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4480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docx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

 

研究性学习

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

 

研究领域:

历史政治

指导老师:

***

课题成员:

王璨(组长)冯国忠王峙恒李源洋罗凯迪蔡晨昱

 

课题班级:

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3)班

日期:

2012年4月

 

第一部分:

前言

 

课题背景:

当今社会,难免会听到中日关系的一些风声,而从现在的中学生的看法中,我们听到了不少对日本的不满,但也听到了不少同学将日本视为自己未来的去向,为了让现代中学生对日本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为了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将本次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定名为“中国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研究”。

课题目的和意义:

通过此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日本侵华的罪证,铁的证据,血的写照,了解现在日本右翼分子在历史教科书中对侵华事实的歪曲。

增强同学们憎恶、痛恨战争和热爱和平的责任感。

课题内容:

通过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同学们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态度,使用大量图片向同学们展示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及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对中国军民的种种罪行,了解现代中日的关系,使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对日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课题研究方法:

1、到图书馆或网上搜资料、学校、家里、市区图书馆。

2、整理资料

3、分组汇报、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4、学生进行总结。

人员安排:

王璨组织、撰写探究实践报告和负责其它工作;

冯国忠,王峙恒负责查找资料;

罗凯迪,李源洋负责调查基本资料以及发放问卷;

蔡晨昱负责幻灯片制作。

时间安排:

2012年4月上旬进行书面报告,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探究、发放问卷等。

预期成果:

增强学生憎恶、痛恨战争和热爱维护和平的责任感。

通过分组探究相关资料并写成论文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调查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呈现。

表达形式:

以文字,图片为主,音像资料为辅。

摘要:

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很小,资源贫乏。

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有很强的侵略性。

南侵、北进是他们向外侵略的既定国策,都是以侵占亚洲大陆为目的的,故称为“大陆政策”。

20世纪二十年代起日本就出兵中国山东,干涉中国内政,制造了济南惨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

接着又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其后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推行“三光”政策,犯下了无数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无法消弭的痛苦记忆。

关键词:

战争侵略痛苦大陆政策滔天罪行

-------摘自《XX》

 

第二部分:

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认识

 

一、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

一个世纪多以来,我国共经历了日本对我国两次侵华战争,分别为一胜一负,下面将其逐一介绍。

1.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

中国方面: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王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清朝于1888年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力量,即使欧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

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所谓的“中兴”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军队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赞同

2.抗日战争

(1)、席卷全球的第三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称为大萧条时期),主要国家先后陷入困境,大量公司倒闭、人口失业,经济急剧下滑。

美国人搞了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希望对外扩张以解决资源、市场、失业问题。

希特勒说“要用德国人的剑为德国人的犁开辟土地”,日本人则垂涎于‘满洲“巨大的资源、土地、市场,31年之后日本大量向东北移民。

(2)、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有个著名的”田中奏折“,定下日本国策:

欲政府世界,必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征服朝鲜。

日本几乎就是按照这个步子走的。

(3)、中国国内蒋介石逐渐统一了中国,先是张学良臣服于蒋介石,使日本希望控制张学良以控制东北的希望落空,后是蒋介石把红军逼到了陕北,眼看就要全面统一中国,而且1927-1937年中国开始了”十年黄金时间“经济、军事、政治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日本非常担心任由蒋介石发展下去,中国就有可能成为具备大国实力,所以要趁国共内战的时候抢先出

二、侵华战争的过程

 1894年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爆发中日“甲午战争”。

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

“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定远”号管带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壮烈牺牲。

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

1898年日本强行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

1900年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镇压义和团等反帝爱国运动。

7月,日军攻陷天津,在津抢劫白银200多万两。

  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那里烧杀淫掠。

  1901年9月,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交出税务、使馆区管理权,并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拥兵50万的东北边防总司令张学良不战而退,日军强占我国东北,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东北全境,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横尸遍野,使我三千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也就是“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之后日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

  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

  11月,日军占领上海,在南市放火连烧9日,军民死伤无数,上海5255家中国工厂被占,损失超过8亿元。

  12月13日,日军攻下首都南京,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6周内烧杀淫掠,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造成了城内几乎无中国人的惊人局面。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兹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

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三、侵华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被抓到日本的华工大约1000多万,从1874到1945日本侵华时期,中国非正常死亡累积人数至少达2.8亿,经济损失50万亿美元。

 

第三部分:

调查研究

一、调查问卷

关于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的调查问卷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师大附中高一3班的同学,本次我们的调查题目是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答题,谢谢合作,所有题均为单选。

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写出你所选择的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第6题:

1.想到日本,你首先想到什么?

A、动漫B、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C、优质的数码产品D、两国之间如波浪般的关系E、其他(是什么,写出来:

2.从各方面看,你喜欢“日本”这个国家吗?

A、喜欢,它的动漫真的好诱人啊!

B、讨厌,恨它还来不及呢!

C、无所谓,我对日本不感兴趣。

3.你对日本侵华战争抱怎样的态度?

A、愤怒,好可恶啊!

(╰_╯)#B、生气,但不愤怒%>_<%

C、抱一颗平常心(⊙_⊙)一般吧D、无视╮(╯_╰)╭

4.针对现今社会日本篡改教科书的行为,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

A、无视,小日本爱怎样就怎样,和我没任何关系。

B、一定要加以制止小日本无耻的可恶行为!

C、没什么,很好。

5.你知道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吗?

A、1949年10月B、1937年12月

C、2012年1月D、1931年7月

(选答题)6.你认为导致日本侵华战争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O(∩_∩)O谢谢你的合作

比例:

1:

2

二、数据分析

第1题

A

B

C

D

E

20%

63.5%

4.9%

9.5%

2.1%

第2题

A

B

C

25%

35%

40%

第3题

A

B

C

D

80%

15%

5%

0%

第4题

A

B

C

5%

95%

0%

第5题

A

B

C

D

0%

95%

0%

5%

三、小组成员调查汇报

 

冯国忠:

在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严重地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严重地分裂了中国,使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地削弱。

也就是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与抗日战争以前的民国的统一程度相比是大大降低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几个汉奸傀儡卖国政权的存在,是中国的国耻。

首先,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该民族本身就有很强的宽展疆土的意识,或者至少是获得本土以外的资源的意识就十分强烈,我们从日本人对待金属武器,尤其是刀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

  其次,当时的正处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对于建立在经济和商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更加明显。

那么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内的各种矛盾激化,势必导致社会动荡、政局动荡。

在这样的形势下,就有两条路线摆在政府的面前:

一是在本国内部化解矛盾,罗斯福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法。

二是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就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拉动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

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巨额的战争赔款来缓解经济上的危机。

德国、,日本正是采取的这样的方式。

  当时亚洲国家普遍较弱,这又是发动战争的另一个好的机会。

另外,由于在一战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发展海外殖民地的观念可能已经在日本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了。

  这样,就不难理解日本的动机了。

同时对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行动又可以对苏联造成威胁,从而与欧洲战场进行呼应。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历史的必然。

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都对日本侵华战争表示一种愤怒,讨厌,而且在第五题中,大家都能选对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从中,我发现中国学生都能勿忘国耻,这点很好。

对于日本侵华战争,我们不能忘记国耻,要用科学的头脑理性看待。

当今的世界是和平发展的世界,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外交,还是在其他方面。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不负国家的重望,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罗凯迪: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高中生对待日本侵华持愤怒状态,同样也有不少的高中生也热爱着日本动漫,我们认为中国现在应该保持对日友好状态,但在钓鱼岛,及国家主权方面要立场坚定,不能动摇,不到万不得已不采取武力斗争。

而中国在动漫制作方面急缺人才,没有好的动漫形象,也有部分地方抵制日本动漫,对于此,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动漫的好的一方面,而不该完全抵制,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王峙恒:

本次,我组针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做了一份问卷调查。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始终不忘国耻,铭记历史。

二战期间日军对我国做了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战后日军却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一血的战争!

篡改教本、错堪历史、拒不认账的一系列行为表现出日本的残忍无道!

对于今天的我们,应该正视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坚持发展原则。

1937年12月,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1937年12月,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

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

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

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

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

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

“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

“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铭记血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作为今天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源洋:

蔡晨昱:

这次研学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我们组的课题是关于中学生对日本南京大屠杀的看法,通过做问卷调查,还是有些人不知道这次大劫难的具体时间,让人心寒,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是要爱国,虽然是历史,是过去,但我们也要铭记历史,只有强大才是王道,没有人敢欺负,这是中国的耻辱,让我们深深地记住,这次血淋淋的教育,落后就要挨打,要有先进的知识和武器充实自己,通过这次研学,我觉得我们调查速度和小组分工合作比第一次默契了许多,希望下次依旧这么有行动力。

 

第四部分:

分析总结

第三次研究性学习就要告一段落了,对此,现将本小组在本次研究性学习期间所研究的内容和启示加以概括。

首先,本次是建仓促,我们难免会犯下一些错误,但我们能够及时改正,这使我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我们选择课题研究的题目时,我们就打算完成一个和日本有关联的课题,在最后,我们选择了“中学生对日本侵华战争的看法”这个题目。

回首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很密切,从最早的徐福东渡到鉴真东渡,从汉字到日文,从中国古代的京城到日本曾经的首都京都,这一切,全部说明曾经的中日关系一向是很友好的。

但为什么,百余年来,中日关系不断恶化,我们对此进行研究。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提起日本后,最先想起的是对中国的侵略,这表明现今大多数学生能够正视历史,没有忘记国耻。

而在接下来,同学们就会想到日本的卡通动漫。

的确,日本的动漫很好。

在问到“你喜欢日本这个国家吗”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将近全部的同学认为很讨厌,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不能够正视国家的行为。

虽然日本曾经侵犯过我国,但从现今和平的角度看起,我们认为应该从各方面角度来讨论一个国家。

例如,日本的数码产品质量就很好,中国在这方面一定比不上日本,因此,应该向日本多多请教,这样才能完善自我的能力水平。

日本政府擅自篡改教科书的行为的确令人震惊,这种做法不仅使我国的利益受到损害,还破坏了两国人民友好的情谊。

另我们意外的是,在问卷的第5题,有少许同学将南京大屠杀的日期记错,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应该的。

最后,我们为同学们提出了建议:

希望同学们能够正视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不夸大,也不歪曲,从合作中竞争,从竞争中合作,这才是21世纪所期待的中日关系!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一、网络查找

1、XX搜索:

二、调查方式

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4份。

调查对象:

师大附中高一年级1.2.3.4.6班部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