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142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一Word版含答案

作者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

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繁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主要的反对派之一。

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

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享乐奢侈生活的抗议。

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贵族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

探究了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强调善与用,志与功的统一。

弟子很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

其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极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其体系中的“非命”“务实”的观点为后学所发展,而其中有关宗教迷信的形式,则为他们所克服。

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及其学说的基本材料。

背景扫描

因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安,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墨子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生观,即“行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

单元导读

本单元内容有三节。

《兼爱》宣扬“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墨子认为,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祸篡怨恨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则是消除祸篡怨恨的妙药。

《非攻》认为“亏人自利”是不仁不义之举,而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仁不义,因为它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最大。

《尚贤》认为崇尚有才德的士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治理天下应该崇尚和任用有才德的人。

这三篇文章的主题在墨子的思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富有现实意义。

一、兼爱

释文题

“兼爱”是墨子的基本思想,所谓“兼爱”就是跳脱自爱的狭小圈子,一律平等、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墨子寻求世乱的根源,将它归结为一种自私的爱,即自爱而不相爱。

因而墨子对症下药,指出消除这些混乱的灵丹妙药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如果这样,就能出现墨子所向往的“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太平世界。

《兼爱》应该是墨子讲学的记录。

就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层次而言,它不愧是当时的杰作。

墨子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因此,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不避絮叨。

这种絮叨有时候令人生厌,可是在先秦诸子中倒也自成一格,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阅读体味。

周作人曾引用钱振锽(huánɡ)《名山小言》中的一段话,说:

“文章有为我、兼爱之不同。

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

兼爱者必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墨子重复,是也。

明主旨

本课所选几段文字层次井然地阐述了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

墨子从探究世乱的根源入手,从反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必要性,然后对症下药,指出治乱的灵丹妙药是“兼相爱、交相利”,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兼相爱、交相利”和实施“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效果,从正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最后又紧扣社会现实,言明了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并具体分析了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从而告诉人们只要统治者喜欢“兼相爱、交相利”并把它作为处理政事、指导行动的准则,就一定能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贵必敖贱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以非之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下之难物于故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苟君说之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教驯其臣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破碎乱行通“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傲 轻视 ②已 已经 ③迂 迂远 ④辨 分别、辨别 ⑤悦 高兴 ⑥训 训练 ⑦萃 聚集

(2)一词多义

答案 动词,憎恶/形容词,不好的

(3)古今异义

①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a.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b.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②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偷东西的人;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邪的,不正派的;狡猾;副词,很,非常。

③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成立。

④特上弗以为政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认为。

⑤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a.很坏的行为;犯罪的事情(跟“善”相对)。

b.凶恶;凶狠;凶猛。

c.恶劣。

⑥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破成碎块;使破成碎块。

⑦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a.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b.动词,支配、操纵。

c.方位词,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d.副词,反正。

⑧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答案 ①用来……的,拿来……的。

②残害。

③虽是这样。

④以,按照;为,处理。

⑤不好的。

⑥破,人群分散,行列混乱;碎,通“萃”,聚集。

⑦侍卫人员。

⑧从,跟随;而,而且。

(4)虚词归纳

①然

②其

③以

④所以

⑤之

⑥独

答案 ①动词,表应答,相当于“是的”/代词,这样 ②代词,自己的/语气助词,表反问 ③介词,把/介词,因为 ④固定格式,表示“用来……的”“拿来……的”/固定格式,表示“……的原因” ⑤助词,的/代词,它/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⑥副词,独自/副词,唯独,只/副词,难道

2.词类活用

(1)必兴天下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必执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富必侮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贵必敖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诈必欺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若夫攻城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

________________

(9)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动用法,使……兴 

(2)名词作动词,残害(3)强:

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人。

弱:

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人 (4)富:

形容词作名词,富足的人。

贫:

形容词作名词,贫困的人 (5)贵:

形容词作名词,社会地位高的人。

贱:

形容词作名词,社会地位低的人 (6)诈:

形容词作名词,不诚实的人。

愚:

形容词作名词,敦厚的人 (7)名词作状语,在郊野 (8)牂羊之裘:

名词作动词,穿母羊皮的袄。

韦:

名词作动词,用皮带子来系 (9)名词作动词,吃一顿饭 (10)鼓:

名词作动词,击鼓。

进: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前进

3.特殊句式

(1)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2)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3)何以易之?

(4)韦以带剑。

(5)入以见于君。

(6)出以践于朝。

(7)是其故何也?

(8)此何难之有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7)(8)宾语前置句,(5)(6)介宾短语后置句。

4.语句翻译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

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何难之有焉?

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兴办有利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为自己的事业的。

(2)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产生,都是因为人跟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

(3)到了一年,满朝臣子,又黑又瘦。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国君喜欢这样,臣下就能够做到。

(4)给人利益的人,人也跟着给他利益;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恨他。

(5)兼相爱、交相利做起来有什么困难呢?

只不过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

文本名句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2.兼相爱、交相利。

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