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489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docx

届中考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时作业高效提能

一、选择题

1.(2017·哈尔滨质检)根据公式R=

可知 (  )

A.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流不变时,与电压成正比

B.一段导体的电阻在电压不变时,与电流成反比

C.一段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解析】选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R=

只是计算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D正确。

2.(2017·聊城模拟)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比较它们的阻值大小,小康等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

【解析】选D。

A图,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A可行;B图,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故B可行;C图,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故C可行;D图,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能反映R1和R2的阻值大小,故D不可行,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0Ω。

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

A.0.3~0.1A      B.0~0.1A

C.0.1~0.3AD.0.3~0A

【解析】选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A端时,R′=0,

电流表的示数:

I=

=

=0.3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B端时,R′=20Ω,

电流表的示数:

I′=

=

=0.1A。

故在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3~0.1A。

故选A。

4.(2017·淄博周村质检)某物理科技小组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R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209

A.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动态电路的分析。

由图乙知,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有害尾气浓度β的增大而变小。

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变小,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气敏电阻R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故选D。

5.(多选)(2017·聊城模拟)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中信息可知 (  )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Ω

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

D.B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3A

【解析】选B、D。

由图象可知,通过A、B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A、B两导体均为定值电阻,由图象可知,当UA=UB=3V时,通过A的电流为0.6A,通过B的电流为0.3A,故C不正确,D正确;由I=

可得,两导体的电阻分别为:

RA=

=

=5Ω,RB=

=

=10Ω,故A不正确,B正确。

6.(2017·平顶山质检)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工作,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 

(  )

A.2∶1 B.1∶2

C.3∶2D.2∶3

【解析】选B。

如果甲、乙任何一个为电流表,将会形成短路,因此甲、乙都为电压表,此时灯L1、L2串联连接,电压表甲测量L2两端电压,电压表乙测量电源电压;因为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且甲、乙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是2∶3,所以灯L1、L2两端电压之比:

=

=

又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即I1=I2;由I=

可得,R1∶R2=

=U1∶U2=1∶2。

7.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210(  )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电阻的测量。

A项中,I0=Ix,即

=

得Rx=

R0,A可行。

B项中,U0=Ux,即I1R0=I2Rx,得Rx=

R0,B可行。

C项中,电流表能测出Rx的电流,但无法知道Rx两端的电压,故C不可行。

D项中,开关S、S1闭合时,电压表测出电源电压U,S闭合、S1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出Rx两端电压Ux,I0=Ix,即

=

得Rx=

R0,D可行。

二、填空题

8.(2017·曲靖一模)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L1的电阻为10Ω,L2的电阻为20Ω,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流过L2的电流为________A。

【解析】电路中,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电路的总电阻R=R1+R2=10Ω+20Ω=30Ω;根据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即通过L2的电流I=

=

=0.2A。

电压表的示数即L1的电压U1=IR1=0.2A×10Ω=2V。

答案:

2 0.2

9.(2017·平顶山质检)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系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________,电阻R1的阻值是________,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__。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S接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乙可知,电源的电压U=6V,电路中的电流I=0.6A,则R1=

=

=10Ω;当S接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由图乙可知,电阻R2两端电压为U2=6V-2V=4V,电路中的电流I′=0.2A,R2的阻值:

R2=

=

=20Ω。

答案:

6V 10Ω 20Ω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

当闭合开关S时,三个电表中__________表的示数变大(选填“A”“A1”或“V”);接着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时,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解析】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2连入,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和A1测的都是通过R2的电流;当开关S闭合时,R1和R2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电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所以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由于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A1仍测R2支路电流,所以其示数不变;电流表A从测通过R2的电流到测干路电流,故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后,通过R1的电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I=

可知,该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变小,根据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故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答案:

A 变大

11.(2017·重庆江津质检)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20Ω。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当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则电源电压U=________V,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阻R、

R′组成一个串联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为0.4A,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

U=I1(R+

R′),即:

U=0.4A×(20Ω+

R′);当移动滑片P至最右端时,电阻R、

R′组成串联电路,电流表示数为0.3A。

则有U=I2(R+R′),即:

U=0.3A×(20Ω+

R′);解得:

R′=20Ω,电源电压U=12V。

答案:

12 20

三、实验探究题

12.(2017·广东模拟)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________。

(2)请根据图甲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电流表坏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D.电阻短路

(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A。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6

0.3

0.2

0.15

(5)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变阻器按一下一上的原则串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3)经分析,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处接触不良,而导致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4)图丙选用电流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2A。

(5)当换上不同的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要改变,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电压不变,所以,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6)分析表中数据有:

电阻变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答案:

(1)断开 

(2)见解析图 (3)C (4)0.12

(5)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6)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3.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图,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组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

导致上述现象的不规范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此时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

接着用这个电路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滑片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该组同学分别记录三组电压和电流值,通过计算发现灯丝电阻是不同的,他们还了解到其他组同学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原理是:

R=

(2)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说明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3)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2A。

R=

=

=10Ω。

要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使灯泡电压从2V增大到2.5V,增大电路电流,减小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滑动变阻器接左半段,所以滑片左移。

(4)实验过程中,灯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相同,电压不同,电流不同,灯丝温度不同,电阻不同,所以灯丝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

答案:

(1)R=

 

(2)连接电路时开关闭合 (3)0.2 10 左 (4)灯丝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

四、计算题

14.(2017·上海宝山区一模)如图甲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211

(1)求电源电压U。

(2)若将另一只电压表V并联接入该电路(A和B)、(B和C)、(A和C)中的某一部分电路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至某一处,使电压表V的指针停留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请指出电压表V所有可能连接的位置,并计算出变阻器对应接入电路的阻值R2。

【解析】

(1)当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中只有R1,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即通过R1的电流为0.6A,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即R1的电压U=0.6A×10Ω=6V。

(2)电压表若选用大量程,示数为10V,因电源电压为6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不存在这种情况,只能选用小量程,示数为2V;电压表不能接在电源两端,即AC间;当电压表接在AB间时:

U1=2V,U2=U-U1=6V-2V=4V,

电路中电流I=I1=

=

=0.2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

R2=

=

=20Ω;

当电压表接在BC间时:

U2′=2V,U′1=U-U2′=6V-2V=4V,

电路中电流I′=I1′=

=

=0.4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

R2′=

=

=5Ω。

答案:

(1)6V 

(2)电压表接在AB间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20Ω;电压表接在BC间时,变阻器的阻值为5Ω。

【学科素养题】

在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

(1)实验时,若只有Rx断路,开关闭合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电压表不能使用,小明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作为定值电阻R0使用(R0阻值已知),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Rx阻值。

测量时,只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I1;只闭合S2,电流表示数为I2。

则S1闭合时,电阻Rx两端的电压Ux=__________,电阻Rx=________。

(均选用I1、I2和R0表示)

(3)因图乙不能测量多组数据,于是小明向老师借了一只定值电阻R1(R1值已知),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重复

(2)中的测量步骤和计算方法,并多次测量求出了电阻Rx的阻值。

小明得出的Rx阻值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Rx断路,电路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为3V。

(2)只闭合S1时,U=I1Rx,

只闭合S2时,U=I2R0,

所以I1Rx=I2R0,

所以Rx=

(3)只闭合S1和只闭合S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相同,Rx与R0的阻值不一定相同,在串联电路中分担的电压不一定相同,所以不能根据电压相等列等式求解。

答案:

(1)电流表示数为0 

(2)I2R0 

 (3)错误 Rx与R0在两种不同的状态下电压不一定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