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西外围矿区预查.docx
《整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西外围矿区预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西外围矿区预查.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西外围矿区预查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3)旅行费用法
(4)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5)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合理性;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
规划编制单位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应当采取调查问卷、现场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3)是否符合区域、流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2)环境的非使用价值。
环境的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内在价值,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它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
矿区铁矿预查设计
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二年六月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
矿区铁矿预查设计
项目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矿区铁矿普查
编写人:
项目承担单位:
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总工程师:
单位负责人:
项目主管单位:
申报日期:
二○一二年六月
第一章前言1
一、目的任务1
二、勘查区位置、交通2
三、自然地理、经济概况4
四、矿权设置情况5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情况6
一、以往区域地质工作简况6
二、以往矿区地质工作6
三、以往地质工作评价及勘探前景初步认识7
第三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7
一、区域地质背景7
二、勘查区地质特征9
第四章勘查工作部署10
一、总体工作部署10
二、年度工作计划12
三、工作手段13
四、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4
第五章工作安排及实物工作量23
一、总体工作安排23
二、年度工作安排24
第六章预期成果及资源储量估算25
第七章组织管理和项目组人员设置25
一、组织管理25
二、项目人员设置26
第八章经费预算27
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依据27
二、项目经费预算取费标准和地区系数27
三、主要问题27
第九章风险分析与保障措施33
一、风险分析33
二、保障措施33
三、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34
第十章设计附图及附件
第一章前言
一、目的任务
1、勘探任务来源
2012年6月5日,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即我公司)与包头市博坤工贸有限公司关于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矿区铁矿勘探开发项目达成了合作协议,2012年6月6日,我公司下达了《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矿区铁矿普查任务书》,明确确定了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矿区铁矿普查工作的方向与基本任务。
2、任务内容
任务书的主要内容:
1:
10000地质草测、1:
25000地层岩屑(岩石)地球化学测量、1:
10000高精度磁测、1:
10000局部电法测量、激电测深、1:
5000综合地质剖面测量、1:
2000地质正测、槽探、钻探。
3、工作目的
本次工作是在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四队《内蒙古白云鄂博西矿外围C105-2异常区初步评价报告》及其后来的地质矿产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1:
1万地质简测(32.2平方公里)、1:
2.5万岩屑土壤化学测量(32.2平方公里)、1:
1万高精度磁测(32.2平方公里)、1:
1万电测(约12平方公里)、1:
5000综合剖面测量、槽探、钻探等工作,其目的:
进一步查明矿区内的地层赋存状态、构造形态和成矿规律,对矿区矿床的工业价值作出初步评价,为下一步的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4、工作周期:
2012年6月7日~2012年9月7日。
4、成果提交时间:
2012年9月8日。
二、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
1、工作区位置
工作区位于包头市达茂旗白云鄂博矿区西,行政区划隶属于包头市达茂旗新宝勒格苏木管辖。
工作区范围由表1-1中8个坐标点圈定,面积32.20平方公里,涉及1:
5万幅地质矿产图,图幅号K49E014006。
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矿区拐点坐标表表1-1
拐点
东经
北纬
直角坐标(1954年6度带)
直角坐标(1980年3度带)
x
y
x
y
1
109°24′00″
41°45′00″
4625188.36
19366916.96
4624850.03
36616369.15
2
109°25′30″
41°45′00″
4625149.99
19368996.44
4624884.18
36618448.62
3
109°26′30″
41°45′45″
4624687.17
19368987.97
4624421.37
36618456.29
4
109°26′15″
41°45′45″
4624668.21
19370027.78
4624438.67
36619496.09
5
109°26′15″
41°45′00″
4625131.02
19370036.18
4624901.48
36619488.35
6
109°29′00″
41°45′00″
4625062.79
19373848.56
4624966.22
36623300.72
7
109°29′00″
41°42′00″
4619509.08
19373750.69
4619412.50
36623396.45
8
109°24′00″
41°42′00″
4619634.62
19366813.71
4619296.34
36616459.51
面积32.20平方公里
2、交通
工作区位于白云鄂博西55公里处,与包头市之间有铁路相通,与达茂旗新宝勒格苏木之间有公路相通,经草原路,汽车可直达工作区,交通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
3、自然地理地貌特征与经济概况
工作区地处蒙古高原南缘、阴山山脉北坡,海拔1400~1700米,准丘陵地形,相对高差10~30米,地形起伏不大。
区内河流较少,终年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
属于半干旱草原荒漠型植被。
工作区的地理环境属于大陆性气候,气温日变幅和年变幅很大;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大气降雨多为暴雨,最大降水量在夏季,空气相对湿度年变化也很大;风速日变十分显著;冬季有积雪覆盖;大体上本区属于寒冷的温带纬度的草原气候。
气温及地温:
最高气温在6、7、8三个月,达34°C,最低气温在12、1、2三个月,达-33°C。
风速风向:
4、5两个月风速最大,为23.3米/秒,相当于9级风,其它各月最大风速为15米/秒,相当于7级风。
常向风为西西被与西南风。
本区年降水量少于250mm,一年中以6、7、8三个月降雨日数及降水量最多,每月6~14天。
十月至三月为降雪月份。
夏季多降雨,降雨强度甚大。
年降水量为189.9mm,降雨日数及降水量最多在8月,由于空气干燥,故蒸发力甚强,蒸发量为2006mm,大大超过降水量。
本区十月即降雪。
雪的覆盖厚度,通常在0.1m以上,但在山顶、高地及迎风斜坡上则较薄。
谷地及低洼地区往往有很厚的风成积雪。
融雪开始在3月初,4月末大部分溶化净尽,冻结深度2.1~2.3m。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比烈度为6度。
由白云鄂博矿区通往东矿有6600v高压工业线路,自水源地通往白云鄂博矿区的高压水管从主东矿矿区通过,可以满足现阶段生产生活需要。
近年来矿区附近经济发展较快,由于白云鄂博铁矿(主、东矿)的生产和发展,工业比较发达。
三、矿权登记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C10-23磁异常)矿区勘探矿权首次设立于2005年3月24日,历经多次变更,现探矿权人为:
包头市博坤工贸有限公司,现勘查许可证号为:
T154201*********82;有效期:
2011年12月7日至2013年12月6日。
面积32.20平方公里。
本次工作矿区由8个拐点圈定,经纬度坐标如下:
1、109°24′00″,41°45′00″;
2、109°25′30″,41°45′00″;
3、109°26′30″,41°45′45″;
4、109°26′15″,41°45′45″;
5、109°26′15″,41°45′00″;
6、109°29′00″,41°45′00″;
7、109°29′00″,41°42′00″;
8、109°24′00″,41°42′00″.
其直角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为;
1、x:
4625188.36,y:
19366916.96;
2、x:
4625149.99,y:
19368996.44;
3、x:
4624687.17,y:
19368987.97;
4、x:
4624668.21,y:
19370027.78;
5、x:
4625131.02,y:
19370036.18;
6、x:
4625062.79,y:
19373848.56;
7、x:
4619509.08,y:
19373750.69;
8、x:
4619634.62,y:
19366813.71.
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一、以往区域地质工作简况
1955年地质部241地质勘探队在白云鄂博至固阳一带进行了1:
20万地质调查工作;1957至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地质队进行了呼和浩特幅1:
100万区测;1959年至1960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大青山地质队在图幅北部进行了1:
20万区测。
1955年,906航测队在进行1:
10万航空磁测时发现了本矿区。
1976年,内蒙古地质局106队在本区进行了1:
1万航空磁测,面积36.25平方公里,圈出5个强度中等、形态完整的地磁异常。
1978年和1979~1980年,内蒙古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四队和冶金地质会战指挥部物探一大队分别对该区进行了1:
1万的地质、磁法测量和地震、重磁剖面测量工作。
二、以往矿区地质工作
在2005年3月24日矿区矿权首次设立以来,在矿区范围内先后进行少量地质测量工作,但目前还没有收集到这方面资料。
三、以往地质工作评价及勘探前景初步认识
通过以上各项工作对普查区磁异常矿体的位置、产状、区域构造获得了初步认识,大致圈定了矿化体的范围。
为下一步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但普查区内基础地质及科研地质工作程度还是相对较低,成果资料积累不多,不仅深部矿体没有控制,而且对整个矿区的成矿规律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
虽然通过对区域铁矿、砂金矿的开发勘查工作,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向均取得一定进展,但对区内金及其它金属矿产还缺乏足够认识。
根据区域成矿规律和现场踏勘,区内不仅赋存磁铁矿类型的铁矿床,而且也排除不了金和多金属矿床赋存的可能。
普查区地处白云鄂博铁矿西矿外围区域,区域成矿条件较好,但由于地表覆盖较厚,地质勘查工作难度较大,至今在区内的地质找矿工作未有重大突破。
因此,在区内开展矿产普查,有望发现新的矿化体,进而找到有工业价值的铁矿、石墨、金矿、稀土矿及多金属矿床。
第三章工作区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一、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内蒙古地轴北缘,北与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为邻。
在区域地质构造位置上,属于达尔加复背斜的一部分。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川井—镶黄旗—赤峰深大断裂自东向西横贯工作区北侧。
断裂北为内蒙古中部华力西晚期地槽褶皱带,断裂南为内蒙台隆。
因达茂—石哈河断裂作用,内蒙台隆又分为中、东、西三段,本区属于内蒙台隆中段。
以白云鄂博群地层组成的达尔加复背斜,为内蒙台隆中段的主体构造。
次一级构造以挤压型褶皱为主,断裂构造次之。
区内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地层是一套变质程度较浅的石英岩、砂岩、板岩、千枚岩、大理岩等组成的浅海相类复理石建造。
岩相变化大,厚度不稳定,褶皱发育,受后期断裂破坏强,地层常见倒转。
白云鄂博群地层按岩性组合可分为九个岩组(H1-H9),十八个岩段;下伏与太古界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地层东西向展布。
l、地层
本区地层主要为白云鄂博群,分布在白云鄂博矿区的东、西一线,向东可到锡林郭勒盟南部及乌兰察布化德县,向西可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熊包子等地,东西长约600km。
总厚度约在7200m左右。
其上被上侏罗统砾岩不整合覆盖,其下和色尔腾山群不整合接触。
2、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相当复杂,地层褶皱剧烈,断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而广泛。
地层出露很不完整,常被分割为零星小块而嵌于花岗岩中。
本区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断裂系统主要有三组,即东西—北西西组、北西组和北东组。
其中以东西、北西西组规模最大,延长最远、切割最深,以逆断层和逆掩断层为主;北西组多为东西—北西西断裂之派生断层,也以逆断层和逆掩断层为主,其规模则比前者大为逊色:
北东组以平移断层为主。
白云鄂博-熊包子一带,褶皱以东西向紧密线状褶皱为主,褶皱两翼倾角一般为50—80°。
而汗金山、大乌淀、哈泥河一带的褶皱轴向多变,由北向南,大体由北东-南北—北东东转北东向。
其中北东及北东东向除以紧密线型褶皱外还发育箱状背斜。
3、岩浆岩
本区岩浆岩出露面积较大,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都能见到,其中以花岗岩面积最大[花岗岩期次有加里东中晚期(γO33)和华力西中晚期(γ42、γ43),以华力西晚期为主]。
加里东晚期闪长岩(δ33)次之,后期活动主要以花岗斑岩脉、石英斑岩脉为代表。
本区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各个时期的岩浆活动在本区都有体现,尤其以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期酸性岩体分布最为广泛,对本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区域矿产
白云鄂博地层有众多金属矿产分布。
著名的白云鄂博铁矿就赋存于该群H8岩组之中。
含矿岩性主要为泥质灰岩及白云岩,灰岩局部夹有硅质条带。
白云鄂博铁矿为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经后期改造作用,矿床还富含稀有、稀土元素。
它现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型综合性稀有、稀土、多金属铁矿床。
二、勘查区地质特征
l、地层
(l)、Hl暗色板岩主要分布在普查区中部,是本区背斜核部。
(2)、H2白色石英岩+红柱石炭质板岩,位于普查区南部、北部。
M2、M3、M4磁异常分布于此。
(3)、H3-1泥质灰岩分于普查区的西北部。
(4)、H3-2炭质板岩分布在普查区南部。
(5)、Q4第四系由冲洪积物、残积物、次生土、现代河床等组成,分布在测区东中部、西北及两南部。
2、构造
由于大面积分布岩体,故普查区内构造形态不明显。
测区地层为背斜构造,背斜轴呈N50°E走向,南西倾伏。
轴部地层为Hl暗色板岩,两翼为H2白色石英岩+炭质板岩、H3-1泥质灰岩及H3-2炭质板岩。
3、岩浆岩
普查区大面积分布加里东期斜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岩岩体,地层呈小块状零星出露于岩体边缘。
(1)γ4华力西期花岗岩,分布广泛。
侵入于白云鄂博群地层,呈岩基状产出。
(2)γH花岗岩夹暗色板岩透镜体,分布于测区中部、南部。
(3)δ3闪长岩,在普查区零星出露,呈岩株状产出。
(4)βμ辉绿岩脉,在普查区中偶有产出。
4、矿化带地质
在该普查区域中,小的铁矿化体很多,但大多不成气候,小脉状分布。
脉宽一般1.5m,长约7m,产出没有规律,有与地层平行的,也有斜切地层的,表现为不同期次热液活动之产物。
普查区东北角,有三条矿化体赋存于H1暗色板岩之中。
该处为暗色板岩与花岗岩之接触带,成矿条件较好。
矿化体类型属沉积变质+后期热液迭加型。
矿化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倾向120°∠70°。
在白云鄂博群中有一石墨矿化带,为沉积变质型,呈透镜状,鳞片状产出,分析结果见表3-1:
白云鄂博群中石墨矿化体中矿石样品分析结果一览表表3-1
委托编号
分析项目(%)
FCad
AL2O3
TFe
石墨1#
8.17
石墨2#
5.68
石墨3#
5.98
石墨4#
9.97
石墨5#
4.36
红柱石
4.99
15.43
铁矿石
20.10
铁矿石
17.80
第四章勘查工作部署
一、工作部署原则
以找矿为目的,遵循面上控制、点上突破、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工程间距先稀后密、循序渐进的工作部署原则。
以现代地质成矿理论为指导,针对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质和物、化探勘查技术手段,开展综合方法地质找矿工作,目标以金矿产为主攻方向,兼顾一般矿产,力争提交1-2处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
二、总体工作部署
本次预查外业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前期阶段开展全区1:
2.5万化探土壤测量、全区1:
1万地质填图、全区1:
1万高精磁测量、局部1:
1万电法测量等工作,此阶段的工作目的是缩小找矿靶区,发现好的找矿线索;中期阶段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化探、物探和地质填图取得的成果,选择所发现的矿化体、蚀变带和找矿前景最好的地段开展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工作及地表槽探揭露工程,此阶段的工作目的是查明矿化体(极化体)的规模及产状,为钻探工作布置提供依据;后期阶段为深部钻探验证工作,此阶段的工作目的是进一步查明矿化体的深部规模及延深情况。
最后进行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工作。
该工作部署实际操作过程中,视工作情况可调整。
三、年度工作计划
l、工作时限:
2012年6月-2013年12月。
工作期限为一年半。
2、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量及经费
预查设计工作量一览表表4-1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
10000地质修测
km2
32.20
1:
10000土壤测量
km2
32.20
1:
10000高精度磁测
km2
32.20
1:
10000地形测量
km2
32.20
1:
10000电测
km2
12.00
石墨分布区
1:
5000地质剖面测量
km2
8
激电测深
处
10
1:
2000地质测量
km2
12.25
槽探
m
3000
机械岩心钻探
m
2000
岩
矿
测
试
基本分析样
件
600
土壤化探样
件
8050
光谱全分析样
件
200
岩矿鉴定样
件
50
光、薄片
物相分析
件
3
小体重样
件
10
合计
件
8913
工程点测量
点
16
2012年6月-2013年12月,经费347万元。
3、工作阶段划分
本次工作划分四个阶段:
整个工作区面上工作阶段、靶区重点面上工作阶段、重点矿化体初步勘测阶段、综合分析研究编写报告阶段。
整个工作区面上工作阶段:
2012年6月-2012年9月。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a检查验证磁异常,确切圈定矿致异常靶区;b补做土壤化探工作,圈定土壤化学异常靶区;c完成1:
10000地质测量工作,详细圈定工作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界限,确切确定蚀变带、矿化体的地表位置与延展状态。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1:
10000地形测量、1:
10000地质修测、1:
25000岩屑土壤测量、1:
10000高精度磁测、1:
10000电测和1:
5000地质剖面测量。
靶区重点面上工作阶段:
2012年10月-2013年5月。
在完成全区面上工作、圈定靶区基础上,对重点靶区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对靶区进行更详细的勘察工作,准确圈定靶区内有价值矿化体在地表分布的位置和展布规律,为第三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该阶段工作内容:
1:
2000地形测量、1:
2000地质正测、电极测深、坑探和槽探、取样检验。
重点矿化体初步勘测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
对第二阶段确定的矿化体进行深入勘探,初步认识矿体在地下深处的赋存规律。
该阶段的工作内容:
对有价值矿化体进行深部钻探。
综合研究、编写报告阶段:
2013年10月-3013年12月。
对野外各种工作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归纳野外工作成果,编写勘探报告。
第五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工作方法
1、工作区测量
工作区内可供利用的成果资料有总参测绘局施测的国家各等级三角点,其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平面坐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
a、GPS控制点的精度及布设要求
GPS控制点的精度:
GPS控制点对最近三角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10cm,对最近三角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
GPS控制点的布设要求:
GPS控制点布设成网状形式,与附近国家地面控制点联测点数不少于2个。
GPS观测工作使用JavadLegacy双频接收机,其标称精度为5mm+1ppm,作业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1和表6-2的规定。
表6-1测量基本参数一览表
卫星角度
有效观测卫星个数
观测时段数
采样间隔(S)
PDOP值
基线长度(km)
观测时段长度(min)
测量模式
≥15°
≥4
1
15—16°
≤10
≤20
30—60
静态
b、GPS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JavadPinnacle1.0或TGO1.5软件进行。
c、工程点联测
工程点联测采用一台GPS接收机设在已知控制点上作为基准点,另一台接收机则在各工程点设站进行流动作业,其作业基本要求可参照表6-1执行。
工程点技术指标不应大于表6-2的规定。
表6-2测量中误差范围一览表
项目
图上平面位置中误差(mm)
高程中误差等高距
探槽、地质点
0.6
1/3
钻孔
0.15
1/8
剖面点
0.3
1/6
注:
平面及高程中误差均指对最近控制点而言
d、1:
1万测网施测方法
利用全站仪施测基线,再利用手持GPS测量其坐标值,并反算各测点的坐标,根据各测点的坐标值利用手持GPS定点。
2、1:
1万地质填图
通过填制矿区1:
10000地质草图,面积32.20km2,大致了解勘查区地层层序、分布特征;了解岩浆岩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及与成矿有关的岩性、岩相分布特点;了解主要构造性质、产状,大致了解控矿构造因素及矿化富集的构造条件,以及成矿后构造的破坏影响程度;大致了解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与蚀变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查明其主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地形图采用正规的1:
50000地形图放大修编至1:
10000,在野外利用GPS定位、地质罗盘定向、并结合微地形定点,以穿越为主、追索为辅的方法进行。
填图网度原则上线距100m,点距一般不大于线距,每平方公里观测点数20-50个,局部地质体厚大及构造稳定的部位可适当放稀观测点密度,在构造活动强、地层变化大的部位可适当加密。
观察路线应垂直构造线、岩层走向布置。
观察点应布置在岩层、标志层、含矿断裂等分界线或构造线等最有意义的地方,尤其是各种界线转折处。
对构造、含矿岩体、矿化蚀变带及其它重要地质体和找矿标志层,必须沿露头连续追索,详细观察、记录其出露位置、长度、产状、矿化特征和围岩蚀变等,并测制垂直走向的短剖面或露头素描图。
同时,按规定间距,沿厚度方向采集连续拣块样。
并注意收集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资料。
地质观察点按顺序统一编号,不得重复,标绘在图上,并在实地用红油漆标注。
地质图在野外直接填制,实地连图,宽度小于1mm的标志层、矿化蚀变带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体可在图上夸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