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3121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心理学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心理学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心理学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心理学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题.docx

《心理学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题.docx

心理学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2.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认知、情绪情感以及意志过程

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意志B.能力C.气质D.兴趣

4.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A.认知B.需要C.客观现实D.个性

5.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

A.认识B.情感C.能力D.意识

6.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是(  )

A.意识B.信念C.性格D.理想

7.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B.非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C.感知活动过程D.思维活动过程

8.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A.气质   B.性格C.能力   D.个性倾向性

9.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是(  )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0.一个原本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多次重复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该反射被称为(  )

A.工具性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D.第一信号系统

11.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是(  )

A.泛化B.分化C.强化D.动力定型

12.(  )合称为脑干。

A.延脑脑桥间脑B.间脑小脑大脑

C.延脑脑桥中脑D.脑桥中脑间脑

13.听觉中枢位于(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14.“引水上山”体现了人类心理的(  )特点。

A.概括性B.预见性和目的性

C.主观能动性D.社会制约性

1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

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桑代克

17.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

A.人本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18.(  )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格式塔D.认知

19.正式建立认知心理学新方向的是(  )

A.卡尔B.皮亚杰C.罗杰斯D.奈塞尔

20.(  )首创实验内省法。

A.卡尔B.皮亚杰C.罗杰斯D.冯特

21.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冯特和铁钦纳B.马斯洛和罗杰斯

C.华生和斯金纳D.詹姆士和杜威

22.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23.有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B.调查法C.测验法D.个案研究法

24.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  )

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

25.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

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26.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  )

A.个案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

27.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实验法

28.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客观性B.发展性C.系统性D.教育性

29.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发展性B.整体性C.系统性D.教育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心理过程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

A.感觉B.想象C.记忆

D.情感E.注意

2.下列选项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价值观B.动机C.能力

D.性格E.意志品质

3.下列心理学家属于格式塔学派的有()

A.铁钦纳B.苛勒C.霍尔

D.考夫卡E.韦特海默

4.下列选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态度B.兴趣C.动机

D.品德E.智力

三、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2.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

3.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二是。

4.________是最基本的认识过程,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

5.膝跳反射是________反射;听到上课铃声进教室是________反射。

6.脑的枕叶是________中枢。

7.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________。

8.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________。

9.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________。

10.冯特的心理学被称为________心理学。

11.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

12.心理学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

13.最早对无意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是________学派。

14.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________。

15.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________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16.心理学研究有四个原则,它们是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

原则。

17.在应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要注意三个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

18.实验法又可分为和自然实验法。

19.调查法可分为:

谈话、问卷和几种具体方式。

20.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四、判断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

2.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

3.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需要、态度、理想和能力等。

()

4.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意志的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

6.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区是各负其责,互不相干的。

()

7.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在右半球。

()

8.构造主义心理学积极地研究一般人的心理规律,并致力于实际的心理学应用。

()

9.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研究意识的结构,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

()

10.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斯金纳,马斯洛和罗杰斯。

()

 

2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注意B.知觉C.想象D.观察

2.“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

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

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的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

4.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

A.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5.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不稳定D.注意的分散

6.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意的()

A.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7.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8.喧嚣的闹市中,大声地叫卖未必能引起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人的注意,这是因为()

A.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B.刺激物的新颖性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C.人的感觉阈限在不同环境中是不同的

D.注意具有集中性的结果

9.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

10.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11.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A.提高B.降低

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味觉刺激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感觉适应

13.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的阈限B.感觉的适应C.感觉的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

14.“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象症D.视觉障碍

15.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感觉的( )

A.适应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D.差别感受性

16.客观物体的整体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

A.感觉B.知觉C.表象D.记忆

1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规律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

18.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B.视觉C.色觉D.知觉

19.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A.记忆B.听知觉C.思维D.想像

20.在校园建设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21.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2.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来他,这体现了()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不变性

23.“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4.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A.选择性  B.整体性C.恒常性   D.理解性

25.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知觉特

征是( )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26.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

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

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

27.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 )

A.目的性B.客观性C.精细性D.敏锐性

28.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的直观教学称为()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

29.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

30.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编码B.提取C.保持D.加工

31.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32.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33.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

34.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B.长久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语词性记忆

35.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意义记忆D.机械记忆

36.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

A.长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声像记忆

37.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的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

38.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度是一样的,都是()组块

A.3~6个组块B.5~9个组块C.6~8个组块D.7个组块

39.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

40.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柏林D.弗洛伊德

41.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

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

42.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A.单一抑制B.双重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43.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

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

A.双重抑制B.前摄抑制C.单一抑制D.倒摄抑制

44.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响(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D.单一抑制

45.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   C.半年后    D.一个月后

46.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A.表象B.想象C.后象D.印象

47.根据言语描述或图表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有意想象D.幻想

48.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

A.思维B.表象C.注意D.联想

49.吟咏“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A.记忆表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

50.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A.感知B.记忆C.想象D.表象

51.幻想是()的一种特殊形式。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空想

52.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

A.感知B.记忆C.思维D.表象

53.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用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

54.由于思维的(),人们才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

A.概括性B.间接性C.对经验的改组D.综合性

55.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和综合B.间接性和概括性

C.判断和推理D.指向性和集中性

56.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

57.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B.分析C.系统化D.抽象

58.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树和分数等属于()

A.思维的抽象过程B.思维的具体化过程

C.思维的分类过程D.思维的概括过程

59.把文章中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把握其中心思想,这是指思维过程的()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

60.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 )

A.抽象B.概括C.分析D.综合

61.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区别与其他属性、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作( )

A.分类B.概括C.抽象D.比较

62.“笔”这一概念的内涵是()

A.钢笔B.毛笔C.书写工具D.圆珠笔

63.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64.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办事,会事先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

这样的思维是( )

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

65.从目标发出,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种类是(  )

A.发散思维B.创造思维C.聚合思维D.分析思维

66.“机智”是指思维的(  )

A.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广阔性

67.不但考虑问题本质,而且考虑和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这是思维的(  )

A.批判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

68.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迷惑,这是思维的(  )

A.广阔性B.深刻性C.批判性D.敏捷性

69.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是指思维的(  )

A.批判性B.广阔性C.深刻性D.敏捷性

70.“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品质。

A.敏捷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注意的功能有()

A.选择功能B.指向功能C.保持功能

D.集中功能E.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2.下列不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A.网络模拟动画B.观察实物

C.演示实验D.到实地参观访问

3.下列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A.网络模拟动画B.观察实物C.演示实验

D.到实地参观访问E.文艺作品赏析

4.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说明()

A.遗忘的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B.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干扰

C.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压抑D.遗忘的原因是由于提取失败

E.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

5.遗忘的规律()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不均衡性D.没有规律

6.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属于()的产物。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E.幻想

三、填空题

1.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作到眼、耳、手并用,这表现出的注意品质是______。

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______。

3.不能稳定而集中地指向应该注意的对象,称为;能够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对象,称为注意的______。

4.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与______两种。

5.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______属性的反映。

6.我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几秒钟以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这种现象是______。

7.手放进热水之后,再放到温水中,会觉得温水很凉,这种现象属于______。

8.红、橙、黄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_______。

9.在月光下照的白亮的煤块我们依然觉得是黑的,这体现了知觉的______。

10.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______。

11.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种知觉属于_______。

12.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歪曲的______。

13.有目的、有计划、较长久的知觉是______。

14.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不同,把记忆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5.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1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以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______的特点。

17.最后呈现的学习材料最容易重视并较少遗忘的现象称为效应;最先呈现的学习材料最容易重视并较少遗忘的现象称为效应。

18.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______、储存和提取。

19.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队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称为______。

20.有些教师专业知识过硬,但是总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这是缺乏记忆______的表现。

21.“舌尖现象”,可以用______理论来解释。

22.以单元来计算,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______。

23.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______。

24.弗洛伊德提出的遗忘理论是______。

25.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______,它的反面是______。

26.记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7.对遗忘现象进行系统的首创性研究并提出遗忘曲线的是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

28.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9.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在这里,丝茅草是_______。

30.书面言语具有随意性、开展性和______三个特点。

31.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______。

3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__。

33.一题多解是______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______。

34.创造思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准备期、酝酿期、________和验证期。

35.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把思维分为直觉行动思维、思维和思维。

36.根据思维活动的指向性,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四、判断题

1.注意和思维一样,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

2.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效率上的特征。

()

3.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不可能的。

()

4.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呈反比的关系。

()

5.动觉是人的一种知觉。

()

6.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

7.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

8.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

9.实物直观一般比模像直观教学效果好。

()

10.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环节。

()

11.瞬时记忆的容量是5-9个单位。

()

12.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前摄抑制干扰的影响。

()

13.当人的某种需要不能满足的时候,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这体现了想象的补充功能。

()

14.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显露的内心状态,是思维间接性的体现。

()

1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

16.概括是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的过程。

()

17.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注意。

()

18.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形象的心理过程。

()

19.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

 

3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

A.心境激情应激B.快乐悲哀愤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