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522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

《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 真题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docx

高考化学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E1 原子结构

10.E1 E2 

[2013·江苏卷]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0.D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元素,故Z为O元素;X的原子半径比Y小,故X在Y的上一周期,则X为H元素,W为Na元素,Y为N元素。

原子半径r(Na)>r(N)>r(O),A项错误;O2-与Na+都是10电子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B项错误;因非金属性O>N,故热稳定性H2O>NH3,C项错误;含有H、N、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以是共价化合物,如HNO3,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如NH4NO3,D项正确。

2.I1 E1 

[2013·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丙烯的结构简式:

C3H6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O,H]-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U

2.B [解析]烯烃的结构简式应写出碳碳双键,A项错误;氢氧根离子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氢、氧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B项正确;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项错误;U原子的质量数为146+92=238,故原子符号为

U,D项错误。

23.E1C2G4G2G3G1C3F4 

[2013·福建卷]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H2S废气制取氢气,既价廉又环保。

(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K2O·M2O3·2RO2·nH2O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

①已知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7,则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②常温下,不能与M单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CuSO4溶液 b.Fe2O3 c.浓硫酸

d.NaOH溶液 e.Na2CO3固体

(2)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①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

H2S(g)H2(g)+

S2(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

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图0。

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

据图计算985℃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________;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0

②电化学法

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图0。

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0

23.[答案]

(1)①

②b、e

(2)①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H2S+2FeCl3===2FeCl2+S↓+2HCl

2Fe2++2H+

2Fe3++H2↑

[解析]

(1)①无机材料K2O·M2O3·2RO2·nH2O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则M显+3价,R显+4价;第3周期主族元素质子数之和为27,则M、R原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3、14,M、R分别是铝、硅,由此可以画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得,铝比铜活泼,则铝与硫酸铜溶液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即2Al+3CuSO4===Al2(SO4)3+3Cu,a项错误;虽然铝比铁活泼,但是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铝热反应,即2Al+Fe2O3

Al2O3+2Fe,而常温下则不能反应,b项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使铝钝化,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钝化是化学变化,c项错误;氢氧化钠是强碱,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其单质与NaOH溶液容易反应,放出气体,即2Al+2NaOH+2H2O===2NaAlO2+3H2↑,d项错误;铝不如钠活泼,常温下铝不能与碳酸钠固体反应,e项正确;

(2)①H2S的起始浓度为cmol·L-1,985℃时H2S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H2S的变化浓度为0.4cmol·L-1,则:

H2S(g)H2(g)+

S2(g)

c00

0.4c0.4c0.2c

0.6c0.4c0.2c

K=

读图可得,未达平衡时H2S的转化率逐渐增大,原因是温度逐渐升高,H2S分解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消耗的H2S逐渐增多;已达平衡后H2S的平衡转化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H2S分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右移,消耗的H2S增多;

②读图可得,H2S气体从反应池底部通入,FeCl3溶液从反应池顶部喷下,这种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加入反应物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读图可得,H2S中S被氧化,该反应中降价元素一定是铁元素,由+3价降为相邻的+2价,则FeCl3被还原为FeCl2,配平可得:

H2S+2FeCl3===2FeCl2+S↓+2HCl;反应池中反应后溶液中主要成分是FeCl2、HCl,电解池中含有的Fe2+被氧化为Fe3+,H+被还原为H2,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2H+

2Fe3++H2↑。

22.E2E1E5 

[2013·广东卷]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0

A.非金属性:

Z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R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T>Q

22.BD [解析]R与H2在暗处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氟元素;由此可以推断X、T、Z、Q分别是硫、氯、氩、溴,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硫<氯,即X氯>溴,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即R>T>Q,C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氯>溴,则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T>Q,D项正确。

9.E1E2 

[2013·浙江卷]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W

Q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9.A [解析]由X元素的信息可知,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K层2个,L层4个,即为C元素,再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得,Y为O元素、Z为Si元素、W为S元素、Q为Cl元素。

钠与硫可形成Na2S2等多硫化物,A项正确;Si与O形成的为原子晶体,为非电解质,熔融时不能导电,B项错误;S的非金属性比Cl弱,C项错误;O存在O2、O3等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

 

E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0.E1 E2 

[2013·江苏卷]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r(Z)>r(W)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0.D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元素,故Z为O元素;X的原子半径比Y小,故X在Y的上一周期,则X为H元素,W为Na元素,Y为N元素。

原子半径r(Na)>r(N)>r(O),A项错误;O2-与Na+都是10电子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B项错误;因非金属性O>N,故热稳定性H2O>NH3,C项错误;含有H、N、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以是共价化合物,如HNO3,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如NH4NO3,D项正确。

9.E2 [2013·福建卷]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0,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0

A.原子半径Z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9.B [解析]M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根据四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可推断M是第三周期的铝元素,则X、Y、Z分别为硅、氮、氧。

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原子半径氧<硫<铝,因此ZH2SiO3,B项错误;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减弱,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非金属性硅<硫<氧,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SiH4

22.E2E1E5 

[2013·广东卷]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0

A.非金属性:

Z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R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T>Q

22.BD [解析]R与H2在暗处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氟元素;由此可以推断X、T、Z、Q分别是硫、氯、氩、溴,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硫<氯,即X氯>溴,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即R>T>Q,C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氯>溴,则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T>Q,D项正确。

27.B1E2E3E5 

(15分)[2013·全国卷]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

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单质D在充足的单质E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在不充足的E中燃烧,生成的主要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答案]

(1)Na Cl

(2)PH3

(3)NH4Cl 离子键和共价键

(4)H3PO4

(5)2P+5Cl2

2PCl5 PCl3

(6)Cl2+H2O===H++Cl-+HClO

[解析]由A与B、D、E三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可知,该四种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结合A和B形成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可知,A为H元素,B为N元素,则C为Na元素,D为P元素;又因为C和E形成的化合物呈中性可知E为Cl元素。

(1)依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先看电子层数,再看核电荷数,可确定原子半径最大的为Na,依据元素周期律可确定非金属性最强的为Cl。

(2)H和N、P、Cl的共价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弱的为PH3。

(3)NH3与HCl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4Cl,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4)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

(5)P与Cl2反应,Cl2足量时,生成PCl5;Cl2不足时,生成PCl3。

(6)氯气溶于水后有一部分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但次氯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分子形式。

8.E2 [2013·山东卷]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0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

W

X

Y

Z

图0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8.A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W、X、Y、Z分别代表N、O、S、Cl四种元素。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故O、S、Cl三种元素相应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H2S,A项正确;HClO是弱酸,酸性HClO

O2-<S2-,C项错误;在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Cl2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D项错误。

8.C5E2F3N1 

[2013·重庆卷]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

(1)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

工业炼铝的原料由铝土矿提取而得,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

②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焊接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气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

①舰体在海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________。

②航母用钢可由低硅生铁冶炼而成,则在炼铁过程中为降低硅含量需加入的物质为________。

(3)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

①80.0gCuAl合金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得白色沉淀39.0g,则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NaOH溶液调节pH,当pH=3.4时开始出现沉淀,分别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

结合图中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________。

图0

8.[答案]

(1)①第三周期第ⅢA族 CO2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Ar(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吸氧腐蚀 ②CaCO3或CaO

(3)①83.1% ②Al、Ni

[解析]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通常有两种工艺,其流程图示如下:

无论是流程甲或乙,都有一道工序是通入过量CO2,目的是将AlO

全部转化为Al(OH)3;Al-Mg合金焊接前,为防止高温下金属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发生反应,应使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炼铁过程中,需加入生石灰或石灰石,跟原料中的SiO2等物质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炉渣而除去;Cu-Al合金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氨水,因Cu(OH)2可溶于氨水,所得白色沉淀必为Al(OH)3,其物质的量为0.5mol,则原合金中Al的质量为13.5g;当pH=3.4时开始沉淀,说明该合金中含Al,在pH为7.0、8.0时过滤沉淀,说明含Ni。

8.B1E2N4 

[2013·四川卷]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

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

(2)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

(3)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的一种含氧酸根RO

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

(1)离子晶体

(2)①1s22s22p63s23p4

②sp3杂化

(3)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

(4)4FeO

+20H+===4Fe3++3O2↑+10H2O

[解析]“X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可知X为N(氮),“Y是一种黄色晶体”,可知Y为S(硫),“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即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结合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其是26号元素Fe,由“Z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知Z为Cl(氯),进而可推知G、Q、J、L、M分别为NH3、Na2S、NaCl、AgCl、NH4Cl。

(1)NH4Cl是NH

与Cl-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属于离子晶体。

(2)S元素为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或者[Ne]3s23p4);NH3分子中N原子成键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1,即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N原子为sp3杂化。

(3)AgCl悬浊液加入Na2S溶液,白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是由于Ksp(Ag2S)<Ksp(AgCl),AgCl沉淀可转化成更难溶的Ag2S沉淀。

(5)FeO

在酸性溶液中,得到黄色溶液说明溶液中有Fe3+,即有铁元素被还原,那么得到的气体只能是氧化产物O2。

4.E2E5N1 [2013·四川卷]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4.C [解析]利用题中“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和X的原子序数大于W”可知W一定在X的上一周期,且可推知W为C,进而可知X为Al,Z为Cl,则Y可能是Si(硅)、P(磷)或S(硫)。

Si(硅)的电负性小于C(碳),A项错误;C(碳)核外电子层数只有2层,小于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Al、Cl等元素的原子半径,B项错误;若Y为Si,则SiCl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C项正确;CS2分子中的碳硫双键中一条为σ键、一条为π键,故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相等,D项错误。

9.E1E2 

[2013·浙江卷]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W

Q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9.A [解析]由X元素的信息可知,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K层2个,L层4个,即为C元素,再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得,Y为O元素、Z为Si元素、W为S元素、Q为Cl元素。

钠与硫可形成Na2S2等多硫化物,A项正确;Si与O形成的为原子晶体,为非电解质,熔融时不能导电,B项错误;S的非金属性比Cl弱,C项错误;O存在O2、O3等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

 

E3 分子结构化学键

 

7.E3F1 [2013·安徽卷]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

HCHO+O2

CO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C.HCHO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D.每生成1.8gH2O消耗2.24LO2

7.C [解析]甲醛发生氧化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项错误;CO2分子中化学键为碳氧双键,该化学键是不同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极性键,B项错误;在HCHO中C—H键为σ键,在碳氧双键中一条为σ键、一条为π键,C项正确;根据HCHO+O2

CO2+H2O可知,每生成1.8g(即0.1mol)水,消耗0.1molO2,因不知氧气所处温度、压强,无法确定其体积,D项错误。

27.B1E2E3E5 

(15分)[2013·全国卷]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

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

回答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