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856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马篇》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白马篇》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白马篇》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白马篇》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白马篇》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马篇》解析.docx

《《白马篇》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马篇》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马篇》解析.docx

《白马篇》解析

白马篇

曹植

目的要求:

了解建安文学的时代背景,把握建安文学的主要特征,掌握作者曹植的生平概况和主要文学成就,掌握本篇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风格,识记作品。

教学内容:

曹植生平概况,建安文学背景,诗作艺术分析。

教学重点:

曹植生平与文学创作,课文艺术分析。

教学难点:

建安文学述评,课文艺术分析。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1、曹植生平概况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

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

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早年即有“绣虎”雅号。

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几被立为太子。

最后终于失败。

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杀丁氏兄弟,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

黄初之世,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

曹丕死,明帝曹睿即位之后,曹植的处境有所改变,他一度焕发希望,上表请求自试,终不为所用,于太和六年,抑郁而终。

思想方面,前期以儒为主,后期多老庄。

2、曹植文学创作概况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公元二二○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其前后期的作品,内容与风格均有明显不同。

曹植早年处于连年动乱之中,目睹了社会所遭到的巨大破坏,这必然给他的前期作品带来深刻影响。

虽然他的直接描绘社会乱离的诗歌只保存了《送应氏》和《泰山梁甫行》二篇,仍然值得重视。

其中《送应氏》尤为出色: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曾为东汉都城的洛阳,一度繁华无比,经董卓之乱,成为废墟。

此诗由皇宫而民居,从城市到乡村,逐步开展,描绘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洛阳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

作者对洛阳的凭吊,实际包含了对整个社会、整个汉末历史的哀伤,内涵非常深厚。

在曹植前期作品中,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志趣与抱负。

如《白马篇》,虽是游侠题材,诗中那一位英勇少年,实际也是作者自我的化身。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表达了作者对壮丽人生的追求。

《鰕鲌篇》则直抒胸臆: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视上路人,势利唯是谋。

”这些诗大多情调开朗,富于进取精神,同时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

在曹植后期的诗中,还出现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表示怀疑、否定的倾向。

这是因为他既不能放弃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又看不到现实矛盾有任何解决的可能。

《赠白马王彪》末章说:

苦辛何虑思?

天命信可疑。

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天命可疑,神仙虚妄,人寿不永,现实世界只是一片黑暗。

本来,建安文学具有一种开朗亢奋的基调。

但这种基调是建立在对追求人生价值的自信的基础上的,当严酷的权力斗争破坏了这种自信以后,诗歌的格调就随之改变。

曹植前后期的诗篇,在内容上虽有上述明显的不同,但都感情充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他一生的创作实践,他把文人的艺术修养、文人文学的传统与乐府民歌的特点结合了起来,既吸取了民歌的长处,又改变了民歌单纯朴素的面貌。

《诗品》评他的诗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黄侃《诗品讲疏》又加上“不离闾里歌谣之质”,曹植的诗歌确实兼具这两个方面。

具体地说,以下五点很值得注意:

第一,曹植现存诗作中,乐府诗占有近半数。

但这些诗基本上都不是配乐演唱的。

刘勰《文心雕龙》谓之“无召伶人,事谢弦管”。

这是乐府歌辞文人化的明显标志。

第二,和建安时代其他诗人一样,曹植也写了不少沿用民歌题材,模仿民歌风格的诗。

但他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加以适当改造,有时结合骚体的象征手法,在那些游子思妇的形象中注入纯属于个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曹植诗的结构大多颇为精致,很少平铺直叙。

特别是开头,常常以几句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渲染出特定的气氛,笼罩全篇。

第四,“诗赋欲丽”是建安文学的普遍现象,而以曹植最为突出,对后人的影响最大。

与民间乐府不同,他的诗往往有鲜明的色泽,并已较多使用书面语,讲求华美、工整和刻画的细致。

只是并不显得深奥。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对仗的运用。

建安以前,辞赋乃至散文都已明显趋向骈偶化,但在诗歌中,还没有人有意识地运用这一修辞手段。

建安时代,曹植、王粲作为辞赋的高手,开始将它引进诗歌写作中来,曹丕等人偶尔也有尝试。

和对仗同时出现的,是炼字的现象。

像曹植的诗句“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赠丁仪》),“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侍太子坐》),“秋兰被长坂,朱华冒渌池”(《公宴》),其中的动词都经过精心锤炼,以求得到警醒的效果。

这样的诗句在他的作品中虽然占比例不大,但在以后的文人诗中,却是越来越普遍。

第五,建安文人诗中,开始有较多的自然景物描写,曹植也是主要的代表。

以上是曹植在其诗歌创作中把文人文学与民间乐府结合起来的五个主要之点。

他在这方面的特出成就,使他在建安乃至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二)写作背景

1、建安时代文学背景

公元一九六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公元196—220年),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重建统一大业。

同时,他不断招纳才士,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

建安年代并包括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既延续了东汉中后期文学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在特定的条件下,使渐进的演变过程呈现为显著的转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转变时期。

这种转变的大背景,正如前面所说的,是由于社会的变化,在士人中引起一股思想解放和重视个体价值的思潮,从而使文学表现出作家从自身立场出发的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对美与理想的追求。

而当时的社会,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接连不断的饥荒、瘟疫,人口大量丧亡(其中包括社会上层人士),到处是令人惨不忍睹的破败景象。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曹操《蒿里行》),这在作家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个人的存在失去了外在的精神支柱,因此,人们在感时伤乱的同时,也更强烈地感受到人生短暂的悲哀。

但是,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家,又多是注重实际的政治家,他们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和自信,并且把建立不朽的功业视为短暂生命的延续。

这种感情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来。

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不朽的功业,都是非常强烈、十分浓重的感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

前人称建安文学“悲凉慷慨”,刘勰《文心雕龙》也说: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这些都说得很中肯。

这种悲凉慷慨的感情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

过去,文人的文学创作集中于辞赋。

东汉后期出现文人诗歌开始兴起的苗头,但尚不足以动摇辞赋的主导地位。

到了建安时期,辞赋领域中抒情的小赋取代了体物的大赋。

但是,对于上述悲凉慷慨、深厚浓重的感情,不要说体物的大赋,就是抒情小赋也不能承担恰当地表现它的任务。

因为,抒情小赋所创造的也是由铺陈、渲染而形成的美,而慷慨悲凉的感情则要求在表现上的由感情的凝聚而形成的力度。

可以说,没有一篇抒情小赋是能具有慷慨悲凉之气的。

因而,文人创作的中心,就从辞赋转移到诗歌,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从此奠定了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

建安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加以发展、改造。

就继承方面来说,从汉乐府民歌中兴起的五言诗形式,被建安诗人普遍使用,加以发展,并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最基本的形式。

乐府民歌的语言风格,对文人诗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而且,采用乐府诗题,沿袭乐府民歌中常见题材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的文人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就发展和改造方面来说,首先,过去作为诗歌主体的乐府民歌,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创作。

它们由某些无名作者最初写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加以改造,很少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征。

而建安时代,就不大有作品无主名的现象。

这些与作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常常也和作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情感和独特的审美爱好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就促使诗歌向风格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为数较多,因为带有故事趣味的作品容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得到广泛流传。

而建安文人诗绝大多数是抒情之作,即使采用乐府诗题,也很少具有故事性。

第三,过去作为文人文学之主体的辞赋的某些特点,也被带到诗歌领域中来。

辞赋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华丽,而乐府民歌一向是朴实无华的。

建安诗人中,不乏作赋的名家,王粲、曹植就是突出的代表。

他们的诗,也明显带有华丽的倾向。

而且,在辞赋中较早就被大量运用的骈偶手段,在诗歌领域内,也是由他们率先使用的。

这些骈偶(即对仗)诗句,还显示出有意锤炼的痕迹。

总之,建安文人诗既受了乐府民歌的影响,同时开始向文人化的精致华美转变。

这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开端。

曹丕说“诗赋欲丽”,正反映了当时普遍的文学观念。

不过,建安诗歌虽有趋向华丽的一面,但并没有过分使用典雅深奥的书面语言,也没有过分的繁缛、铺张,以至文句松弛,妨碍情感的表达。

一般说来,作品的语言仍然是明朗、浅显、紧凑而富有力度感的。

人们在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常常称誉“建安风骨”。

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

当然,这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而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上述特色。

后世的作家在反对片面追求形式和单纯的修辞之美,而强调文学的热情和内在的感染力时,往往就标举“建安风骨”的旗帜。

2、白马篇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曹植长兄曹丕被封为太子之前。

这一时期,曹植在政治上抱负远大,还没有经历打击和迫害,所以这个阶段的作品,以慷慨激昂、“任气”、“使才”为主。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像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

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

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

如果说《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

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二、课文文本与注释

(一)课文文本

白马饰金羁[2]连翩西北驰[3]。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4]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5]。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6]。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7]。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8]。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9]。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10]。

长驱蹈匈奴[11],左顾陵鲜卑[12]。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3]?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4]。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二)课文注释

[1]本篇属《杂歌曲·齐瑟行》,又名《游侠篇》。

[2]羁:

马络头。

[3]连翩:

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

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4]幽并:

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

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5]扬:

传扬。

垂:

边疆。

“少小”二句:

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6]宿昔:

昔时,往日。

秉:

持。

楛(hù户)矢:

用楛木做箭杆的箭。

何:

多么。

"宿昔"二句:

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7]控:

引,拉开。

左的:

左方的射击目标。

摧:

毁坏。

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

月支:

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接:

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

猱(náo挠):

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8]剽:

行动轻捷。

螭(chī痴):

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9]虏:

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数:

屡次。

[10]羽檄:

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

厉马:

奋马,策马。

[11]蹈:

奔赴。

[12]陵:

陵蹈,以武临之。

[13]怀:

顾惜。

[14]中:

心中。

顾:

念。

(三)课文今译

白马装饰上金色的羁头,结着伴儿向西北飞驰;请问这是谁家的青年,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

在小时便远离了家乡,扬名在边陲;随时准备好弓箭,箭桶里箭很多,左右开弓射中目标,比树上的猿类还敏捷,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比林中的豹螭更勇悍轻捷;边陲告急的消息一旦传来,虏骑多次骚扰我们,征召的檄文从北方来,策马登上高坡;长驱直入打败匈奴,向西攻打,击溃鲜卑。

我们既志身流血的事业,怎可去看重生命的安危?

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何况妻儿?

名字被记在壮士名册中,不能顾及私人!

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我们视死如归!

三、作品解析

(一)作品内容述评

曹植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

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

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

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

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

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二)作品结构分析

全诗共28句,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层来理解。

1、开篇两句是第一层。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首句不写人而人却在其中。

这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

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战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外,还象征着坚定、忠诚、奉献、牺牲。

“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连翩西北驰”,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

2、“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是第二层。

如上所述,诗一开头即写军情紧急,可是接下来却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问答宕开,缓笔插入对这位白马英雄的描述,造成诗篇节奏上的一张一弛。

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诗中写这位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以见其根基不浅。

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

这位“少小去乡邑”的白马英雄却能久经征战而扬名边塞。

何以如此?

接着诗人便以饱蘸热忱的笔触描述英雄的精绝武艺:

宿昔秉良弓,木苦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秉良弓”,是说他早早晚晚弓箭不离手;“楛矢何参差”,是形容他射出去的箭络绎不绝,纷纷疾驰。

这两句是写他长期坚持不懈地苦练骑射技术的情景,说明他精深的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下边接着即写他过硬的骑射技术:

左右开弓,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发。

敏捷胜过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龙。

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

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

3、“边城多紧急”以下6句,是第三层。

从结构上讲,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的,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续。

从内容上讲,这是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边塞城邑多次报警告急,敌军骑兵频繁犯边。

插着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白马英雄立即催马登上防御工事。

只用了4句20字,便写出了英雄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

在边塞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两句,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英勇。

“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现了他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

从结构上讲,这两句是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引言。

4、“弃身锋刃端”以下8句是最后一层。

意思是说,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岂能不置生死于度外?

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

既然编入壮士的名册,参加到军队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

就一般叙事诗来说,把诗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迹表达清楚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加议论。

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

(三)作品艺术解析

《白马篇》是最能代表曹植前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

诗歌寄托着诗人的愿望和理想,正如朱乾所说的那样:

“幽并游侠,实自况也。

……篇中所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

”全诗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陈,按幽并游侠少年、青年、壮年的战斗历程,由外形而内神,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位忠勇双全的边塞游侠儿形象,表现了他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忠贞为国的崇高品质。

1、起调最工,尾如撞钟

诗评家沈德潜对曹植的艺术造诣推崇备至。

他在《古诗源》中盛赞道,“陈思(曹植)最工起调”,确实如此。

诗歌起笔奇瑰,一开头就出手不凡,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

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广阔瑰丽的艺术境界中。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人采用特写镜头,把少年游侠儿跃马飞驰的英姿展现在读者面前。

你看,一匹戴着金笼头的骏马,像雄鹰一样飞驰在西北茫茫的原野上,英姿飒爽。

诗一开头就笼罩着一股浓烈的豪迈气氛。

写马是为了写人,写骏马奔驰的神速,表现了游侠儿骑艺的高超。

诗歌结尾两句,画龙点睛,戛然而止,启人深思,更深入地揭示了游侠儿的人格魅力。

读后,那烽烟滚滚的边陲、那战马嘶鸣的战场如在眼前,那游侠儿保卫祖国、英勇杀敌的形象鲜明闪亮。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一首好诗“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

《白马篇》的结尾正是如此。

2、炼句炼字,笔力奇瑰

你看,他仰头举弓,一箭射中那攀缘树木,上下如飞的猿猴;俯下身子,飞箭射的,那名叫“马蹄”的箭靶倾刻间碎裂摧毁。

“接”状写其敏捷,“散”极言其力猛,幽并游侠儿骑马射箭,迅猛如旋风,敏捷像猿猴,剽悍似豹龙。

行动描写配以夸张、比喻,把一位骑射精湛、武艺高强的游侠儿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英勇顽强,锐不可当。

“蹈”、“凌”二字形象地表现其威力。

诗人在两个反问句后,连用两个肯定句,掷地有声,有力收束。

“名编”两句是对上面四句的小结。

“不得中顾私”,照应第一部分的五、六句,表现了他把祖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情怀。

诗人苦心孤诣,不但善于炼句,而且善于炼字,十分传神。

同写射箭,却分别用了“破”、“摧”、“接”、“散”等词,既表现了游侠儿精湛的骑射技艺,又表现了他身心敏捷、勇猛超群的迷人风采。

3、驰骋想像,层层铺叙

诗人思维活跃,神思飞扬。

诗歌驰骋想像,层层铺叙,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感人的爱国壮士形象。

全诗笼罩着一股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豪迈气氛。

“诗言志,歌咏言”,这是诗人心声的坦露,这是作者壮志的表达。

诗歌语言精炼,深得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的神韵,很有魅力。

综观全诗,诗歌笔力奇瑰,幽并游侠儿的形象光彩照人。

曹植被誉为“建安风骨”的杰出代表,真是当之无愧。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歌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为果实。

曹植在其笔下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激情,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造出“白马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

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

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

“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

”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

《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

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

“此诗奇警”,又说此篇“实出屈子《九歌·国殇》”。

所论极是。

此诗不仅节奏张弛有致,篇章波澜起伏,令人奇警,语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

例如,“木苦矢何参差”的“参差”,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词,本意是长短不齐。

可是用在这里就平中见奇,一字生辉了,用来形容射出去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是再形象不过了,怕是难以找到比它更贴切的了。

所谓“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是指篇末所颂扬的英雄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屈原《国殇》篇末所歌颂的卫国英雄的“魂魄毅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爱国英雄的慷慨礼赞。

四、知识拓展

游侠儿的原型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于《白马篇》的原型和主题,学界一般认为它是曹植“自况”,理由主要有二:

一是曹植生于战乱,长于军旅,曾经“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跟随其父曹操南征北战,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活经历。

二是曹植有白马少年一样的雄心壮志,以诗言志,《白马篇》抒发了曹植的报国之志,这也是无庸置疑的。

从汉末长期割据分裂的战乱现实可知,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是整个社会的客观要求;为了统一而征战一生的曹操,特别是他那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对曹植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一历史情况结合那两方面,于是便就铸成了曹植笔下歌颂的英雄形象。

《白马篇》的主人公既有精绝的武艺,又有为国献身的美德,像这样的人,是当时所急需的,才能为现实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这一英雄形象,除了是曹植内心的理想,更是时代的理想。

所以我们不能把《白马篇》完全视为曹植的“自我写照”,这和前面所说,不能把诗中所写落实为具体的历史事件完全一样。

有作者自己在内而又不完全是写他自己,塑造一个连作者自己都崇敬的人物形象,进而反映了当时多数人的愿望和理想,这才是《白马篇》写得最为成功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这个人物形象上,是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的,他把内心的激情素志,凝聚在更完美的白马英雄身上,尽情歌颂他,倾其才力来塑造这个高大的形象,用以书写自己的内心。

然而到了后期,由于壮志得不到实现,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悲愤,于是曹植在他的作品《杂诗》其五中,直接道出自己“甘心赴国忧”表明自己不甘闲居,愿意以身许国的壮志,充溢着慷慨激愤的情调,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

也是正因为通过前后期作品的对比,才体现出这个骑白马的英雄形象的血肉以及历久不衰。

一般论者以为是曹植自况,诗中主人公是曹植心目中正面人物形象,他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人格:

武艺超群,豪情满怀,甘赴国难,视死如归。

也说明了若要匡扶天下,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英雄。

所以说,《白马篇》主人公既是曹植的自况,亦是曹植崇拜的英雄形象,更是当时天下需要的英雄人才。

有另外一种意见就是:

曹植《白马篇》的原型并非他自己,而是歌颂后来与他水火不容的兄长曹丕。

原因如下:

诗中的英雄形象与曹丕的经历相似,《白马篇》中的英雄少年的身世是: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这与曹丕10岁时的英雄经历相符。

而且曹丕自幼习弓马骑射,曹丕《典论·自叙》云:

“余时年五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