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督导评价.docx
《发展性督导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性督导评价.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性督导评价
发展性督导评价
操作指南丛书
主编张岚
学校发展规划
50问
上海市教育学会督导专业委员会编写组
吉林人民出版社
前言
第一部分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定义以及制订的意义
1、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
2、学校发展规划有哪些特征?
3、制定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何在?
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原则
4、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5、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要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6、编制学校发展规划一般可遵循怎样的思考步骤?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
7、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内容一般可包括哪些要素?
8、背景分析所包含的大致内容有哪些?
9、怎样做背景分析?
10、如何进行社区情况分析?
11、学校如何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
12、怎样的目标设定才是有效的?
13、如何形成学校的发展目标?
14、学校发展目标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15、如何选择重点发展项目?
16、如何设定目标任务的成功标志?
17、如何制定实施规划所需的保障措施?
18、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呈现形式是怎样的?
四、对学校发展规划文本的评价要求
19、什么样的学校发展规划是比较理想的?
20、学校发展规划质量的评审标准是什么?
21、制定发展规划要注意避免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如何开展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自主评估
一、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自主评估的认识
22、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自主评估?
23、为什么要开展学校规划自主评估?
24、学校规划自主评估有哪些特点?
25、学校规划自主评估与教育督导评估的区别联系是什么?
二、学校规划自主评估的指标体系
26、构建学校规划自主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是什么?
27、如何构建学校规划自主评估指标体系?
三、学校规划自主评估的实施
28、学校规划自主评估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29、学校自主评估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什么?
30、学校自主评估专题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什么?
31、如何规范自主评估的实施程序?
32、学校规划自主评估各程序的操作要求是什么?
33、学校规划自主评估应建立怎样的制度?
四、学校规划自主评估形式
34、学校规划自主评估的类型有哪些?
35、学校规划自主评估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五、学校规划自主评估工作的评估
36、开展对学校规划自主评估工作的评估目的是什么?
37、如何对学校规划自主评估工作进行评估?
第三部分如何应用学校发展规划督导评估结果
一、学校对发展规划督导评估结果的了解
38、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督导评估结果?
39、为什么学校需要了解和应用好督导评估结果?
40、督导评估结果还须向哪些方面反馈?
用什么方式?
41、学校如何引导干部和教工正确认识督导评估报告?
二、发展规划督导评估后学校改进计划的制定
42、什么是改进计划?
43、为什么学校要制定改进计划?
44、学校在获得督导评估结果后,应当如何形成改进计划?
45、有效的改进计划有什么特点?
46、改进计划有哪些要素?
47、学校改进计划应交给谁?
三、学校对改进计划的落实和监控
48、学校如何及时了解改进计划的落实情况?
49、学校如何向社区、家委会、家长通报改进计划实施情况?
50、学校如何做好接受督导回访准备工作?
参考资料
附录:
一、上海市积极推进中小学“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的实施意见(试行稿)
二、上海市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研究报告(纲要)
后记
第一部分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定义以及制订的意义
1、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系统地分析学校发展现有的基础及所处的环境,确定学校“规划年”(指规划执行的起止年月)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把握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挖掘自身潜在资源,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发展规划应以文本体系形式呈现。
2、学校发展规划有哪些特征?
学校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征:
(1)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思想方法。
学校发展规划是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涉及对学校发展基础的理性分析,对学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理念与目标的选择与定位,以及对发展内容、步骤及其保障监控措施的总体筹划。
(2)学校发展规划是民主集中的成果。
其制定必须发挥学校共同体成员(包括校长、教师、职工、学生、家长、地方教育官员乃至社区单位等)的协同作用,而不是由其中单方面力量独自为之。
(3)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管理模式。
学校发展规划通过校内外力量的广泛参与,积极寻求专家指导,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文化环境等管理措施,努力达成预期设想。
(4)学校发展规划是持续的行为过程。
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仅是提出学校发展设想,还是一个通过包括制定→实施→评价→改进等环节在内的持续的、自觉的行动,不断开发学校发展潜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积极有效地将学校发展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3、制定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何在?
一份好的发展规划,是办学的行动指南,对于学校(组织)的有效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
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体现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利益,而且首先应当反映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体现当今社会的主体价值观。
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学校制定规划提供了依据,这是学校发展最重要和最稳定的保障。
因此,学校的发展必须在自觉遵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追求主动发展,保证学校办学行为不偏离“法律”的轨道。
在联动国家和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办学两者之间,学校发展规划起着维系统一的基础作用。
制定发展规划,对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能力是一种释放,同时,也是对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意识的一种提炼和考察。
(2)学校发展规划是实现学校工作动态平衡,完善校本管理机制,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前提
学校工作要保持动态平衡,不断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的良性发展态势,就需要有一个整体发展规划作支撑。
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就是要恰当地设定理想的奋斗目标,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选择适切的操作路径,以实现各种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有效地利用,从而使学校管理的各种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通过系统的、连贯的、有节奏的工作,向着预定的目标推进,直到最终实现。
显然,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实现学校工作动态平衡,形成与完善可以有效操作的“校本管理”机制,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发展。
(3)学校发展规划有利于凝聚人心,激励干部、师生办学的积极性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师生集体的行动纲领和“施工蓝图”,它可以通过对共同奋斗目标的有效设定来体现全体师生的根本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有了自身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规划,就能够激励并凝聚全校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努力工作,保证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
因此,可以说一个好的发展规划和适切的目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内部驱动力。
(4)学校发展规划为教育行政部门了解、指导和服务学校工作提供了重要途径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从“办学校”转到“管学校”,进一步体现宏观管理的行政原则。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从以具体工作管理为主转到以学校发展规划管理为主。
因此,学校的发展规划必定是教育行政部门了解、指导和服务学校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考核校长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5)学校发展规划有助于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和融合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发挥包括社区在内的学校共同体成员作用和形成共识的结果,因此,它能有助于学校和社区间的沟通和融合,有助于开发和集聚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有助于社区参与对学校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支持,有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6)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自我监控的客观标准,是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评估的客观依据
学校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调控。
除了外部的督导评估外,学校内部也应建立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运行机制——定期对照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来检测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其成效。
因此,学校发展规划就成为学校自我监控的客观标准。
另一方面,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督导评估,除了督查学校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外,也需要了解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对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办学水平作出客观的评价。
因此,学校发展规划又是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和衡量尺度。
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原则
4、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为了充分实现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在制订规划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
我们考察了不少学校制定规划的过程,经梳理,提出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如下。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贯串其中的工作理念是必须坚持“上下结合”、“内外结合”。
成立“学校发展规划
编制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小组”是必要的。
其中,又可根据需要分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其组成,一般可包括党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社区代表。
·学校应拟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办法”,形成制度。
拟订规划编制日程表
·编制日程表,一是可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开展工作,同时也是为了掌握工作节奏,不要让参与者在过程中产生疲劳感和厌烦情绪。
培训中层以上干部
·培训骨干,是为了保障后续工作能有效开展。
发动群众
分析校情
·只有全面分析校情,才能立足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需求,寻求新的生长点,制定出一份对学校发展有价值的“规划”。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发动和依靠校内外群众。
·如果不是首次制订规划,分析校情则要重视对原“规划”执行情况(包括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总结。
这一环节也就是原规划的总结和新规划制定的过程。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小组”讨论并提出“规划”的内容要求和基本框架
·编制小组的职责是领导和统筹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必需环节,在编制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小组”在广泛听取教工意见的基础上,经讨论后提出“规划”的内容要求和基本框架,并形成文本(草案)。
这样便于进入第二轮的讨论。
提交中层各部门讨论
·这一轮的讨论,除了完善规划草案外,同时也是启动各部门依据规划草案拟订部门规划。
汇总各方意见
提出规划初稿
·由于上一轮讨论中要求各部门依据规划草案拟订部门规划,一般对规划草案的修订会提出更为实在的建议。
据此,在汇总各方意见后提出的规划初稿也就能更加切合实际。
听取年级组、教研组、学生、家长、社区意见
·听取学生、家长、社区的意见是必须的。
这里一般指的是听取“学生代表”、“家长委员会”(校和年级两级)以及社区单位的意见。
·听取意见时,要注意“提问”的质量,保持“倾听”的积极情绪,并要善解人意。
·安排时间听取专家意见。
汇总各方意见
提出规划修订稿
·汇总过程中注意对不同意见作必要的研究,对完善规划会是有益的。
提交教代会审议
形成正式文本予以公布
并送交教育行政部门
和教育督导部门等
·公布的方式是多样的,其中最便捷的是在网上公布,这样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让家长和社会各方知晓。
5、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要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规划的制定除了遵循一般程序外,还需要把握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如何引导学校“发展”。
因此,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来确定和把握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设定学校的“未来发展区”,是至关重要的。
(2)整体性原则
在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即形成“发展目标”以后,为实现这样的发展,需要调动学校各部门、广大师生(甚至家长和社区),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围绕着发展目标的达成(即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整体协调的运作。
规划制定应该体现这样的整体性要求。
各工作领域除了围绕发展目标的运作外,还须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为此,规划也要尽可能考虑周全,进行整体设计,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这里所说的各工作领域,主要是指:
德育工作、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科研、后勤总务以及社区、家庭联系等。
学校发展规划涉及的各方面内容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构成一个系统工程。
(3)开放性原则
一所学校的发展规划,不是校长和少数人关起门来就可以制定的,它必须是学校共同体成员,特别是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参与、反复讨论的结果。
讨论的过程,既是动员的过程,集思广益的过程,更是达成共识、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过程。
通过参与规划的制订,大家可以共同协力梳理和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学校特色和改革重点等,与此同时也可明确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从而形成部门和个人的发展规划。
学校必须认真听取家长代表、社区单位的意见,并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
集中各方智慧所形成的学校发展规划才有生命力。
(4)适切性原则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要同学校发展的客观基础以及发展能力相适应。
对学校的定位,对学校办学目标的制定,要贴近学校的实际,注意适切度,不要过高,也不可过低。
必须研究学校的“未来发展区”,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
如果对自己的学校定位过高,制定的目标不切合实际,全体教职员工虽经努力仍旧无法实现预定目标,那就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如果对自己的学校定位太低,预设目标不需努力就能轻易实现,那也无法体现规划的引导性、凝聚性、激励性、发展性,也就无法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各个工作领域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同样也要注意切合实际,做到可操作、可检测、可验证。
(5)层次性原则
所谓层次性,就是学校除了制定一份宏观的发展规划外,为了有效操作和推进,还需要制订不同工作领域、工作部门以及教工个人的发展规划。
这些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其主体部分必须服从学校发展规划,同时还应具有个性特点。
部门(领域)的发展规划的制定,也要注意层次性。
6、编制学校发展规划一般可遵循怎样的思考步骤?
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思路,大致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1)目前在什么地方(分析发展基础)——分析学校现状,检查并把握学校的发展水平;
(2)希望到达什么地方(设定预期目标)——通过规划,确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构思发展愿景;
(3)怎样到达目标所在地(筹划改革举措)——拟订相关举措(包括制定各部门的工作规划),选择相应的策略;
(4)怎么知道已经到达目标所在地(拟定成功标志)——确立合理的成功标准;
(5)正在做的事情效果如何(构建自评机制)——有序做好监控和评价工作。
这一思考步骤,体现了“逻辑的起点”与“历史的起点”相一致的要求。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
7、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内容一般可包括哪些要素?
《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内容的基本要素,一般可包括以下一些:
(1)规划名称(其中应含全称校名);
(2)规划执行的起止年月(即“规划年”);
(3)背景分析;
(4)办学理念(或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5)发展的目标定位——一般包括办学目标、培养目标;
(6)领域目标——“发展项目”及其工作举措;
(7)“保障措施”与实施策略;
(8)“阶段目标”、“成功标志”及“责任人”。
凡提交学校教代会审议的,文本最后要注明“经×届×次教代会(××××年××月)审议(通过)”。
8、背景分析所包含的大致内容有哪些?
“背景分析”,就是要真实地把握学校“目前在什么地方”。
通过分析,客观地对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作一个梳理和概括,这有助于认识自我,认清学校得以发展的现实基础,从而正确定位,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和要求。
这一部分,除了对基本情况(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建校时间、历史沿革、学校性质、学校规模等)作简要说明外,重点应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发展优势——总结学校已经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形成的办学特色等,列出办学条件方面的主要优势。
(2)主要问题(或困难、或弱项、或不足之处)——分析学校发展中自身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包括办学条件在内的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这应该是在规划年内经过努力需要并可以着重解决的问题。
优势与不足的分析,主要是围绕师资情况、学生发展情况、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展开,并要重在分析其原因,做好归因分析。
学校要从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中寻找变革。
在此基础上,进而梳理和把握规划年中的工作“突破口”和“生长点”,以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
9、怎样做背景分析?
对优势和不足的分析,在发动群众议论的阶段,一般可采用“海选法”或“专题法”。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小组”通过动员,向参与者明确议论要求,并作必要的指导。
若用“海选法”,则不要划定“框框”。
议论和分析要讲究摆事实,重在原因分析,最好要求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至于收集相关信息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都可,根据工作需要而定。
学校要在群众充分议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再分析。
写入规划文本的,是经过归纳整理的内容,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不必面面俱到。
要分别列出促进和制约学校发展的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显现本校的个性特色,不要泛泛而谈。
要注意所确定的“突破口”和“生长点”与所分析的“发展优势”和“主要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另外要注意的是,“优势”分析要避免“满”甚而“溢”,“问题”分析则要到位。
优势分析与问题分析不能在同一界面上形成矛盾。
【案例】
·学校的优势
师资队伍素质优良
……学校的教师们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优秀的学识水平、严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适应改革的专业化水准。
这支队伍得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同行、家长与社会的认可和赞扬。
·存在的不足
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
【评析】
这份规划中的“优势分析”与“问题(不足)分析”在同一界面上存在逻辑矛盾。
其症结在于,“优势分析”似乎“满”了点。
10、如何进行社区情况分析?
学校不是生存于真空里。
学校的发展与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人文环境建设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时候,除了分析学校自身的基本状况外,还要认真调查、分析社区的背景情况。
社区的背景情况,主要是指对学校发展产生较大甚至重大影响的因素,大致包括可预见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交通、地理环境的发展及其引发的功能变化趋势等。
要分析和预测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新生的教育资源,并研究对其开发和运用。
譬如:
·地区功能定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校所在地区的重大市政建设(诸如“世博会”专业园区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等)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校所在社区人口的变化走向——是导入区,还是导出区?
·生源数量以及结构性变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等等……
11、学校如何确定自己的办学理念?
所谓办学理念,就是办学者在对如何办好一所学校作系统化的理性思考后所形成的核心观念,是办学质量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的表述。
它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既要反映当代教育的主流价值,又要突出学校的个性特征。
办学理念的表述要力求防止概念化、空洞化。
办学理念产生于办学实践,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教育实践的指导。
学校发展目标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来确定。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服从并体现办学理念的本质要求。
办学理念的表述一般比较简洁。
为了保证办学理念为广大师生乃至家长所理解并接受,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其统领作用,需要对办学理念的表述作必要的诠释,也就是说,需要对其中的关键词语作出界定,对核心概念的内蕴意义进行清晰而充分的阐述。
考察各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过程,我们认为有两条基本路径可供参考。
一是从“校训”、“校风”等已有的学校传统文化中导出;二是从社会对教育的主流价值规范中导出。
一般说来,年轻的学校走的多是第二条路径。
当然,不管从哪条路径进入,都必须建立在对学校传统和现实情况的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基础之上。
它的“聚焦点”是——学校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
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力。
“办学理念”必须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反对一份“规划”一个提法,也不提倡一任校长一种提法。
当然,还要注意“与时俱进”——这主要是通过丰富理念的内涵来表达。
【案例1】
“成功教育”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据此制定了“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策略。
——上海市闸北八中
【案例2】
“愉快教育”
——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
——“愉快教育”四要素:
爱、美、兴趣、创造。
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与思考,愉快地活动与创造,愉快地生活与成长。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案例3】
·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新时代要求学校能培养出思想品质好、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的“研究型”学生。
为此,学校把“培养研究型学生”作为学校的最终追求。
要培养出研究型学生就必须造就研究型教师,所以,我校结合时代要求、学校特色确立了新的办学理念:
“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
“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要“培养研究型学生,造就研究型教师”就必须依托教研组和年级组这两个重要载体和阵地,拓展“造就研究型教师”和“创设研究型课程”这两个主渠道,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个主要方式来全面实施。
——摘自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规划”
12、怎样的目标设定才是有效的?
目标一旦确定,就是竖起了一面旗帜,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所以,必须认真设定各项目标,使他们都成其为“有效目标”。
一个有效目标应当符合五个条件,即管理学提出的“SMART”原则: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这里,想特别提示的有两点:
归结以上五个条件,就是一定要把握目标设定的适切性——这也可以说是编制者的“智慧”(smart)所在。
而适切性就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期限内,目标任务既是前瞻的具有激励性,同时又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不必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
这是制订者和评价者都须掌握的。
一项目标的指向如果是某个“群体”的话(如:
教师、学生等),那么这一目标要求的设定,必须是这一群体中大多数人能达成的最低标准,不能把其中高水平的甚至佼佼者才能达到的水平用作目标要求。
13、如何形成学校的发展目标?
全面分析学校现状,特别是分析学校的发展优势和不足之处,就是为了形成一个合情合理的学校发展目标——也就是确定学校“希望到达什么地方?
”
学校发展目标是学校发展前景的形象设计,是学校未来要达到的质量水平标准,因此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极其重要的部分。
如果说,办学理念是“灵魂”的话,那么,发展目标就是“核心”。
学校发展目标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往往是通过学校的优势表达的,但也受制于学校发展的弱势(不足、困难)。
我们把基于对现状不同视角的分析所形成的发展目标,分别称之为①扬长性(拓展型)发展目标;②补短性(问题型)发展目标;③基础型(常规性)发展目标。
——扬长性(拓展型)发展目标:
这类目标是基于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