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211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docx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目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1引言3

1.1作用和意义3

1.2主要内容3

1.3技术路线3

1.4研究方法4

1.5创新与不足4

2文献综述5

2.1对于劳动力转移及其特征方面的研究5

2.2对于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6

2.3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对土地流转的研究6

2.4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土地流转研究7

2.5从总体程度来分析土地流转7

2.6土地流转的基本影响因素8

3社会调查问卷统计分析11

3.1问卷调查背景11

3.2社会问卷统计分析11

4计量模型16

4.1相关性检验16

4.2回归分析17

4.3小结18

5结论和政策建议19

5.1结论19

5.2政策建议19

谢辞22

[参考文献]23

附录:

对浙江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25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以浙江省为例

摘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改革开始的。

三十年前的农村改革,改变了农村的凋敝状态。

然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人们对于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了很强的期待。

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问题做了调查分析,特别是劳动力转移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方面。

通过农村问卷调查,运用统计方法和计量方法,得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民外出打工。

由于机会成本的原因,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转让耕地使用权。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找到一些有效的政策手段,既能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又不至于大面积抛荒土地,充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并贯彻中央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关键词: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土地使用权

 

Theimpactofrurallaborforcetransfertolandtransfer

——ACaseStudyofZhejiangProvince

Abstract:

China'sreformandopeningbeganfromtherurallandmanagementsystemreform.Thirtyyearsago,theruralreformchangedthedecliningstateoftheruralareas.However,afterthreedecadesofdevelopment,thereisaverystrongexpectationfortransferofruralland.Inthispaper,peoplestudiedtheissuesofrurallandflowbyinvestigationfactoranalysis,inparticularthelaborfactor’seffectontheflowofrurallandinthisareathroughtheruralsurvey.Ofstatisticalmethodsandmeasurementmethods,wedrawthemainfactorofrurallandtransferisthefarmersworkingintowns.Duetothereasonofopportunitycosts,themajorityoffarmerschoosetoworkintownsandtransferthefarmlanduserights.Throughtheanalysisofthispaper,wecanfindsomemeansofeffectivepolicieswhichallowsfarmerstowork-sharingof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butnottheresultofalargeareaofabandonedlandwithanadequateprotectionofChina'sfoodsecurityandimplementtotheparty’sbuildinganewcountrytheidea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

Keywords:

landtransferlabortransferlanduserights

 

1引言

1.1作用和意义

随着农村农民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现在我国大多数农村都有这样的现象,农村种地成本大增而粮食价格却不上涨,导致农民种地赔钱,但是如果他们将土地撂荒,就会受到行政干涉;如果他们外出到城市打工,土地还是甩不掉的沉重包袱。

不仅仅在我国,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有这样的现象。

因此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成了农民们炙手可热的话题,尤其是想外出打工的农民。

所以,农村土地依法、自愿、合理地流转有着重大地意义。

它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资金、技术及其它生产要素对土地的投放,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对解放农村劳动力及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国家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上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2008年10月,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全自由流转;刚刚结束的“两会”中就强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具体政策实施问题;还有,《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第三十二条分别规定:

“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党的十六大报告还进一步提出:

“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济。

1.2主要内容

通过对浙江局部地区的社会问卷调查,再利用实地调查,统计和计量的研究方法对社会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影响浙江农村土地流转的诸多因素,以及各因素对浙江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程度,着重强调了劳动力转移因素与浙江农村土地流转的关系和对浙江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程度。

1.3技术路线

文献综述——社会问卷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计量模型——结论和政策建议。

1.4研究方法

论文主要用了三种研究方法:

一是实地调查方法,对浙江省的其中2个农村4个组(包括北港村七组,九组,长岸村一组,七组)进行了社会问卷调查,共填写了有效问卷100份;二是统计分析方法,对回收回来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并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三是计量模型分析,建了相关性检验和回归方程计量模型来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1.5创新与不足

1.5.1创新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社会问卷调查的实地调查的方式,运用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其他研究者的一些理论,分析了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特别强调了劳动力转移与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的关系,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1.5.2不足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社会调查问卷的范围太小,而且调查的对象过于集中;社会问卷没有所涉及到所有有关的问题,而且调查的时间有限,数据并不是完全可信,调查对象回答问题时可能有所保留;调查样本太小,而且只用了简单的分析方法,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2文献综述

由于对“三农”问题的深入研究,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土地承包制度的实施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户之间开始了自发地进行土地流转,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

许多学者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给予了极大地关注。

针对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有关的文献更是非常缺乏,他们大都将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单独进行分析。

尽管这样,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2.1对于劳动力转移及其特征方面的研究

赵辉耀利用四川省的数据研究发现:

女性的外出流动概率比男性低5个百分点,已婚者比未婚者的外出概率少2个百分点,年长1岁会减少0.3个百分点的外出概率,受过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人外出概率比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分别高出2个和2.4个百分点,土地拥有量对外出的影响在统计上显著,如果把家庭人均占有耕地减少一半,该户劳动力外出的概率就会增加4.6个百分点。

流动人口等的这些个体特征意味着流动人口主要是年轻、未婚、受过相对较多教育的男性,而留守家庭人口则主要是受过教育水平较低的妇女、老人和小孩。

留守人口的这种特征对于家庭作出土地流转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赵辉耀,1997)。

Hare对河南省夏邑县流动人口流动时间的计量模型表明,增加一亩耕地会减少27%的流动时间;家庭男性劳动者比例对于流动时间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而人均生产性资产对于流动时间则有负的影响。

对于流动概率的分析表明男性会使流动概率增加30%,年轻人更倾向于流动,结婚使流动概率减少10%(Hare,1999)。

黄宗智在分析华北小农经济“耕作内卷化”时指出,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生产量在劳动量低于理想水平的时候会下降,而且这种下降比它在劳动量高于理想水平时的上升要厉害得多(黄宗智,2006)。

因为建国后一直实施的城乡分割政策,虽然到后来允许了人口的自由流动,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限制,农民进城并不能得到城市市民一样的待遇。

因此,在合理的情况之下,农民通常会在保障自己的农业生产所必须的劳动力之后,再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生产之中,否则农民不是以付出牺牲获得农业正常的收入为代价,就是为了获取正常的产量而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时间。

可见,在农业内卷化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和膨胀,农村出现了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出之后而农业的必要劳动力也开始转出的趋势。

这一趋势客观上开始推动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发生。

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性别的差异是明显存在的,即转移人口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199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跨省迁移者的男女比率为139,省内迁移者为119,非迁移者为105(女性:

100)。

同全国普查相比,地区性调查的男女比率更高。

其中可能因为全国普查中大部分临时迁移者没有包括在内。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中国农业银行进行的调查中迁移者的男女比率达到了451,中央政策研究室等单位调查中性别比为258(伍晓膺、李周,1996)。

由此可以看出,在农业中男性通常是作为剩余劳动力先于女性流出农业生产而转移到非农产业中的。

2.2对于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钱忠好从农户农地流转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市场的因素。

作者发现土地产品价格、非生产性收益对土地流转需求有正的影响,而生产性成本、非生产性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土地交易成本和现有土地规模对土地流转需求有负的影响。

生产性成本、非生产性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和现有土地规模对于土地流转供给有正的影响,而土地产品价格、非生产性收益和土地交易成本对于土地流转供给有负的影响(钱忠好,2003)。

张丁、万蕾通过对2004年15个省的计量分析发现家庭从事非农工作劳动力的比例、家庭有村干部会对土地租入率有负的影响;现有耕地数量、地块数和村庄离公路的距离对土地租入率有正的影响。

他们的模型显示现阶段农户土地过于零散、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农户之间的流转(张丁、万蕾,2007)。

张文秀、李冬梅、刑殊媛、张颖通过对成都平原932户农户的调查分析也认为高的非农产业收入。

农户的直接收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教育程度都会对土地流转有着正面的影响(张文秀、李冬梅、刑殊媛、张颖,2005)。

2.3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对土地流转的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诸多的农村改革任务中,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关系到整个改革的成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李明宇,2006)。

他认为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会在很多方面促进农村的发展。

但是当前农地流转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必须从以下方面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

建立土地流转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内引外联,提高农业科技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

黄海平、黄宝莲也指出了目前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他们都认为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操作随意,而且政府“角色”失位,农地使用权管理滞后。

如果要大力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善农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制度(黄海平、黄宝莲,2006)。

梁亚荣、刘安然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认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会大大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梁亚荣、刘安然,2006)。

2.4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土地流转研究

孙少岩为促进土地流转,他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是土地承包权只有成为物权,才能表现为一种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资产;

第二是土地承包权作为物权的改革应当与社区的成员权联系;

第三是流转土地的投资收益率提高是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关键;

第四是政府或集体的介入,必须注意合理的边界。

第五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尽快建立土地交易制度(孙少岩,2007)。

李晓明、茆志英认为制度是继天赋要素、技术、偏好后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他们推崇用新制度经济学来解决我国的土地问题,主要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交易费用进行分析:

我国土地承包制度的供给与农民所期望的制度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即制度出现了严重的非均衡状态。

制度供给不足就要进行制度的调整、变迁和创新,进行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李晓明、茆志英,2006)。

这种调整必须达到两方面的目标:

既能够实现农民的经济收益预期,又能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目标。

2.5从总体程度来分析土地流转

总的来说,从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度看,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

(一)土地流转的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好的地方土地流转的数量就小,比如说中西部地区,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土地流转的数量就大,比如说东部沿海一片;

(二)土地流转局限于熟人之间,比如说亲戚,朋友之类的,向外人流转的数量较少;

(三)从土地流转的总体数量来说还是少了点。

2.6土地流转的基本影响因素

针对上述三种土地流转不理想主要的情况,国内好多学者研究了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虽然我国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相对以前来说要提高很多,但是大部分的农民还是不能实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所以土地仍然是他们必须倚重的物质资料,离开了土地他们的正常生活就得不到保障,如果没有其他可以替代让他们生活得到保障的土地的话,农民是不会轻易将土地转让出去的。

(二)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性(张秉福,2006)

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出台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明确具体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也还没有制定相关的完善制度。

这样的话土地流转的主题就不够明确,导致了流转过程中政府的强行干预,甚至出现腐败现象。

(三)封建思想的束缚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历练文化的传统民族,但是那长久的封建思想也一直束缚着中华民族的进步。

我国农民的祖辈们都是以土地为生,代代相传,对土地有了浓厚的感情,土地就是他们的母亲。

因此,虽然现在好多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并不是很大,但是为了延承祖祖辈辈们的习俗,又由于“土地就是命根子”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对土地浓厚的感情,虽然有可能购买者出高价,但是农民却还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经营使用权出售。

(四)地形的复杂性

我国是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大国,所以在我国,各种各样的地形都存在。

在平原地区,由于土地比较集中,购买者可以大规模购买,集中现代化机械管理,可以节约很多成本,所以土地流转的数量比较大;但是在丘陵和山区地带,由于土地比较分散,而且地形又比较复杂,不容易集中管理,而且那些地方现代化设施不齐全,所以土地流转的数量就相对来说少多了。

(五)土地用途的单一性、使用的无偿性以及流转收益的微利性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八条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第三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法律限制了流转土地的用途,必然影响了土地的流转。

法律将土地的流转限定为农业用途,虽然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用地和粮食生产,但在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投入产出比与其他产业明显劣势的情况下,不利于大规模提高农民在流转土地上的收益。

流转土地上的低收益,决定了土地流转的低价格;土地流转的低价格,又抑制或削弱了农户流出其土地的积极性。

再者,名为“承包地”,但承包费实则为零的现实,容易导致一些农户对其承包地不仅自己不经营,也懒得将其流转出去(看不上那少得可怜的流转费),从而使承包地因无人管理而荒芜,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承包地“撂荒”现象。

(六)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供求不平衡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趋向规模化,农村土地撂荒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需要土地的人却为了寻找租地而苦苦奔波,造成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供求不平衡。

覃美英、程启智专门对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农业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和农业的经营收入越来越低,这两方面是造成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求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覃美英、程启智,2007)。

(七)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随着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过半百的人越来越多,又因为这个,好多打工的农民开始下岗或者退休,整天无所事事,而为了使自己不再闲下来,有些人就会选者耕种自己家的田地,这样就多多少少影响了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的影响。

(八)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持续不断

前些年,由于农民种田效益比较低,负担重,农业生产条件差及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等原因,农民弃田撂荒现象比较普遍。

一些地方村集体为了不让承包地负担的税费落空,保证田地不至撂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转包给他人耕种,并由其承担税费。

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优惠政策的出台、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农民纷纷回乡要求获得土地使用权。

2001年,大洋网讯,近日记者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就当地一些农民反映的地方政府为兴建农业示范园区强行“反租倒包”千余亩承包地,并动用公、检、法人员推毁农民庄稼的问题进行调查。

除了以上八种主要原因之外,其它的原因还有很多。

总之现在的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有尽快地给出建议,做出决策,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土地经营使用权流转的顺利实施。

 

3社会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3.1问卷调查背景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占承包地面积的比例(以下简称流转比例)基本保持在1%~8%之间,发达地区一般保持较高的水平,有的甚至达30%以上,内地则较低。

1992年与2003年相比,虽然流转比例变动不大,但是流转面积从1161万亩增加至5400万亩,11年增长了3.65倍。

具体数据如下:

1992年全国承包农户转包、转让农地1161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9%(张红宇,2002)。

2001年底,流转比例上升至6%~8%,发达地区最高县市达到20~30%,一般超过10%,内地最高县市达到10~20%左右,一般在5%左右。

如浙江省为13.5%;福建省为10.7%;而青海省仅4%,安徽约5%(张谋贵,2003)。

2002年上半年,全国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达466.67万公顷(6996.55万亩),流转比例为6.7%左右(丁关良,2004)。

到2002年底,这一比例为4.44%。

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流转面积较大、比例较高。

江苏、福建两省流转比例均在10%以上,江苏省苏州市达到25.3%,福建省龙海市达到35%。

广东省157万农户进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占承包总户数的14.7%。

陕西省杨凌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02年底,流转比例达16.4%(云淑萍,2006)。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平稳健康,2003年农户承包地流转总面积5400万亩,流转比例为5%(刘春明,2005)。

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其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水平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农村社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农地流转价格的低廉致使土地流转效率低下、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等现实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同时这些问题在今后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伟大目标中都必须认真面对和有效解决。

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实质与关系对更加快速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显得尤为必要(邱长生,2008)。

3.2社会问卷统计分析

3.2.1数据统计

此次社会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共涉及浙江2个农村4个组(北港村七组,九组,长岸村一组,七组)的有关信息。

在调查对象中,男的有66,占了66%,女的有34人,占了34%。

如图3.1:

图3.1调查对象中男女的比例

在这100个调查对象中,基本上都是已婚人士,100个中只有2个人未婚,但是他们的受教育年限各不相同,有小学毕业的,有初中毕业的,有高中毕业的,也有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我们把这些人分成3个时间阶段,为少于等于6年,6-12年,12年以上,则具体情况如表3.1:

表3.1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

教育

名称

6年

6-12年

12年以上

调查对象(人数)

9

87

4

经过计算,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3年,一般来说都是初中毕业就不读了,而他们的平均人均耕地面积是0.77亩/每人,年每亩平均租地价格是246.70元,但是并不是每个调查对象都出租他们的土地,其中就有66个调查对象并没有出租他们的土地,只有34个人愿意把他们的土地出租给别人。

如图3.2:

图3.2调查对象土地的出租状况

调查对象的打工情况如图3.3:

图3.3调查对象的打工情况

由图3.2和3.3可以看出,打工的人数和出租土地的人数差不多,可是并不是这样就可以说打工的人一定出租他们的土地,其实既打工又出租土地的只有9人,还有的不打工也不出租土地或者打工不出租土地或者不打工出租土地,具体情况如表3.2:

表3.2打工与出租土地具体情况

种类

名称

不打工不出租土地

不打工出租土地

打工不出租土地

打工且出租土地

调查对象(人数)

39

25

27

9

所以说打工者未必一定要出租他们的土地,虽然他们在外面打工的时间比较长,比较忙,平均每个月只能休息2至3天,但是他们还有自己的家人,家人可以把他们那份土地给分担了。

但有的打工者没有这个因素,所以只能出租他们的土地来获得一些补偿。

经过问卷的数据统计,我们还可以发现打工者的平均打工年限达到了13.44年,打工的时间都比较长,而他们打工的平均年收入也有19800元,平均只占了个人家庭总收入的86.61%,这样按他们的总收入来说可以算得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收入。

还有就是打工者的打工地点各不相同,如表3.3:

表3.3打工者打工地点情况

地点

名称

本村

本镇

本县

邻县

本市

其他市

调查对象(人数)

1

2

25

8

0

0

3.2.2数据分析

本文主要从劳动力转移因素来分析农村土地流转,而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打工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