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2095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docx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第二次抽测地理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型较小,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

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海拔2800米处高山盆地,此盆地由三个“U”形谷组成。

下图为“我国天山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有关天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北坡,B为背风坡

B.A坡植被比B坡的更为茂盛

C.L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D.可找到冰

川运动痕迹

4.焉耆马的特征形成原因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小(  )

A.冰雪融水提供优质水源

B.平坦地形提供奔跑场所

C.多样植被营养丰富

D.高寒缺氧提高耐力

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

6.该国最可能位于(  )

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

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8.2013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1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

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

下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图。

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该城市(  )

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II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1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B.工业园区

C.住宅D.物流园区

14.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D.居住用地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16.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

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

A.客户的消费能力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D.地区的自然资源

18.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

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

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

①员工素质 

②科学技术 

③资本投入 

④客户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

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

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20.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

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2.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_。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

请阐述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考查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和具体措施的作用。

1.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能力,植树种草可以促进对雨水的吸收和蓄纳,减少地表径流量,同时减少雨水、径流对土壤的冲刷,更好地保护和固定土壤,①②对;但植树种草没有沉积泥沙的作用,泥沙被地表径流搬运,要沉积则要减缓水流速度,如修建水库或在小流域筑坝阻水阻沙,可促进泥沙沉积,③错;植树种草可以增加地面摩擦从而减弱风速,但黄土高原地区受风沙等危害小,黄土高原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因而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而不是减弱风速,④错,故选A。

2.“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其含义是保护青山、保护植被,才能保持水土,使河湖含沙量减少,进而保护土壤肥力和减少农田自然灾害,达到改善生态的目的;如果破坏植被、破坏山地,则会造成水土流失,使河湖含沙量增大、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灾害加剧、生态恶化。

因此它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地理环境中的植被、水文、土壤、地形等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C对;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强调的是不同地区间地理环境存在的差异,而该思想重在体现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D错;“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强调的是水文、植被、土壤、地形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而不仅仅是指水文要素(不同环节、不同水体)间的转化,A、B错。

【点睛】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学生应识记和理解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D

4.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由图可知A坡雪线高与B坡,雪线以下同一自然带A坡高于B坡,则可推知A坡既是阳坡又是背风坡,B坡既是阴坡又是迎风坡,故A坡为南坡,B坡为北坡。

B坡的自然带多于A坡,故B坡植被生长更为茂盛。

L自然带介于高山草甸和高山稀疏植被之间,且纬度高,海拔较高,又是阴坡,光照不足,气温低,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雪线以上为终年冰川带,故可以找到冰川运动痕迹。

4.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2800处高山盆地,海拔高,高寒缺氧的环境提高了焉耆马的耐力;盆地地形,盆地内部平坦开阔,形成了其善奔跑的特点;多样植被为其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了其短小精悍的体型特征。

考点: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5.C

6.B

【解析】

5.读图可知,该国20—55之间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远大于女性人口,其他阶段的男女人口性别比相差不大,最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所以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政局动荡会导致人口大量外迁,并不会出现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只是青壮年的性别比差距大,其他年龄段差距并不大,不是因为生育观念;自然灾害不会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C项正确。

6.西亚由于石油产业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吸引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迁入,导致男女性别比差距较大;北美、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较高,图中所示地区老年人比重并不高;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故B项正确。

7.B

8.C

【解析】

7.该省是安徽,2005年和2010年该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员以外出务工为主,D错。

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外出务工人员激增,B对。

每年毕业学生、外出求学人数基本稳定,没有剧烈变化,A错。

外出旅游人数不属于人口迁移,C错。

8.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人口出生率稳定,A错。

2013年后该省常住人口增长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有劳动力迁入,劳动力缺口呈波动变化,B错。

劳动力迁入,说明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C对。

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不能解决,D错。

【点睛】

2005年和201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员以外出务工为主。

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每年毕业学生、外出求学人数基本稳定,没有剧烈变化。

2013年后该省常住人口增长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有劳动力迁入。

9.C

10.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9.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选C正确。

10.图示我国完成中等教育的比例偏低,不是人数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选A正确。

考点:

考查人口容量及人口素质对社会发展影响。

11.A

12.D

【解析】

1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Ⅰ区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应该是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商业网点最为密集,A项正确,C项错误;Ⅱ区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生活、经济活动较为密集,不宜建垃圾填埋场(造成污染),B项错误;Ⅳ区土地利用强度小,生产、生活活动少,释放废热少,城市热岛效应弱,D项错误。

12.保护耕地和种植业的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减弱,与题意不符,B、C项错误;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不会引起土地利用强度的明显增大,A项错误;卫星城的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增大,D项正确。

故答案选D项。

【点睛】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条件

(1)必须远离饮用水源,尽量少占农田,利用荒地和当地地形。

一般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填埋场与居民区的最短距离为500m。

(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13.A

14.D

【解析】

13.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既应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又应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对较低,故A正确。

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中心附近,建住宅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故B、C、D项错误。

14.材料显示:

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

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广。

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因此最可能为住宅区,故D正确。

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于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

故A、B、C错误。

【点睛】本组题以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调用和应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知识的能力。

难度一般。

15.A

16.C

【解析】

15.本题考查上海产业升级,考查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反映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升级,传统工业比重下降,技术导向型企业和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水平和技能。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反映传统工业正向周边地区转移。

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达不到要求,只能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

所以选择A。

16.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产业转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外来常住人口来上海的目的是务工,因此上海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和适宜就业机会多,D正确。

点睛:

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方法

(1)结合下图全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2)找出主要原因。

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

总体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B

18.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7.迪士尼是美国文化的主题乐园,在上海建迪士尼且装饰中国风格壁画,体现了地域文化元素。

选B正确。

18.自动化用服务是科技投入,其资本的投入大;与员工素质、客户需求无关。

选C正确。

考点:

考查地域文化及区位影响。

19.B

20.A

【解析】

【分析】

考查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9.由材料可知,职住平衡则“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职住比差异拉大意味着更多的居民不能就近工作,要到离居住地更远的地方工作,使就业人群出行距离扩大,即平均出勤距离增加,B对;工作地离居住地更远,会增加交通费用但不会增加居住成本,A错;在离居住地更远的地方工作工资并不一定高,工资的高低与就业者个人能力、职业、当地工资水平等相关,C错;工作地离居住地更远,不会导致通信费用增加,如市民拨打电话,同一座城市,其收费标准并不会因为拨打距离远近而不同,D错。

20.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市民上班出行需来往于城市环线地区,大力发展快速交通(如地铁等)有利于方便市民快捷出行,①对;读图,北京市五环到六环之间的郊区地带职住比小于0.91,说明该地的就业岗位数量小于就业人口数量,许多居住在郊区的居民需到城市内部地区就业,因此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对应对城市职住比差异加大的问题并没有帮助,②错;将部分产业迁至郊区,有利于增加郊区就业机会,有利于减少郊区居民就业的出行距离,③对;郊区产业是集聚还是分散,对增加郊区的就业岗位没有直接作用,仍有大量郊区居民需到内部环线地区工作,④错,故选A。

21.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

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

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解析】

【分析】

以城市外来人口来源数据为背景,考查人口流动的方向及原因、对人口流动的看法,难度较低。

外来人口来源注意关注其占比较大的省份,还有中国三大经济带的区分。

对于人口流动的看法是开发性的,表明态度需紧扣观点阐述相关理由。

【详解】

(1)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得知,进入北京的外来人口多来源于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上海的主要从江苏、河南、四川迁入;迁入广东的主要是河南、广西、四川等地的人,从迁移的距离看,迁入北上广人口多数是就近迁移。

从迁入人口来源地所在区域看,主要来源于中东部地区;从迁移原省份看,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

(2)分析特定区域人口迁移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河南、湖北等迁入北上广人口多的原因可从迁移距离看、劳动力剩余情况及当地对外来人口的接纳度等分析。

(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该不该限制人口迁入北上广,可“限制”或“不限制”表明态度。

“限制”人口迁入可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压力入手分析。

“不应限制”可从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分析,包括增加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两地差距、缓解城市老龄化问题等方面阐述。

【点睛】

人口迁移的影响分析答题思路:

(1)三个角度

①从辩证角度: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②从区域角度:

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③从三大要素角度: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2)四个方面

①人口数量: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②性别比:

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

③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④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22.

(1)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4分)

(2)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2分)

(3)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

(4分)方案一:

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环境较好;靠近工业区,基础设施较好;方案二:

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水质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解析】

整体分析:

本题以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特点、工业布局的环境区位因素、城市规划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考查商业网点布局。

批发市场作为商业网点应遵循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但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也要考虑地价,②③市场较优,但距市中心较近,地价高。

④虽地价低,但交通不便。

①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2)考查工业区布局。

化学工业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故应考虑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方向,这样对城市大气和水源污染小。

(3)城市规划问题。

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如果选东北部方案,应主要从交通、集聚、地形等方面分析;如果选西南部方案,应主要从环境效益、土地等方面分析。

【点睛】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要遵循交通最优、市场最优和行政原则。

城市规划要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源、植被、基础设施和环境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