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2839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docx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课文主旨归纳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重点课文主旨归纳

九年级(上)

  《醉翁亭记》:

本文以“乐”为主线,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队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岳阳楼记》:

本文热情的赞颂了朋友滕子京谪守巴陵后的光辉政绩,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的雄伟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所触发的“悲”、“喜”之情;并通过褒扬“古仁人之心”,贬抑了一般“迁客骚人”的“悲”、“喜”观,从而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和远大抱负。

  《与朱元思书》:

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着力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江的山山水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桃花源记》:

本文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掠夺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纯朴的理想社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厌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九年级(下)

  《出师表》:

本文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愚公移山》:

这则寓言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告诉人们,要取得事业成功,就必须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本文用了设喻、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义”的存在,证明“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文以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层层推论,阐述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本文通过邹忌以自身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能兴国。

  《曹刿论战》:

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点是写站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八年级(上)

  《小石谭记》: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优美和寂静,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

表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八年级(下)

  《口技》:

课文以口技表演之“善”贯穿全文篇,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语言简练、准确、生动,赞美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陋室铭》:

本文用了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音调铿锵,作者通过给自己的陋室作铭,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马说》: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其真不知马"是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

作者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的人材,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

  《送东阳马生序》: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而功成名就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本文的中心是劝学。

  七年级

  《三峡》∶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之情。

  《爱莲说》∶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初中阶段重点句子翻译

(一)《论语十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词:

时:

按时;说:

同“悦”,愉快。

 

翻译:

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

故:

旧的(知识);知:

理解、领悟。

 

翻译:

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词:

罔:

迷惑而无所得;殆: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词:

愠:

恼恨。

 

翻译:

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词:

耻:

以……为羞耻。

 

翻译:

(他)聪明而且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词:

识:

记住;厌:

满足;诲:

教导。

 

翻译:

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不应该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不应该感到厌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

 

(二)《扁鹊见蔡桓公》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解词:

居:

停留;还:

同“旋”,掉头;走:

跑。

 

翻译:

过了十日,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

 

3、立有间。

 

解词:

间:

一会儿。

 

4、汤尉之所及。

 

解词:

汤:

同“烫”,用热水焐;及:

到达。

 

5、火齐之所及。

 

解词:

齐:

同“剂”,药剂。

 

6、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解词:

属:

管。

 

翻译:

那是司命所管的 ,(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7、使人索扁鹊。

 

解词:

使:

派;索:

寻找。

 

1、   臣是以无请也。

 

解词:

请:

办法;是以:

因此。

 

翻译:

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三)《口技》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擅长。

 

2、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

 

解词:

会:

适逢;施:

安放,设置。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解词:

坐:

同“座”。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

 

4、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

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妙处都具有。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解词:

间:

夹杂。

 

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翻译: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解词:

虽:

即使;指:

手指(名词);指明(动词)。

 

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根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8、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解词:

名:

说出。

 

翻译:

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白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

 

9、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解词:

股:

大腿;几:

几乎、差不多。

 

10、群响毕绝。

 

解词:

毕:

全部;绝:

消失。

 

翻译:

各种声响全部消失。

 

(四)《为学》 

1、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解词:

逮:

及,赶得上。

 

2、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解词:

怠:

懈怠;迄:

完结。

 

3、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解词:

卒:

终于;鲁:

反应迟钝,不聪明。

 

翻译: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解词:

鄙:

边境;其:

其中。

 

5、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解词:

顾:

难道;如:

比。

 

翻译: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五)《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翻译:

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解词:

奇:

零数;许:

上下、光景。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熠中。

 

解词:

比:

并。

 

翻译:

他们另外两只膝盖靠在一起,隐藏在画幅下边的衣服折纹中。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仰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解词:

类:

像;属:

关联、联系。

 

翻译:

佛印的模样很像弥勒佛,敞开胸襟,露出两个乳头,抬头仰望上空,他那神态与苏、黄两人不相关联。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解词:

简:

同“拣”,挑选。

 

翻译:

这是挑选桃核中狭长的地方刻成的。

 

(六)《狼》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翻译:

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了下来,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

 

3、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追赶。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解词:

窘:

困窘急迫;敌:

攻击、胁迫。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解词:

径:

径直;犬:

像狗一样。

 

翻译: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6、目似瞑,意暇甚。

 

翻译:

(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7、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解词:

洞:

打洞;隧:

钻。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攻击屠夫。

 

8、狼亦黠亦。

 

解词:

黠:

狡猾。

 

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七)《桃花源记》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

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

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3、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词:

穷:

尽。

 

翻译:

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树林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解词:

属:

类。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之类。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解词:

交通:

交错相通。

 

翻译: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

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象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解词:

要:

同“邀”,邀请。

 

翻译:

于是,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解词:

妻子:

妻子小孩;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翻译:

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0、处处志之。

 

解词:

志:

做标志。

 

11、欣然规往。

 

解词:

规:

计划。

 

12、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词:

寻:

不久;津:

渡口。

 

(八)《马说》 

1、不以千里称也。

 

解词:

称:

出名。

 

翻译:

不能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解词:

食:

同“饲”,喂养。

 

翻译:

喂养的人不知道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解词:

见:

同“现”,显露、表现。

 

翻译:

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解词:

且:

尚且;安:

怎么。

 

翻译:

想要与普通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

 

解词:

策:

驱使;以:

按照;道:

方法。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6、食之不能尽其才。

 

翻译:

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7、鸣之不能同其意。

 

翻译:

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词:

其:

难道;其:

恐怕。

 

翻译: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九)《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解词:

名:

闻名;灵:

降福显灵。

 

翻译: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

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6、孔子云:

何陋之有?

 

翻译: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十)《爱莲说》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

(莲)出自淤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

(莲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蔓延,不生枝节,芬芳远播,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水面。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轻慢地玩弄它。

 

4、菊,花之隐逸者也。

 

翻译:

菊花,花中的“隐士”。

 

5、可爱者甚蕃。

 

解词:

蕃:

多。

 

6、陶后鲜有闻。

 

解词:

鲜:

少。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

爱莲花的人,像我的还有谁呢?

 

(十一)《曹刿论战》 

1、公将战。

   解词:

将:

打算。

 

1、   曹刿请见。

 解词:

见:

拜见。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解词:

肉食者: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谋:

谋划;间:

参与。

 

翻译: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自会去谋划它,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4、肉食者鄙,末能远谋。

 

解词:

鄙:

鄙陋,目光短浅。

 

翻译: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远之处去谋划。

 

5、何以战?

  翻译:

凭什么作战呢?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解词:

安:

养生的东西;专:

独自专有。

 

翻译: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他们分给别人。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解词:

徧同“遍”,遍及,普遍。

 

翻译:

小恩小惠并不能遍及,人民是不会听从的。

 

8、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解词: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加:

虚夸;信:

信实。

 

翻译:

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对神讲实话。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词:

孚:

为人所信服;福:

降福,保佑。

 

翻译: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的。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词:

狱:

案件。

 

翻译: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实情去办理。

 

11、公将鼓之。

  解词:

鼓:

击鼓。

 

12、齐师败绩:

  解词:

败绩:

大败。

 

13、公将驰之。

  解词:

驰:

驱车追赶。

 

14、既克,公问其故。

  解词:

克:

战胜;故:

原因、缘故。

 

15、夫战,勇气也。

  翻译:

作战,靠的是勇气。

 

1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词:

鼓:

击鼓。

 

翻译: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则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会竭尽。

 

17、疲竭我盈,故克之。

 

翻译:

敌方的士气已经竭尽,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它。

 

1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解词:

测:

推测,估计。

 

翻译:

(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1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词:

靡:

倒下。

 

翻译:

我看到齐军战车辗过地面留下的痕迹非常乱,远远望见他们的军旗已经倒下,所以下令追击。

 

(十二)《陈涉世家》 

苟富贵,无相忘。

 

解词:

苟:

假使;无:

同“毋”,不要。

 

翻译:

假使谁富贵了,不要相互忘记。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解词:

次:

编次;为:

担任,做。

 

翻译: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谪戍的队伍中,担任小队长。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解词:

会:

适逢;度:

估计;失期:

误期;法:

依照法规。

 

翻译:

恰巧遇上下大雨,道路行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法规是要斩头的。

 

5、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解词:

亡:

逃跑;举:

发动;等:

同样;死:

为……而死。

 

翻译:

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6、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

天下人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长时间了。

 

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解词:

以:

因为;数:

屡次;使:

派;将:

带领。

 

翻译: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到边疆带兵。

 

8、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解词:

诚:

果真;唱:

同“倡”,倡导。

 

翻译: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装是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许多响应的人。

 

9、固已怪之矣。

  解词:

固:

本来。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解词:

间:

暗中。

 

1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词:

往往:

到处;指目:

指指点点;看着。

 

12、吴广素爱人。

  解词:

素:

平时。

 

13、忿恚尉。

解词:

忿恚:

使……恼怒。

 

14、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十六七。

 

解词 :

借:

即使。

 

翻译:

即使侥幸不用杀头,但是戍守边防的人已经死去十分之六七。

 

15、尉果笞之。

 解词:

笞:

鞭打。

 

16、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翻译: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做出番大事业来。

 

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1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解词:

被:

同“披”,穿着。

 

翻译:

将军亲身穿着盔甲,手拿武器,攻打没有王道的人,诛伐残暴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应当称王。

 

19、发闾左適守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解词:

发:

征发;適:

同“谪;屯:

驻扎。

 

20、比至陈。

  解词:

比:

等到。

 

21、皆来会计。

  解词:

会计:

集会议事。

 

(十三)《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解词:

崩殂:

死亡;三分:

分裂成三个国家;疲敝:

贫困衰弱;秋:

时刻。

 

翻译:

先帝(刘备)创立统一天下的大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益州贫困衰弱,这真是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2、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解词:

懈:

懈怠;忘身:

舍生忘死。

 

翻译:

侍卫大臣们在宫廷中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朝廷外舍生忘死。

 

3、追先帝之殊遇。

  解词:

追:

追念。

 

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解词:

光:

发扬光大;恢弘:

发扬扩大。

 

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解词:

妄自菲薄:

随便看轻自己;喻:

称引、譬喻;义:

适宜、恰当。

 

翻译不应该轻易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而使得忠心进谏的道路阻塞。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 

7、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解词:

付:

交给;论:

评判;刑:

罚;昭:

显示。

平明:

公正严明。

 

翻译:

若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法令或尽忠职分的人,应该交给主管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

 

翻译:

不应该偏袒或有私心,使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9、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解词:

行阵:

军队。

 

翻译:

军队上下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10、亲贤臣,远小人。

 

解词:

亲:

亲近;远:

疏远。

 

翻译: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翻译: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12、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翻译:

那么汉室的兴旺就为期不远了。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解词:

布衣:

平民百姓;躬:

亲自。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

只想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15、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解词: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感激:

感奋、激动;驱驰:

奔走效劳;值:

遇到。

 

1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翻译: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17、先帝知臣谨慎 

解词:

谨慎:

小心慎重。

 

18、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深入不毛。

 

解词:

效:

实现;伤:

损害;毛:

草木。

 

19、庶竭驽钝,攘锄奸凶。

 

解词:

驽钝:

平庸的才智;攘除:

铲除。

 

20、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2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翻译:

希望陛下让我完成讨伐曹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不实现就治我的罪,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22、以彰其咎 

解词:

彰:

表明、显扬。

 

23、臣不胜受恩感激。

 

翻译:

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十五、《愚公移山》 

1、年且九十   解词:

且:

将近。

 

2、面山而居   解词:

面:

面对。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解词:

:

惩:

苦于;塞;阻塞:

迂:

曲折绕远。

 

翻译:

苦于北山的阻塞,出入曲折迂回。

 

4、聚室而谋。

  解词:

谋:

商量。

 

5、指通豫南。

解词:

指:

同“直”,一直。

 

6、杂然相许。

解词:

许:

赞同。

 

8、以君之力,曾不能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复习

(一)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yuè):

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论语十则》)

女:

通“汝”,你。

知:

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

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

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

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

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

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

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

通“贴”。

火:

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

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

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

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

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

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

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

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

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

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

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

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

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

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故事两篇》)曷:

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

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

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遽:

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

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