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0805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 协奏曲.docx

全国公共艺术类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奖作品协奏曲

《管弦乐曲》教案

学科

音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课题

《协奏曲》

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协奏曲及协奏曲的两种表现形式。

2、通过欣赏乐曲了解协奏曲的演奏特点,同时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及探究能力,能够分辨协奏曲的两种表现形式。

情感目标

在欣赏乐曲后,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听后联想到的场景,分享音乐带给我们的享受。

教学

重点

聆听欣赏乐曲,了解协奏曲及协奏曲的两种表现形式。

教学

难点

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所包含的音乐情感和艺术内涵

教法

启发引导法视听法积极评价法

学法

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附页

教学

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播放图片,提问学生

小提琴单簧管小号

1、你认识这些乐器吗?

这些乐器可以组成什么样的演奏形式?

观看图片

认识乐器

 

学生对各种器乐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协奏曲打好基础。

 

协奏曲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竞争”或“比赛”。

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协奏曲”,是一种由多件乐器组成一组乐器与乐队竞奏,有时候特别强调管乐器和弦乐器之间的差别,其中代表作有《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

第二种协奏曲就是由一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竞奏的“独奏协奏曲

协奏曲通常是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组成,而在第一乐章总穿插一长段独奏乐器的华彩乐段,由独奏者单独炫技表演,第二乐章是慢速,以便于独奏乐器抒发其歌唱性特点,最后的乐章往往带有活泼欢快的特性。

了解协奏曲的表现形式和演奏特点

为学习感受乐曲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F

 

 

这部作品是享有古典音乐最高荣誉的“音乐之父”巴赫所创作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第二首,是巴洛克时期精美的复调代表作品之一,这首作品主要为小号、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4件乐器而写,再加上其他的伴奏乐器。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

整个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叠句,在叠句各次重复出现之间有着织体清晰的插部,简短而生动的独奏、二重奏、三重奏,主题此起彼伏,又相互关联。

聆听

介绍作品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乐曲做好铺垫。

1、多媒体播放音乐片段

听辨乐曲中的主要4件乐器,听辨它的音色。

2、提出问题:

1、乐曲中还出现了哪些乐器?

2、这些乐器都表现了怎样景象?

谈谈你的感受。

欣赏

讨论

交流

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感受力。

音乐知识

巴洛克音乐 西方音乐史上一般将1600年~1750年这一段时期产生的音乐统称为巴洛克音乐。

构思宏大,情绪夸张,气度高昂,讲究对称华丽,富有精美的装饰性是巴洛克音乐的美学特征。

多为复音、复调音乐。

这一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尔等。

聆听、感受

了解乐曲相关知识,更好地感受歌曲

序曲一种是歌剧、舞剧等演出前演奏的一段短曲。

高度概括浓缩和表达作品的情绪和剧情发展;另一种是音乐会序曲,专为音乐会演奏而作的管弦乐曲

总结序曲的艺术内涵

了解乐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入了解管弦乐曲的作品类型。

B

 

 

教师简单介绍作者你作品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了解乐曲的辉灿烂、富丽堂皇,色彩变化多端,丰富的想象力

了解作品、作者

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音乐打好基础。

分段欣赏,播放音乐,提出问题:

1、乐曲的开始用了什么乐器?

2、乐曲的有着怎样的音乐形象?

3、感受对每段音乐的发展变化,展开想象谈谈你的感受。

4、在乐曲的演奏中钢琴演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师生总结:

乐曲宽广、雄伟的旋律,气势磅礴、辉煌壮丽。

整部作品充满着积极向上之激情、充满着阳刚之壮美、充满着豪迈昂扬之斗志。

钢琴在这虽然只是处于陪衬主题的地位,但是它充分发挥了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的主导作用,即使在这个乐队的全奏中,它的音响依然十分清晰、嘹亮和雄浑有力。

在钢琴的一大段华彩乐段中,不但展示了钢琴演奏的卓越技巧,同时也对整个乐章的

音乐发展做出了总结。

聆听感受

思考问题

加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音乐分析能力。

圆号又称法国号乐器中音色最宽广的乐器,声音柔和、丰满而高雅,表现力极其丰富,充满诗意,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

在交响乐队中,通常使用4支圆号

 

总结奏鸣曲式的特点,了解代表性乐器圆号

 

 

更好的理解作品,感受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乐曲的曲式结构采用的是奏鸣曲式是古典音乐作品的一种基本曲式,它是一种戏剧性的乐曲形式,就像故事一样有开始、发展、结束,因此奏鸣曲是以两种不同主题或形象来进行对比冲突,用音乐来讲故事。

有三个大段落分别是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

D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丰富且难度很高的技巧,

昂扬振奋的乐队音响,优美动人的旋律等,使得这部作品深受听众喜爱,也是小提琴家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

作品采用传统的三乐章结构。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

高昂的英勇精神是它的音调特征。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为聆听乐曲做好铺垫。

 

1、引导学生分段欣赏并提出问题:

1、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每一段乐曲的音乐形象是怎样的?

3、乐曲的最后末尾处的旋律特点是怎样的?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交流与探讨

通过感受音乐的色彩、节奏、旋律,谈谈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

师生总结:

主部主题带有深切的探询意味,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旋律明澈柔美,从容匀称,充满了温暖和喜悦,飘散出美丽花朵的芬芳。

音乐经过自然圆润、淋漓尽致的发展,进入了由整体乐队全奏开始的再现部,音乐变得强烈、激奋,威武有力。

 

欣赏

思考

感受

探讨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能力,同时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音乐知识

华彩乐段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

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和乐器性能。

这部分的演奏较自由,难度

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

 

了解华彩乐段

 

了解相关音乐知识从达到本节课知识目标。

A

 

 

 

作者及作品介绍

 

教师介绍乐曲的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

让学生知道这是莫扎特所谱写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是他唯一的一部单簧管协奏曲。

了解作品既有技巧性的华彩乐段,又有温和、柔顺、甜美、真挚的诗意的内涵,令人如

沐三月阳光——温暖、清朗。

 

一、分段欣赏,提出问题:

1、这首乐曲的旋律与节奏有什么特点?

2、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这首乐曲有着怎样的情感表现?

4、乐曲的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交流与探讨

通过感受音乐的色彩、节奏、旋律,谈谈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

师生总结:

乐曲的旋律优美抒情、略带淡淡的忧伤,节奏比较缓慢,属于柔版这部音乐形式,深沉、安详,晶莹剔透。

乐曲既有纯真浪漫,又有冷月如辉,在许多方面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印象,美感如染上一层莫名的淡淡的悲哀.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欣赏

思考

感受

 

为聆听乐曲做好准备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能力,音乐想象力。

 

 

 

作者作品介绍

 

单簧管双簧管

单簧管的音域比较广,低音部分阴沉抑郁,中音部分温文尔雅,高音部分甘甜纯净,是音区中最优美的部分,与女高音十分贴近,因此被称为乐器中的歌唱家,超高音部分明朗尖锐。

双簧管重低音听起来幽默滑稽,给人无限快乐,高音委婉动人,又给人一丝淡淡的哀伤。

单簧管比较适合演奏叙述性的乐章,好像用音乐讲故事,还适合演奏抒情和难度较高的华彩类的篇章。

双簧管则比较适合描绘一种田园风格的景象。

教师通过故事讲解,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让学生了解那动人的旋律使人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深刻而细致地描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爱情,以及着重欣赏的个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主要部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

了解单簧管与双簧管的演奏特点。

 

学习相关音乐知识,丰富音乐内涵,从达到本节课知识目标。

 

一、分段欣赏,提出问题:

1、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器乐是什么?

2、这三段音乐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4、乐曲属于哪一类协奏曲?

二、交流与探讨

通过感受音乐旋律,情绪的变化谈谈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

师生总结:

音乐的主要乐器是小提琴,“草桥结拜”乐队奏出柔美、抒情的爱情主题,让人感觉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投意合、义结金兰的情景。

“英台抗婚”表现出激愤不安而又怨痛的主题,掀起全曲矛盾冲突的第一个高潮。

“坟前化蝶”将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哭灵的悲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霎时,

音乐锣、鼓、管、弦齐鸣,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一双蝴蝶破坟而出。

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乐曲属于独奏协奏曲。

欣赏

思考

感受

探讨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探究能力

达到本节课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了以上的乐曲,分组讨论总结:

1、这几首乐曲分别属于哪一类协奏曲?

2、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和画面?

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音乐知识?

 

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这节课通过学习以上乐曲我们了解了协奏曲的特点、表现形式及艺术内涵。

感受了乐曲的不同风格和所表达的意境

聆听

总结

 

总结知识点落实知识目标

心灵

感悟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节课欣赏的乐曲所带给自己的收获及感悟。

落实情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