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2497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docx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张政文解读

8期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

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兴起的抵抗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中心主义的解构主义哲学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扩张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后现代文化潮流。

后现代艺术、传媒、教育、哲学、科学、政治、经济等衍生思潮应运而生,当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响彻后现代的声音。

同时,关于如何理解后现代的激烈争论也随之而来。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后现代究竟是一种不同于现代生活制度和内容的全新生活方式,还是不同于现代性理解范式的一种新的经验方式和思想范式。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指出,随着社会知识化、服务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来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后现代已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和文化标志①。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相关著作观点对此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更多的人则将后现代释读为在现代性参照下理解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状态的理论范

式。

利奥塔德认为,后现代是对现代的重写,重写现代的主旨在于消解现代性中反复被言说却

不能证明其合理性的

“人类解放”元叙事和“思辨同一性”元叙事的解释范式,从而对生活文本进行重新理解②。

哈贝马斯同样视后现代为理解范式的调整而非生活内容的更改,坚持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设计,应当通过交往理性拯救发达资本主义危机,完成现代性的未竟事业③。

张政文

在现代性确立的过程中,康德用理性为自然立法,建立了现代关于自然的知识;同时为人性立法,建立了关于人性的知识。

但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与关于人性的知识之间却不能通约,必然与自由、自然与道德处于隔绝和对立之中,启蒙

的理性现代性深藏着危机。

为消除危机,康德以审美的与自然的合目的论消除启蒙的理性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从而为现代设计了审美现代性,使现代性处于理性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张力之间。

康德所设计的审美现代性中的合目的性、

无功利性、自律性、不确定性等特质直接启示了后现代美学和当代大众文化。

可以说,后现代美学在对现代性中的理性现代性解构的过程中也深受现代性中审美现代性的启示,甚至在思想史的意义上讲,后现代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对审美现代性的改造与更新。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

后现代美学的启示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德意志文化启蒙与

现代性的文艺美学话语研

究”

(批准号:

10BZW022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

究基金项目“德国古典美

学的现代性视域”(批准

号:

06JD720001阶段性成果14

如果认真考察当代生活,可以肯定地说,当代生活无论是生存方式还是文化状况都有了极大

变化,但这些变化在制度层面、生活层面、经验层面还未在根本上、整体上超越现代性界域,因

而后现代作为一种理解范式在当代文化场景中出场也许更具合理性。

基于上述立场,笔者认

为康德美学在后现代视域中与后现代美学具有深刻关联,这并不是说后现代美学通过对康德

现代美学的批判而建造了自己的美学理论,而是要昭示作为现代美学原理缔造者的康德在其

美学中所设计的现代性自身就蕴含了后现代美学基本理念的可能性,对后现代美学敞开其美

学的基本原则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启示。

一、理性现代性的内在断裂

康德是公认的最伟大的现代性缔造者,但他所表达的现代性能对后现代文化有所启示则

并不是思想界的共识。

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对现代性的理解。

现代性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描

述和判断。

现代生活由工业化生产消费普及、现代国家制度逐渐建立的社会进程与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文化进程相互协作、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共同形成,是一种

既具有共同的方式和形态又充满矛盾对立的生活。

因而,对现代生活进行描述和判断的现代

性也就有了不同的解读。

哈贝马斯将现代性理解为从公元5世纪末希腊罗马古典世界覆灭、基

督教世界到来后不断向当代展开的现代社会生活的文化性质,因而他说的现代的社会生活历

时千年,其文化性质也是多变的、复杂的、至今尚未完成的。

不过哈贝马斯指出现代性有一点

是清晰稳定的:

它不再是传统的模仿,它自我复制、自我创造并形成只属于现代性自身的规

范,从而与传统彻底断裂④。

沃勒斯坦的“所知世界终结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都将现代

性视为文化的断裂。

与哈贝马斯等人不同,鲍曼则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用普遍性解说世界的理

解范式。

在他看来,现代性是由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开始的一种文化设计,即通过知识建造谋

求人类的自由解放,将日常生活从神话、宗教中划分出来,使人们的世俗生存获得合法性与合

理性的规划。

这种现代性可概括为理性现代性⑤。

在鲍曼的视域中,康德就是一位理性现代性

的主要设计者。

在《答复这个问题:

“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康德将启蒙概括为“要有勇气

运用你自己的理智”⑥,在启蒙语境中,理智就是理性普遍性。

康德正是运用理性普遍性为西方

文化建立起庞大的以认知理性为主题的认识论元叙事话语和以信仰理性为主题的本体论元

叙事话语。

知识是本于经验还是本于观念是18世纪启蒙哲学认识论最重大的内部争论,为解决这一

难题,康德创立了“先天综合判断”认识论原理。

该原理认为,认识既不是德国唯理主义者所讲

的某种先验观念,也不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所说的后天经验,认识应该是先验观念和后天经

验的统一。

先验观念为认识提供了认识的普遍形式,后天经验则为认识提供可证明的具体内

容,具体内容经普遍形式建构才是认识的真实状况,认识就其本质而言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

知性化、程序化的理解,这种理解既体现了主体的认知能力又真实地反映着客体的本来面目,

成为存在与意识的统一。

所以,认识与其说是感知世界,不如说是解说世界,认识是知识⑦。

德在评价自己的认识论原理时称这是“哥白尼式革命”,而当代后现代思想家罗蒂则对康德将

认识确认为知识、整个现代哲学认识论甚至将认识即知识视为传统充满忧虑⑧。

的确,在启蒙

思想中有三个核心理念无法按照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原理构建为知识,它们是关于一切物

质现象的理念叫“世界”,关于一切精神和心理现象的理念叫“心灵”,关于世界和心灵统一的

理念叫“上帝”。

在康德看来,世界、心灵、上帝只能被信仰、思想而不能被感知和经验,一旦对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

15

8期

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

世界、心灵、上帝认识,就使认识失去知性的普遍性和感性的客观性,存在与意识丧失同一性而出现认识的二律背反,认识不再是知识⑨。

所以,康德一再声称他写《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要警告世人“永远不要冒险凭借思辨理性去超越经验的界限”⑩。

然而世界、心灵、上帝是启蒙的最重要内容,却不能够成为知识,这意味着认识是有限的,知识不能真正实现包括康德在内的所有启蒙思想家所希望的认识整个世界、解放所有人类的理想,因而,理性现代性诞生时就已蕴藏着深刻的危机。

正像哈贝马斯论述的那样,理性现代性的根基是理性輥輯訛。

启蒙的理性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的理性,也不同于中世纪教会所宣称的理性。

古希腊罗马的理性是个人智慧,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却缺少公共性。

中世纪教会宣称的理性是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普遍的公共性,却不具批判性。

启蒙理性既是批判的,又是公共的,其根本立场在于坚信存在着普遍的理性。

普遍的理性是客观的,它促使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自由完满的人道主义社会理想。

但是,在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原理中认识是有限的,无法建立关于世界、心灵、上帝,即关于人性的知识。

只有关于自然的知识而缺失关于人性的知识,理性无法在人的存在自身获得普遍的客观确证,也就无从推进人类的普遍进步,启蒙理性的批判性与公共性就在根本上被消解了。

所以康德提出启蒙的实践理性,用以建立关于人性的知识,以期解救理性现代性的危机。

康德将人性的知识建立在“人是理性的”这一命题上。

在康德心中,理性才是人的真正本质,相对于可被感知、经验的自然现象而言,理性是人的本体。

理性不可被感知、认识无法证明,是“视之为真的一种与思辨理性相比纯然主观的根据,毕竟对一种同样纯粹的、但却是实践的理性来说客观有效,由此凭借自由的概念使上帝和不死的理念获得了客观的实在性和权限,甚至获得了假定它们的主观必要性”輥輰訛。

基于对理性的这种设计,康德认为,就人性普遍性而言,作为人的本体的理性就是人生而俱有的自由。

自由显现在个人行为中便是以客观律令方式出现的道德实践,体现在国家行为中就是以和平宪法为原则的政治活动輥輱訛。

这样,康德建立了涉及伦理、政治、法律、历史、宗教等领域的庞大的关于人性的知识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关于人性的知识,实现人类的进步。

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关于人性的知识的建立使得康德完成了为西方构造认识论元叙事和本体论元叙事的工作,造就了以理性普遍性为核心的西方理性现代性。

然而,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认识不自由,自由则不可认识,关于自然的知识与关于人性的知识之间天然地失去了通约的普遍性,理性断裂了,人的整体性断裂了,理性现代性断裂了。

德里达认为无论是关于自然的知识还是关于人性的知识都不过是关于人“在场”的话语,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真理论,知识本身却是场外的“他者”輥輲訛。

当知识只去传达人的逻各斯时,知识只成为书写人的符号,于是知识在康德那里只有一种,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创造知识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大写的理性的人。

一旦认知面向这种关于人的知识时,认识必然是有限的。

当认知去解说大写的理性人时,由于认知主体就是大写的理性人,认识必然无法言说,而只能将话语权交给信仰,由信仰自言自语而无需验证,这就是理性现代性断裂的根源。

利奥塔德曾指出,理性现代性的断裂在于理性现代性以知识的方式存在,而知识在康德那里是通过在自身之外来寻找其合法性基础,因而所有的知识都归结于关于人的知识,超越了知识的具体界线而成为关于人的普遍性的元叙事,知识就不再是知识自身輥輳訛。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发现理性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工具理性,它通过概念的抽象与具体对象分离,然后宣称自己是所有具体知识的合法性根据,从而对所有具体知识实行控制,最终,理性现代性依靠存在与意识的同一性将具体知识转变成服务于自己的工具輥輴訛。

作为理性现代性创建者之一的康德也意识到理性现代性的内在危机,虽然他未能16

像当代思想家那样对之予以深刻地批判,但他也努力去化解理性现代性的危机,认为其内部

矛盾在于现象与本体不能统一、必然与自由相互对立、认识与实践无法通约,最终导致整体

性、大写的人的分裂,从而危及到理性的普遍性存在。

于是,康德通过撰写《判断力批判》来补

救这种危机,试图用审美合目的论与自然合目的论将现象与本体、必然与自由、认识与实践有

机统一起来,实现理性现代性的内部调整,消除理性现代性的危机。

康德的这一文化设计最终

使不断滋生的审美现代性完全形成,而完整的现代性就是由理性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个相

关联却又相碰撞的部分构成的。

如果说后现代是对现代性中的理性现代性的批判、解构的话,

那么它也深受现代性中审美现代性的启示,甚至在思想史的意义上讲,在对理性现代性批判

的基础上,后现代思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审美现代性的改造与更新。

二、审美现代性对理性现代性的调整

哈贝马斯曾区别过两种现代性,一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现代性,另一种是文化审美

意义上的现代性。

后者生长在启蒙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以及由波德莱尔、莫奈开启的现代

主义思潮的文化语境中,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现代性相关却又相异輥輵訛。

在西方现代化的历

程中,在市民社会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的理性观念和理性制度的同

时,文学艺术领域萌发了一种既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知性模仿传统、也不同于启蒙理性观念的

新兴审美趣味。

其特征是感性化、个体化、内省化。

中世纪的骑士传奇、短歌,文艺复兴时代的

戏剧、十四行情诗、绘画艺术,启蒙时代的教育小说、市民悲喜剧,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和歌

剧,现实主义时期的小说、音乐和芭蕾舞无不显现对自然人性的倾心、对感性生命的珍视、对

个体价值的张扬。

伴随着文学艺术的趣味转型,从18世纪起,“趣味无争辩”、“厚今薄古论”、

“情感至上论”等不同于“模仿论”、“教化论”、“理智论”等传统文艺思想的理论也纷纷面世,成

为最有影响的审美文化观念。

可以说,新的文艺实践和文艺观念共同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

审美文化性、也不同于理性现代性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这就是审美现代性,它与理性现代

性一样,也是现代性的主要构成部分。

康德对审美现代性有着深刻领悟,他曾多次亲历对传统

文艺观的批判性论战,对审美现代性进行了哲学高度的理论设计,并试图通过审美现代性在

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调整现代性,消除理性现代性现象与本体、自然与人

性、认识与实践、必然与自由的分裂造成的生存危机。

在康德建成的理性现代性中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关于人性的知识无法通沟的根本在于自

然是感性的存在,受必然律决定,而人性是自由的存在,受功利和目的制约,审美则是无功利

无目的的,同时暗合自然的规律和人性的自由,是主体用个别显现一般的反思判断力在与世

界发生对象性关联时的体现。

反思判断力在与世界发生对象性关系时“只将客体的表象与主

体联系在一起,不让我们注意到对象的性质,而只让我们注意到那决定与对象有关的表象能

力的合目的形式”輥輶訛。

反思判断力在对世界下判断时,想象力使对象的内容与主体不发生意义

联系而对象的形式则向主体呈现意义。

想象力具有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中介功能,在反思判断

力判定对象美或不美时,想象力“不是借助知性将它的表象与主体及客体相联系,而是借助想象

力将它的表象与主体及主体的快感和不快感相联系”輥輷訛。

它将对象的形式与主体的情感创造性

地组合起来,既“从各种的或同一种的难以计数的对象中把对象的形象和形态再生产出来”輦輮訛,

又将对象的形式“不作为思想,而作为心意的一个合目的状态的内在的情感传达着自己”輦輯訛。

以看出,他所设计的审美现代性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具有强烈的自律性,不受认识和实践的

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设计及对后现代美学的启示

17

8期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

规范,无概念、无功利、无目的;二是突出情感、想象等感性元素,拒绝理性的工具化和机械化。

显然,审美现代性是对他的理性现代性规划的调整和批判。

他认为这一设计实现了现象与本体、自然与人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拯救了理性现代性的危机。

康德所设计的审美现代性是否拯救了他的理性现代性的危机,迄今仍是思想界争论的话题,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前者对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产生的巨大影响。

浪漫主义文化思潮是自文艺复兴运动近五百年以来西方最大一次审美现代性文化运动。

就浪漫主义文化运动而言,它与康德美学所面对的社会文化境遇是一致的,首先是法国大革命的绝对民主破坏了个人自由,其次是启蒙理性的工具化粗暴践踏了自然人性,其三是专制政治造成精神领域的普遍黑暗。

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艺术家而言,他们既对世俗的文化趣味极度厌恶,又对启蒙主义过度强调艺术中的理性不满。

受康德审美现代性理论的启发,他们体察到艺术诸要素与艺术家心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放弃了古典主义忠实模仿自然的审美尺度、新古典主义模仿人类理想的艺术倾向以及启蒙主义模仿人类普遍人性的文化态度,转而推崇康德审美现代性中的情感元素,视艺术的本位为个体心灵的外化,将创作看成

激情冲动支配下的主观创造、

理解为艺术家内心感受、体悟、情感、灵魂的共同展示和显现。

同时,浪漫主义标榜康德的想象论,它把想象视为诗人自由地选择艺术类别、追求艺术规律、表达艺术趣味的法则,折射出浪漫主义对传统文艺创作的不满。

众所周知,从古典主义创作

到启蒙运动文学,两千多年的历史基本上走的是史诗———

戏剧———小说这一叙事性文学创作的道路,理性统摄的单纯、明晰、客观、冷静使文艺离心灵越来越远,并逐渐成为诸如“三一律”、“合式”、“寓教于乐”等创作规则,文艺已经萎缩到令人厌倦的地步。

浪漫主义鼓吹创造性想象的本质就在于以想象去激荡情感,使心灵借艺术乘风破浪,冲决各种扼杀精神生存的清规戒律。

浪漫主义坚守康德的审美自律论,反对在艺术之外为艺术设定价值。

华兹华斯就曾指出,艺术的价值只为艺术而存在,当人们摒弃了以外部世界为参照的实用性目的时,人

们才能真正发现艺术的价值輦輰訛。

本着康德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精神,浪漫主义批评家还率先提

出用民间文学取代宫廷文学、

用民族文化取代拉丁文化的文化战略。

赫尔德要求根据自己的历史、时代精神、习俗、见解、语言、民族偏见、传统和爱好来创造自己的戏剧。

斯达尔夫人致

力于从理论上论述一个民族的文学与这个民族的政治、

宗教、社会、民族性格之间的生成关系,为民族文学、民族文化摇旗呐喊輦輱訛。

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则把写普通人和日常事作为自己

创作的主要任务,以此实践自己的文艺主张輦輲訛。

浪漫主义关于民族文学、民族文化的观点有力

促进了欧洲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多元文学观和文化模式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总之,浪漫主义借助康德的审美现代性获得了极大的丰富性和思想性,正像弗·施莱格尔所说,“浪漫主义的诗是包罗万象的进步的诗。

它的使命不仅在于把一切独特的诗的样式重新合并在一起,使诗同哲学和雄辩术沟通起来,它力求而且应该把诗和散文、天才和批评、人为的诗和自然的诗时而掺杂起来,时而溶和起来”,它“赋予诗以生命和社会精神,赋予生命

和社会以诗的性质”

輦輳訛。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后现代文化运动的先声,它通过浪漫主义文化,承接了康德审美现代性反对理性工具化、坚守艺术自律性的精神,并将之极端化,走向非理性主义,为后现代文化整体性解构理性现代性打下了基础。

19、20世纪之交,工业革命的完成与政治革命的失败宣告了理性现代性的终结和现代主义文化的诞生。

由文学的象征主义、绘画的印象主义、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共同发起了现代主义文化运动,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波普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意识流、野兽派,纷繁众多的文学艺术流派和风格难以尽述。

18

其共同的文化经验是反抗启蒙理性,共同的理论话语是用叔本华、尼采、詹姆斯、弗洛伊德等

人的思想诠释康德的审美现代性。

如果说康德设计审美现代性的目的在于拯救理性现代性的

话,现代主义文化将康德的审美现代性极度非理性化后,用审美现代性颠覆理性现代性,最终

实现对现代性的消解。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主义文化是后现代文化的前身,而康德

的审美现代性则是后现代文化的精神根源。

三、审美现代性的目的论

马克斯·韦伯在论述资本主义社会时深刻地指出,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是一个祛魅

的过程,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化去除了自然的神秘,精神意识理性化去除了宗教的神秘。

可以断

言,祛魅是理性现代性的必然结果。

祛魅促进了理性引领的社会进步,但也导致了人与自然、

人与自我的深刻异化,人类在祛魅中不仅对抗自然,而且与自我疏离輦輴訛。

就此而言,康德的审美

现代性也是一种消除祛魅过程中的异化问题的文化设计,它是在目的论的构架中考虑的。

德把目的分为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

外在目的是一种存在为另一种存在而在的实体目的,古

希腊的自然目的论和中世纪神学目的论就是这种实体目的。

内在目的是一种存在依靠其自身

内在必然性而在,康德就是这种内在目的论輦輵訛。

在康德设计的审美现代性中,包括文学艺术在

内的审美活动就是一种主观合目的活动,审美活动无概念、无功利而又在主观上暗合人类的

目的。

而康德审美现代性更深层的方面则是他所规划的自然合目的论。

康德把自然比附为一

个有机生命体,个别具体的事物总能体现出自然的整体和谐,这使得人们有理由相信有个目

的在统摄着自然,并使人能理解自然。

康德将这一信念和在这一信念指引之下的行为称为审

自然活动。

审自然活动也是无概念、无功利的,具有审美价值輦輶訛。

在审美现代性中,审美活动更多地是为消除理性现代性因过度理性而造成人与自然、人

与人自身之间的分裂和对抗,而审自然侧重纠正理性现代性对自然祛魅过程中人对自然的疏

远和敌视,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在康德的审自然的视域中,被理性现代性祛魅的自然获

得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感性与理性统一,创造与欣赏共在的返魅。

康德设定了不可知自然、天

性自然、合目的自然三个层面的自然輦輷訛。

不可知自然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是对人之外一切自然存在的总体性理解,“它指的仅

仅是一般存在的各种规定的合乎法则性”輧輮訛,是人类感知并理解包括人类自然天性和大自然在

内的世界万事万物存在的前提、依据。

作为不可知自然的物自体在康德启蒙思想中意义重大。

一方面不可知是人类得以与客观世界相遇的必设前提。

没有物自体的存在,世界将失去存在

的客观性依据,人类无法求解与世界的关系,也就不能现实地肯定自身是否真实地存在于这

个存在着的世界中,人的认识活动、道德活动、审美活动皆无法谈及,人的生存与生存意义也

就无从言说。

另一方面,不可知自然是人在经验世界中不可感觉、不可认识的普遍而又必然的

总体性存在,它必先于人而在,人类无法超越这个普遍而又必然的总体性存在。

因而,对这个

不可感觉、不可认识而又必在并先于人类而在的不可知自然,人类只能信仰、敬畏。

康德曾说,

位我上空,群星灿烂;在我心中,道德律令。

面对无垠无限的不可知自然,人类无可逃避,无法

选择,不能超越。

人类也只有在这不可知自然中,方能明白自我存在的有限性,才能懂得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