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455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

《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观设计的沿革.docx

景观设计的沿革

第三章中国传统景观思想

传统中国以农业为本,人和自然和睦相处已经成为农业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古人缺乏生物、气象、地质等现代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对自然界的认识以一种自然崇拜的形式体现出来,他们在祖祖辈辈经验的流传之下,又总结出了许多认知和改造环境的经验,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景观意识。

传统的景观意识由于掺杂了长期的经验、实践,以及对自然的独特理解,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对聚居地简单选择和改造的实用过程,而是融入了传统美学、传统先验哲学、传统信仰,并且沿袭着一些几近固化的传承。

一、传统园林美学及山水景观

中国园林美学是传统景观意识的集中体现,从秦汉的皇家园林“苑囿”(苑囿:

划定一定范围的(如墙垣等),具有生产、游赏等功能的皇家专属领地。

)开始,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发展出了崇尚自然美的山水园。

而后,宋元山水园林、私家园林日益成熟,产生了别具风貌的文人写意园。

明清大量的皇家及私家园林的建造形成了一个园林发展的高峰期。

在这一过程中,园林已经不是简单的庭院居所的美化了,而是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艺术(图5—l、5—2、5—3)。

中国传统造园家往往也是文人和山水画家,使造园和书法、绘画、诗词成为艺术上的姊妹。

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园林是一种立体的山水画,也可以说是空间塑造成的诗。

作为一种传统的典型景观空间类型,其对于美学的注重,对于意境的营造,远胜于其他类型的景观(图5—4、5—5)。

从园林的起源和理想模式上看,早在战国时代,民间就已流传很多神仙和仙境的传说,比较典型的有海外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和“昆仑瑶池”。

《史记·封禅书》记载:

“威、室、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行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药皆在焉。

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

”秦始皇在渭水边营建蓬瀛,成为中国园林史上第一个模拟海上仙山的构筑,至此以后,海上仙山这种虚构的幻象,就成为一种理想的风景模式。

另外,类似的,佛教中的“极乐世界”的观念,也影响了世俗世界中园林的营造。

从园林创作手法上来看,模仿自然并且写意是中国传统园林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的古典园林不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模仿,它的本质是从自然景观中加以提炼和抽象。

造园家要设计和营造的是景像和意境,这一点上和中国传统山水画异曲同工,比如山石可以塑造为麓坡、岩崖、峰峦、洞隧、谷涧、瀑布、矶滩等景像,这种手法不是将自然景像按比例微缩而成,而是将其气势和细部加以抽象、重组而成。

我们可以在许多成功的园林中看到这种通过空间手法营造出的诗情和画意(图5—6、5-7、5-8)。

传统的园林美学还渗透到了对自然景观中山水的开发上,名山大川、优美的自然景观等通过点景、建造观景点等方法得到了开发利用。

中国的园林模式在日本得到了优秀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与格局,如中国的一池三山造园格局在日本演变为枯山水中的山水象征布局艺术。

日本园林中的景观元素与景观设计手法大多与中国园林相似,其中的优秀实例可以作为学习中国传统园林的借鉴。

园林的营造属于中国传统景观意识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关于其具体的造景手法,需要在实地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和理论知识,进行详细了解(图5-9、5-10、5—11)。

二、中国的风水理论

另外,在很多传统村落和城市的选址营造中,风水理论则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是一种更宏观地表达中国传统环境理想的理论体系。

中国很多传统聚居景观的布局需要诉诸风水理论进行解释,而风水学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历史上中国传统聚居景观的形态和发展。

经过漫长的农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前提下,中国传统人类形成了着眼点在于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风水理论(图5-12)。

风水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居住环境的选择和营造,包括阴宅和阳宅。

《黄帝宅经》记载:

“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

”简而言之,人们在构筑城市、村镇、建筑、陵墓时,对基地四周的自然形势、方位、水文的形态进行考察,对环境的优劣吉凶、阴阳调和程度进行判断,寻求最优化的环境因素组合,这些基本上都属于风水学的范畴。

这种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协同工作的理论使中国传统的城市、村落和建筑的营造和山川河流的自然美,与地方文化的人文美结合了起来。

风水学首先表达了传统先民对自然的尊重,“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为也。

”(《葬经翼》)“天道作天地之祖,为孕育之尊,顺之则亨,逆之则否。

”(《黄帝宅经》)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然天道能为人所揭示并把握利用,承认了人的能动性。

所谓“天道必赖于人成”({管氏地理指蒙》)。

在某些情况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其次,风水学进一步表达了先民的朴素自然观。

风水学认为:

自然的基本要素为“气”,所谓“气”大概可以解释为一种力和场,物质都由金、木、水、火、土再配合以气的清浊状态形成。

以此为基础,建筑基址的营造和选择,都应顺应自然大环境,建筑的朝向、体量以及和外界自然的沟通莫不如此,并且利用很多对“生气”的迎、纳、聚、藏等手法来对自然环境进一步细腻地加工,以便形成一种适于居住的微气候和小环境。

风水表达了往昔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和分析,成为一种自我圆满的解释体系,但是它无法定量定性地分析环境中对人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虽然在传统的环境规划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以科学的角度去评析它,仍有相当多的成分显得虚妄和盲从。

我们现今对于风水学的研究大多基于现代景观设计和生态建筑学的基础之上,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去提取其中的合理部分,这对我们现代的设计大有裨益。

例如风水形势说在视觉感受方面对现代景观设计有所启发。

风水学指出: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形者势之积,势者形之崇”、“势可远观,形须近察”。

形:

概指近观的、个体的、局部的、细节的视觉效果。

势:

概指远观的、群体的、总体的、概括的视觉效果。

我们在古人山水画中可以看出形与势的组合关系(图5—13)。

现代景观设计中,这种细节和整体形象的感官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种差异的量化,也就成为景观设计的依据。

例如环境界面的凹凸、质感、肌理这种属于“形”的内容,轮廓线、体量这种属于“势”的内容,在人流行进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的组合,远景近景的组合,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再例如在风水学中提到的“穴”的概念,就是指建筑的基址,总的说来较好的穴“坐得方正,枕山襟水,或左山右水。

”建筑选址要考虑周围山水以及日照等自然因素组合成的有机系统。

对于水、植物的改造也有助于形成一个适于居住的微气候,“村乡之有树木,犹人之有衣服,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和。

”目前,西方思想文化基本观念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自然观、世界观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重视。

机械自然观正慢慢地向有机自然观过渡,人和自然的对抗关系也慢慢地转化为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双优关系。

在景观设计方面,对传统景观意识的理解越深入,它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帮助也就越大。

三、中国传统城市景观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有两大类型:

一为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图从政治军事要求出发而兴建的城市,一般布局较为规整;另外一类是由于经济地位在原地不断发展扩建的城市,布局不方正,有一定自发性。

照此而言,中国古代城市和西方诸多城市的产生发展并无太大区别,但是从结果来看,却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城市风貌和景观。

中国传统城市(图5-16、5-17、5-18)绝大部分建筑为低层的院落式住宅,宫殿、庙宇、官府等建筑体量较高大。

少数为多层建筑,例如佛寺的塔、楼阁,以报时为功能的钟鼓楼以及城防系统的城门、角楼,等等,这些多层建筑在城市景观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图5—19)。

例如明清时期北方的规整性城市(如平遥)中,在两条主要街道的交汇处筑有城市里体量最大、高度最高的钟鼓楼或市楼(图5—20),和4个城门遥遥相对,城门、冲鼓楼成为整个城市的制高点,也是城市形象的代宁兴城南城门到钟鼓楼一线,布有牌坊若干,形成要的景观轴线,城门和钟鼓楼附近聚集了城市主要商业区,视觉景观焦点和城市生活的活跃区域相互吻刊的报恩寺塔是很多城市街道的对景,这类类似地建筑也就是中国传统城市的景观建筑。

再如镇江寺塔(图5—21)、无锡的惠山塔丰富了城市的轮在这些城市之中,对称、对景、借景、强化视觉轴多空间设计手法和我们现代景观设计并无不同。

城市发展史上,中国古代城市景观最大的变革是宋代封闭的里坊制向开放街市格局转化,这种深远的变革对于城市面貌影响很大。

以市楼、高市墙和市门为重要特征的集中封闭式商业区域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要,最终随着城市里坊制度的解体而彻底瓦解,被开放式商业街和店铺所取代。

以前城市居民的绝大多数活动是在里坊进行的,街道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交通和分割里坊。

自封闭里坊制解体后,诸多城市生活开始转移到街上。

除了城市公共空间之外,古代城市中以自然地貌和人工构筑的环圈状线性元素(城墙、沟堑等城防设施)贯穿的城市边界区域城市生活非常丰富。

从景观角度来说,城市边界区域往往有清晰界定的实体形象,是城市商业文明发展活跃的地区,而且具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

目前,我国对中国传统景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园林美学的研究起步较早,较为成熟,但是对于风水学、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沿江滨水景观、古代风景区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量化分析。

第四章世界景观设计发展概况

世界范围内古代文明景观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中部文明(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东部文明(印度、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和西部文明(起源于埃及)的景观都自成体系。

虽然1700年以后,各种文明的交流和杂糅变得非常普遍,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世界大同成为趋势,但是,景观设计相对于建筑设计来说,世界化的进程并不非常迅速,仍然较多地保持了各个文化的特色。

对于世界古代文明景观的了解就成为了景观认知和借鉴的重要部分。

一、古埃及的景观设计

埃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贯穿南北的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沉积平原土壤肥沃,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由于地理原因少有广袤的森林,气候炎热、阳光强烈,所以很早埃及人就非常重视人工培育植被和树木。

在这种情况下,埃及人的园艺技术发展得很早。

埃及当地主要的植物有棕榈、埃及榕、无花果、葡萄、芦苇等。

埃及人居住的房屋大多是低矮的平顶屋,富人的住宅周边建造有精美的庭院。

在底比斯第18王朝的陵墓中,我们可以看到描绘这种庭院的绘画(图6—1),庭院中有矩形蓄水池,池旁还有凉亭供人休息,树木大多成行种植,在庭院中心处还有成排的拱形葡萄架。

整个庭院基本上采取规则的几何形对称布局,其中水池是庭院中必不可少的,水池中还种有水生植物,饲养着水禽和鱼类,这可能和古埃及炎热的气候有关。

在埃及仍然残留的文化遗迹中,最为雄伟壮观的当属金字塔这类大型的人类景观构筑物。

在古埃及人思想中,法老是神权的代表,法老的身体之中有着永恒和现实之间的精神纽带。

在法老的陵墓建设中,巨大的类似山岳的人工砌体便是这种精神纽带的物质体现。

那些巨大的石头纪念性建筑分布在尼罗河岸的一侧,萨卡拉(5aqqara)、达舒尔(Dahshur)和吉萨(Gizeh)金字塔群是其中的典型实例,在三角洲和第二大瀑布之间尼罗河形成了超越自然的连续直线型景观,巨大的人工构筑体和稳定涨落的尼罗河水共同形成了埃及人心目中永恒的秩序(图6-2、6-3、6-4、6-5、6-6)。

金字塔采用方锥几何体形,其中吉萨金字塔群可以说是其中最为简洁的。

它们几乎都是精确的正方锥形,体量巨大,胡夫金字塔高146.6米,底边长230.35米;哈夫拉金字塔高143.5米,底边长215.25米;门卡乌拉金字塔高66.4米,底边长108.04米。

这3座金字塔尺度远远超过了周边的祭祀厅堂和附属建筑,其简洁体形随着尺度的巨大更显恢宏。

金字塔的入口处理渲染出浓重的神秘气氛,封闭、狭窄,漫长而黑暗,但是穿过入口狭道进入阳光灿烂的院子后,巨大的金字塔以及其前端坐着的帝王雕像给人心理感受上的反差极大,这是景观心理学中抑扬与对比手法的优秀案例。

金字塔建筑实际的使用空间是很小的,其真正的艺术感染力在于原始的人造体量和周边环境形成的尼罗河三角洲的独特风光。

这种简洁的造型和埃及人的对于山岳等自然景观的崇拜有关。

我们从现代景观的设计思维去分析的话,在这样大尺度的平原大漠之中,也只有巨大简洁的体形能够形成独特,,哇和协调性的统一。

二、古代西亚的景观

古代埃及文明发展的同时,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在兴起。

两河上游山峦重叠,人们在那里学会了驯化动物、栽培植物,并且开始将聚居区从山区迁往两河流域。

和埃及尼罗河的周期性泛滥不同,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给苏美尔人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洪水泛滥的不确定性,在他们眼中,洪水之神尼诺塔不是慈善的,而是恶毒的神。

自然环境的不安全和不可预见使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

他们自己试图努力消除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汉穆拉比法典是当时最为杰出的一部法典,目的便是为了让人民在令人不安的自然环境中能够体验到一丝来自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稳定和秩序。

同样,苏美尔人也在不断地改善自然环境,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水利建设,这种组织规模很大,超越了一般的家庭或村庄单位,从而促进了城邦的形成。

而后分散的城邦又结合成单一的帝国,建都于巴比伦(图6-7)。

两河流域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和埃及不同,对环境的改造方式也有所不同。

埃及的自然环境不适于森林生长,很多绿地景观都是人为建设的,形态是规则的,而两河流域的植被相当多样和发达,人们崇拜较为高大的植物。

我们从亚述帝国时代的壁画和浮雕上可以看到当时较为盛行的猎苑(Hunting-park),这是一种以狩猎为主要目的的自然林区。

在山冈上建有各式各样的建筑:

宫殿、神殿,等等,还种有成片的松和柏树。

亚述王从国外引进了雪松、黄杨和南洋杉等植物种类。

说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景观,我们不得不谈谈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城(NewBabylon)是公元前7至公元前6世纪在原巴比伦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整个城市横跨幼发拉底河,厚实的城墙外是护城河,城内中央千道为南北方向,城门西侧就是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HangingGarden)。

空中花园的现存资料很少,我们只能从后人的推测和文字记载中对这一奇迹进行了解。

空中花园毁于公元前3世纪,整个花园是建在一个台地之上,高23米或更高,面积约1.6公顷,每边120米左右,台地底部有厚重的挡土墙,厚墙的主要材料是砖,外部涂油沥青,可能是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时对墙的破坏。

在台地的某些地方采用拱廊作为结构体系,柱廊内部有功能不明的房间。

整个台地被林木覆盖,远处看去就像自然的山丘。

空中花园的遗址已经无处可寻了,但我们现在仍可以看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另外一个壮观的文明遗址山岳台(图6-8)。

我们前面提到两河流域的居民是从山地迁移而来,他们认为雄伟的山岳支撑着天体,山是神的居所,也是人和神灵交流的媒介。

山岳台就是这种类似山体的高台建筑,有坡道和阶梯通达台顶,顶上有神堂等祭祀建筑。

乌尔山岳台建造于大约公元前2250年左右,高21米,外墙由砖砌筑而成,墙面分为两层,底层装饰为黑色,上层装饰为红色;神殿贴蓝色釉面砖,上面穹顶覆盖成金色,似乎是象征着黑暗的地狱、可居住的地球、天国和太阳。

三、古希腊的景观

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园林联合会上,英国园林学家杰里科(G.A.Jellicoe)认为:

世界园林史上的三大景观原动力是中国、古希腊和西亚。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的文化孕育了科学和哲学,其艺术和文化对后来的西方世界,甚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而古希腊的文明以爱琴海文化为先驱,爱琴海文化先后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文化中心。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位置对于商业贸易来说极为理想。

根据考古资料,公元前30世世纪初叶,已有来自小亚细亚或叙利亚的外来移民迁到了克里特岛这个盛产鱼、水果和橄榄油的岛屿。

历史学家认为:

克里特岛人和外界的距离是近的,近到可以受到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各种影口向;然而同时也是远的,远到可以无忧无虑地保持自己的特点。

这点使他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也使克里特岛的文明成为古代社会最优美、最有特色的文明。

这种特质在建筑中也可看出,克里特岛上的建筑是敞开式的,面向景观,并建有美丽的花园,显示出和平时代的特点。

科诺索斯城的王宫规模宏大,估计是几个世纪里陆续建成的,除了国王的宫殿、起居室,还有众多的仓库和手工业作坊。

在城市里,克里特人安装了巧妙的给排水系统,雨季时雨水能顺利地通过下水道流走,下水道的入口很大,足够工匠进去检修。

和埃及人不同,克里特岛人似乎没有给他们的神祉建设巨大的纪念碑和雄伟的神庙,而仅仅是在居室中留出数尺见方的场地作为祈祷处。

与克里特相比,迈西尼更加军事化。

最多见的建筑形式是军事堡垒,而且显得较为粗糙(图6-9、6一10、6—11)。

经受了北方民族的连续侵略后,在巴尔千半岛和爱琴海的岛屿上形成了很多小型城邦。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没有肥沃的沉积平原,无法进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

地理条件的制约使它的文化不能采取和埃及与中国一样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农业发展,所以并没有将原来小规模村落的形态打破,而是出于防卫的需要,很多村落建在易于防卫的高地附近,并且在高地上建造神庙,这些神庙也可当作受到攻击时的避难处,这种村落扩大的居留地变成为“城邦”。

所以和埃及与西亚完全不同,我们可以看到的希腊人工景观遗址大多是卫城。

雅典卫城是当时雅典城的圣地,也同时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城市中心。

雅典卫城位于今雅典城西南的小山岗上,山顶高于平地70-80米,东西长约280米,南北最宽处为130米,由雕刻家费地负责其中的建筑和雕塑。

卫城中主要的建筑有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和雅典娜雕像。

卫城中建筑和雕塑不是遵循简单的轴线关系,而是因循地势建造,并且在建造时充分地考虑了祭祀盛典的流线走向,考虑到人们从四周观赏时的景观效果。

无论你从海上,从城市中,或者是在卫城周边的地方去观赏它,卫城其中建筑体量之间的组合,以及卫城和周围平原、山丘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独具匠心的。

整个卫城是在一段时间里逐渐建设完成的,在这其中积累和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视觉艺术和景观的直觉与创造力(图6-12、6-13、6—14、6-15)。

古希腊的民主思想盛行,促使很多公共空间的产生,圣林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圣林就是指神庙和周边的树林以及雕塑等艺术品形成的景观。

树木最早运用到神庙周边可能是起到围墙的作用,阿波罗神庙的周围宽60-100米的裸露地被确认为圣林的遗址。

在某些地方,祭祀活动当天还要举行运动比赛,优胜者可以获得将自己的雕像装饰在圣林中的荣誉。

另外还有一类比较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地就是体育场、剧场(图6-16)。

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的运动场上,各城邦达成一致的协议,相互之间不应再有战争,而应采取体育比赛这种形式作为和平、竞争的象征,胜利者将冠以橄榄枝编成的花环。

体育场依山而建,周边橡树、白杨和悬铃木茂密成荫。

后来,这种运动场也向公众开放,最终发展成了和现代公园功能相近的开放场地。

柏拉图创建的学园(Academy)后来也成为体育场,它的道路两旁种着灌木,以悬铃木为行道树。

场内还有祭坛、坐凳和园亭等建筑物。

体育场对公众开放使环境变得吵闹,很多人开始向往私人庭院,柏拉图、伊壁鸠鲁也将其学园迁到了自己的私园。

但是从现存的运动场的遗址来看,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自身表达的秩序、所形成的优美风景和所表达的古希腊民主和开放的魅力都使它成为古希腊时期非常重要的景观。

四、古罗马的景观

约公元前500年,罗马成为独立的城邦。

在之后短短的几年内,罗马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将势力延伸至亚平宁山脉到海岸的整个拉丁平原。

到了公元100年,古罗马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上罕见的强大帝国,在它的版图内聚集了多种民族和风工人情,也同样建成了多样的景观(图6-17)。

古罗马在奴隶制国家历史当中显得格外辉煌,它的城市规划、建筑、景观比起以往有了巨大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成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罗马君主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是当时建筑技术发展的证明,《建筑个书》除了总结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内容外,还提到了建筑物和城市、道路、地形、朝向、光照、风向、水质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并且谈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罗马鼎盛时期,其版图内的城市数以千计,形成了多样化的城市景观。

古罗马城是帝国时期最为伟大的城市,占地5000英亩,人口可能一度超过100万,人口密度很大,这样的规模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城市里的贫富差距也极大,穷人居住在拥挤的房屋里,没有任何卫生设备,街道上没有照明设备,富人大多有自己的别墅,有精心设计的庭院。

在考勒米拉(LuciusJuniusModeratusColumella)所著的《林泉杂记》中描述了他在卡西努姆别墅的情况,有小河流水,河中有小岛,岸边有整洁的园路,极富自然情趣,建筑物有书斋、禽舍、柱廊和园厅。

古罗马庭院植物多用马鞭草、水仙、罂粟,等等,在庭院中还大量地建有喷泉和设计精巧的雕塑。

兰奇阿里(Lanciani)教授认为奥古斯都曾对罗马城市作过初步规划,将罗马划分为4个地带:

建筑物密集的地区为第一地带;在其外侧是建筑物稍少,但有充分余地可供建造庭院的第二地带;能建造更大住宅,地处都市外缘的别墅地带是第三地带;第四地带则是可供建造大型别墅所用的地带。

在第四地带,兴建了很多富豪官僚、诗人学者的别墅。

整个罗马城供水的渠道有11条,大部分是供给富人的别墅、公共浴室和喷泉。

古罗马诸多给排水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输水道,古罗马时期在法国普罗旺斯省境内建起的加尔大桥(PontduGard)是3层拱桥型输水道,长约274米,水槽高出河面48米,是3l英里长的输水道的一部分,它将水以l:

3000的坡度引向尼姆斯,整个大桥用方石砌成,虽然体量庞大,但是运用了拱券技术使大桥轻盈地跨过了山谷。

虽然它并非是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的建筑物,但是它的造型给人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美感(图6-18)。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是古罗马时期城市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广场建设(图6-19、6-20)。

古罗马广场的发展是经历了从简单开放场地到有完整围合空间的过程。

最初广场的功能是买卖和集众,偶尔也作为体育活动场地。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写道:

“庙宇(图6-21)无疑是罗马广场最早的起源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由贸易所不可缺少的‘市场规则’,是靠该地区本身的圣地性质来维持的。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就已经提出了广场设计的若干准则,例如:

的尺度需要满足听众的需要,可以将广场设计为长宽比为3:

2的长方形。

柱廊、记功柱、凯旋门(图6-22)将古罗马的广场装扮得富丽堂皇,广场集中体现了那个年代严整的秩序和宏伟的气势。

罗马市中心的广场群就是这样一个空间,它充分利用柱廊、记功柱、凯旋门等元素塑造了威严的气氛,而成为帝王个人崇拜的场所。

广场群中包括奈乏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凯撒广场、图拉真广场。

图拉真广场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广场,沿着中轴线不同尺度的空间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受,而图拉真纪功柱和图拉真骑马铜像则点明主题,又形成了景观空间的焦点。

广场的设计人是大马士革的阿波罗多拉斯(Apollodorus)。

欧美景观的源流及发展

一、中世纪欧洲的景观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都城迁至东部的拜占庭,命名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定都拉文纳(RavQnna),后为日耳曼人所灭,东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几经盛衰,1453年为土耳其人所灭。

欧洲地处欧亚大陆的西端,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这种相对的遥远是欧洲在公元1000年后没有经受侵略的原因之一。

同时,欧洲拥有着有利的自然资源,地中海盆地气候温和,河流终年水量充足,曲折的海岸线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富含矿物资源的山脉也并没有严重地阻挡陆上交通。

由于奴隶制的废除和封建制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