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2923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docx

IE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

1.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2.动作分析

2.1动作分析概述

2.1.1动作

2.1.2动作分析

2.1.3动作分析方法

2.14动作分析的用途

2.2动素分析

2.2.1动素

2.2.2动素分析的步骤

2.2.3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

2.2.4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

2.3动作经济原则

2.3.1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

2.3.2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

2.3.3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3.时间研究

3.1时间研究概述

3.2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基本程序

3.3标准工时设定

工作抽样3.4

3.4.1工作抽样概述

3.4.2工作抽样的原理

3.4.3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

3.5预定动作时间标准

3.5.1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概述

3.5.2模特排时法(MOD)

3.5.2.1MOD法的特点

3.5.2.2模特排时法的动作分类

3.5.2.3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3.5.2.4动作的改进

3.6生产线平衡分析

1.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本周学习内容:

基础的全过程是:

IE

利用程序分析、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获得最佳程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时间研究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准时间。

2.动作分析

2.1动作分析概述

程序分析是从大处着眼,根据程序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种种浪费,从合理安排程序中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而动作研究则是在程序决定后,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的最经济的方法。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

其内容为:

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它包括:

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

2.1.1动作

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

动作可大致分为下面四类:

加工—改变目的物形状和装配目的物的动作

移动—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

握持—保持目的物形态的动作

等待—无作业手空闲着的动作

2.1.2动作分析

定义:

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

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2.1.3动作分析方法

(1)目视动作观察法:

分析者直接观测实际的作业过程,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记录到专用表格上的一种分析方法。

·动素分析法

·双手操作分析法

(2)影像动作观察法:

通过录像和摄影,用胶卷和录音带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再通过放影、放像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作业动作的方法。

·高速摄影分析法(细微动作影像分析)

·常速摄影分析法

·慢速摄影分析法

·VTR分析法

2.14动作分析的用途

·为减轻作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和人体各部位动作的同时实施

·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的布置

·比较动作顺序、方法改进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用记号和图表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顺序和方法

·改善动作顺序和方法,制定最适当的标准作业方法

·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的动作意识.

2.2动素分析

通过观察手、足动作和眼、头活动,把动作的顺序和方法与两手、眼的活动联系起来详尽地进行分析,用动素记号记录和分类,找出动作顺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单手等待以及不合理动作、浪费的动作等问题并加以改进的一种分析方法。

动素分析的目的:

·把动作分类归纳成为18种基本动作,了解每个动作的过程和状态,明确动作顺序、方法与双手、眼、足、头等人体各个部位动作之间的关系

·把握人体各部位是否同时动作

·确认各动作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浪费、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

·区别必要动作、辅助动作和不必要动作,找出产生后两类动作的原因

2.2.1动素

在进行动作研究时发现:

①很多动作均由操作者双手完成;②所有入力操作均包括一些基本动作。

由吉尔布雷斯总结成称为“动素”的17种基本动作,后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增加一种动素而成18项。

举例:

打开啤酒瓶的动素分析表

动素可分为三大类:

·有效动素9种。

有效动素:

进行作业时必要的动作,共1伸手:

空手移动接近或离开目的物的动作抓取:

用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抓取或控制目的物的动作2

移物:

用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承受载荷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3

定位:

使手持的目的物与其他目的物取得正确位置关系的动作4

装配:

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物合并的动作5

拆卸:

将一物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目的物的动作6

7使用:

利用器具或装置所做的动作8放开:

放开由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控制着的目的物的动作9检验:

将目的物的性能、质量、数量与规定标准相比较的动作。

·辅助动素为完成作业动素而必须的动素,它将会延缓作业动素的实施,作

业时间会消耗过多,降低了作业效率,共有五种。

寻找:

用眼、手等五种感官寻找目的物的动作1

发现:

在寻找动作后,找到目的物瞬间的动作(有的书上未列2

此动素)

3选择:

使用五官从数个物体中选定目的物的动作

4思考:

以思考为主的理解和判断等心理活动

调整目的物的位置使其正好处于下一个动作最好朝向的动预定:

5作·无效动素

动对作业进行无任何作用的动作,是

为素分析中一定要设法取得的动素,也称第三类动素。

共有4种。

的1保持:

用手或身体的某一部位保护目物,维持原状的动作给2不可避免的延迟:

由于机械的自动进而造成的等待,双手操作时的某只手的空闲。

3可以避免的延迟:

不含有效动作,但操作者可以控制的延迟。

4休息:

为恢复疲劳,身心活动处于休息状态。

个同心圆表,第一圈为中心圈,为核4台湾的周道教授将动素用

心动素;第二圈为常用动素,是改善的对象,第三圈为辅助性动素,应尽可能予以取消。

(操作中愈少愈好,第四圈最外圈)为消耗性动素,动素分析的步骤2.2.2第一步:

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应进行动素分析的作业

第二步:

动素分析的准备:

动素分析表、记录纸、秒表、卷尺等

第三步:

动素分析的实施)在分析表中填写必要的事项1(.

(2)观察、分解、记录动作

(3)整理分析结果,填写总结表:

将动素记号按左右手分开,填写合计数

(4)画出作业现场布置图

第四步:

讨论分析结果,确定改进方案

·找出第2、3类动作多的原因并进行改善,分析双手动作的平衡

·4W1H提问技术,ECRS技巧,动作改善检查表

·基于动作经济原则进行

·在确定改进方案后,应作出改进作业后的动素分析表,比较改进前后的动素数,把握改进效果

2.2.3动素分析的应用场合

(1)探讨高效易行的作业方法

用于无论如何观察作业,也不能发现动作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无论如何思考也制订不出最佳方案的场合

(2)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

通过动素分析,可以明白人体各部位用什么动作顺序活动,得到最适当的动作顺序

(3)作为讨论最适当的工夹具与作业环境布置安排时的参考资料

(4)制订正确易行的标准作业方法

(5)培养动作意识

动素分析的应用案例分析与研讨2.2.4.

动素记改右手动左手动

·伸手到容1等

容抓起数个电等2放元靠伸手到右3移物到左左把电阻元件接右手中的4便到左阻元抓拿住电阻元5伸手到左

元选择拿起一6拿住电阻元·元左7等抓板,调整方把引线对准8等·路板讨路把引线插入等9两同等放开电阻元插0

件剩等待伸手到左手可行阻电1

1元件剩下的元件放性接左手的元入右2容把元件移动手缩回原容3

把元件放回等4

注共个

2.3动作经济原则2.3.1动作经济原则的定义在生产现场最必要的是物料和人、机器,称之为生产的三要素。

在作业过程中要经济的使用动作,必须观察和分析动作:

1)是否只使用右手而让左手空闲着;

2)工件是否处于难于处理的位置;

3)若使用工夹具是否减少人数也能轻松的进行作业。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改善,既可以提高作业的效率,也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要追求动作经济,必须具备动作意识,经常分析一个一个的操作动作,彻底排除动作中的不合理成分和浪费,达到:

1)明白合理动作和不合理动作的区别;

2)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合理动作;

3)全身心的投入动作研究,思考合理动作方法、作业配置和工夹具。

以上三条称为动作意识,具备动作意识后可以进一步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

但是,要改善动作,单具备动作意识还不够,单靠观察作业动作也还拿不出改进方案。

根据吉尔布雷斯的动素分析法,总结出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就是人为了以最低限的疲劳获取最高的效率,寻求最合理的动作时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人都能检查作业动作是否合理。

动作经济原则是更好改善动作的原则,不仅要改善操作方法以便轻快动作,还要改善相关的物料、工夹具与机器的功能、布置和形状以便于动作。

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2.3.2

1)减少动作的数量

是否有多余的搜索、选择、思考和预置?

是否便于把握和装配?

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双手中的某一只手是否处于拿物或空闲状态?

3)缩短动作的距离

是否用不必要的大动作进行作业?

4)轻松动作

能否减少基本动素数?

是否处于难于操作的不合理姿势?

是否是需要力量的动作?

2.3.3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1、动作经济原则的作用

1)回归到动作方法应有的基础上,从作业中找出不符合动作经济原则之处

2)用动作经济原则核查动作方法、作业现场布置、使用的工具、夹具和机器,把握改善的要点。

2、应用动作经济原则的目的

1)发现作业动作中不满足动作经济原则之处,取消作业动作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稳定和无用的动作。

2)取消作业中容易造成疲劳和失误的原因,使操作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有节奏的作业。

3)掌握动作经济原则,提高动作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经常构思和运用高效的作业动作。

、关于动作的三要素3.

在改善动作时,针对“动作数”、“同时性”、“距离”、“作业容易程度”,有必要按下述要素进行讨论:

1)动作方法;2)作业现场布置;3)工夹具与机器

在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管理者和操作者要根据作业经验和IE知识不断改善上述三要素。

下面将前述动作经济原则按这三要素分类整理。

(1)动作方法

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分析观察作业,发现和取消无用的动作,合并两个以上的动作。

(2)作业现场布置

根据操作者动作的方便性来考虑作业场所的配置与放置方式。

(3)工夹具与机器

应在操作者正在从事的作业或细微动作中找出并非一定靠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探讨其是否能用工具、夹具和机器来代替。

4、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基本原则减少动作数1--------

(1)关于动作方法

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

如果存在不必要的动作,当然要使作业时间变长,使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用的动作上。

此时,不用说不必要的动作,即使是必要的动作,也要通过“改变动作顺序”、“改组动作”、“整理作业现场”等来减少动作数,缩短作业循环时间。

个减少为5实例:

焊锡作业的改善——固定电烙铁的位置,动作数由.

3个

)减少眼的活动2眼具有确认目的物的作用,通常在手、足之前动作。

眼的活动过

大、过于频繁,将延缓动作的进行。

用透明有机玻璃观察窗口减少眼的活动——为了观察料斗中实例:

是否有原料,改善前操作者要站起来观看方能判断。

改善方案在料斗操作者坐着即能判断原的中间位置开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观察窗口,料的有无,这样既能减少动作数,有可以减轻眼的疲劳。

)合并两个及以上动作3.

实例1:

改善前用2个不同的印章在工件上盖印,改善方案把两

个印章组合成一个印章,在工件上只盖一次印。

2:

用双管注射器减少涂树脂动作实例

2)关于作业现场布置()工具物料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处1

若把所用的工具物料放在操作者前面手能够着的便于抓取的固

定位置处,可以避免寻找、弯腰、过度伸手的动作。

再则,由于是固定的位置,通过反复进行动作,熟练到一定程度后,无意识的伸手即能抓取到所要的物件。

实例1:

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减少了“寻找”、“选择”与“预置”等动作。

实例2:

把标签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处

2)把工具物料放置于便于作业的状态

实例1:

利用夹钳放置筒取消“改变夹钳握持方式”的动作——改善前直接从操作台拿起夹钳,途中需改变夹钳的握持方能使用夹钳。

改善方案将夹钳插在支架套筒中,按使用姿势抓取夹钳,取消了改变夹钳握持方式的动作。

实例2:

通过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取消变换工件方向的动作

3)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可以减少寻找、选择等动作,轻快的进行作业。

寻找改善后减少了实例:

改善前工具无序放置,“”动作,节约了时间。

(3)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1)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工具物料箱

用波纹板简化抓取动作—实例:

—改善前用夹子在操作台上夹很难夹小而平滑的纽扣类零件,改善方案为将零件放在波起来。

纹板上,以便于用夹子夹起此类零件。

2)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为一个一通过把频繁使用的多件工具合并成

数件,可以减少用手操作使用工具的次和寻找动作。

解放一只手实例——合并万用表头,)利用快动夹紧机构3把工件夹紧在夹具中的作业,属于机械加工工序的辅助作业,夹紧操作应简单,并应满足夹紧要求。

实例:

用压板夹紧机构代替手柄螺旋夹紧机构减少夹紧动作

)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4经常使用开关和操纵杆操作机器,根据操作机构的不同,有的要花费很多动作。

因此,尽量采用只要一个动作的操作机构。

实例:

把回转式开关改为用一个动作操作的按纽式开关,就能起到减

少操作动作的作用。

基本原则——双手同时进行动作2☆1、关于动作方法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

在作业过程中某一只手闲着,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要加重另一只手的负担,造成动作的不平衡。

因此,要尽可能的让双手同时进行作业动作。

从动作经济原则来讲,除休息以外作业过程中不允许双手出现空闲。

实例:

双手同时把元件插入电路板,提高工作效率近一倍

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2)从人体动作的容易程度讲,反复相同的运动轨迹是最自然的动作,再则,若双手的运动方向左右对称的话,还可以取得双手相对运动的平衡,有节奏的进行动作,进一步还能消除双手在时间上的偏差,防止作业差错。

另外、工具物料的布置也存在对称性。

工具物料的对称布置,避免转身1实例

将直接涂胶水改为双手同时涂胶水实例2

2、关于作业现场布置)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1通过布置左右对称的作业现场使双手同时进行作业——改善前实例:

在操作台上杂乱地放着零部件,用左手拿住零件右手进行装配,每一改善方案将零部件整洁对称的堆放在操作台作业循环装配一个产品。

上,双手各同时装配一个产品,使工作效率提高一倍。

3、关于工夹具和机器要遵循双手同时动作原则,对于工夹具和机器要考虑以下三个

问题:

)当要长时间拿住目的物时应尽量采用固定工具(1

)对简单的作业和需要力量的作业,应尽量采用能利用足进(2

行作业的工具)设计双手能同时作业的夹具(3

1)采用固定工具固定需要长时间拿住的目的物实例:

固定工具的使用——在把螺钉拧紧在工件的作业中,由于

、拧紧螺钉等作业。

2,右手装配工件工件不稳定,左手拿住工件1在改善方案中,采用了固定工件的夹具,把左手解放出来,以便于双手同时操作。

2)采用能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完成简单的或需要力量的作业对于简单的作业,不用手也能完成的活,应尽量用足完成,以便

的复杂作业。

需要力量的作业,”于把手空出来进行“非用手完成不可等直线运动型且需要一定力量的作业,用足比手更有压入零件”如“效,还能减轻手的疲劳。

)设计能双手同时操作的夹具3在能同时使用双手布置作业的区域,设计不发生单手等待的夹具时,有必要从操作的角度,设计出便于安装定位的夹具。

实例:

带尾垫圈弯曲作业通过夹具实现双手同时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