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2757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docx

旅游基础建设项目生活用水水资源论证报告

 

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生活用水井更新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北京市华研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

水论证乙字11109023)

二〇一四年八月

 

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生活用水井更新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责任表

项目负责:

王玉国

报告编写:

张顺智(201361111)古彦斌(201361112)杨小梅

图件编制:

张顺智

资料整理:

古彦斌

报告审查:

王进卫

总工:

王进卫

报告提交单位:

北京市华研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报告提交日期:

2014年8月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基本情况表

 

一、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活用水井更新项目水资源论证

项目位置

平谷区黄松峪乡梨树沟村

建设规模

占地9.16km2

所属行业

旅游配套设施

项目单位

北京梨树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报告书编制单位及证书编号

北京市华研地质勘查有限公司(资质证号:

水论证乙字第11109023号)

建设项目的审批机关

平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水资源论证审批机关

平谷区水务局

业主的用水需求

更新1眼300m基岩生活用水井,出水量240m3/d

论证工作等级

三级

水平年

2011

二、分析范围内控制指标情况

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亿m3)

0.99

实际取用水总量(亿m3)

0.96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万元工业增加值的实际用水量

退水水域所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指标(万m3)

退水水域所在水功能区实际排污总量(万m3)

 

三、取用水方案

 

核定的年取水量(万m3)

地表水

0

 

核定的年取水量(万m3)

地表水

0

地下水

0.50

地下水

0.50

自来水

0

自来水

0

其他水源

0

其他水源

0

合计

0.50

合计

0.50

最大取水流量(m3/s)

1.76×10-3

日最大取水量(m3/d)

151.67

取水口位置

水井口

用水保证率(%)

100%

核定后的用水定额

2.27m3/人·月

水循环利用率(%)

90%

四、退水方案

核定的年退水量(m3)

0

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m3)及排放浓度

零排放

退水口位置及所在水功能区

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

排放方式

用于绿化、道路喷洒

五、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工程措施

严格按照《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进行施工;安装水表,严格记录抽水量。

节水与管理措施

充分利用中水和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深化贯彻执行节水制度;加强管理和检查。

其他非工程措施

井周围设立卫生防护区,严格做到“三无”;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日常监测和维护。

备注:

生活污水经自建小型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完全用于项目的绿化、道路喷洒等,基本上不外排污水,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造成影响。

1.总论

1.1.建设项目概况

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活用水井更新项目水资源论证。

(2)项目建设单位:

北京梨树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

旅游配套设施,生活用水井更新工程。

(4)建设背景

近年来,为实现山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市推出了“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的概念,为京郊山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极和亮点。

平谷区梨树沟村域是北京“沟域经济”的一个典型代表。

梨树沟具有独特地理优势,域内自然资源保护比较完整、群山耸翠、奇石林立,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具有较大的潜力。

梨树沟在充分利用其自身独有的农业生产资源,提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定位为“具有自身特色的京郊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和“北京‘沟域经济’的样板区”,强调自然景观四季游、人文景观游等相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

梨树沟景区是集旅游、度假、生产、示范、教育、科研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梨树沟景区的整体发展,可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税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梨树沟景区的建设为平谷及周边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度假场所,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品位;增加平谷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扩大平谷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建设地点

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距平谷区中心行车距离35.4km,地处平谷区黄松峪国家森林公园的中心位置,南侧紧邻著名景区石林峡、东侧为飞龙谷、北部为玻璃台、西侧为四座楼山,地理位置优越。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16km2,共涉及到6个农村居民点,分别是1队(梨树沟门)、2队(尉家台)、3队(王家台)、4队(牛角沟)、5队(太平庄)、6队(黄榆沟),见图1-1项目建设位置图

(1)、图1-1项目建设位

置图

(2)。

图1-1项目建设位置图

(1)

图1-1项目建设位置图

(2)

(5)建设规模

项目总规划9.16km2,共涉及到6个农村居民点,分别是1队(梨树沟门)、2队(尉家台)、3队(王家台)、4队(牛角沟)、5队(太平庄)、6队(黄榆沟),见图1-1项目建设位置图

(2)。

建设项目取用水方案

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日取水量约为151.67m3/d,年取水量4995.90m3/a。

现有机井为八十年代成井,成井年代久远,成井质量较差。

目前水井坍塌,水泵被埋,无法修复,已经不能继续使用。

由于以水窖作为生活水源存在水质差、取水不便、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当地居民生活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并且严重制约了梨树沟景区的发展。

综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更新井取长城系常州沟组砂岩裂隙水作为取水水源。

水质应满足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取水水位应满足现有水泵技术能力的要求。

建设项目退水方案

本项目的退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本项目污水采用分区排放,集中处理的原则,在景区山门外地势较低位置设置一处小型污水处理站,其他区域分队设置化粪池。

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经过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达标后进入规划地块的中水回用系统,主要出水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后用于项目区的绿化、道路喷洒、景观用水等。

1.2.项目来源

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梨树沟村。

梨树沟景区是集旅游、度假、生产、示范、教育、科研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项目总占地面积9.16km2。

梨树沟旅游休闲农业园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日最高需水量151.67m3/d,年需水量约为4995.90m3/a。

项目区地处山区,没有市政供水管网,且现有生活用水自备井已经报废,无法继续供水。

由于以水窖作为生活水源存在水质差、取水不便、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当地居民生活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并且严重制约了梨树沟景区的发展。

因此,通过报废机井进行更新来解决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助力项目区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经综合考虑,北京梨树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拟对项目区内报废机进行更新,取当地基岩地下水作为本项目的供水水源,高日取水量约为151.67m3/d,年用水量4995.90m3/a。

根据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第15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水利局、北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京水资【2002】10号”文件的要求,日取水量大于30m3的建设项目必需要做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因此,2014年7月,北京梨树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市华研地质勘查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

委托单位

2014年7月,北京梨树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市华研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对项目区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见附件一:

水资源论证合同)。

项目委托单位,北京梨树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是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其所做的水资源论证委托具有法律依据。

承担单位与工作过程

项目承担单位,北京市华研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是水利部公布的具有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单位(资质证号:

水论证乙字第11109023号),是在北京范围内进行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研究与开发利用的专业队伍。

项目工作工程如图1-2所示:

图1-2项目工作过程图

1.3.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及其附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技术要求》,本次工作针对建设项目的取用水要求,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调查,在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钻孔资料、地下水水位、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合理性,以及取水后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户的影响。

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1)收集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区域内的地质、水文地质、地下水动态、地下水水质、气象等有关资料。

(2)分析研究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3)针对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分析项目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分析拟建项目用水、耗水的合理性以及节水潜力、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分析项目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对周围用水户的影响及其补偿方案。

(4)通过对取、用、耗、排水方案的分析,得出水资源论证的综合结论并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

1.4.编制依据

本论证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2)《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3)《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

4)《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规程规范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

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3)《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

采用标准

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2)《北京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2001);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参考文献

为了提出科学的论证报告,本次工作大量收集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重要参考,主要参考成果如下:

1)《北京市水文地质图集》(1980);

2)《北京市用水调研与需水预测研究报告》(2002);

3)《北京市平谷电厂王都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1994);

4)《北京市平谷应急供水工程供水水文地质可行性报告》(2002);

5)《北京市平谷应急水源工程一期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2003);

6)《北京市平谷应急水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

7)《北京市平谷应急供水工程中桥地区基岩地下水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评价报告》(2004);

8)《北京城市备用水源勘查评价平谷盆地第四系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报告》(2004);

9)《北京平谷区罗汉石地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010年;

10)《北京市平谷区梨树沟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2011);

11)《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活用水井更新项目水资源论证合同书》(2014);

12)甲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1.5.工作等级与水平年

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水资源论证的等级按照地表水取水、地下水取水、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确定。

根据水资源论证等级分类指标表(表1-1),该项目取用地下水作为生活供水,只涉及到地下水取用水和退水。

因此,该类项目的水资源论证级别划分应以地下水取水、用水合理性分析、取水和退水影响作为主要分类指标。

从地下水取水方面看,①本项目取用基岩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属于更新井项目,高日取水量为151.67m3/d,年取水量4995.90m3/a。

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中的取水量标准,确定论证等级应为三级;②取水位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勘察程度较高,有较详细的勘察资料,分类为三级。

③从项目区开发利用程度方面,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具有开采潜力,因此,分类为三级。

综合考虑,从地下水取水方面确定论证级别为三级。

表1-1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

分类

分类指标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地下水取水

农业用水水量(万m3/d)

≥10

10~2

≤2

工业取水(万m3/d)

≥1

0.3~1

≤0.3

生活取水(万m3/d)

≥5

1~5

≤1

供水水文地质条件b

复杂

中等

简单

开发利用程度a(%)

≥70

(或超采区)

50~70

(或平衡区)

≤50

(或有潜力区)

用水合理性

主要用水系统或者工序个数

≥5

5~2

≤2

生产用水比例(%)

≥90

90~60

≤60

取水和退水影响

水资源利用

对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利用产生影响。

对第三者取用水影响显著。

对第三者取用水影响轻微。

生态

现状生态问题敏感;

取水对水文情势和生态水量产生明显影响;

退水有水温或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问题。

现状生态问题较为敏感;

取水可能对水文情势和生态水量产生一般影响;

退水有潜在水体富营养化影响。

现状无敏感生态问题;

取水和退水对生态影响轻微。

水功能区

涉及一级水功能区的保护区、缓冲区中的1个或者以上;涉及二级水功能区的饮用水水源区或者其他3个及以上水功能二级区。

涉及一级水功能区的过渡区、保留区或者跨地(市)级的一级水功能区;涉及2个水功能二级区

涉及1个水功能二级区

退水污染类型

含有毒有机物、重金属或多种化学污染物。

含有多种可降解化学污染物。

含有少量可降解的污染物。

退水量(缺水地区)(m3/d)

≥5000(500)

5000~1000(500~100)

≤1000(100)

注:

a指多年平均地下水源供水量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百分比;

b依据GB50027。

再生水参照地表水取水、矿坑涌水参照地下水取水的分级指标执行。

从用水合理性分析方面,梨树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属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取水是为了满足当地居民及项目正常的生活用水,不涉及用水工序和生产用水。

另外,生活污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后,用作项目区绿化、道路喷洒等,水利用效率较高。

从用水合理性分析方面确定级别为三级。

从取水和退水影响方面看,①本项目属于更新井项目,取水量较小,不会引起地下水水位较大下降,对其它地下水用户影响较小,分类级别为三级;②现状无敏感生态问题,取水和退水对生态影响轻微;③从退水污染类型看,项目用水为生活用水,只产生含有少量可降解的污染物,项目区自建小型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作项目区绿化,基本不外排污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依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退水影响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因此,从取水和退水影响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论证级别为三级。

综合以上地下水取水、用水合理性和取退水影响两个方面的分析,依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所规定,确定本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为三级。

水平年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一般以最近的年份为现状水平年,并要避免特枯或丰水年,尽可能选取接近于多年平均情况的年份。

根据平谷区多年降水量统计资料,1959-2013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4.93mm,2010年降水量584.90mm,为平偏枯水年;2011年降水量598.40mm,接近于多年平均降水量;2012年降水量782.20mm,为水平偏丰年;2013年降水量为587.70mm,所以本次工作水平年定为2011年。

1.6.水资源论证范围

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本次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分析范围确定为整个平谷区,面积为950.43km2(图1-3)。

图1-3建设项目分析范围图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

本项目更新井位于北京平谷梨树沟村内,取用长城系常州沟组砂岩裂隙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

基岩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的补给,项目区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较好的汇水条件,南侧为地下水侧向流出面。

因此,综合考虑项目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以及地表水分水岭分布情况,确定本次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更新井上游的汇流区域,总面积约2.38km2(图1-4)。

图1-4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以及取退水影响范围图

取水影响范围:

本项目高日取水量约为151.67m3/d,年取水量4995.90m3/a,取水水量较小,根据水位预测结果,该更新井开采1年后,距离2200m处的1队现状井,水位下降0.14m,综合考虑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形情况,确定取水影响范围为更新井下游地区1.57km2范围内(见图1-4)。

退水影响范围:

本项目的生活污水经自建小型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完全用于项目区绿化、道路喷洒等,基本上不外排污水,几乎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退水影响范围确定为项目区主要建设用地范围内(图1-4)。

2.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2.1.分析范围内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1)自然地理

平谷盆地是由南北山前断裂形成的断陷盆地,其东、北、西和东南为中、低山与丘陵环抱,仅西南有一出口,与华北平原相连接。

平原区分布于平谷区中部、西南部,其东西长25km,南北最宽14km,面积362.3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8.20%,为冲洪积平原。

盆地地形高程由东北部的85m向西南逐渐下降为20m,地形坡度为2.3-1.8‰(图2-1)。

图2-1平谷区地形地貌图

黄松峪乡地处山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13m~1122m,平原区土壤为冲洪积物褐土性土,北部山区为硅质岩类淋溶褐土。

(2)社会经济

北京市平谷区总人口39.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86万人,农业人口22.80万人,平谷城区总人口10.95万人。

全区土地总面积950.43km2,耕地总面积32.2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2万亩,粮食总产量64120t。

根据2011年《北京市平谷区统计年鉴》可知,黄松峪乡下辖7个村,2800户,乡域面积64.4km2。

黄松峪乡旅游资源丰富,有以京东大溶洞为龙头的景区多个,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

盛产北方各种干鲜果品,2011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收入8417万元。

水文气象

本区属暖温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严寒干燥。

据平谷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1.5℃,冬夏两季温度变化较大,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26.6℃。

平谷是北京市暴雨中心地区之一,据平谷气象站1959~2013年观测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4.93mm。

区内降水量具有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特征。

时间上,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年际变化大,据1959年到2012年的降雨资料统计,年最大降水量1213mm(1984年),最小降水量344.5mm(1981),枯水年一般连续出现2-3年(图2-2、图2-3)。

空间上,降水量受地形控制明显,分布规律为山区大于盆地,山前大于山后。

山区降水呈现由东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小的趋势;平原区降水呈现由中部向西南部逐渐减小的趋势。

全区未形成明显的暴雨带,山区暴雨中心集中在黄松峪水库上游,平原区暴雨中心集中在平谷卫星城北部的王辛庄一带。

图2-2平谷区1975-2013年降水量直方图

图2-3平谷区2013年年内降雨直方图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本区河流属于海河流域蓟运河水系。

主要河流有泃河、洳河(原错河)和金鸡河。

主要水利工程有海子水库、黄松峪水库和西峪水库。

图2-4平谷区主要水系图

泃河是平谷区内第一大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青灰岭,经蓟县黄崖关、下营、泥河进入北京市,全长157.1km,汇水面积1712.28km2。

山区洪水和地表水流出山口,在冲洪积扇顶部渗入地下,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地下水在西沥津、龙家务一带溢出地表,转化为地表水。

近几年由于连续干旱,已经没有溢出量。

泃河沿马坊东部镇界自北而南曲折流过,进入河北省三河市境内。

在马坊镇域内自北向南分布了泃河的三条支流。

依次是:

无名河从镇域东北流过,在果各庄东部注入泃河;金鸡河从顺义区流入,斜穿全境,向东南汇入泃河;小龙河从顺义大孙各庄入境,在镇域中部自西向东流过,于小屯村注入泃河。

金鸡河发源于顺义区龙湾屯乡北部山区,河流长度27km,汇水面积168km2,经二十里长山北,流入平谷境内,在英城南汇入泃河。

洳河(错河)是平谷区内第二大河,发源于密云县,河流总长度40.7km,汇水面积494.0km2。

在胡家店南变为潜流,至中桥村溢出地表,又转化为地表水,中桥以下常年有水,是排泄洪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河道。

近几年由于连续干旱,已经没有溢出量,河道无水。

海子水库:

位于泃河上游,汇水面积443km2,总库容12100×104m3。

水库主要用于防洪、发电和农田灌溉。

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和上游修建水库,水库来水量出现大幅减少,水库不向下游放水。

黄松峪水库:

位于泃河支流黄松峪石河上游,汇水面积49.05km2,总库容1040×104m3。

水库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近几年来水量较少,水库不向下游放水。

西峪水库:

位于洳河(错河)支流镇罗营石河上游,汇水面积81.35km2,总库容1430×104m3。

水库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近几年来水量较少,水库不向下游放水。

2.2.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平谷地处海河流域蓟运河水系,多年平均降水量634mm,区内地表水主要储存在海子、黄松峪和西峪等水库中,可利用量为0.7×108m3。

主要河流有泃河、洳河和金鸡河,近年来干枯无水。

地表水受降水和上游来水影响加大,水量不稳定,水质易污染。

目前区内地表水主要为景观用水和少量农业用水。

平谷盆地地下水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1998年以前地下水一直处于动态均衡状态,补给量和排泄量基本平衡,在丰水年河道内有地下水的溢出。

2000年以前平谷平原区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2.0×108m3。

1999年开始的连续干旱,造成区域地表水资源剧减,地下水资源补给量减少,可采资源量减少。

据2007年完成的《平谷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平谷区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63×108m3。

根据地下含水介质不同,可将区内地下水分为第四系和基岩地下水两大类。

(1)第四系地下水

第四系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平原区由泃、错河冲洪积扇作用形成的松散地层中。

地层主要为卵石、砂卵石组成,颗粒粗、厚度大(最大超过550m),富水性因地而异,在泃河和错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分别在王都庄和中桥一带形成两个典型的强富水性区,单井出水量一般在6000-10000m3/d。

平谷盆地内第四系地下水储量较大。

2002年计算的平谷盆地第四系地下水的总储量约为47.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