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792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彰武县中医院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

彰武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实现医院建设和事业发展新跨越,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医院2011—201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医院发展现状

   阳城县中医院于1980年建院,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山西省二级甲等中医院。

   

(一)医院发展背景

    彰武县中医医院是一所集中医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新农合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曾获得“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医院”“辽宁百姓信赖医院”、“阜新市先进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两次被辽宁省政府授予“辽宁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是创建“辽宁省农村中医工作达标县”龙头医院。

2008年加入辽宁中医医疗集团,分别与辽宁省中医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阜新市中心医院结成协作医院。

2011年,我院被市总工会指定为“痔愈”援助行动定点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优惠或免费接受肛肠科手术。

医院始建于1980年,现有职工173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2人,固定资产1341万元,设备价值1128余万元,设有床位150张。

新落成的综合楼占地面积1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00平方米,综合楼构建9层。

门诊部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口腔科、肛肠科、碎石科、糖尿病专科、心血管专科、针灸理疗康复专科(国家级重点专科)、中风病专科(国家级重点专科)、体检科等临床科室。

辅助检查科室设有CT室、DR室、四维彩超室、检验科、尿道膀胱镜室、乳腺钼靶检查室、电子肠镜、胃镜室、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心电图室、乳腺扫描室等科室。

住院部设内

(一)科病房、内

(二)科病房,外科病房、肛肠科病房。

1996年建立的外科手术室,如今层流洁净手术室已投入使用。

年门诊量达8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4000人次,年手术量8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建院以来尤其是近三四年,医院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许多环节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医药的投入不足,加之建院时间较短,中医药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才梯次结构不尽合理、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比例偏低;部分临床科室中医特色不浓;中医药特色诊疗与专科优势不够突出,尚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多层次的诊疗需要;中医药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仍须进一步提高等,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医院发展形势分析

   医改《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随着医改的深入,对中医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也将为我院建设和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事业,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中医特色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同时随着人们对医学知识认识的提高,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认可,这既是医院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需求。

   二、2011—201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标准,坚持“促进人民健康长寿”的办院宗旨,突出“文化立院、科技强院、人才兴院、服务富院”的办院方向,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保证在内涵建设、特色优势等方面发挥中医特色,推进医疗、教学、科研的同步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科技进步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我县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富裕、宜居、和谐新阳城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到2015年,年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6000人次,年手术量1200余人次,争取建成2个市级重点专科,建立康复中心,争取建成“总体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学科建设领先、医疗技术优良、中医特色突出,医疗服务满意”的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

    

   (三)主要任务    

   1、医疗工作    

    2、科研教学    

    3、加强中医药事管理

    4、人才队伍建设    

    

(1)建立优秀人才的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

重视学科带头人建设,有计划选拔、培养、引进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加强中医人才培养。

采取师承教育、定向培养、进修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大力强化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名中医培养战略。

   (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员学历结构。

经过五年努力,使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梯队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各类人员的学历层次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标准要求,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硬件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的相关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引进必要的高、新、尖医疗设备,为各科配置基本的医疗设备等,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6、专科专病建设。

7、治未病工作。

8、中医特色建设。

   9、建立完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创建节约型医院。

   10、完善总务后勤服务体系。

   

   11、加强党建与群团工作,确保医院健康、和谐发展。

    

   12、提高医院的综合满意度,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

   三、实施措施

   

(一)合理调整和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合理设置科室,突出中医特色,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2、完善急诊科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院急诊急救能力。

3、加强重点专科建设。

在“2011-2015规划”期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要扎扎实实地把“三名”战略落到实处。

   一要实施“名医”工程。

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专业人才,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加快“名科”建设。

一方面瞄准中医特色优势明显,疗效确切,有特色的新技术、新方法,创建本地区有特色的专科,加强康复大楼的建设;另一方面,与高校及省级医院合作,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担任我院学术顾问,运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尽快提高知名度,树立专科品牌。

   三要不失时机地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强基础管理,重视设备更新,优化服务质量,美化整体环境,按照“二甲”中医医院标准,加快“名院”建设。

   4、综合考虑收治患者的数量、病种、床位使用率、周转率及科研情况,增加人员配备,使之完全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标准要求。

    

   5、强化医护人员的科研意识,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申报,鼓励开展与临床紧密结合,以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为主攻方向的科研项目,使我院的科研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6、治未病工作方案:

1)、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

2)、初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并使之形成体系。

中医“治未病”的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理论研究,推动“治未病”的学术继承和发展。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标准和服务规范的研究,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科学总结服务效果。

3)、实施科研专项计划。

我院按照“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产品)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现实需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开展有关“治未病”的科学研究。

4)、“治未病”专业人员的培训。

积极参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及其服务模式,“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现代健康管理的理论及其方法等。

同时积极参与“治未病”健康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培训。

5)、研讨交流与传播推广。

在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成为“治未病”健康文化、知识与方法等传播的重要窗口。

6)、加强督促检查

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治未病”工作顾问和专家咨询组成员对工程实施及工作开展评估指导。

积极配合“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我院“治未病”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对辖区内的所有的村、镇卫生院和街道服务中心进行指导和督查。

   

(二)加强中医从业人员人才梯队的建设。

   实施“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为主的“三名”发展战略,坚持“人才立院”办院方针,多举措加强中医人才梯队建设,推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拓宽渠道,继续通过招聘形式招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有计划引进本科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为实现我院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支撑。

   二是对退休的名老中医,继续发挥他们的“名医”效应,带动中医学科建设。

鼓励开展名老中医专家带徒。

加强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工作,坚持以老带新,充分发挥名老中医传帮带作用,言传身教,培养新秀。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中医知识培训,制定医院医护人员继续教育规划并实施,组织开展中医经典理论培训、临床中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结合重点专科建设,加强中青年技术骨干培养,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奠定基础。

  (三)深化中医药文化建设,打造健康和谐医院    

   1、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员工在工作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011-2015规划”期间,我们要继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2、正确处理好医院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基础质量与技术创新,社会效益(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业务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关系,推进医院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总务管理,健全后勤保障体系    

   健全总务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后勤服务资源,建立和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后勤物资的采购、验收、出入库保管、供应、维修等环节的物业管理工作,严格审批、报销、结算手续。

对大宗物资的采购,实行论证、申报、审批和参加公开招标制度。

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后勤保障系的正常运转,更好地为临床一线服务。

四、监督与评审

   

(一)成立彰武县中医院中长期规划领导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制定与督查,建立经常性监督制度,对规划实施开展年度评审。

    组长:

赵峰

副组长:

佟春元蒋维烈赵艺亭包亚军

成员:

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各科室经过认真分析、讨论,着重对规划实施的进度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为规划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

    

   (三)各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阶段性(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五、附  则

   

(一)本规划经医院职代会通过之日起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重大问题需修改,应当由规划领导小组提出,经职代会审议通过。

     

   

(二)本规划由医院中长期规划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彰武县中医院

2011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