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0918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0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文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秦汉文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秦汉文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秦汉文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秦汉文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汉文学讲义.docx

《秦汉文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文学讲义.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汉文学讲义.docx

秦汉文学讲义

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论

秦朝不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戒惧于500多年列国纷争的历史,对先秦学术的百家争鸣局面和士阶层的文化创造精神大为敏感和忌刻,从而导致焚书坑儒悲剧的发生。

这个悲剧体现出的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士人们对统治者的任何失敬、抗礼都最在不赦。

士人独特不羁的文化观念必须要被剥夺,其广泛多样的文化样式必然受到制约。

由于秦王朝实行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文学创作空前冷落。

再加上秦朝时间短暂,所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

1吕不韦《吕氏春秋》(其门客集体编著)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2李斯《谏逐客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p1

两汉王朝:

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也是一个建国时期最长的封建王朝。

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沿袭秦朝,但没有象秦朝那样实行文化专制。

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对后世影响很大。

第一节汉代社会概况

汉代的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许多方面,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概而言之,汉代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治方面

1两汉王朝都是夺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而建立起来的

2西汉前期、东汉初年,经济有较大发展,社会较为稳定,学术文化繁荣,出现了“润色鸿业”的新文体——汉赋。

3武帝以后,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势力日益增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出现了外戚、宦官专政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代之一。

一些在野的士人和一部分正直官僚结合,批评朝政,品核人物,形成影响很大的清议力量,遭到宦官的压制,酿成两次“党锢”之祸。

二思想文化方面

1西汉初年,思想比较活跃自由,黄、老之学盛行。

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思想开始定于一尊,束缚着学术文化的发展。

2东汉时期,经学极盛,谶纬之学占居统治地位,经学走向神学。

其间,也出现了反谶纬、疾虚妄的进步思想家,如桓谭、王充、张衡等。

第二节汉代文人

一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文学史p156-159)

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一)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

1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

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

2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也起到催化作用。

(二)献纳辞赋的风气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

两汉选拔人才注重学问品性,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

1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

2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武帝还有诗赋传世。

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使他们把文学创作当成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并借助上层贵族的权势而聚集起来。

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三)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

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1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同时也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司马相如等几十名作家曾经为乐府写过诗赋。

2后汉的洛阳东观也是文人荟萃之处,许多著名作家曾在那里供职。

3鸿都门学是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这种专门培养文学和艺术人才的学校,在历史上是首创,是汉代作家群体生成期的一件大事。

(四)游学游宦的兴盛

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二汉代文人的入世精神和贵于名行(文学史p160)

汉王朝处于历史的上升期,其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太平盛世。

汉代文人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

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汉代文人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好高尚义、轻死重气的品格。

这在汉末再一次放出异彩(党锢之祸),虽然从西汉末年开始,谨于去就的思潮有所抬头,甚至出现了一些隐士,并在文学中有所反映,但所占比重不大,不是主要潮流。

三汉代文人的地位(文学史p160)

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

1汉初的枚乘、邹阳等人游食诸侯间,为大国上宾,他们来去自由,具有独立的人格,兼有文人和纵横家的品性。

2从武帝开始,到东汉前期,依附于天子、外戚的作家,多数是文人兼学者的类型,如王褒、扬雄、刘向父子、班彪父子都是如此。

3从西汉末年起,向慕人格独立的精神又在文人队伍中萌生,扬雄、班固、张衡等人程度不同地摆脱侍从文人、幕僚文人的依附性。

东汉后期的赵壹、祢衡等人,任性使气,耿介孤傲,从他们身上可以更多地看到党人的影子。

又向个性独立回归,并且达到更高的层次。

第三节汉代文学

一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文学史p159-160)

1巨丽之美

汉代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

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对作品都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宏的气势,欣赏那种使人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

司马相如说“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西京杂记》)。

汉代文学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2进取精神(文学史p160)

由于汉代文人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因而,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西汉盛世的作品自不必言,就是到了东汉王朝的衰落期,文人们仍念念不忘的是建功立业,扬名后世。

3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文学史p161)

汉初文学的重要内容是:

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从武帝开始,文学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大赋是这种使命的得力承担者————从东汉开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

和前期的历史批判相比,后期对现实的批判更具有深度、广度和力度。

4从浪漫到现实(文学史p162)

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文学有很深的渊源,所以,汉代文学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渐减弱。

,而理想色彩日益增强。

从总体上看,汉代文学的现实性在进一步加强。

将《史记》和《汉书》相比,可以看到浪漫和现实的差异。

5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文学史p162)

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

如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这对文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在创作中加以模仿,于是出现了文人五言诗。

而民间五言诗又在文人五言诗的影响下,日益走向成熟。

汉代史传文学也留下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相融汇的痕迹。

二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文学史p165-167)

西汉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都在这个阶段孕育产生,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

1赋: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

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楚辞、战国纵横之文、先秦史传文学、诗歌),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学样式,它巨大的容量和颇强的表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2散文: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

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

《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

《吴越春秋》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觞。

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

汉代政论文承先秦诸子散文的余绪,在形式上没有大的突破。

以主客问答形式构制的设辞类作品,在风格上和赋相近,后人往往把它归入赋类。

3诗歌:

先秦的主要诗歌样式是四言,这种体裁在汉代继续沿用,但已不再居于主导地位。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

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大量出现,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

七言诗的出现。

开始有首尾完整的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但是,七言诗一直未被文人注意,直到南朝宋鲍照,才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从而确立了七言诗在诗坛的地位。

三汉代文学的分期

1自高祖至汉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生。

2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

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

3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心期。

辞赋创作掀起第二次高潮,相继涌现出扬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作家。

4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

第一章汉赋

第一节汉赋概述

一赋成为一代文学的现实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两汉400年间的文人多致力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

可以说,两汉人是以赋为其体物写志的最重要的方式。

二汉赋兴盛的主要原因

1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时期正是汉帝国经济大发展和国势最强盛的时期。

这在一般封建文人的眼里,无疑是一个值得歌颂的盛世,也开拓了文人学士的胸襟和眼界,使他们的赋反映出汉帝国的面貌,表现出一种发扬蹈厉的精神。

2汉武帝好大喜功,雅好文艺,招纳很多文学侍从之臣在自己身边,提倡辞赋,诱以利禄,因而以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汉大赋就产生、兴盛起来。

三汉赋的体裁特点及与楚辞的区别

1赋的本义是铺陈直叙,作为《诗经》的“六义”之一,指的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

《汉书·艺文志》说“不歌而诵谓之赋”

合起来看,赋这种文体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它象诗歌一样,讲究押韵和节奏,可以抑扬顿挫地诵读,但它没有曲谱,不能配乐歌唱,句式也不一定象诗歌那么整齐,可以间以散句,写起来大都注重铺叙,夸耀文采。

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产生于战国后期,最早以赋名篇的是荀子。

2与楚辞的区别

内容上:

楚辞侧重于抒情言志,而且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风俗习尚以及情调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

汉赋侧重于体物,主要铺写事物和人物活动。

形式上:

(1)体裁,楚辞是诗歌,汉赋是押韵的散文;

(2)押韵规律,楚辞通篇押韵,汉赋则韵散结合;(3)句式上,楚辞带“兮”字的语句多,汉赋很少用(4)结构上,汉赋多采用问答体。

四辞和赋的分合问题

五汉赋的发展过程及其作家、作品

(一)汉赋的形成阶段(汉高祖初年——武帝初年的70多年)

1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淮南小山《招隐士》主要继承楚辞的余绪

2汉大赋枚乘《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七发”即用七事来启发太子,见作品选293题解

(二)汉赋的兴盛阶段(武帝初年——东汉中叶的200多年)

这一时期盛行汉大赋,是汉赋的主体和代表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其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扬雄《甘泉赋》《羽猎赋》西汉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

班固《两都赋》(长安、洛阳)

张衡《二京赋》(结构谋篇模仿《两都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三)汉赋的衰微阶段(东汉中叶——汉末的100多年)

这一时期出现了反映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

张衡《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蔡邕《述行赋》

赵壹《刺世嫉邪赋》

祢衡《鹦鹉赋》

第二节贾谊与骚体赋

一骚体赋的特点

汉初的赋是从楚辞脱胎而来的,所以叫骚体赋,其内容、形式和风格都和楚辞相当接近,如内容上侧重于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在形式上与楚辞没有多大差别,也用“兮”字句,句式整齐,通篇押韵等,接近于诗歌。

二贾谊简介(参见作品选p287)

三《吊屈原赋》(文学史p184)

1背景:

文帝四年(前176),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遂作《吊屈原赋》。

2内容:

在《吊屈原赋》中,贾谊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出对屈原深深的同情。

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慨。

但他不赞同屈原的以身殉国,认为屈原最终的不幸在于他未能“自引而远去”。

贾谊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

他同情屈原,但和屈原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不同的。

3意义《吊屈原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

也是汉人最早的吊屈之作,开了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

贾谊是第一个与屈原在生命遭遇上发生共鸣的汉代文人,也是继屈原之后的悲剧的生命个体,所以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悲剧与屈原的悲剧归为同一类型。

吊屈即为自抒愤懑。

四《鹏鸟赋》(作品选p287)

此赋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近似于“序”,通过人、鸟简要问答,交代人禽对话的缘由。

第二部分是赋的主体,具体内容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

首先揭示出万物变化无穷、反复无常的道理,祸福相依,吉凶为邻,社会、人生、自然都是如此。

用不可知的论点,得出“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的结论。

第二层:

用道家相对论的观点,阐述道家齐生死、轻去就的旷达人生观,帮助作者从浓重的死生忧患中解脱出来。

表现出作者置死生忧患于身外的精神追求,顺从命运安排的人生抉择,这就是“德人无累,知命不忧”的结论。

艺术特点:

此赋基本以四言为主,句式比较整齐,并用带有“兮”字的句子,形式上趋向散体化,与汉大赋相比,较少藻饰和铺陈夸张,可视为由楚辞逐步转为汉大赋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从楚辞向新体赋过渡的痕迹。

大量的比喻也增强了赋中议论的形象性。

评价:

《鹏鸟赋》开创了汉代辞赋表现命运主题的先河。

整首赋叙述了作者由希望推求命运、吉凶到死生祸福任之自然的思想转变。

用精湛的赋的语言,呈现出汉代文人生命哲学逻辑结构。

闻一多誉此赋为“哲学的诗”

马积高称它是“赋史上第一篇成熟的哲理赋”(《赋史》)

第三节司马相如与汉大赋

一汉大赋的特点

汉大赋也称散体大赋、新体赋,这是汉赋的主体,其特点一般代表汉赋的特点:

《文心雕龙·诠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1以体物为主,大多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富丽的辞藻描写事物,所描写的主要是京都、宫苑、山川等壮丽事物,以及统治者的政治军事活动和他们的声色犬马、田猎驰逐生活;讽谏一般只是在篇末提一下,而大量的笔墨却用于铺陈渲染,有人把大赋这一特点称为“劝百讽一”。

2此外,在形式上的特点是,一是篇幅较长,规模宏大,一般都在千言以上;二是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成篇,韵文与散文混用,散文成分较多。

二司马相如简介(作品选p314)

汉赋四大家指汉赋的四位大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其中以司马相如为杰出代表,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代表着汉大赋的最高成就,并成为后世扬雄、班固等赋家模仿的典范。

三《子虚赋》(作品选p314)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体现了汉大赋的基本特点:

1体物为主: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用了主要篇幅来描写楚、齐诸侯的“苑囿和游猎之事,体现了汉大赋在内容上以体物为主的特点。

2用铺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来描写事物,是汉大赋的基本特色。

《子虚赋》对事物的描写,极尽铺排夸张之能事,例如对云梦的描写,先分类描写其山、其

土、其石,接着按东南西北方位,描写其中风景和水陆物产;对每类事物的描写,也尽量加以罗列。

由于对事物进行铺张描写的需要,作者使用了不少华美辞藻,因此辞藻显得特别富丽。

3《子虚赋》也有讽喻意图,它的讽谕主要并不是通过长篇议论来达到,而主要是通过对贵族奢侈生活的暴露性描写来达到的,体现了“微言讽谏”(即“劝百讽一”)的特点。

4形式上的特点:

篇幅较长,规模宏大,在千言以上;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韵散兼行。

本文的缺点是,过分夸奇炫博,内容比较空洞,好用生字僻词,堆砌词藻。

四汉大赋衰微的原因

五对汉赋的评价

汉赋虽然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方面有较多局限性,但在文学史上仍然有其一定地位。

内容方面:

汉赋虽然大部分是歌功颂德、供帝王玩赏的宫廷文学,但也反映出封建王朝在全盛时期的宏大规模和气象。

形式方面: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影响

1汉赋的铺陈夸张细腻的描写,丰富的词汇,语言的锤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成就,它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对后世有积极影响,但汉赋形式主义的倾向,也导引了魏晋南北朝诗文创作中的形式主义。

2由于赋的影响,东汉的散文逐步出现骈偶化的倾向,给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开了先路。

第四节赵壹与抒情小赋

一小赋的特点

在内容上侧重咏物和抒情,在形式上篇幅较大赋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个别的也用楚辞体句式。

小赋同大赋有明显区别,比较接近骚赋,但它在内容上也有侧重咏物的,并且多不用楚辞句式,因此与骚赋又有区别。

二赵壹简介(作品选p357)

三《刺世嫉邪赋》

《刺世疾邪赋》是早期抒情小赋的名篇,是一篇政治抒情赋。

其主旨就是讽刺和谴责当时邪恶的社会风气。

它一反传统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尖锐地揭露批判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朽,道德风气的败坏,邪恶奸佞的得势,权门豪族的不法,正人贤才和贫贱阶层的被压抑,鲜明地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正直耿介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其感情的激烈,语言的犀利,揭露的深刻,在汉赋中是仅有的。

完全不同于以前那种歌功颂德、夸美逞能的大赋,突破了赋颂传统。

议论纵横,词锋犀利是本赋的显著特点。

在具体写法上,采用“剥笋法”层层推进,从评历史到论现实,从批判世风到揭示原因,从抨击当权者到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步步深入,明朗畅达,语言刚劲朴素,说理透辟,有似一篇笔锋犀利的讨伐檄文。

此外,本赋寓议论于抒情,加上用了许多贴切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使语言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诗的情味。

而赋末用两首五言诗结尾,结构上颇为别致。

第二章汉代诗歌

汉代诗歌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徒诗,(即“古诗”,不入乐,讽诵吟咏)。

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其中以两汉乐府诗和东汉文人诗歌《古诗十九首》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

一乐府和乐府诗的含义(文学史p224-225)

1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

据记载,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

后来,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2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

武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

西汉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从此以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

3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主要分为郊庙歌辞和乐府民歌?

二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文学史p225)

1梁沈约编纂的《宋书·乐志》,收录了很多两汉乐府诗

2《乐府诗集》这是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宋人郭茂倩所编。

该书将从汉至唐的乐府诗按所用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加以著录。

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三乐府含义的演变

(两汉)音乐机关——(魏晋六朝,着眼于音乐)指乐府所唱的诗——(唐代,着眼于社会内容,新乐府运动)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着重其入乐),词、曲的雅称,如《东坡乐府》

第二节两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汉书·艺文志》在叙述西汉乐府歌诗时写道: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

一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1社会最底层平民百姓的呻吟呼号

《妇病行》叙述妻死儿幼,丈夫和儿子饥寒交迫的悲惨情况,病妇临终遗嘱伤心刺骨,而丈夫无力抚养遗孤的愧疚、悲哀,也渗透于字里行间。

据载贫民有因口赋钱而杀害亲生子的。

《孤儿行》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因不堪忍受哥嫂的虐待,竟然有生不如死的想法,小小年纪便对命运已经完全丧失信心。

《东门行》写一个城市贫民为贫困所逼迫而决心拔剑反抗的情景,男主人公在作出最终抉择之后,不得不割舍夫妻之爱、儿女之情,夫妇二人的对话是生真盈别的场面

———两汉乐府诗在表现平民百姓疾苦时,兼顾到表现对象物质生活的饥寒交迫和精神、情感世界的严重创伤。

尤其可贵的是,诗的作者对于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贫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是以恻隐之心申诉下层贫民的不幸遭遇。

2反映富贵之家的的奢华

同是收录在相和歌辞中的《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三诗,与《东门行》等三篇作品迥然有别,这三首诗基本内容相同,都是以富贵之家为表现对象。

《相逢行》在渲染主人富有的同时,还点出了他的尊贵身份: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这是一个既富且贵的家庭,而且富贵程度非同寻常。

黄金为门,白玉为堂,是富埒王侯的标志,不是一般的富,而是巨富。

侍郎是皇宫的禁卫官或天子左右侍从,是皇帝信任的近臣,其特殊地位不是普通朝廷官员所能相比。

《鸡鸣》和《长安有狭斜行》把表现对象的显赫地位渲染得更加充分,诗中的富贵之家是兄弟几人同时宦达;而且是秩达二千石的高官显宦。

上述三诗对富贵之家气象的展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具有示范性,后来许多同类作品都是以此作为蓝本。

三妇织绵鼓瑟的段落,则被单独划分出去,名为“三妇艳”,在古代乐府诗中频繁重复出现,成为富贵之家的象征,积淀成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

————表现平民疾苦和反映富贵之家奢华的乐府诗同被收录在相和歌辞中,这就形成对比鲜明、反差极大的两幅画面。

这两组乐府诗最初编排在一起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它们的客观效果是引导读者遍历天堂地狱,领略到人间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两极世界。

二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

《上邪》女子的自誓之词。

对自己的意中人爱得真挚、热烈。

《有所思》写女子听到对方变心,由爱到恨,果断地与他分手。

《孔雀东南飞》叙述的是焦仲卿、刘兰芝的和婚姻悲剧。

《上山采蘼芜》弃妇与故夫的邂逅

《羽林郎》和《陌上桑》写女子拒绝有权势男子的调戏

三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是古人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两汉乐府诗在这个领域较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