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773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docx

原创江西省赣州市博雅文化学校届高三历史一轮课时易错题特训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第十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据载,北洋军阀热衷于投资近代企业,如张勋是久兴纺织公司的大股东,“股逾半数”。

此外,在中兴煤矿公司投资也达80万元之多。

张作霖的投资比张勋还多,1925年他以张三畲堂的名义投资500万元改组了边元银行。

这说明

A.即使政治上保守的北洋军阀,在经济上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B.北洋军阀是实业救国的提倡者和行动者

C.张勋、张作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D.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是20世纪初两大社会思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

北洋军阀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政治上保守反动,但他们都热衷于发展近代企业,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故A正确。

B有拔高之嫌,且缺乏充分的材料依据。

C的结论缺乏材料依托。

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

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①19世纪中期传统纺与织结合紧密

②土纱遭到了国内外机制纱的排挤

③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④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无

 

3.卢作孚以一条百吨的小轮船起家,十几年就发展成为拥有几百艘轮船的航运业巨头。

民生公司的客船,无论什么时候都一尘不染,无论贵贱,一律有舱位,而且没有其他客运船上常见的黄、赌、毒。

民生一出,当时横行于中国江河湖海的外国公司太古、怡和、大阪和中国的轮船招商局,都因之黯然失色。

这可以说明民生公司

A.经营有序,维护传统

B.管理规范,略分洋利

C.管理科学,实力强大

D.经营有序,实力强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无论什么时候都一尘不染”“无论贵贱,一律有舱位”“都因之黯然失色”可知民生公司“经营有序”“管理规范”和“略分洋利”;在近代中国社会环境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压制而步履维艰,故说民生公司“实力强大”是不妥的;民生轮船没有黄、赌、毒体现不出维护传统。

答案为B。

 

4.下面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A.造纸业

B.火柴业

C.榨油业

D.纺织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一是地域不平衡,东南沿海发展较快,内地发展则较慢;二是重工业发展滞后,轻工业发展相对较快,且轻工业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较为迅速,故题中空白处应是纺织业。

故选D项。

 

5.我国近代某个工厂刚刚创办时“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

以下是1840—1956年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符合该工厂形态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兴起。

“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指的是民族工业兴起之初,难以独立发展和开拓国外市场,上图中C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图,C符合题意。

 

6.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厂。

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

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

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外部原因有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③日本的经济掠夺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1934〜1948年。

此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是②③④。

 

7.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人口(千人)

年增长率(%)

人均收入(元)

年增长率(%)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880年

1930年

143.43

257.98

1.21

377636

500789

0.58

38

51.51

0.62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B.民生状况有所改善

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D.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根据材料“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分析可知,国民收入和年增长率在不断的提升,所以该表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民生状况有所改善,B项符合题意。

 

8.“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

“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家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此段话说明他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于(  )

A.官僚资本家

B.外国资本家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答案】A

【解析】重庆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集中了大量官僚资本,所以“火柴大王”刘鸿生在重庆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于官僚资本家。

 

9.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

“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

为防止白银继续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其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发起提倡国货运动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均与白银外流导致的“无法忍受的困苦”无关,故B、C、D三项均可以排除。

 

10.《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1895年后伴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在其推动下,收回利权运动和创办实业运动蓬勃发展。

故在1895—1927年间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是追求实业救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富强。

 

11.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C.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图表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这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阶级条件,故本题选D。

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不选A;戊戌变法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故不选B;中国近代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不选C。

 

12.下为1912年、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答案】A

【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时间为1912~1921年,这正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且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D不是最主要原因,C不符合时间要求。

 

13.据民国二十三年的《机联会刊》记载:

“去年年底,上海市发现一种扁盒的红头火柴(见下图),样式美观,携带方便,所以很受欢迎,不过几个月的工夫就到处风行了,那就是国产火柴中异军突起的大明牌。

”据此推理,大明公司能“异军突起“主要是由于

A.国民政府的支持

B.民族抗战的影响

C.人民生活的需要

D.官僚资本逐渐衰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中获取回答问题相关信息、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

据材料“民国二十三年”可知时间为1934年,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救国”指1931年以后,日本局部侵华,中国局部抗战的史实。

故选B。

国民政府的支持虽然是这段时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无法准确体现图片信息,排除A;C、D无法从材料中体现,也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B。

 

14.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1919—1927年

B.1914—1919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美国商品涌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绝境;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由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正确选项是B。

 

15.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由于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宏微观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是时,中国民族工商业、农业受到剧烈的冲击。

然而,经济危机下处于生存考虑的中国民族产业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却更上了一个层次。

“更上了一个层次”是由于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民族资本家抗战报国的驱动

C.国共合作及国家的统一

D.中国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由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故D项正确。

日本这一时期加紧对华侵略,A错误;B项属于抗战时期的内容;当时国家虽名义上统一,但国共处于对峙时期,C错误。

 

16.朱寿朋在《光绪朝东华续录》中记载:

“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人者。

”从政治上解决上述问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建国初期三大改造的完成

D.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答案】A

【解析】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是洋商对民族资本的压迫和剥削,要从政治上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A项正确。

抗日战争胜利只是取得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但是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改变,排除B。

C项反映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容,与题目要求不符;D项不符合题干主旨。

 

17.1943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公布了《战时房屋租赁条例》。

该条例授权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房主出租空闲房屋以及防止房屋减少等措施。

如实行“检视空余房屋适于居住者,得限期令房主出租;房主自住房屋超过其实际之需要者,得令其将多余之房屋出租”的规定。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例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B.条例内容违背了民生主义的精神

C.该条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依然保存

D.大量房屋受战争破坏是公布该条例的原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政策措施。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时间“1943年”推理出此时正处于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

政府强令房主出租房屋并不涉及官僚资本的问题,排除A项;出租房屋可以给拥有房子的人增加收入、给无房子的人提供住所,有利于改善民生,B项错误,排除;C项说法无根据,排除。

答案为D。

 

18.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

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

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题干中“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是“以军事为中心”,而“1938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据此分析可知,国民政府的目的是为抗战服务,故选C。

 

19.

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的准确把握。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而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三者共同的经济基础,故B项正确。

 

20.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时段中国面粉业的发展状况。

下列对表中所示变化出现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欧洲市场需求增加

B.封建势力压迫解除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社会环境和平稳定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学生的调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表格中1911—1919年是解题的关键,数据表格说明了一战中的欧洲市场对面粉需求的增加,成为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之一,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不合史实,C项“开始”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前提,D项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A。

 

21.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

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答案】B

【解析】一战(1914〜1918)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发展,其中棉纺织业发展较快。

 

22.193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237亿元,1936年增至258亿元,增长了8.86%。

其中农业产值增加了6.1%,工商业产值增加了21.3%,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其原因主要是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

C.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

D.当时官僚资本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答案】B

【解析】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3.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挂出一副楹联:

“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

”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

由材料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莫教美利让四方”可知,该楹联表达出工商界人士爱国反帝的热心肠,故C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是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24.下图是依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

它表明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

C.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直到新中国成立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A项错误;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农产品的比例最高,工业产品的比例较低,反映出近代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低,B项正确;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C项错误;中国的粮食生产受国内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制约,产量不高,人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中国一直是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5.1907年7月《女子世界》第6期登载了《女子蚕业学校校歌》:

“五千余年兮进化人群,育蚕始祖溯源西陵。

女子蚕业学校成,振兴实业之先声。

利权外溢兮国民困,优胜劣败在竞争。

衣被苍生,组织交明,我曹责任非轻。

”材料体现出女子蚕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有

①倡导实业 ②救国救民 ③注重社会责任感 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振兴实业之先声”判断①正确,根据“利权外溢”“衣被苍生”分析②正确,根据信息“我曹责任非轻”判断③正确,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

 

26.1898年,张謇的大生纱厂正式在江苏通州城西破土动工,次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1904年,该厂增加资本63万两,纱锭2万余枚;1907年,又在崇明久隆镇创办大生二厂,资本100万两,纱锭2.6万枚;到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共获净利约370余万两。

据此分析,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大生纱厂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大生纱厂的创办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有关

C.大生纱厂的发展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各行业的迅速发展

D.大生纱厂的发展与民族资本家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有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注意时间“189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是初步发展,并且主要是轻工业的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重工业不可能迅速发展,排除C项。

民族资本家政治地位空前提高,出现于中华民国初年,排除D项。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B项正确。

 

27.《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

“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题干数据可知,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比例严重的不协调,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故本题选B。

A说法为题干的现象,并非本质,故不选;工业布局的问题题干并未体现,故不选C;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的情况题干也未体现,故不选D。

 

28.1877年9月李鸿章批准了开平矿务设局招商章程十二条。

章程规定:

拟集资八十万两,分作八千股,每股津平足纹一百两……该局虽为官督商办,但煤铁仍由商人销售,一切照买卖常规办理,所有各厂司事由商股中选充;每年所得利是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厂内督匠人等,均凭才干酌给薪水;股份一万两者,准派一人到局;司产之煤,照市价先听招商局机器局取用,其余或在津售,或由招运别处销售等。

上述材料显示了

A.开平矿务局属于官办资本主义企业

B.清政府放宽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严重依赖封建势力

D.开平矿务局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平矿务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属于官督商办企业,它生产的产品要与市场发生联系,A错误。

从材料中的“集资”“销售”“买卖”“薪水”“股份”等关键信息可知,开平矿务局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

故选D。

B、C从材料中体现不出。

 

29.阅读下表,判断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00年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8年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进行广告宣传

A.该企业创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在第二家茶店开业之初,经常有穿着旗袍的女子和穿着中山装的男子出入茶店

C.20世纪30年代安徽商人非常重视广告宣传,电台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

D.“张一元”企业此时不可能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以促进产品销售

【答案】C

【解析】从表中可以得出该企业创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此排除A;中山装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排除B;早在19世纪,中国已出现报纸杂志,因此D说法错误。

C符合题意。

【备注】注意把握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30.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注册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洋商在中国的注册商标多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目之比约为1∶30。

从1928年到1938年,这种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全国历年注册的中外商标总数为33806件,其中中国商人呈请注册的商标总数达14668件,占商标注册总数的43%。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日益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实业救国的思潮推动了民族意识觉醒

C.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D.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逐渐放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与调用知识的能力。

从题干材料可知,此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结合1928—1938年相关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

故正确选项是C。

 

31.(2013·衡阳六校联考)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7—1914年人均收入的提高应该与该时期的“实业救国”思潮、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