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713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2013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11级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时间:

2013年01月22日

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分

命题、审题人: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

“Therivercancarryaboat,yet,itcanturntheboatas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QiuB.ZhuangZhouC.MengKeD.XunKuang

2.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3.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

“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

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②道家③墨家④法家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

迁葬之日,10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

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A.他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他编纂了《纯粹理性批判》,使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5.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

中国的这项发明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

A.汉朝初B.唐朝末C.宋朝初D.明朝末

6.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

“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此评价的依据不包括()

A.张衡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二京赋》

B.张衡在地震学方面贡献卓著,制作了地动仪

C.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

D.张衡改进了天文仪器,创制了《授时历》

7.1819年,瓦特逝世,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功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

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瓦特创立近代物理科学体系

B.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突破了生产发展的动力“瓶颈”

C.瓦特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D.瓦特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革命

8.李鸿章说:

“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

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

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绝而不悔。

”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

A.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B.学习西方的变法改革

C.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D.为人臣必须明哲保身

9.历史学家陈旭麓评价一历史事件时说: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

”该事件是()

A.中共“二大”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D.二次革命

10.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论著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论持久战》、《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2.恩格斯说: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

A.古典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D.启蒙运动文学

13.下列美术作品与所对应的美术流派错误的是()。

A.《马拉之死》──新古典主义美术

B.《自由引导人民》──浪漫主义美术

C.《播种者》──现实主义美术

D.《格尔尼卡》──印象画派

14.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

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被迫造**

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

15.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

A.世袭B.多生产粮食布帛

C.经营工商D.取得军功

16.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兼并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17.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

“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

“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B.冗兵C.积贫D.积弱

18.恩格斯说:

“战争证明:

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

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

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克里米亚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十月革命

19.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

“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

“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

”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20.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②农业生产结构更新③新的生产技术得到应用④农民逐渐摆脱贫穷走向富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1.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

“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22.“(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日本积极主动学习西方

B.日本学习西方领域广

C.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学习外来文明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D.过多学习外国,使日本失去自己的特色

23.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

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B.“废藩置县”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

24.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D.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

25.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50分,其中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

26.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传统观念变化不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这个时期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4分)

(2)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思想?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5~18世纪在思想观念上欧洲变化巨大、中国变化较小的根源。

(8分)

26.

(1)欧洲的变化:

追求货币财富,重商主义盛行;人文主义出现,否定以神为中心;启蒙思想产生和发展,批判、否定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

(任答两点4分)

(2)中国的变化:

工商皆本思想(2分)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2分)

(3)根源:

经济上:

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广泛;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4分)

政治上:

欧洲君主权力相对弱小,支持工商业发展,以此增强统治实力;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分)

27.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公元471年,在孝文帝控制王权时,北魏开始有计划地实行汉化政策;在宫廷中使用汉语,拓跋贵族的服饰汉化,采用汉人的风俗习惯,使用汉族人的姓氏。

他也鼓励拓跋贵族与汉族人通婚。

为增加汉人对拓跋贵族的尊敬,孝文帝颁布政令,允许拓跋族人与汉族贵族为同等地位。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

材料二:

明治政府颁布法令:

官员礼服为西式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为使日本人长得更高天皇下达食牛肉的敕令。

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有轨马车、人力车、火车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

改变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极端做法,不仅花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而且伤害了一般日本人的感情,因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引发社会震动。

……著名大学教授,小说家夏木漱石批评这种欧化风气是一种“轻佻”行为,他担心浅薄地模仿西方会失去“日本人的特性”。

著名医学专家森鸥外也反对完全以欧洲为模子来改变日本的习俗、制度和机构。

甚至福泽谕吉也改变了腔调,认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不能全面放弃,应“尽量少抛弃”,而对西方文化应尽量多吸收,从而提出了“少弃多采主义”。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对当时北魏政权产生了哪些影响?

(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日本的什么政策?

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价。

(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归纳说明为什么许多重大改革都把移风易俗作为革新的重大举措?

(2分)

27.

(1)目的:

为了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进步(或适应民族融合趋势)(4分)影响: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可,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4分)

(2)政策:

“文明开化”政策。

(2分)评价:

它有利于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改造日本社会习俗;有利于日本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分)但是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弱化了日本传统文化。

(2分)(3)原因:

旧的风俗往往会起到阻碍改革的消极作用,通过移风易俗,促使人们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为改革开路。

(2分)

28.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下图是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

材料三: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之死的原因有哪些?

从中反映了哪两种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变法的结局有何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存在哪些不足?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不足的社会根源。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归纳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

(2分)

28.

(1)原因:

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抵制;秦孝公去世。

(2分)矛盾:

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

(2分)

(2)问题:

保守势力强大;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2分)结局:

最终造成变法的失败。

(2分)(3)不足:

维新派缺乏足够的勇气和经验;变法操之过急。

(4分)根源: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存在软弱妥协性。

(2分)(4)统治者的支持与否;改革者的策略与胆识;人民大众是否拥护等(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说法也可适当给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