管理费用为278万元)都没那么高,所以财务分析人士认为,应付账款来历不明。

到2007年底,咨询中心的应付账款数额增至3846万元,2008年底为2163万元。

咨询中心2007年度年检显示,咨询中心投资担保公司1600万元,占股比52%。

截至2007年年初,咨询中心所有者权益为214万元,当年年末为248万元。

上述财务人士分析,1600万元投资资金很可能是挪用的卡上的钱,或是来历不明的应付账款,因为自有资金远远不够这项投资额。

2007年,咨询中心净利润为34.6万元。

2009年,咨询中心投资担保公司的金额变更为590万元,占股比5.9%;投资资和信控股集团2610万元,占股比94.9%。

截至2009年底,咨询中心的短期投资为3.56万元,应付账款为399万元,其他应付款(指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则由386万元变成4597万元。

财务分析人士认为,很有可能是公司将来历不明的钱挂这在这个科目了。

而咨询中心这年的自有资金,也就是所有者权益年初只有250万元,年底为717.7万元。

财务分析人士认为,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可能是炒股等投资赚了钱,作为借款挂账。

而如果反映在利润中,需要交巨额税款。

股市中活跃着资和信人士的身影

2003年到2007年,咨询中心和担保公司、金军资和信(后更名为资和信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就多次出现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

上述三家公司在二级市场投资过中青旅(600138.SH)、中视传媒(600088.SH)、厦门信达(000701.SZ)、精达股份(600577.SH)、上海家化(600315.SH)等多只股票。

一个和担保公司总经理王悦殊同名的自然人还投资过中青旅和四川长虹(600839.SH)、粤宏远A(000573.SZ)。

截至2010年9月30日,王悦殊持有四川长虹948.46万股,为四川长虹第八大流通股股东。

按照四川长虹2011年3月31日4.16元的收盘价计算,王悦殊持股市值约为4000万元。

“如果王悦殊是资和信的王悦殊的话,资和信很有可能是把资金放在个人名下,分散来炒股。

”证券公司一位资深人士说,“资本市场有很多来历不明的钱在游走。

2003年年报显示,担保公司、咨询中心首次出现在中青旅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其中,担保公司持股109.61万股(当时市值749.8万元),咨询中心持股89.91万股(当时市值615万元)。

2006年,担保公司最后一次出现在中青旅当年中报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

王悦殊在2006年3月31日到9月30日期间,也出现在中青旅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最高持股487.90万股,以2006年3月31日收盘价计算,市值高达3725万元。

资和信高管曾澄清说:

“这些投资上市公司的资金(炒股资金)都是自有资金。

而且在2006年,我们意识到投资股市有一定风险,我们在上市公司的投资于2006年6月已经全部退出,而且绝大部分是盈利的。

在卡业务方面,我们享受商户给予的佣金,我们有充沛的现金用于投资。

这位高管还表示,对于卡内沉淀资金的监管,“我们采用自律性监管,所有现金放在统一账户,任何资金的流向一清二楚。

真是这样吗?

记者查询上市公司财报发现,金军资和信出现在精达股份2006年中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持股数量为39.85万股。

而在这一年金军资和信的财报上,短期投资这一项为零。

此外,金军资和信出现在厦门信达2007年中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持股数量为83.27万股。

但在这一年金军资和信的财报上,短期投资一项也为零。

因此,资和信炒股,很早就有不入账的嫌疑。

鼎盛天工(600335.SH)2009年年报及ST梅雁(600868.SH)2010年中报显示,疑似资和信管理人员段婷婷的自然人均出现在两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分别持股177.01万股、437.40万股。

除了买入股票,资和信系与部分上市公司也有占其主要营收的业务往来。

比如与中体产业合作,成为北京奥运会场馆中心区奥运特许零售商等。

股票典当业务是资和信典当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客户将其名下的股票资产质押给资和信,交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取得当金并在指定账户进行股票交易。

客户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利息,到期归还当金,赎回股票并取得股票收益的典当业务。

从1999年的50万元,到2008年全额购买资和信百货大楼,再到今天占据北京购物卡市场的半壁江山,旗下拥有20家注册公司,在东北三省、四川、重庆均设有分公司,截至2010年9月底,仅商通卡上余额就达到27.78亿元,资和信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经营业务与资本市场极大相关

担保公司于2003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咨询中心出资1600万元(与咨询公司资料中占比数不同),王悦殊出资400万。

2004年,担保公司以其截至2004年10月31日的未分配利润增资,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为5000万元,其中,王吉绯为1055万元、李京为660万元,咨询中心为2628万元(52.56%),王悦殊为657万元。

储值卡业务在担保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末担保公司的预收账款就已达1.47亿元。

华青会计师事务所2004年11月为担保公司做的专项审计报告书中称,担保公司2004年10月31日的财报显示,预收账款年初为1.47亿元,期末为1.69亿元;短期投资(股票投资)年初2272万元,期末为2000万元,投资收益一项却是零。

货币资金2004年年初为1.41亿元,期末为1.17亿元。

财务分析人士称,担保公司截至2004年10月31日约有约5200万元被挪用;其他应收款期末为3975万元,这一项是把卡上的钱挪借出去,借给别的公司或者用作其他用途。

因为从自有资本看,担保公司所有者权益当时才3330万元。

这一年担保公司的负债结构中,除了应付账款期末是178万元,存货期末高达749万元,所以不可能挪用应付账款。

其他款项数字非常小。

而且也不可能挪用应交税金或应付工资等。

审计报告显示,自2003年6月成立至2004年10月期间,担保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688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为1287万元,净利润为1331万元。

担保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利润主要来自哪里?

审计报告显示,担保公司主营业务有:

担保业务;商通卡业务;奥运特许经营;资和信百货筹建工作等。

虽然商通卡业务2008年底基本移交给北京商服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但此后资和信担保等公司账上仍有此项目。

而从北京中威华浩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9月为担保公司增资做的专项审计报告来看:

2003年到2005年,公司担保费收入分别为86万元、161万元、80.6万元,而信用卡及手续服务费收入分别为278万元、2534万元、3779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69万元、3108万元、8014万元,其中,奥运商品销售收入2004年、2005年收入分别为408万元、4128万元,成本分别为301万元、2468万元;2003年至200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94万元、2460万元、5474万元。

财务分析人士认为,从账面看,担保公司净利润主要来自办卡的手续费收入。

担保公司2005年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公司预收账款为5.1亿元(年初为1.9亿元),此时,卡上客户的滚动资金已达5亿元以上。

货币资金年初为1.76亿元,年末为2.46亿元,至少有约2.64亿元被挪用了。

那么,这2.64亿元被挪用做什么了?

2005年,担保公司短期投资年初为2000万元,年末为6000万元;其他应收款年初为2579万元(年检中为4527万元),年底为9161万元(年检中为1.13亿元);长期投资年初为772万元,年末为1.4亿元;而所有者权益(自有资金)年初是6469万元,年末是1.16亿元。

财务分析人士表示,担保公司这年的短期投资+其他应收款+长期投资大于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可以视为挪用。

不可能挪用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因为这一年的其他应付款数字很小。

担保公司截至2006年7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短期投资年初为6000万元整,期末为8000万元整。

整数难道是巧合?

2004年、2005年,担保公司投资收益均为负,分别为-33.5万元和-48万元,这与当时A股市场的表现一致。

贸易公司2009年为了以股权增资(咨询中心以其持有的担保公司46.66%的股权出资4666万元),请北京华德恒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威华浩会计师事务所为担保公司做的评估和审计报告,更显示出公司经营业务与资本市场存在极大相关性。

2006年,担保公司实现投资收益1648万元,实现净利润3347万元;2007年,担保公司实现投资收益7573万元,实现净利润8291万元。

2008年、2009年,担保公司投资收益均为-5444.38元。

2006年、2007年高额利润,赚的钱主要是投资收益,股市当年恰好也是大牛市;而在2008年熊市下,担保公司净利润仅为470万元,比上年下降超过九成。

从财报上看,担保公司净利润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收益的波动。

担保公司的投资收益来自哪里?

财报显示,主要是来自贸易公司的投资收益,2006年、2007年分别为1663万元、6906万元,此外,2006年末投给贸易公司的投资余额为3264万元,是什么业务使得如此高的收益率?

贸易公司是做什么的?

2006年、2007年的高额利润从哪来的?

从1999年的50万元,到2008年全额购买资和信百货大楼,再到今天占据北京购物卡市场的半壁江山,旗下拥有20家注册公司,在东北三省、四川、重庆均设有分公司,截至2010年9月底,仅商通卡上余额就达到27.78亿元,资和信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财务分析人士称,贸易公司很可能是将担保公司的钱用来炒股。

2007年投资收益如此之高,很可能拜当年大牛市所赐。

担保公司投资的钱又是哪里来的呢?

2006年,担保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年初为5.08亿元,期末为3.67亿元。

而货币资金的情况是,2006年初只有2.25亿元,期末只有2.67亿元,那么,其他款用到哪里去了呢?

2006年初,担保公司有1.12亿元其他应收款,但期末降为3777万元;年初长期股权投资1.4亿元,年末1.76亿元,其中,2006、2007年长期投资中有1亿元的商住楼盘;短期投资年初是6000万元,年末是814万元。

而其自有资金所有者权益则年初是1.2亿元,年末是1.5亿元。

其他应收款+长期投资+短期投资,超出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是挪用卡上的钱。

财务分析人士表示,综上所述,担保公司通过商通卡获得巨额预收账款,然后将之放于资本市场及房市并投资一些公司,然而,适逢2008年大熊市,公司很可能出现巨额亏损,而其报表的真实性亦值得探讨。

此外,2006年的财报附注显示短期投资为股票投资后,后面又出现注释:

“年末余额814万。

据与借款人所签协议,所反映的是个人借款”。

这是不合理的,个人借款不应放在短期投资中,应该放在其他应收款里。

这暗合了之前的判断:

资和信2006年后炒股转入地下,以个人名义炒股。

熊市中买百货大楼

2007年初,担保公司货币资金2.68亿元,年末3.58亿元,而年初预收账款为3.67亿元,年末为5.59亿元。

2008年货币资金年初3.58亿元,年末1.11亿元;年初预收账款5.59亿元,年末3.38亿元。

从2007年末多了在建工程项目,2007年末是4127.7万元,2008年末1.27亿元,2007年、2008年会计报表附注显示在建工程为资和信百货、丰台鑫丰大厦装修工程,加上百货公司工商资料中的购房协议可以看出,在建工程一项为资和信百货的装修及配套费用。

2008年的长期投资没了贸易公司一项。

财务分析人士表示,2008年、2009年前9个月,担保公司投资收益均为-5444.38元,竟然连个位数都相同,财务分析人士怀疑其报表的真实性。

如果不具备真实性,则在2007年巨额收益的情况下,根据与资本市场的相关性,2008年很可能是巨额亏损。

而2008年,审计报告中的财报也未列具体投资收益情况。

2009年担保公司的评估审计显示,2006年初短期投资6000万元,期末813万元;2007年短期投资年初是813万元,期末是零。

2008年后均为零。

2007年,担保公司所列的投资收益明细中,来自贸易公司的投资收益高达6906万元。

财务分析人士表示,从贸易公司的报表来看,做贸易没那么大利润,贸易公司疑为炒股载体。

2007年,担保公司的管理费用中,有其他项1443万元,占比约70%;而2006年其他项为209万元,管理费用为580万元;2008年其他项为156万元,当年管理费用总额980万元。

证券公司人士分析,何人经手操盘,须得给人家辛苦费,管理费用中其他项可能就是这笔费用。

2008年,担保公司向商服通公司借款1.5亿元。

证券公司人士分析,担保公司这年开销大,买楼(资和信百货大楼)、配套及装修(在建工程)等,所以有此借款吧。

2008年底,根据担保公司财报,预付账款1.98亿元,显示是资和信百货大楼的购房款,而这一年的所有者权益年初仅为1.44亿元,年末仅为1.48亿元。

这年长期投资中没了商住楼盘1亿元那一项,百货公司档案中所附的2008年4月签的购房合同显示:

资和信百货大楼是担保公司购买的产权,地上1-6层,地下1-2层,用途是:

商业,由受买人自行设计,套内面积34000平米,共用近6000米。

2007年10月已交付受买人,自行装修。

由此来看,2006、2007年商住楼盘1亿元投资即为百货大楼买房的预付款。

担保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09年9月30日,公司预收账款3.48亿元(年初为3.38亿元),货币资金1.23亿元(年初为1.11亿元)。

这段期间,卡上客户资金两个多亿被长期挪用。

这年在建工程年初1.27亿元,期末1.46亿元。

期末所有者权益是1.51亿元,这年初则是1.46亿元。

因此,百货大楼买房、配套、装修截至2009年9月30日,已花费达3.44亿元。

担保公司的年检、专项审计和2009年的评估审计三套报表相比,2006年数字相差不大,但2007、2008、2009年数字相差甚远,例如,年检中2007年财报与2009年对担保公司评估审计中的2007年财报有重大出入。

年检中2007年净利润为781万元;短期投资年初814万元,年末为0,投资收益为零,所有者权益年初为1.53亿元,年末为1.61亿元;但评估审计中2007年投资收益为7573万元,当年净利润8291万元,所有者权益年末为2.36亿元。

担保公司2008年报表显示:

净利润年检中为254万元,审计中为470万元。

年检中投资收益为零,审计中为-5444.38元。

年检中,担保公司2009年所有者权益为1.5亿元,投资收益是77万元,净利润287万元(评估中至9月份为313万元,此为至2009年9月30日数字)。

相比之下,评估审计中担保公司2008年、2009年的净利润都高了很多。

从1999年的50万元,到2008年全额购买资和信百货大楼,再到今天占据北京购物卡市场的半壁江山,旗下拥有20家注册公司,在东北三省、四川、重庆均设有分公司,截至2010年9月底,仅商通卡上余额就达到27.78亿元,资和信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2009年的评估审计中,担保公司2007年末所有者权益为2.36亿元(与工商年检中数字1.61亿元相去甚远),2008年初却是1.44亿元,年底为1.48亿元,可能2008年有巨额亏损。

这也反映了审计报告中数字也有问题,一般年末数字应与第二年年初数字相同。

再比如,审计中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为2.57亿元(与年检中1.8亿元相去甚远),2008年初为1.65亿元。

5个亿挂的是什么钱?

从贸易公司年检来看,2007年贸易公司净利润为3762万元。

而在担保公司的评估审计中,担保公司2007年投入贸易公司的投资收益当年是6906多万元。

财务分析人士认为,担保公司持有贸易公司80%股权,贸易公司净利润若是100元,担保公司的投资收益应是80元。

所以,这两套账目出入极大。

故此判断,很可能有资金体外循环的收益在担保公司里以贸易公司的名义来挂账。

贸易公司年检的数字疑问颇多。

如2007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竟然都是3762万元,没有所得税;同时,营业收入为3816万元,净利润为3762万元,利润率近100%。

财务分析人士认为,贸易公司离奇的高利润率,可能是将炒股收益放在主营收入里,但在资产负债表上却没有短期投资,只列有货币资金。

年检中,贸易公司2006年损益表中年末净利润2079万元,而担保公司评估中,2006年来自贸易公司的投资收益是1663万元。

贸易公司2006年年检中,年末预收账款为7021万元,货币资金年末是2.3亿元,所有者权益年初为2001万元,年末为4080万元。

作为2005年10月成立的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贸易公司,这么多利润和货币资金从哪来的?

财务分析人士认为,贸易公司年检报告显示,主要来自应付账款,年末应付账款为1.65亿元。

但是存货很少,其他应收款也只有2651万元,因此应付账款挂的是来历不明的钱。

2007年,贸易公司财报中货币资金年末达到5.6亿元,预收账款年初为7021万元,年末为55万元;应付账款年初为1.65亿元,年末为5.28亿元。

所有者权益为7875万元。

同上年一样,存货和其他应收款也不多,5个亿是挂的什么钱?

贸易公司2009年财报没有了预收账款这一项,应付账款年初3亿元,年末为4358万元,货币资金相应也降低,年末是5708万元。

贸易公司2009年净利润只有827万元。

所有者权益当年年末是1.4亿元。

资和信控股集团年检中,2009年投资收益为负,而2009年股市走牛,而且贸易公司占商服通公司80%的股份,商服通公司当年净利润高达1.39亿元。

“对于资和信这样的公司,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不停地折腾,不停地变更,又评估,又改名,又重组的,让人如何看明白?

”财务分析人士说。

从1999年的50万元,到2008年全额购买资和信百货大楼,再到今天占据北京购物卡市场的半壁江山,旗下拥有20家注册公司,在东北三省、四川、重庆均设有分公司,截至2010年9月底,仅商通卡上余额就达到27.78亿元,资和信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谋上市内外资频繁变脸

商服通公司最引人注目的是:

2010年,3、7、9月的预收账款均高达20亿-30亿。

2010年3月为谋求上市,引入港资,9月却离奇地变回内资,而外方董事却仍担任董事。

因为要谋求上市,商服通公司业绩非常好。

商服通公司在2008年得到迅猛发展,2008年年初预收账款是3.9亿元,年末就增至13亿多元了。

商服通公司于2006年8月成立,出资人为担保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