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3143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docx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语文-26

(总分:

152.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第Ⅰ卷{{/B}}(总题数:

0,分数:

0.00)

二、{{B}}基础知识{{/B}}(总题数:

10,分数:

20.00)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yǔ伛偻囹圄瘐毙踽踽独行

∙B.pǔ哺育花圃朴质返璞归真

∙C.jī齑粉跻身赍赏有案可稽

∙D.zhì虫豸炽烈卷帙栉风沐雨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A项“踽”的读音:

jǔ;B项“哺”的读音:

bǔ;D项“炽”的读音:

ch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______。

∙A.在弯弯曲曲的河岸上与小河一同蜿蜒的就是绵延的廊棚,时有花窗板门咿呀开起。

∙B.持续升高的全球气温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导致大范围的旱灾、农作物歉收和水资源短缺。

∙C.苗辽山出现雾凇美景,晶莹剔透的雾凇使这里仿佛成了神话世界,令游客留恋忘返。

∙D.我驻立在小木牌前,思绪翻滚,一块小木牌也许承载不了历史,但它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A项“开起”应为“开启”;C项“留恋忘返”应为“流连忘返”;D项“驻立”应为“伫立”。

3.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_____。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国宝”南迁。

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______的文物大迁徙工程。

1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______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

一位当事人说:

“事后回想,心有余悸。

______,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______愈挺愈直了!

∙A.史无前例埋藏不过确乎

∙B.绝无仅有藏匿但是反而

∙C.绝无仅有埋藏但是反而

∙D.史无前例藏匿不过确乎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绝无仅有”意为:

极其少有;“史无前例”意为: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文物迁移工作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埋藏”:

一般指藏在土中,把文物埋在地下,显然不当。

后两空,根据语境,用“不过……确乎”更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与括号内的词语能够互换、意思不变的一项是______。

∙A.这几个犯人的年龄都不大,罪行也不太重,要好好教育他们,希望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悔过自新)

∙B.俄罗斯这些年由于国家总体实力下降,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北约东扩的战略进攻,也只能是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虽然心怀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忍辱负重)

∙C.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李刚当机立断,顾不上向连部报告,就跳进了汹涌的江水里。

(不管三七二十一)

∙D.几年来,中国航天发射总公司与外国一些卫星制造商签订了卫星代发射合同并完成了各项发射计划,有关新闻媒体曾评论说:

没有金刚钻怎会揽瓷器活?

这是中国航天技术实力的展现。

(艺高人胆大)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B项“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

形容心情苦闷,却不能说出来。

“忍辱负重”:

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C项“当机立断”:

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不管三七二十一”指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D项“没有金刚钻怎会揽瓷器活”:

比喻没有一定的条件和能力,就不承担重任。

“艺高人胆大”:

技艺高超,胆量就大。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第一分句可以改为“该县认真开展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装工作”;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

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______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______。

①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

②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

③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④多思考了一些问题。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分数:

2.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第一处空格用①,横线后写成功者是怎么对待绝境的,意在表明“成也在人”,故线前应从成功者切入;第②句中的“天生”与语境不符。

第二处空格用③,保持修辞上的一致。

7.下列各句加点的谦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先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B.请张先生留步,足下改日再来请教。

∙C.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

∙D.他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山区小学就教十余年

(分数:

2.00)

 A. √

 B.

 C.

 D.

解析:

[解析]B项“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相当于“您”,用在此处不当。

C项中的“家父”应为“令尊”,“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称呼对方的父亲应为“令尊”;D项中的“就教”应为“执教”,介绍别人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应用“执教”。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关于日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B.这篇小说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读起来仍有深刻的意义。

∙C.既然你自己已经不再对往事作无益的回顾与忏悔,那么面对今天的事情又何须自寻烦恼呢?

∙D.尽管多少人都不愿意留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但为了这里的孩子,她还是留了下来,当她的山村教师。

(分数:

2.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A项的“关于”应为“对于”;B项的“但是”应为“而且”或“就是”;D项的“尽管”后应加确定的词语,如“许多”。

9.下列诗句中的内容不属于称颂李白的一项是______。

∙A.昔年有狂客,号称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B.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C.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D.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从A项的“谪仙人”、B项的“酒”“盛唐”、C项的“白”等词一眼就可看出是写李白,而D项中的“诗圣”显然是指杜甫。

10.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A.诗歌内容涉及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举。

当时秦始皇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诗》、《书》和百家之书。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B.第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

“竹帛烟销”是实写;“帝业虚”是虚写。

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味。

∙C.第二句总括秦末动乱乃至秦朝灭亡的史实,言简意深,并用形象展现,把“帝业虚”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述中带评,耐人寻味。

∙D.第三、四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与“焚书”相对照,抒发了诗人的唏嘘感慨之情,但不含讽刺意味。

(分数:

2.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D项强烈讽刺了秦始皇对中华文化造成的空前破坏的“焚书”行为既残酷,又愚蠢。

三、{{B}}科技文阅读{{/B}}(总题数:

1,分数:

12.00)

将生活经历“写入”基因

(1)很有可能有一些基因可以赋予贝克汉姆的孩子某些足球天分,但没有捷径可以把贝克汉姆为运动生涯付出的努力传给后代。

但如果这也是某种可以传续的“习得特性”会怎么样呢?

(2)这种想法出现于19世纪,首先是由法国科学家拉马克提出的。

1953年,DNA的发现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敲响了丧钟。

这种复杂的分子以方便的形式携事业生命密码,似乎证明了只有基因特性——例如眼睛的颜色——能够遗传给后代。

对基因学家而言,父母和祖父母只有具有传递基因的意义,他们的生活经历是无关紧要的。

但现在另一群科学家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指出遗传可能不像传统遗传学家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

这种理论称为“表观基因组学”。

(3)基因学家奈杰尔·佩特森解释说:

“表观基因组学是指在遗传的时候,基因具有对事件的‘记忆’。

你经历的一件事可以被记录下来,传递四五代人之久,甚至更长时间。

”表观基因组学是研究信息如何在没有编入DNA序列的情况下,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代细胞。

(4)表观基因组学的研究者现在会很兴奋,因为有实验表明表观基因影响竟然能延续数代。

爱丁堡大学的乔纳森·塞克勒博士今年早些时候发现,如果怀孕期的鼠受到压力,它们的后代也会表现出受压力的迹象——高血压、糖尿病或焦虑行为。

这是“母亲影响”的一个例子。

(5)“母亲影响”是否与表观基因因素有关还不确定。

令塞克勒感兴趣的是接下来的后代也出现了与它们祖母同样的表现——但它们从未以任何形式经历过那些压力。

更不同寻常的是,如果感到压力的雌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交配,这些雌性大鼠生下的后代也会出现异常的压力表现。

惊讶不已的塞克勒重复了这个实验,结果仍然相同。

(6)早先的人类研究也显示了多代人之间表观基因遗传的迹象。

瑞典医生拉尔斯发现,如果祖父在童年曾营养不良,孙子或外孙的寿命会比较长,但对孙女或外孙女则没有任何影响。

这意味着表观基因的传递机制在两性体内是不同的。

这些研究甚至表明,祖父母一生中进食的时间也对孙辈有影响。

表观基因组学已经颠覆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将解答所有人类遗传问题的说法。

佩特森说:

“表观基因改变意义重大。

它们可能给进化增加新的元素,令其对人工刺激作出反应,这完全悖逆了传统基因学。

但我们还不知道可能引发表观基因反应的因素是什么。

”看起来,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分数:

12.00)

(1).下列对“表观基因组学”的理解,符合文义的一项是______。

∙A.表观基因组学是指在遗传的时候,事件具有对基因的“记忆”,被记录下来的信息传递四五代之久,甚至更长时间。

∙B.表观基因组学是一种研究父母和祖父母传递基因以外的意义的全新遗传学理论。

∙C.表观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特性(例如眼睛的颜色)如何在没有编入DNA序列的情况下,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代细胞。

∙D.表观基因组学颠覆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将解答所有人类遗传问题的传统说法。

(分数:

3.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A项不是“事件具有对基因的记忆”,而应该是“基因具有对事件的记忆”;B项,表观基因研究证明父母和祖父母不只具有传递基因的意义,但这并不是说该理论就只研究父母和祖父母传递基因以外的意义;C项,基因特性的传递属于传统基因学研究范畴;D项符合文义,见最后一段。

(2).下列不能作为“遗传可能不像传统遗传学家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______。

∙A.如果怀孕期的大鼠受到压力,它们的后代也会表现出受压力的迹象——高血压、糖尿病或焦虑行为。

∙B.如果感到压力的雌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交配,这些雌性大鼠的后代也会出现异常的压力表现。

∙C.表观基因可能给进化增加新的元素,令其对人工刺激作出反应。

∙D.研究表明,祖父母一生中进食的时间也对孙辈有影响。

(分数:

3.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遗传可能不像传统遗传学家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出现在第

(2)段的末尾,是表观基因组学的观点,下文就是表观基因组学的研究理论和实验。

A、B、D三项分别可以在第(4)、第(5)、第(6)段中找到。

C项是表观基因改变的重大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基因学家奈杰尔·佩特森的发现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敲响了丧钟。

∙B.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不单有我们的基因特性,还有我们的生活经历。

∙C.拉尔斯的研究表明表观基因的传递机制在两性体内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乔纳森·塞克勒博士的重复实验证明了“母亲影响”与表观基因因素的关系。

(分数:

3.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A项见第

(2)段“DNA的发现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敲响了丧钟”;C项见第(6)段“这意味着表观基因的传递机制在两性体内是不同的”;D项见第(5)段“‘母亲影响’是否与表观基因因素有关还不确定”。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贝克汉姆为运动生涯付出的努力也有可能传给他的后代。

∙B.如果祖父在童年曾营养不良,孙子或外孙的寿命会比孙女或外孙女长。

∙C.后天的“习得特性”可能积淀成为后代先天的禀性。

∙D.某些信息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遗传给下一代。

(分数:

3.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原文只是说“如果祖父在童年曾营养不良,孙子或外孙的寿命会比较长,但对孙女或外孙女则没有任何影响”,并未将孙子、外孙的寿命与孙女、外孙女的寿命进行比较,并进而得出“孙子或外孙的寿命会比孙女或外孙女长”这一推论。

四、{{B}}第Ⅱ卷{{/B}}(总题数:

0,分数:

0.00)

五、{{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

1,分数:

12.00)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

“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U}}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U}}”众盗感泣,互相戒曰:

“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

“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

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

“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时斗米直十三缗(mín,穿铜钱用的绳子,指古币一贯钱),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分数:

12.00)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

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袖:

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

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少:

稍微

(分数:

3.00)

 A.

 B.

 C. √

 D.

解析:

[解析]拜:

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

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张养浩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白天默默地背诵,夜晚就关上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张养浩被选拔任命为堂邑县尹。

上任后首先拆毁了滥设的祠庙30多所。

免除曾经做过盗贼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张养浩说:

“他们都是老百姓,因为饥寒所逼迫,不得已而做了盗贼。

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这是断绝了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

”盗贼们感动得哭了。

他们互相告诫说:

“不要对不起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党羽凶恶残暴,为害百姓,人民无法忍受这种痛苦,原先的县尹没有一个敢于追查的。

张养浩来到后,将李虎及其党羽都依法处治,老百姓非常高兴。

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

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立即将奏疏呈送给左丞相拜住,拜住把奏疏放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

“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

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得少,忧患很多。

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

“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

”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

皇帝特地任命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张养浩接到任命后。

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穷人,登车上路,遇到饥饿的人便救济他们,遇到死人便加以埋葬。

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老百姓拿着钞票出来买粮,(钞票)稍微有些不清便不能用,到府库去兑换,那些狡猾的官吏存心骗人,换十贯钱他们给五贯,许多天得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艰难。

于是张养浩便检查府库中文字清楚可以检验的钞票,共清点出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在钞票的背后都加盖官印,再刻印十贯、五贯不同面值的钞票发给穷人。

命令米商凭钞票背后的印记出售粮食,去府库验明数目以换取银两。

于是官吏不敢再舞弊了。

张养浩又带领富人拿出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

张养浩听说民间有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人,他为此大为悲痛,拿出自己个人的钱接济那个人。

张养浩到任四个月,没有在家里住过,只在衙门里歇宿,一天到晚没有稍微的懈怠。

于是卧病不起,去世时六十岁。

陕西人像失去了父母一样伤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缔(chī,细葛布)

∙C.不得已而为盗耳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分数:

3.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B项均为“就”;A项:

前者指示代词“这、那”,后者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C项,前者副词“才”,后者转折连词“却”;D项,前者是介词“为了、因为”,后者表被动“被”。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______。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

“非张希孟不敢言。

(分数:

3.00)

 A.

 B.

 C.

 D. √

解析:

[解析]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不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

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直言”,所以是正确的。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

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

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分数:

3.00)

 A.

 B. √

 C.

 D.

解析:

[解析]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谟。

张养浩并没有“直接”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

六、{{B}}文字表述题{{/B}}(总题数:

3,分数:

13.00)

11.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U}}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U}}译文:

______

(分数:

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解析:

12.根据提供的诗句,在横线上补写出另一句。

(1)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

(林逋《山园小梅》)

(2)辅车相依,______。

(《左传》)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暗香浮动月黄昏

(2)唇亡齿寒)

解析:

13.语言运用题。

(1)请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20个字以内)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肉搜索是猫扑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与“XX”不同,它更接近于“爱问”一类的提问回答网站。

“人肉”一词虽然掺杂着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准确地表明了其特点——搜索行为的原动力,不再像传统的搜索方式那样,仅仅依靠某个网络程序或者冰冷的互联网资料库,而是更多地靠无数有着真实血肉之躯的网民亲身参与,由他们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信息渠道,向提问者送上部分答案,再由其他网友补充、完善,直到最后得出确切的答案。

请结合所给文字,给网络新词语“人肉搜索”下定义,不超过30个字。

人肉搜索是指______。

(3)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请写出这一标志的寓意。

这个标志的寓意是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