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802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

《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 景观设计 课程标准.docx

13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电脑艺术设计

课程代码:

12172

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程负责人:

赵慧慧

一、课程的基本要素

1.课程性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结合,通过企业人员与行业专家等进行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并以此确定环境艺术设计的行动领域,归纳形成学习领域,以工作过程完整性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并与前后课程衔接得当;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核心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综合应用性课程。

主要面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外景观设计方向的助理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员、景观设计员等职业岗位,培养从事小区规划设计、园林小品设计、名胜古迹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规划等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通过该课程学习,综合运用前导的空间造型与透视淡彩速写、电脑辅助设计等学习领域课程,使学生掌握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的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详细设计、规划文本编制等综合职业技能。

课程安排在第3学期后半段,其目的是为了配合项目教学的需要,使项目教学中的项目可以延伸到学期最后的综合实践课程乃至第5学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参与并完成企业项目的完整过程。

既可灵活地延伸项目教学的时间,也可拓展课程的空间,以真实的企业环境实训实现课堂与岗位的对接。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课程采取工学交替模式,把企业实际项目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项目实施工作过程中,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情境的载体,按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学习掌握从项目准备(项目承接、现场勘察、项目任务书理解、客户沟通)--项目策划(创意主题、设计元素、风格定位、功能分区)—项目详细设计—项目文本编制(设计方案提交),以及通过观摩,并结合后续的综合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课程,全面掌握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完整工作过程,并掌握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职业知识与能力。

4、课程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项目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能力,并在真实的环境中养成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岗位的良好职业素质,为从事景观规划设计职业工作岗位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设计]

该课程是依据“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室内设计师工作岗位具体设置的,其反映了“满足制造合理化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项目的职业能力要求。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所涉及的设计表现方法培养能力的培养来织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方法,从而搭建自身相关知识体系,发展其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的培养。

其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学习的需要。

本课程注重实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实操课主要运用现场写生,示范作画的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的素质表现为评价重点,评价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

120学时

景观设计课程,推行“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课程的校企合作并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具体做法是:

1.在景观设计课程中,采用以实际项目教学,按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选取区域较有代表的小区景观设计、名胜古迹景区景观设计、风景园林景区景观设计、构成教学情景,并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置为“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详细设计→规划文本编制(设计方案提交、观摩或顶岗实习)”等教学主题单元,每个教学主题单元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实施教学。

2.在实施项目教学中,成立项目小组,由专任教师和学生组成,参与或承接企业实际项目,课程大量采用现场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景观规划设计的知识,掌握职业能力,养成职业素养。

3.课程中采用大量企业案例,企业案例一方面来源于校外实训基地实际项目,二是来源于项目教学完成的项目,三是来源于曾担任企业师所负责的项目,形成了一个动态扩充的共享教学资源库,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4.建立多元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上,改变过去理论知识和技能分别独立考核、一次性期末考核的方式,采用结果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知识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训集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二是各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设计方案结果,三是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

考核的主体包括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项目小组及客户多元评价主体。

[课程目标]

总体描述:

对应环境景观设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融合景观设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培养建筑设计与表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学时数60,开设在第3学期后半段,配合后续的学期综合实践课程和第5学期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以便能完成项目教学的完整过程。

课程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职业岗位,推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成”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其具体达到目标如下:

1.职业技能要求:

(1)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所必须的理论知识,了解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最新动态。

(2)使学生学习景观设计的理念。

(3)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专业学习熟练应用。

(4)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所必须的原理、方法。

(5)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徒手绘画能力。

(6)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原创景观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2.职业素质要求:

(1)能够清晰准确的阐述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思路;

(2)组织环境艺术设计,独立完成作品;

(3)创新意识;

(4)严谨求实、吃苦耐劳。

[课程内容组织]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采用实际项目教学,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按照工作任务的复杂性递进关系,选择较典型的工作任务(小区景观设计—名胜古迹景区景观设计—风景园林景区景观设计)为载体设计三个教学情境,根据其工作过程设计,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设为“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设计—文档编制—项目预算、实施、验收、结算(见习和顶岗实习)”,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合到各主题单元的教学中。

通过项目的工作过程,学习了景观规划设计的知识,掌握了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并养成景观规划设计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在企业实际项目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结合和理论实践一体化。

在课程安排上,由于安排在第3学期后半部分,可有效地利用后续的学期综合实践课程以及第5学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景观规划设计课程项目教学的项目,使得学生可充分地完成项目的完整过程,并将课堂延伸到岗位,课程实训环境从校内生产性实训环境,平滑过渡到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实习以及工作环境无缝对接。

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二个题目任选一个

选题一

作业内容

主题:

劳动市场广场环境设计

要求:

1、设计环境基地位于市区,四周为柏油路,路对面六到九层楼高的建筑物(见基地图)

2、环境设施至少包括停车场、公厕、城市雕塑、灯具、绿化、水体、垃圾箱等,可按广场功能增加设施及景观小品。

作业要求

1、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总体构思

2、深化构思:

三个阶段的方案草图及定稿图

3、图纸制作:

2#或3#图纸(手绘或计算机绘图)

4、图纸内容:

设计说明

彩色平面图

立面图或剖面图(若干)

分析图(功能分区图、视线分析图,道路分析图等)

鸟瞰图1张

小透视图若干

进度安排:

按教学安排,本课程设计共60学时,作五周安排,每周12学时

第1周(景观概述)布置课题、收集资料、初步构思  12学时

第2周(设计理念\行为\雕塑设计)草图一(徒手草图)12学时

第3周(设计原则\形式追求)草图二(徒手草图)  12学时

第4周(产品\绿化\街道设计)草图三(工具草图) 12学时

第5周正式上板12学时

选题二

作业内容

主题:

职业技术学院校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

要求:

1、设计环境基地位于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校区内,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来的运动场已不能满足要求,要求建成多层、多功能活动区,并重新布置交通流线。

2、环境设施主要包括停车场、运动场、雕塑(浮雕)、灯具、绿化、电话亭、垃圾箱等,可按区域功能增加设施及景观小品。

3、尽量利用原来的树种。

作业要求

1、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总体构思

2、深化构思:

三个阶段的方案草图及定稿图

3、图纸制作:

2#或3#图纸(手绘或计算机绘图)

4、图纸内容:

设计说明

彩色平面图

立面图或剖面图(若干)

分析图(功能分区图、视线分析图,道路分析图等)

鸟瞰图1张

小透视图若干

进度安排:

按教学安排,本课程设计共60学时,作五周安排,每周12学时

第1周(景观概述)布置课题、收集资料、初步构思  12学时

第2周(设计理念\行为\雕塑设计)草图一(徒手草图)12学时

第3周(设计原则\形式追求)草图二(徒手草图)  12学时

第4周(产品\绿化\街道设计)草图三(工具草图) 12学时

第5周正式上板12学时

[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选用与编写。

要充分的体现教学资源的相关内容,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课程为载体实施教学,其教材的形式应该含盖纸质和多媒体设计演示材料。

项目内容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

本门课程教材以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教材和自编讲义为主。

2.教学建议

(1)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学的侧重点是以实操为主,示范作业的方法。

理论知识内容讲授不追求完整性,以够用为度。

学生能力的构建应以自我学习、总结、归纳来获得。

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获得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基本知识。

(2)课程教学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讲授方式,强调环境景观设计过程中的职业素质养成。

在相关的专题训练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情景的设计应真实、直观,并注意训练的过程中在细节上督促和规范学生职业素质,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强调职业素质考核。

3.教学基本条件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涉及的教学情景较多,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主观与抽象,为满足本课程的实施,教学基本条件如下:

(1)课程的讲授不是单一教师授课,其各个环节的完成需要一个团队,因此在师资力量上需要一个具有丰富绘画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主讲教师须精通多种绘画表现技巧,兼职教师应为建筑设计表现领域的能工巧匠。

(2)在实训环境和装备上,该课程的实施涉及: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

其各方面要求如下:

●多媒体教室:

具有多媒体授课设备,能观看教学录相、课件、图片等。

●计算机机房:

高配置电脑,可以满足学生制作设计作业的需要。

[教学评价与考核]

本门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职业素质(20%)

2.创新思维(20%)

3.代表作品制作(30%)

4.综合实训考核(30%)

其中各部分评价与考核如下:

1.职业素质:

根据各小队成员在具体作业的表现对严谨求实善于交流、吃苦耐劳、团队意识等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2.创新思维:

对各学生所做的设计作品思路,表现效果进行评价;

3.代表作品制作考核:

对各学生所做期末代表作品的设计意念、整体方案、平立剖面图设计、标书设计、展板设计等进行评价;

4.综合实训考核:

针对各小队成员在具体环境景观设计作业过程中各种问题处理进行综合评价。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以环境景观设计单位的表现图作为课程讲授及学生训练的项目载体,以成功的、具有高超设计水平的案例进行做中教、做中学。

(2)建立专业资讯库,提供专业教师最新环境景观设计作品、国内外优秀环境景观设计图例、相关环境景观设计领域资讯等材料,方便学生学习。

(3)建立环境景观设计论坛及教学网页,提供课余学习讨论环境。

(4)录制相关课程研究视频,提供学习参考。

[教材]

《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训》唐廷强编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