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876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docx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

 

3组

 

成员:

宋秋雨、裘艳芸、阮筠酌、沈怡、邱力、邵杰邦

 

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摘要:

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国全部经济往来的状况,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一国的国际收支构成和总貌,同时也为一国政府采取相应调控措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本文主要对新加坡近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金融账户等主要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深入分析了新加坡双顺差形成的原因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采取的应对措施。

同时,本文还对外汇市场运行与新币汇率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新加坡国际收支情况及其特点,并进一步了解新加坡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关键词:

国际收支;贸易关系;双顺差;汇率

引 言

新加坡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模式为“国家资本主义”,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经济金融实力不容小觑。

近年来新加坡的经济增速放缓,各项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且始终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谨慎的财政政策。

在贸易及国际收支方面,新加坡经常账户顺差扩大,国际储备略有下降,支付能力有足够保障,并且无对外债务。

此外,新加坡与中国自1990年建交以来长期保持着密切且良好的贸易关系,故分析新加坡的国际收支状况对了解两国贸易往来有很大的必要性。

 

1国际收支概况

1.1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新加坡的经济增速放缓。

2016年新加坡经济增长2.0%,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但这一增长水平仍低于全球平均增速,也显著低于亚洲发达经济体5.4%的平均水平。

贸易及国际收支方面,经常账户顺差扩大,国际储备略有下降,2016年国际储备能够满足近7个月的进口用汇,支付能力有足够保障,并且无对外债务。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走势分化且新兴经济体进一步承压。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不平衡的缓慢复苏格局。

美国经济持续向好,欧元区经济仍旧疲弱,日本经济步履蹒跚,新兴市场增长动力减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连续四次下调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估值,并称世界经济正步入不温不火低增速的“新平庸”时期。

由于经济复苏状况不同,2013年以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势分化,美元汇率逐步恢复强势,这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调整。

2014年9月份,我国境内外汇市场供求突然出现较大的负缺口,就是在国内8月份主要经济金融指标偏弱、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美元汇率明显走强等内外部偏空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境内市场作出的强烈反应,同时也反映了跨境资本流动从前期“加杆杠”转向“去杠杆”所引发的“钟摆效应”。

近期,地缘政治冲突、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此起彼伏,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情绪、投资风险偏好的波动。

1.2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新加坡的国际收支近几年来一直是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双顺差。

货物贸易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占据顺差主导地位。

虽然期间略有波动,总体趋势处于上升状态。

数据来源:

CEIC数据库

新加坡服务贸易在2011年还处于顺差状态,然而12年到16年间,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水平。

由下图可以看出2011年之后,新加坡的逆差持续扩大,直到2016年七八月份,逆差额有所减小。

数据来源:

CEIC数据库

自2012-2016年,新加坡金融账户持续表现为顺差,且大致呈现顺差上升的趋势。

其中证券投资占主导。

数据来源:

CEIC数据库

数据来源:

CEIC数据库

官方储备资产总体下降趋势,到2016年有所回升。

见下图。

数据来源:

CEIC数据库

 

表1-1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2011-2016(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或

地区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经常账户

新加坡

61,044.02

50,252.22

51,168.30

60,818.91

53,756.88

56,501.11

经常账户:

货物

73,367.36

71,230.69

75,024.13

81,712.24

82,848.00

82,786.22

经常账户:

货物:

信贷收入

441,007.11

442,837.67

447,678.49

442,666.59

379,567.58

361,580.19

经常账户:

货物:

记入借方

367,639.74

371,606.98

372,654.36

360,954.34

296,719.58

278,793.97

经常账户:

服务业

999.30

-3,523.79

-7,375.37

-6,016.57

-5,906.35

-5,938.56

经常账户:

服务业:

信贷收入

119,265.52

127,364.11

139,687.29

153,404.29

148,598.55

149,642.10

经常账户:

服务业:

记入借方

118,266.22

130,887.90

147,062.65

159,420.86

154,504.90

155,580.66

经常账户:

货物和服务

74,366.67

67,706.90

67,648.77

75,695.67

76,941.65

76,847.66

经常账户:

主要收入

-7,358.31

-10,634.99

-9,972.35

-7,911.61

-13,205.97

-9,496.03

经常账户:

主要收入:

信贷收入

64,244.28

63,322.00

65,657.32

67,363.48

62,924.88

65,496.75

经常账户:

主要收入:

记入借方

71,602.58

73,957.00

75,629.67

75,275.09

76,130.85

74,992.78

经常账户:

商品、服务及主要收入

67,008.36

57,071.90

57,676.42

67,784.07

63,735.68

67,351.63

经常账户:

次要收入:

信贷收入

5,074.27

7,733.60

8,443.22

6,919.54

8,167.73

8,151.08

经常账户:

次要收入:

记入借方

11,038.61

14,553.29

14,951.33

13,884.69

18,146.53

19,001.61

经常和资本账户

61,044.02

50,252.22

51,168.30

60,818.91

53,756.88

56,501.11

金融账户

42,387.36

24,568.92

33,903.62

52,466.20

51,503.28

59,278.86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资产

31,371.33

19,442.72

43,596.82

52,216.64

31,405.23

23,888.38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资产:

股票

24,286.20

18,217.92

34,762.89

53,367.90

23,787.83

20,447.96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资产:

债务工具

7,085.13

1,224.80

8,833.93

-1,151.26

7,617.41

3,440.42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债务

49,155.98

56,236.65

64,684.57

73,986.66

70,579.75

61,596.85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债务:

债务工具

7,967.24

10,630.19

6,865.02

12,184.21

-398.23

-8,449.16

金融账户:

投资组合:

资产

4,164.10

83,332.39

62,125.55

54,141.35

48,938.66

24,475.62

金融账户:

投资组合:

资产:

股票

2,674.01

40,497.85

34,780.79

29,540.43

46,781.74

22,238.92

金融账户:

投资组合:

资产:

债券

1,490.09

42,834.54

27,344.76

24,600.92

2,156.93

2,236.70

金融账户:

投资组合:

债务

-5,841.18

4,537.90

-1,466.79

5,904.50

-5,474.37

3,756.88

金融账户:

投资组合:

债务:

股票

-5,236.15

2,931.88

-7,222.01

2,306.38

-1,241.18

-155.33

金融账户:

投资组合:

债务:

债券

-605.04

1,606.02

5,755.21

3,598.12

-4,233.19

3,912.21

金融账户:

金融衍生品和雇员股票期权

17,078.32

-17,407.15

-13,059.30

-896.97

-12,548.22

4,632.06

金融账户:

金融衍生品和雇员股票期权:

资产

35,094.17

-40,275.55

-10,506.51

1,348.09

-11,703.23

5,485.52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33,088.41

-24.49

4,458.32

26,896.33

48,812.98

71,636.54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资产

77,639.98

19,489.45

102,193.72

79,685.41

42,496.46

84,713.48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资产:

债务工具

77,639.98

19,489.45

102,193.72

79,685.41

42,496.46

84,713.48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资产:

债务工具:

接受存款公司,不包括中央银行

58,419.23

-13,150.05

64,557.50

39,771.52

16,074.92

24,752.19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资产:

债务工具:

一般政府

26,930.55

15,436.40

29,593.46

17,386.37

10,677.21

43,200.87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资产:

债务工具:

其他行业

-15,562.63

19,390.54

13,703.27

19,868.67

14,648.63

15,649.20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债务

44,551.58

19,513.93

97,735.40

52,789.08

-6,316.51

13,076.94

金融账户:

其他投资:

债务:

债务工具

44,551.58

19,513.93

97,735.40

52,789.08

-6,316.51

13,076.94

当前加资本减去金融账户

18,656.66

25,683.29

17,264.68

8,352.71

2,253.60

-2,777.76

储备金及相关项目

17,242.39

26,222.73

18,097.18

6,823.77

1,052.61

-1,758.54

储备金及相关项目:

储备资产

17,242.39

26,222.73

18,097.18

6,823.77

1,052.61

-1,758.54

储备金及相关项目:

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贷和贷款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3新加坡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新加坡的经济在传统意义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

自1998年起,新加坡进入了转型阶段,金融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该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新加坡实施出口导向型和鼓励吸收外资的政策,导致资金过度流入,而国际资本的流动与国际收支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会推动本币汇率的升值,从而在宏观角度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影响国际收支结构。

2000年以来,新加坡出口增速整体大于进口增速,导致其出现长期经常项目顺差,为减轻持续顺差下的国际收支压力,新加坡积极完善涉外经济政策,促进协调和均衡发展,制定并修改了《金融管理局法》和《货币法》,对外汇储备管理设有专门条款,明确货币及外汇政策以稳定汇率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外汇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新加坡货币汇率的稳定,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势头。

同时,新加坡还鼓励国内企业和个人进行海外投资,限制国外资金的过度流入,并且设立了专门机构来具体管理和操作外汇储备。

在财政收支方面,新加坡实行谨慎的财政政策,要求每一届政府都必须基本实现预算平衡或略有盈余。

近年来,虽然新加坡政府财政支出略有增加,但财政收支仍保持稳健平衡并略有盈余。

总体来说,新加坡的国际收支运行以企稳为主,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以追求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2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表1-2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2011-2016经常账户详细目录

2.1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

新加坡的国际收支近几年来一直是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双顺差,但其实,“双顺差”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持续的双顺差会导致新加坡福利的巨大损失。

同时,双顺差意味着新币供小于求,在国际市场上会有新币升值的压力。

长期以来,新加坡实施出口导向和鼓励吸收外资政策,导致资金过度流入是双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通过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是亚洲四小龙腾飞和东南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新加坡经济恢复与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出口行业带动。

根据WTO统计资料,2000年以来,新加坡出口增速整体大于进口增速,导致出现长期经常项目顺差。

为此,新加坡制定并修改了《金融管理局法》和《货币法》,对外汇储备管理设有专门条款,明确货币及外汇政策以汇率稳定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外汇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新加坡汇率的稳定,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势头。

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和个人进行海外投资,限制国外资金的过度流入。

新加坡政府成立了政府投资公司,其目标是以利润为导向,对外汇储备进行长期投资,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

其做法是通过6个海外分支机构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上对股票、固定资产、货币市场证券、房地产和特殊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该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抑制了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又提高了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益。

然而近几年的持续顺差仍需要新加坡当局不断地调整和努力。

2.2经常账户项目分析

1.货物贸易。

新加坡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占据顺差主导地位。

这不仅与我国十分类似,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中,贸易收支有它独特的重要性。

商品的进出口情况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力生产率状况,反映了该国产业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和竞争能力。

从图表中来看,虽然从2014年到2016年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趋势向下,但从11年到16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新加坡的货物贸易处于稳定均衡水平。

究其原因,近几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复苏艰难,在全球贸易趋势性的背景下,新加坡经济总体呈现放缓趋势,而且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加坡经济冲击巨大,其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入中低速发展阶段。

并且新加坡经济属于外向开放型经济,且经济体量较小,国际环境对其影响较大,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下,新加坡货物进出口有所下降在所难免,但货物进出口差额维持稳定说明新加坡经济总体恢复的很平稳。

2.服务贸易。

新加坡服务贸易在2011年还处于顺差状态,然而12年到16年间,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水平。

其中主要是旅游业,知识产权使用费,通讯、计算机和信息,研发,技术、贸易相关及其他商业等构成新加坡国际收支的逆差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金融服务一直是顺差状态,极大地缩小了服务业中逆差水平。

3.旅游业持续逆差。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年各国旅游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11.新加坡空运交通网络完善,具备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供应充足,旅游景点丰富多样。

2015年,新加坡旅游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和总贡献率分别达到4.8%和10.0%,旅游业提供了8.5%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旅游业投资占其总投资的19.9%。

然而从下表中也看看出,新加坡不仅是一个旅游出口大国,更是一个旅游进口国家。

由图可见,新加坡的旅游支出占出口百分比远远大旅游收款占进口总额的百分比。

旅游业方面有很大的逆差,这与我国也十分相似。

但不同的是,我国旅游出口并不如新加坡。

而且构成两国旅游逆差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我国旅游业逆差的原因主要是对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服务业体制机制很不完善。

而新加坡旅游逆差的原因则主要因为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而空中交通系统以及水上交通系统的完善使新加坡人更愿意去往临近的国家旅游,像临近的国家泰国、马来西亚等是新加坡人出游最方便也最多选择的地方。

知识产权使用费、研发、技术贸易逆差持续。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报告指出,新加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位居亚洲之首,世界第二。

新加坡是一个科技创新十分发大的国家,同时他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十分严格。

然而尽管有十分发大的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法,新加坡任然面对着和中国一样的知识产权使用费以及相关研发、技术贸易逆差持续的状况。

中国主要因为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多科技都处于学习状态中,创新度不够而导致的知识产权以及专利方面的逆差。

而新加坡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都很强劲的情况下,这方面仍然是逆差只要新加坡不断追求更高的创新程度而进口更多的知识产权来创新能够解释。

金融服务的顺差缩小了服务业中的逆差程度。

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务产业、国家税收的最大来源。

从图表中可知新加坡的金融服务业从2011年到2015年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16年到2017年,金融服务业在国际收支中有所下降,但总体也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对新加坡金融业影响深远的,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监管思维的转换。

在1997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新加坡政府对金融监管以严厉著称,而在危机之后,则以“披露为本”,鼓励创新发展。

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需要,其在资本市场发放通用牌照(CapitalMarketServiceLicense),机构可以同时进行券商、基金、期货、REITs管理等业务而无需单独报批,过去10年间,申请此类牌照的金融机构也增长最快,从2003年的166家增长到2012年的250家。

曾有调查显示,在香港特区,向证监会递交申请至获批的平均时间要4-6个月,而在新加坡,获取金管局的批准只需两周。

由上图,可见,新加坡的金融和保险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很大,可以说金融服务业作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极大地推动了新加坡经济的增长。

2.3资本与金融账户项目分析

1.自2012-2016年,新加坡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表现为顺差,且大致呈现顺差上升的趋势。

其中证券投资占主导,也是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1980年前新加坡的对外直接投资很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其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增长,投资存量增长速度也较快。

近几年来新加坡直接投资始终表现为逆差,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5年到2016年直接投资逆差额相对较大,2015年直接投资资产314.05亿美元,2016年直接投资资产为238.8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3.9%。

而直接投资负债从2011年到2016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保持基本的稳定。

新加坡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以及海外资本来源地分布也有较大区别。

2.其他投资在近几年也基本表现为顺差,其净资产快速增加。

其他投资项下资本流动是影响新加坡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

2016年,其他投资项下净资产增加228亿美元,其他投资主要子项目均为净资产增加,反映境内主体对境内外汇率、利率及市场风险等的预期发生变化,扩大了资金境外运用,并偿还境外债务。

金融衍生品账户则呈现出顺差逆差交替出现的状况。

3.新加坡制定并修改了《金融管理局法》和《货币法》,对外汇储备管理设有专门条款,明确货币及外汇政策以稳定汇率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外汇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新加坡货币汇率的稳定,抑制外汇被过快增长势头,并于1981年成立了政府投资公司,目标以利润为导向,对外汇被进行长期投资,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通过6个海外分支机构在世界上主要资本市场上对股票、固定资产、货币市场证券、房地产和特殊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3中新贸易特色及新元人民币汇率分析

3.1中新贸易关系

中国与新加坡属于双边自由贸易的关系,两国于2008年10月23日,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础上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这是中国与东盟单个国家之间签订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这也可以解释新加坡是东盟内与中国贸易联系最为紧密的国家之一。

这个双边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12008-2016年我国对新加坡进出口贸易对比(单位:

亿美元)

说到中新的双边贸易,贸易互补性这个概念就随之突出。

贸易互补涉及到两方国家集中进出口的产品相吻合。

在此引用结论中新两国在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所存在比较优势差异,且具有互补性,比较优势的差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中新两国存在明显的产业内贸易互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产业内贸易成为中新两国的主要贸易特征。

由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额就可以看出中新之间的互补性越来越密切。

并且可以看到我国对新加坡出口总是高于进口的,虽然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新两国贸易受危机影响在2009年出现下滑,但在2010又迅速复苏,中国对新加坡的贸易整体上的顺差在不断增大,这说明中国对新加坡的密切性高于新加坡对中国,其中,因为中国向来外贸依存度比较高,而新加坡贯彻的是外向型经济政策,虽然中国的经济在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跨越式的增长,但是从产业链的分工来看,中新之间比较,中国较为依赖新加坡。

因此,两国贸易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结构上的稳定性都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3.2人民币与新元之间的汇率分析

图3.22008年至2018年SGDCNY日线图

不停的波动和震荡是新加坡元兑人名币的汇率所一直呈现的状态。

近十年来,SGDCNY指数曾下探到过最低点4.3916,也曾到过峰值5.3684,而最近几年,汇率一直维持在4.8、4.9左右。

2008年和2009年是次贷危机造成的受难年,新加坡的经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浮动汇率制又致使汇率市场的动荡,因此新加坡元兑人名币的汇率便在低处徘徊。

但是,新加坡是一个进出口外贸主导的小国,通过贸易的拉动可以快速地还本复原。

而且新加坡政府对新元也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新加坡金管局对新元的各项业务和交易设置了严格的监管指标,有效降低了外部冲击的影响。

自危机到2011年,金管局两次放宽货币政策,将新元汇率政策区间中心调整至新元名义有效汇率的主要水平,保持升值率在零水平。

此外,新加坡政府着力开辟和依托新兴市场,较少危机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到,新元汇率在4.3916触底后,随之便是为期几年的快速上涨,虽然在2010年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曲折摇摆过一段时间,但是随后仍一路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