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309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docx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化学(全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同步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

2.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光合作用            

B. 食物消化                           

C. 粉笔折断                           

D. 木材燃烧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百炼成钢                

B. 风吹草动                           

C. 玉石摔碎                           

D. 滴水成冰

4.“山西面食”闻名天下.以下制作面食的步骤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擀面                           

B. 

切面

C. 

煮面                                        

D. 

捞面

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B. 能闻到花香         C. 氧气用于炼钢、气焊    

D. 铜线用于制电缆

6.(莆田)上海世博园使用或展示的部分高新科技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 门票检录采用新型视频识别技术             

B. 停车场安装了催化光解设施,用于处理汽车尾气

C. 意大利馆建筑材料使用了新型“透明水泥”       

D. 日本馆展示活用氢气制铁新工艺

7.小明一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气体产生的速度太慢了,他跟组员们说这可能是石灰石加的太少的缘故,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所加药品的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假设              

B. 反思评价                           

C. 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

8.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其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用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B. 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C.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用竹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9.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酒精燃烧                           

C. 铁丝弯曲                           

D. 西瓜榨汁

二、多选题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石墨用作电极      B. 氧气用于气焊        C.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 碳用于冶炼金属

11.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后,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

A. 隐形飞机有声音吗                                              

B. 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

C. 隐形飞机为什么会隐形                                       

D. 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

12.(双选)下列描述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炸、蒸发               B. 气化、腐烂                       C. 熔化、发酵                       D. 发热、沸腾

13.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 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14.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 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 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 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三、填空题

15.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分别举出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利和弊各两个具体例子.利:

①________;②________.

弊:

①________;②________.

16.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

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用序号回答)。

17.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2)化学性质是________。

18.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A.绿色    B.黑色  C.紫黑色   D.白色

物质

高锰酸钾固体

氧化镁

四氧化三铁

碱式碳酸铜

碳酸氢铵

颜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9.阅读以下材料,说说以下化学探究活动是由哪些环节组成的,将其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燃烧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化学变化.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燃烧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如果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人类必须了解物质为什么会燃烧,才能控制燃烧,使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小童想: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________ )

(1)可能需要一种可以燃烧的物质;

(2)可能需要一定的温度;

(3)可能需要氧气.(________ )

小童设计了实验方案:

实验1: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木条和小石子,将它们分别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纸片、小木条、小煤块,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实验现象,比较三者点燃的难易程度.

实验3:

在桌面上点燃两支蜡烛,在一支蜡烛上方罩上250mL烧杯,观察实验现象.(________ )

小童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记录和分析:

实验现象

得出的结论

 实验1

小木条燃烧了,小石子不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2

小纸片最易燃烧,小木条次之,小煤块最难燃烧.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

 实验3

 桌面上的蜡烛正常燃烧,罩上烧杯的蜡烛燃烧一会儿就熄灭.

 燃烧需要氧气.

小童归纳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温度;氧气.(________ )

小童觉得,通过这次探究活动,知道了燃烧的条件,能解释钻木取火、森林灭火等现象和原理,并且体验了像科学家一般探究学习的乐趣.(________ ).

20.食物调料中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莽草酸(C7H10O5),莽草酸是白色粉末,气味辛酸,易溶于水,难溶于氯仿、苯和石油醚,熔点185℃~l87℃;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写出莽草酸的一条物理性质:

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1.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

C、CO、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③Na2CO3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能与CaCl2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④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⑤CaCl2、NaCl、Na2CO3、NaOH四种溶液分别与无色酚酞溶液作用比较:

分别向右侧溶液中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CaCl2

NaCl

Na2CO3

NaOH

主要实验现象

无色

无色

由无色变为红色

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

有________ 和________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

②装置B、C的作用是________ 。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 。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Ⅰ.定性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

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_______

  猜想Ⅱ:

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

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

  猜想Ⅳ:

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不合理的猜想是哪一种并说出理由________。

(2)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 

猜想Ⅲ不正确

②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碳酸钠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___不正确;猜想________正确

(3)操作②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下列曲线能够表示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5)【反思交流】

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然后过滤。

(6)II.定量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想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盐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废水50g,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中和,如下图所示.请你计算废水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五、综合题

23.化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低碳”倡导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乙醇汽油”的推广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但并不能实现“低碳”,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常见的净水方法有:

①过滤、②吸附、③蒸馏、④沉淀、⑤加絮凝剂、⑥消毒,自来水厂一般选用的净水方法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水垢中的氢氧化镁是由溶解在水中的MgCO3在煮沸时与水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4.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的溶液是抗击“SARS”时期常用的消毒剂.①通常状况下过氧乙酸为无色的液体,②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温度稍高即可分解放出氧气,⑤加热到110℃发生强烈爆炸,⑥过氧乙酸的溶液可用于织物、纸张等的脱色,⑦还可以做环境的杀菌消毒剂.

(1)描述过氧乙酸物理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

(2)描述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

(3)描述过氧乙酸用途的语句是(填序号)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改良显酸性的土壤时即要考虑物质的性质,又要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和酸反应;盐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用来除锈.

【解答】A、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确;

B、烧碱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但是烧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并且价格很高,所以现实生活中一般不用烧碱改良显酸性的土壤,而用熟石灰,故B错误;

C、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

D、稀盐酸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可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故D正确.

故选:

B.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消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粉笔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材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3.【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A、炼钢是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硅等含量的过程,故A正确,

B、空气的流动带动了草的运动,故B错误,

C、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温度的变化导致了水的状态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

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擀面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切面只是将其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煮面需要加热,使生面变为熟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捞面是将面条捞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5.【答案】C

【解析】【解答】A、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不同的稀有气体能通过或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

B、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为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炼钢是利用氧气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二者都必须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为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

D、铜线用于制电缆是利用铜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电性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门票检录采用新型视频识别技术,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故A错误;

B、化学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停车场安装了催化光解设施,用于处理汽车尾气,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

C、意大利馆建筑材料使用了新型“透明水泥”,属于制造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

D、日本馆展示活用氢气制铁新工艺,属于化学新工艺的开发,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

故选A.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考虑,解答本题.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研究物质并制取新物质.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

根据题意,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气体产生的速度太慢了,他说这可能是石灰石加的太少的缘故,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所加药品的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评价.

故选B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答】A、用石灰水检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需要通过铁钉是否容易生锈来验证,铁生锈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用食醋区别食盐和纯碱,是利用食醋与纯碱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用竹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9.【答案】B

【解析】【解答】A、干冰升华是指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酒精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故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铁丝弯曲是铁丝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多选题

10.【答案】B,D

【解析】【解答】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而氧气用于气焊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碳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故选B、D。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11.【答案】A,C

【解析】【解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可知选项B、D都与化学研究的对象有关,故选AC

【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分析解答即可.

12.【答案】B,C

【解析】【解答】A、爆炸有些属于物理变化,例如锅炉爆炸,有些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火药爆炸;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气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熔化的过程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发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发热、沸腾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13.【答案】A,C

【解析】【解答】解:

A、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不会生成硫酸,所以不可探究该反应可能生成硫酸,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可猜测产生的气体可能为氢气,故B正确;

C、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故C错误;

D、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猜测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故D正确.

故选:

AC.

【分析】根据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猜测,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生成物中含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进行分析.

14.【答案】B,C

【解析】D.化学能与电能间不可能完全转化.

【解答】解:

A.系统中存在光能﹣→电能、电能﹣→化学能、化学能﹣→电能、电能﹣→机械能等多种能量转化方式,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故B正确;

C.装置X可电解水生成H2和O2,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故C正确;

D.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都不可能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完全转化,故D错误.

故选BC.

【分析】A.该系统中存在光能、电能、化学能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装置X为电解池,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D.化学能与电能间不可能完全转化.

三、填空题

15.【答案】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农业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大量塑料的使用导致白色污染

【解析】【解答】解:

(1)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②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

(2)化学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①农业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②大量塑料的使用导致白色污染故答案为:

利: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

(2)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弊:

(1)农业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

(2)大量塑料的使用导致白色污染.

【分析】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如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但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核辐射可能导致的重大疾病:

白血病、甲状腺癌、多发骨髓瘤、良性和不明原因肿瘤等.

16.【答案】①②④

【解析】【解答】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①黄绿色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②有刺激性气味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③能与水发生反应要发生化学变化;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发生化学变化;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发生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