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4081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既包括学科课程,又包括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又包括隐性课程。

2、语文:

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语文学科课程:

主要由语言学和文学的基础知识按照教学理论的规范组成。

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书面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既涵盖外部语言,又涵盖内部语言;既有现代汉语,又有古代汉语;既包含语音、文字,又包含语用、文章;既有语体文,又有文言文;既涉及文学语体,又涉及实用语体。

4、《学记》:

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全文1229字,但内容十分丰富。

它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5、《论语》:

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整理而成。

《论语》全书基本采用问答体裁,分二十章。

其中,蕴含的教育方面的思想是《论语》艺术的精华之所在。

《论语》记载了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6、朱子读书法: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它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法,特别是有关读书法的论述记录了朱熹丰富的语文教学思想。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忌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是朱子读书六法的基本内涵。

7、蒙学读本:

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做“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叫做“蒙学读本”。

蒙学读本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己种:

《急就篇》和《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简称“三、百、千”)。

8、四书五经:

中国学校教育的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伍经(《诗》、《书》、《易》、《礼》,《春秋》。

二、填空题

1、语文基础知识2、工具性3、《急就篇》4、“以人为本”

5、国文6、儒家7、《学记》8、道德9、教材10、“四书”、“五经”11、《蒙学课本》12、甲骨卜辞

三、简答题

1、①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②由重视知识的积累向重视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发展;③由着重培养学生的共性向着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①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②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③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④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3、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

(2)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关系。

(3)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

情感是文章的主旨。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5)提高教师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4、①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或热爱中国文化的感情,体现中国文化的素质。

5、小学语文教材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

早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小学语文教科书,既小学语文课本,这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材改革的日渐深入,它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教科书之外,还包括教学指导书(或称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补充读物、幻灯片、字词卡片、录音带、录相带、激光视盘、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显然这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其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本)是主体、核心。

6、

(1)教材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主要凭借。

(2)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

(3)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

7、

(1)基础性。

(2)规范性。

(3)权威性。

(4)整体性。

(5)导向性。

8、

(1)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2)语言文字要规范。

(3)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

(4)要为发展学生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5)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四、论述题

1、

(1)从“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到“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情感、习惯、方法和文化底蕴等基础素质的培养”。

(2)从“高要求高效益”到“适当降低要求,留有发展空间”。

(3)从“思想道德教育”到“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4)从“传授、被动接受”到“注重学生主体、培养创新精神”。

(5)从“繁琐分析”到“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运用、迁移”。

(6)从“以客观题为主的评价”到“以主观题为主的评价”。

2、

(1)政治:

己乎在所有的国家或地区,政治对课程设置都有很大影响,因为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而存在,直接决定着一种制度所培养的接鞍的标准。

 

(2)经济:

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准,对学校课程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复杂而间接的,教育经济学就是专扪用来研究它们关系的一扪边缘学科。

 (3)哲学思想和文化:

哲学思想是许多学科的渊源,持什么样的哲学观对教育目标的制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与历史上传统文化一起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与发展。

(4)科学技术: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科的设置,语文就是影响最大的一扪课程。

(5)学习心理学:

在西方,行为心理学、人文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流哌的心理观点对课程设置影响较大,语文课程设置及发展上的巨大变化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1)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要正确处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系。

(3)要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学记》:

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全文1229字,但内容十分丰富。

它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2、《论语》:

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整理而成。

《论语》全书基本采用问答体裁,分二十章。

其中,蕴含的教育方面的思想是《论语》艺术的精华之所在。

《论语》记载了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3、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从1982年下半年起,在三所小学一年级六个教学班进行的。

方案的总体设想是:

以学好汉语拼音,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以发展语言,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

在儿童入学不久,未识汉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采取提前读写和阅读与写作同时起步,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做法,以达到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儿童智力的目的。

4、随课文分散识字法:

1958年秋,斯霞开始试教小学伍年制教材,采取了多读课文多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法。

这种识字法的特点,是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课文语言环境中进行,即贯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例如,斯霞教“我们爱老师”一课: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花朵”,、“园丁”都是新词,离开句子单独讲“花朵”就是一朵花,“园丁”就是种花栽树的工人.但这儿的“花朵”指的是学生,把小学生比作鲜艳的花朵,这儿的“园丁”指的是老师,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

教学时,斯老师把生字新词与全句联系起来教,使学生较容易地确切把握这些词的含义。

这种分散识字方法,具体到一篇篇课文教学时,是先教生字还是直接教课文,斯老师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

课文较短,生字,新词不多的,就将生字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教,课文较长,生字新词又多的,采用先救生字新词,再读课文的方法。

随课文分散识字,能否教给学生有关汉字规律的知识呢?

斯老师在教学时,结合出现的生字,相应地进行构字规律的教学。

在学了若干篇课文后,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安排各种字词的归类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集中识字方法:

58年黑山北关学校进行了语文教学改革,首创了归类集中识字法。

这种集中识字虽然采取生字暂时脱离课文教学的办法,然而不是孤立地教生字,而是将生字按照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归类编排,并以字带词。

最初的集中识字是采取看图识字,以歌带字,后采用四声带字(即同音字归类)法。

随着集中识字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又创造了“基本字带字”等识字方法。

什么是基本字?

基本字是指一组合体字中,在字形结构上共同具备的,而又是最基本的那种字。

如:

“权、劝、欢、叹”一组字中,其中“又”字是基本部分,称基本字。

多数的基本字是独体字,也有一些是合体字,“基本字带字”法的最大优点是它不受形声字、非形声字和简化了的汉字的限制,使字的归类范围扩大了。

例如、基本字“工”可带出“江、缸、红、汞、巧”等。

在字形结构上,是同中有异的。

教学时,要抓住“同”,分清“异”,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汉字结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从本质上看,集中识字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提高语文程度;②符合心理需要;③促进智力发展;④便于掌握规律;⑤有利识字巩固等方面。

但它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①许多拼组字和基本字只有外在的形近,并无内在的联系,集中识字愈多,负担就愈重;②无法称说,难以认识的构字部件,给识字教学增添了麻烦;③许多基本字是冷僻字或次常用字,拼组字却是常用字。

6、部件识字教学:

按“三级结构”有层次地层开。

这三级结构是:

一级结构——用笔划分析法教授单体字。

二级结构——用单部件分析法教授简单合体字。

三级结构——用复部件分析法教授复杂合体字。

部件识字教学贯彻“教、扶、放”的原则,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它所独有的特点:

突出汉字识记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提高独立分析字形,自学汉字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为电脑处理汉字及辅助识字教学,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

7、辨析力:

在听清语音、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对讲话的内容,语言的评价和判断的能力,这种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分析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有重要的意义。

8:

记忆:

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9:

应变能力:

在说话的过程中灵活、变通的能力。

二、填空题

1、千字文2、2500字3、会用4、非智力5、六书

三、简答题

1、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具有很强的理论概括的特点。

(2)知行统一的哲学思想在学习理论中的具体运用。

(3)具有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特点。

(4)反映了基本的学习规律、原则与方法。

2、蔡元培在语文教育思想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1)改革国文教学。

(2)提出读书是为了应用,学国文是为了使人人都能掌握表情大衣的工具的新思想。

(3)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憎要学习白话文和国语。

(4)主张实行新的教学方法。

(5)提出了美育思想。

(6)提倡主义符号和拉丁化。

蔡元培的语文教育观,充分的体现了实用和效率的思想,在当时以及后来语文教学革新的运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又是一般学者所难以企及的。

3、夏丏尊在语文教育方面有哪些主要贡献?

(1)提出“语感”论。

(2)研究语文教材的序列。

(3)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

4、朱自清语文教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强调经典训练的重要性。

(2)重视语文技能的训练。

(3)重视“朗读”“诵读”训练。

5、叶圣陶语文教育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材观。

(2)语文工具论。

(3)语文能力观。

(4)教学方法论。

6、张志公语文教育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倡导语文教育科学化。

(2)重视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3)把语法教学引进语文中。

(4)教学原则论。

7、吕叔湘语文教育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确定语文科的性质。

(2)口语训练与文字训练并重。

(3)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4)重视语文能力的训练。

(5)重视文言教学的方法。

8、识字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1)要充分利用汉字结构的特点和构字规律。

(2)要把字的音、形、义教学统一起来。

(3)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9、识字教学有哪些基本原则?

(1)识字要音、形、义相结合。

(2)识字要和认识视物相结合。

(3)识字要与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

(4)识字要与写字相结合。

10、识字教学有哪些主要方式?

(1)边读课文边识字。

(2)学习生字,再讲读课文。

(3)一部分生字先学,另一部分生字随课文学。

11、巩固和应用识字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1)依据学生识字心理教识字。

(2)科学地组织复习。

(3)引导学生在读写中应用。

12、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1)要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2)要认真设计话题,使说者想说,听者爱听。

(3)纠正学生的语病要着眼于所表达的内容。

13、思维和听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思维是听话、说话是基础。

思维清晰,听话时容易抓住别人讲话的要点,说话是时容易做到明白顺畅。

(2)思维对听话,说话起组织调控作用。

听话时边听边想,说话前再用心想一想,经过思维对语言的组织和调控,说出来的话才会条分缕晰。

可见,听话、说话与思维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即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听说能力的高。

14、说话课有哪些听说训练方式?

(1)看图说话

(2)观察说话(3)创设情境说话(4)听故视说话(5)小实验、小制作说话(6)讨论、辩论

15、说话课有哪些听说训练的方法?

(1)语文课上的天天练。

(2)结合识字教学进行听说训练。

(3)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听说训练。

四、论述题

1、试析传统语文教学的得与失。

经验

(1)教学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并且充分运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传统语文教学,充分运用这些特点,表现在下述己个方面:

①从古代到消末民初的识字教材己乎无例外是整齐押韵的;②采用科学的、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③特别重视语序和辅助词。

(2)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

故古人认为多读书是根本;②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故要多写多作。

(3)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经验是重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自己能不断的增长读书作文的能力。

 缺点与问题

(1)语文教学全部以书面训练(读、写)为内容,完全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

(2)长期坚持‘文言’,能够提高一定语言能力,但无法全面有效的提高现代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3)前人不善于总结经验,没有形成一套语文教学的理论。

(4)用名家名作的文章选本进行语文教学,可以选择佳作作为示范,举一反三,但弊端很多:

①脱离实际应用;②以语言教育的角度看,没有系统,反映不出语言训练的计划和步骤。

实际效率很低。

2、 试分析听话能力的基本结构。

(1)注意力

(2)理解力(3)辨析力(4)记忆力

3、简述听、说和读、写的关系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构成了语文能力的整体。

在这四种语文能力中,一方面,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说在前,读写在后;另一方面,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看:

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口头语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产生远远先于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从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看:

书面语言的产生,使语言具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即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

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过程中,通过口说耳听形成的;书面语言则要眼看手写,必须经过专扪的训练才能掌握;口头语言可以伴随手势、表情,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因而允许省略、压缩;书面语言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可以修改、推敲,因而比较准确、连贯;口头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交际阶段,而书面语言一开始就具有独语的性质。

尽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们相互为用,彼此联系非常紧密。

一方面,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而且口头语言随走哏会生活的发展不断涌现新的语汇,被书面语言吸收,从而使之更加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因为书面语言在独语的过程中,可以把思想表达得更完整,更充分,更精确。

口头语言语病可以通过书面语言学习,逐步得到纠正,使之日趋规范。

口语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必将促进书语言的发展。

从教学实际及实验研究看:

听说读写之间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尽管往往训练有所侧重,但很少训练是单一的,需要多种训练相结合。

训练不管怎样组合,其共同规律依然是:

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

凡听力差的学生,一般理解力也低,对教师的提问很难做出正确的回答,课堂讨论时不愿意发言,即使发言也多是不得要领或语无伦次。

这说明听的能力制约着理解能力和说的能力的发展。

同样,口头语也制约着书面语言的发展。

综上所述,听说和读写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听说读写宜并重:

“听说读写宜并重”的实质是: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把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

听说读写之所以成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由其内部规律决定的。

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听说读写训练同样重要,要以口语训练为基础,以听说带动读写,用读写促进听说,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协调发展。

为了贯穿落实“听说读写宜并重”这一原则,在教学思想上,要对“听说读写”同样重视,从备课到上课统筹安排,全面训练,不轻此重彼,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阅读课,总要让学生读书,并要求他们回答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4、试分析说话能力的基本结构。

(1)组织语言的能力

(2)表情达意的能力(3)应变的能力

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圈画批注的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传统的读书经验说明边读边想与圈画批注可以互相促进。

小学生练习圈画批注的主要内容是: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感受深、受感动、受启发的地方(除了画下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认识、体会、感受和想法);不理解、读不懂的地方,等等。

有时候对课文中的某一内容有怀疑、有不同的看法,也应当记下来。

一般地说,圈画批注可以在中高年级进行,开始可以只要求圈圈画画,逐渐提高要求。

2、“揣摩、引导、讨论、点拨”:

 学生通过“揣摩”“讨论”的学习实践进行自说学习;教师通过“引导”、“点拨”发挥主导作用,“揣摩”是教学的基点。

教师在学生揣摩之前要予以指导,“讨论”在揣摩的基础上进行,可以实行分组讨论,也可以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的“点拨”贯穿于讨论的全过程。

3、“一篇带多篇,精读与略读结合”:

强调在教要得法的前提下,学生要读得好,读得快,读得多。

有的教师把思想内容接近的课文放在一起教。

有的教师把写法相似的课文组织在一起,“详讲一篇,通晓一类”。

有的教师采取“以主带辅”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后,再相机引导学生阅读己篇补充材料。

4、“导读--扶读--自读”:

这是一种体现围绕学法设计教法,学中明法、以法导学的阅读教学结构。

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每此借的写法大体相同,教学时可以导读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这一自然段,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学的过程,小结学法。

教师再扶读下一段,最后让学生利用学法自读向燕子借尾巴的一段,可以在自学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5、“变序阅读”:

这是一种要么为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要么为了突出理解的重点,而改变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设计的课堂结构。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篇尾点明: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教学时先抓住这句话的意义来理解,再分析课文记叙的四件视,从后向前讲解分析课文。

6、“读读、说说、议议、写写”:

“读读”:

即指导学生通过多种读的形式和独立思考,使学生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说说”,即指学生或围绕提示的问题或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感受,谈体会,可以各抒己见,也可以展开讨论,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议议”,即指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少量的,关键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7、8、命题立意:

出题目和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

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能够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给文章拟定题目,根据别人的命题作文时,具有审题的能力

9、多看:

就是经常认真地看,看明白视情的来龙去脉,视物的特点性质,人们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爱、憎等)。

10、多听,就是注意听懂人们的不同意见、不同反映,并且从听的中间开阔知识领域,了解古今中外许多视情。

11、真实:

文章同它所反映的生活相符合,这里的生活包括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作文教学,特别是小学作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

12、多问:

就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某些不明白的视情向家长、老师、同学求教,使自己了解得更多。

13、多想:

就是把自己观察到的视情在头脑里多回忆,多联想,多问己个为什么,从而巩固看和听的成果,锻炼思维,形成深刻的印象。

14、多记:

手比较勤,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下来。

15、多写:

可以写生活日记,也可以写观察日记。

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就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这样做,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这样做。

16、审题:

要能把教师出的题目的含义弄清楚,然后再在这个范围内选择材料,确定中心。

17、作文:

写话,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它与说话不同,每篇作文都要有一个中心,要把有关中心的话写进去,而且要排列得妥贴,使中心显露出来。

那些漫无限制的随意话,都好剔除干净,文章要讲究经济。

一篇文章,必须把紧要的话都写进去,叙述一件视情,得注意详略。

那些要让人家详细明白的部分应当不惜笔墨,这些就是作文选材组织问题。

18、审题:

要揣摩出题目的人希望写什么,希望怎么写,揣摩怎样使自己的作文对上出题目的人的意图。

如果过于强调审题,学生所考虑的就不是自己最想说什么,最急于表达什么了。

这是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19、类比思维法:

根据两个对象的相似性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20、集体激励法:

也叫头脑风暴法,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要求参与者在较短时间内自由地、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21、小学语文学法:

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22、智力:

通常叫智慧,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

24、逆向思维法:

也叫反向思维法,“反过来想一想”,这样能够避免正向思维和单向度认识过程的机械性。

25、系统思维法:

把一个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或者从整体观点出发,考察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以获得最优效果的思维方法。

26、直觉思维法:

在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在对事物的观察过程中获得某种启发,直接觉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做出直接综合判断的思维方法。

猜测、预感、假设、灵感等都属这种思维方式。

27、联想思维法:

在头脑中把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把一事物的思想或表象推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思维方法。

28、想象思维法:

对头脑中已有的观念和表象进行重新加工和改组,以建立新观念和新表象的思维方法。

29、自我提问法:

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学生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并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从而提高创新学习能力。

30、相互提问法:

将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