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3634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应急事故处理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防治结合,依靠科学,结合实际,立足于强化现场处置措施的具体、简单及针对性,增强人员自救、互救意识,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详见综合应急预案2.2.1)

3.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详见综合应急预案3)

3.1现场指挥组

组长:

电话:

手机

副组长:

电话:

手机

成员:

高善宝:

手机

3.1.1判断是否或已经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现场指挥组宣布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现场统一指挥生产单位紧急行动组及公司应急协作组的救援工作。

3.1.2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在安全的地方,对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的恶化情况,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向应急总指挥报告。

3.1.3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

3.1.4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事故单位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

3.1.5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并随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应急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3.2机房紧急行动组

3.2.1通讯联络组:

组长:

组员:

职责:

负责通知相关部门人员;首先拨打7119和2110报警,并引导相关应急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2.2紧急处理组:

组长:

组员:

职责:

处理事故的一般原则是对人员、设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以接近正常停工的操作步骤予以处理。

在大多数的事故状态下,需要采取两步措施。

第一步是控制事故,采取应急手段,阻止事态扩大,采取必要步骤保护在场人员,保护设备、设施;第二步是全面完成紧急停工,或转入正常停工或恢复正常操作。

发生事故后负责及时切断设备总电源,以防在救援过程发生电击或电伤事故。

切断总电源及断电后到车间检查确认,完成后向现场指挥组汇报断电情况。

3.2.3医疗救护组:

组长:

组员:

职责:

负责对救援过程中伤员的救护和配合医务人员抢救工作;把伤员背到安全地带抢救,迅速送往医务室。

并协助医护人员做好对伤员的救护工作。

3.2.4疏散引导组:

组长:

组员:

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所有员工的安全撤离和车间内全面检查,以防车间还留下未及时逃离的员工。

3.2.5善后处理组:

组长:

组员:

职责:

应急救援结束后,对现场检查确认,并清理现场;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看护,如发现有异常迹象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统计事故损失协助安全科进行事故调查。

3.3公司应急协作组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机房冷凝器水泵出水总管安装断水报警器。

4.1.2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贮液桶上安装液位报警器。

4.1.3高压贮液桶出液总管上安装紧急泄氨器。

4.1.4调节站安装氨气泄漏报警器。

4.1.5操作人员现场巡回检查,管理人员利用月度安全大检查对各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测。

4.2预警行动

4.2.1对监控发现的一般性事故隐患由机房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4.2.2对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隐患,操作人员或机房负责人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

4.2.3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在接到事故隐患汇报后,要迅速组织生产部制冷科、纪委安全科根据应急预案确定应对方案,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5.应急处置

5.1响应分级及程序

5.1.1因设备的微量泄漏,由安全报警系统、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时发现的一般性事故,操作人员自行解决或向机房负责人汇报,由机房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5.1.2因设备内的氨大量泄漏而发生的重大事故,报警系统或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时,最早发现的操作人员在自救的同时,应立即向机房负责人或拨打7119、2110向应急指挥中心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电话通知其他人。

5.1.3应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急总指挥(或者授权现场指挥组)立即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由现场指挥组统一指挥各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工作。

5.1.4在各应急协作组还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机房各紧急行动组迅速组织所有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

5.1.5公司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消防人员配戴好空气呼吸器、穿好防化服,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配合机房紧急处理组人员实施现场救援。

5.1.6公司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在机房防护救护组人员和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5.1.7安全科到达现场后,对现场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专业指导,并在现场指挥组的指挥下直接参与抢救。

5.1.8保卫科到达现场后,配合机房疏散引导组,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如当氨(NH3)扩散危及到厂内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相邻生产车间、厂区外过往行人,在现场指挥组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5.1.9通讯联络组担负各队之间的联络、公司各部门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

必要时根据现场指挥组的安排通知邻企疏散,或请求邻企消防队协助救援工作。

5.1.10物资供应组负责所需照明设施和事故现场所用湿毛巾等抢救物资的供应。

组织供给防护用品,把防护用品及时送至事故现场,分发给救援人员和救护人员,同时负责伤员生活必须品,保障救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5.2响应结束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所有事故隐患全部消除后,现场指挥组宣布应急结束,公司应急协作组撤离事故现场。

 

6.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泄漏较轻泄漏严重

 

 

6.1冷凝器冷凝氨管漏氨(淋浇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

6.1.1立即停止压缩机的运行。

6.1.2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1.3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冷凝器冷凝氨管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1.4迅速关闭漏氨那组冷凝器的进气阀、出液阀、气体均压阀、混合气体放出阀。

6.1.5打开冷凝器的放油阀,使油和氨排向集油器,并通过集油器进行排液减压。

6.1.6在冷凝器冷凝氨管漏氨时,禁止停止对冷凝器的供水。

6.1.7对制冷系统的相关阀门进行调整,开启压缩机对漏氨那组冷凝器进行减压抽空。

6.1.8将发生漏氨那组冷凝器与大气接通。

6.1.9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1.10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漏氨那组冷凝器进行压力试验。

6.1.11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1.12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1.13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2高压贮液桶桶体漏氨

6.2.1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2.2立即停止所有压缩机的运行,迅速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空气流通。

6.2.3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高压贮液桶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2.4立即关闭发生泄漏那个高压贮液桶的进液阀、液体均压阀、气体均压阀、混合气体放出阀。

6.2.5关闭未发生泄漏高压贮液桶的出液阀。

6.2.6打开低压循环贮液桶的供液阀,使发生泄漏那个高压贮液桶内的氨液排出。

6.2.7开启压缩机对发生泄漏那个高压贮液桶进行抽空。

6.2.8将发生泄漏那个高压贮液桶与大气接通。

6.2.9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2.10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发生泄漏那个高压贮液桶进行压力试验。

6.2.11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2.12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2.13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3中间冷却器桶体漏氨

6.3.1紧急处理组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3.2立即关闭中冷供液阀。

6.3.3紧急停止压缩机运行,迅速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空气流通。

6.3.4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中间冷却器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3.5迅速打开中冷的排液阀将中冷内的氨液排入排液桶。

6.3.6迅速打开中冷的放油阀将中冷内的剩余氨液和油排放到集油器内。

6.3.7启动机车,高压级档位将中冷抽空。

6.3.8将中冷与大气接通。

6.3.9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3.10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中冷进行压力试验。

6.3.11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3.12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3.13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4低压循环贮液桶桶体漏氨

6.4.1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4.2立即关闭低压循环贮液桶的供液阀,迅速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空气流通。

6.4.3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低压循环贮液桶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4.4利用运行中的氨泵,迅速将桶内的氨液排到排液桶或其它正常运行的系统中。

6.4.5调整相关阀门,利用运行中的压缩机,使低压循环贮液桶的工作压力降至压力表零以下。

6.4.6低压循环贮液桶内的氨液排完后,关闭低压循环贮液桶的进气阀、氨泵的进液阀,对低压循环贮液桶进行抽空。

6.4.7将低压循环贮液桶与大气接通。

6.4.8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4.9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低压循环贮液桶进行压力试验。

6.4.10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4.11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4.12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5排液桶桶体漏氨

6.5.1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5.2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排液桶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迅速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空气流通。

6.5.3迅速关闭排液桶进液阀。

6.5.4迅速打开排液桶的排液阀使桶内的氨液排入低压循环贮液桶。

6.5.5完全开启减压抽气阀。

6.5.6启动机车为排液桶抽空。

6.5.7当排液桶上压力表指示零以下时,关闭减压抽气阀。

6.5.8卸下压力表与大气接通,将空气放入桶内,使压力均衡。

6.5.9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5.10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排液桶进行压力试验。

6.5.11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5.12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5.13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6集油器桶体漏氨

6.6.1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6.2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集油器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6.3立即关闭集油器的进油和减压阀。

6.6.4打开集油器的放油阀把油排净。

6.6.5打开减压阀,利用运转中的压缩机对集油器进行抽空。

6.6.6将集油器与大气接通。

6.6.7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6.8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集油器进.行压力试验。

6.6.9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6.10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6.11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7空气分离器桶体漏氨

6.7.1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7.2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空气分离器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7.3关闭混合气体进气阀、供液阀。

6.7.4打开空气分离器的回液阀。

6.7.5利用运转中的压缩机对空气分离器进行抽空。

6.7.6将空气分离器与大气接通。

6.7.7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7.8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空气分离器进行压力试验。

6.7.9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7.10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7.11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8设备板式玻璃液位计漏氨

6.8.1板式液位计玻璃破裂后,其上下弹子阀的钢珠会在压差的作用下,立即封住出口,但不排除轻微泄漏现象,迅速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空气流通。

6.8.2紧急处理组人员立即穿好防化服,戴上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8.3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8.4关闭弹子阀时,先关下部、后关上部,都要一气呵成,不得中途停顿。

6.8.5阀门关闭后,再进行更换新的液位计玻璃,更换安装完后,恢复正常工作。

6.9蒸发器漏氨

6.9.1库内蒸发器发生漏氨事故,应立即关闭发生泄漏那组蒸发器的供液阀(热氨冲霜时,立即关闭热氨冲霜阀门,打回气阀门进行降压)。

6.9.2关闭未发生泄漏库房内蒸发器的供液阀、回气阀。

6.9.3利用运转中的压缩机集中对泄漏那组蒸发器降压抽氨。

6.9.4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携带好抢修工具找准漏氨部位,用夹具将漏氨处卡住。

6.9.5夹具卡住漏处后,利用压缩机将蒸发器抽至真空。

6.9.6将漏氨那组蒸发器与大气接通。

6.9.7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9.8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漏氨那组蒸发器进行压力试验。

6.9.9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9.10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9.11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10管道漏氨

6.10.1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10.2立即查出漏氨管道的属性,决定相关阀门的调整,禁止停止压缩机的运行(高压管道漏氨,应立即停止压缩机的运行)。

6.10.3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10.4迅速关闭事故管道的进液或进气控制阀门,切断氨液或氨气的来源。

6.10.5利用运转中的压缩机对事故管道进行抽空。

6.10.6将漏氨管道与大气接通。

6.10.7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10.8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漏氨管道进行压力试验。

6.10.9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10.10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10.11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11加氨装置漏氨

6.11.1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11.2立即迅速关闭加氨站最近的控制阀门和加氨车的出液阀。

6.11.3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11.4调整相关阀门,利用运转中的压缩机,将漏氨管道进行抽空。

6.11.5将漏氨管道与大气接通。

6.11.6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11.7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漏氨管道进行压力试验。

6.11.8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11.9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11.10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12调节站漏氨

6.12.1紧急处理组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12.2立即查出漏氨管道的属性,决定相关阀门的调整。

6.12.3立即迅速关闭漏氨事故处两侧最近的控制阀,切断氨的来源。

6.12.4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

6.12.5调整相关阀门,利用运转中的压缩机,将漏氨管道进行抽空。

6.12.6将漏氨管道与大气接通。

6.12.7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12.8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漏氨管道进行压力试验。

6.12.9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真空度试验。

6.12.10真空度合格后,进行氨气试漏。

6.12.11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13高、低压系统部位管道或管道上的阀门同时发生漏氨

6.13.1抢险人员迅速穿戴好防化服、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6.13.2立即停止全部压缩机的运行迅速扯上消防水带并与消火栓联接牢固,打开消火栓对漏氨部位进行喷淋隔离,迅速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空气流通。

6.13.3立即迅速关闭高、低压系统的漏氨管道或漏氨阀门处两侧最近的控制阀,切断氨的来源。

6.13.4对高压系统的漏氨管道或阀门进行切断隔离后,进行全面分析漏氨部位是否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

6.13.4.1如不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则可以起动压缩机使制冷系统运行,调整相关阀门对低压系统的漏氨管道或漏氨阀门进行降压抽空。

6.13.4.2如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则可以调整相关阀门,对高压系统的漏氨管道或漏氨阀门直接对外进行放空。

6.13.5彻底放空完毕后,将高压系统的漏氨阀门或漏氨管道与大气接通。

6.13.6对漏氨的阀门进行修理或更换新阀门。

6.13.7对漏氨管道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13.8修理或更换新阀门完后、管道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泄漏管道或阀门进行压力试验及氨试。

6.13.9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6.13.10起动压缩机使整个制冷系统运行。

6.13.11调整相关阀门,利用运转中的压缩机对低压系统的漏氨阀门或漏氨管道进行抽空。

6.13.12将漏氨阀门或漏氨管道与大气接通。

6.13.13对漏氨的阀门进行修理或更换新阀门。

6.13.14对漏氨管道按压力容器焊接的有关规定施行焊接。

6.13.15修理或更换新阀门完后、管道焊接完后,按制冷管道气密性试验的有关规定,对泄漏管道或阀门进行压力试验及氨试。

6.13.16全部合格后,重新恢复正常。

7注意事项

7.1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7.1.1容器设备漏氨,容器内氨液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将其设备内的氨液排放到其它容器内或排放掉的处理工作,免得造成更大的漏氨现象,减少伤亡及空气污染。

7.1.2氨液的排放分为系统内排放和向系统外排放。

7.1.2.1向系统内的排放:

一般应采取设备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将漏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压力较低的容器内。

7.1.2.2向系统外的排放,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减少事故设备的氨液外泄,避免伤亡事故发生,将氨液通过串联设备放油管与耐压胶皮管放入水池中,以保证安全,在向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气时,注意:

阀门不要开的过大、过猛、防止胶管连接处脱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7.2中毒人员的急救

7.2.1氨制冷系统漏氨发生严重中毒时,必须及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抢救,在送往医院的过程要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

7.2.2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抢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护衣、橡皮手套。

7.2.3将被氨熏倒者迅速移至温暖通风外,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将中毒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松开,保持中毒者呼吸畅通,注意中毒者神态,呼吸状况,循环系统的功能及心跳变化,同时用2%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柠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应让其吸入1-2%柠檬酸溶液的蒸汽,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7.2.4中毒病人严禁饮水。

7.2.5当眼睛、鼻、咽喉、皮肤等部位沾有氨液的处理

7.2.5.1眼睛:

切勿揉搓,可翻开眼皮用水或2%硼酸水清洗并迅速开闭眼睛,使水充满全眼,清洗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7.2.5.2对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内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

7.2.5.3对于皮肤,应脱掉沾有氨的衣、裤、用水和2%硼酸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被烧伤的皮肤应暴露在空气中并涂上药物。

7.2.6人员呼吸三种方法:

背压、振臂式和口对口呼吸式

7.2.6.1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同时可以用针灸扎穴进行配合,其穴位有人中、涌泉、太冲。

7.2.6.2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

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抢救者在中毒者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头部,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钟60-60次,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