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0643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同步导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docx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同步导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

语文: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时间:

150分钟 总分:

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词语是(  )

A.颠沛流离(pèi)  踯躅(chíchú)   巫觋(xí)萦纡(yū)迤逦(yǐlǐ)

B.弹劾(hé)风驰电掣(chè)会稽(kuàijī)鹧鸪(zhèɡū)凝睇(dì)

C.回眸(móu)肤如凝脂(zhī)鼙鼓(pí)玉扃(jiōnɡ)云栈(zhàn)

D.眇眇(miǎo)袅袅(niǎo)修葺(qì)潺湲(chányuán)薜荔(bìlì)

解析:

 A.踯躅—zhízhú。

答案:

 A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B.绸缪:

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答案:

 B

3.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

A.鸟何萃兮

中?

罾何为兮木上?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答案:

 B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东晋诗人。

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不做,归隐山水之间,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

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D.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

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解析:

 A.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创者。

答案:

 A

5.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有它的写作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这个规范进行诗的创作,那么你创作出来的就不是诗。

B.从汉代开始,陆上丝路就沿着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了东西交往的北、中、南三条基本干线;同时又由于南北边塞各民族的频繁活动,为唐代丝路向南北扩展奠定了基础。

C.古往今来,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和欧洲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

无论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的首都自古就很少变化,伦敦从“七国时代”就是英国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温王朝建立之时便是法国的首都,至今不变。

D.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解析:

 D项词序错误,“最伟大的”应该放在“人类建筑史上”的后面。

答案: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征,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

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诗歌风格发生某些变化是很正常的。

但是,诗风发生变化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诗学主张。

江西诗派众多诗人是严守某种统一的诗法规范还是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江西诗派是一个凝固的诗人群体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群体?

我认为,江西诗派自宗主黄庭坚起便倡导求新求变,如果说黄庭坚在元祐(包括之前)的诗歌作品具有瘦硬、奇崛、拗峭等特征的话,在其贬官黔等地及以后的作品,则更注重诗歌的平淡之美。

黄庭坚在给他外甥、学生的书信中,不止一次强调应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

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

黄庭坚既讲法度,又推崇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讲究法度并不等于死守法度,而应灵活运用。

江西诗派作者吕本中深谙此理,于是提出“活法”说,进一步阐明了如何运用法度,亦即继承前人艺术规则的问题。

“活法”说在南宋初年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巨大,成为诗坛上公认的艺术准则。

正是由于黄庭坚并不谨守褊狭的门户之见,所以其门人弟子都以求新求变为能事。

如徐俯曾答客书云:

“涪翁之妙天下,君其问诸水滨;斯道之大域中,我独知之濠上。

”(《清波杂志》卷5)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颇为不乐,显然意欲自成一家。

与徐俯交游甚密的韩驹也曾受知于山谷,晚年或置之江西诗社,却说:

“我自学古人。

”(周必大《文忠集》卷19)正是由于这种追求新变、力求自成一家的倾向使得江西诗派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吕本中提出“活法”说后,“活法”之说,一时盛行于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成为促进江西诗派发展变化的重要诗学思想。

除诗歌发展本身的因素外,吕本中、曾几等江西后学都经历过“靖康之变”,社会环境和诗人心态与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中期大不相同,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发生变化实属必然。

此足以证明,将江西诗派视作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显然并不符合实际。

既然江西诗派本身也处于一个不断嬗变的进程中,曾几又是陆游的授业恩师,则陆游与变化中的江西诗派有某种契合之处便决非无端臆测。

事实上,陆游终生持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曾几对他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

陆游晚年为曾几奏议稿作跋,追忆说:

“绍兴末,贼亮入塞,时茶山先生居会稽禹迹精舍,某自敕局罢归,略无三日不时见。

见必闻忧国之言。

先生时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以为忧,忧国而已。

”(《渭南文集》卷30)在这篇短小的跋语中,陆游对曾几奏议稿的其他内容只字不提,唯独念念不忘恩师的这份爱国忧民之情,足证曾几此种情怀对陆游的影响之大。

陆游在诗歌探索方面与江西诗派的契合,还可以从他对晚唐诗的态度窥见一二。

《剑南诗篇》卷45《追感往事》云:

“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谓宗晚唐。

欧曾不生二苏死,我欲痛哭天茫茫!

”对当时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十分不满。

而自黄庭坚以来,江西诗派对晚唐诗歌均评价甚低。

凡此种种,都说明作为江西弟子的陆游与江西诗派的诗学祈向有着相当多的一致之处。

(摘自《文史月刊》)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说明陆游和江西诗派有关系的一项是(  )

A.江西诗派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嬗变的进程中。

B.江西诗派作者曾几对陆游影响巨大。

C.社会环境使陆游的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发生了变化。

D.陆游和江西诗派一样,对晚唐诗歌均评价甚低。

解析:

 C项属答非所问。

答案:

 C

7.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陆游虽然早年受江西诗风的影响,但后来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了现实主义创作轨道。

B.徐俯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非常不乐,主要原因是他认为黄庭坚虽然是江西诗派的宗主,但诗学有限,不足以做他的老师。

C.从江西诗派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江西诗派并不是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

D.陆游晚年仍然念念不忘其师曾几的爱国忧民之情,这足以说明曾几的这种爱国情怀对陆游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解析:

 B.主要原因是“欲自成一家”。

答案:

 B

8.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能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曾几等江西诗派的诗人对他的哺育是主要原因。

B.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经验的丰富可以使作家彻底改变原有的创作风格。

C.虽然同属江西诗派,但黄庭坚、吕本中、曾几等人的创作风格有可能不同。

D.江西诗派的宗主黄庭坚后期的创作风格完全不同于其前期的创作风格。

解析:

 A.“主要原因”程度过重;B.“彻底”错,原文是说“发生某些变化是很正常的”;D.“完全”错,原文是说“更注重”。

答案:

 C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盲者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

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

“子年几何?

”曰:

“年十五矣。

”“以何时而眇?

”曰:

“三岁耳。

”“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

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

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

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

“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

夫盲者曷尝盲哉?

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盲动焉。

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

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

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

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

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厉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

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

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予之之意。

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

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

盲者独余耶?

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

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

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

“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

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

”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注】 ①日者:

占卜。

②瞽:

“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      审:

审查

B.而亦无颠危之患危:

跌倒

C.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一瞬:

时间很短

D.喜为非礼之貌非礼:

不礼貌

解析:

 A.审:

明白,清楚,了解。

C.一瞬:

看一眼,眨一下眼睛。

D.非礼:

不合礼制。

答案:

 B

10.下列加点虚词在文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C项的“之”字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A.代词,自己/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B.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接。

答案:

 C

11.下列句子中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B.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

C.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D.邪正在前不能释

解析:

 C项是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与例句同。

答案:

 C

12.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矇都是指盲人乐师。

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责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

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解析:

 A.“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并非盲者说这句话的目的。

答案:

 A

【参考译文】

乡里有个盲人少年,从事占卜职业,(他)善于弹琴。

邻居某人,招呼并安慰他道:

“您年龄多少啊?

”(回答)说:

“年纪十五岁了。

”“从什么时候失明的啊?

”(回答)说:

“三岁。

”“那么您这失明就十二年啦!

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

不知道天地的大、日月的光、山高水流、容貌美丑、宫殿的宏伟壮丽,岂不是非常可悲的吗?

我因为这才安慰你啊!

盲人笑着说:

“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全都是瞎子啊。

盲人何尝就盲啊?

我眼睛虽看不见,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都(行动)自如啊,因为眼睛不乱动啊。

对于人来说,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的姓氏;琢磨他的话就知道他的对与错。

(我)行走(时),判断道路的平陡来决定走的快慢,也没有摔跤的忧患。

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职业,不让自己精神在不急的事务中疲劳,不在没有益处的事上使用自己的力气,出外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养饱自己的肚子。

如此这般久了就成习惯了,我对眼睛看不见并不感到烦恼。

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做不合礼教的装扮,喜欢做无用的观看。

事情来临了却看不见,看见了又无法远离(它);贤明蠢笨的品质不能辨别;邪恶端正在面前不能分辨;利害(冲突)来了不能审时度势;治理和动乱的缘故不能识别;诗书摆在面前,(现实)事物跟着(身)后,终日看到它们却不得其要领,倒行逆施,(昏昏然)无所适从地绊倒跌倒却不知道觉悟:

最终跳进罗网、跌入陷阱的人比比皆是。

老天已经够偏爱人的了,给予人们运动认识的器官,而人们却失去了老天爷把那些本能给人们的本意。

动不动就用这些本能来陷自身于被动的,难道只是眼睛吗!

我要说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的人),天下谁不瞎啊?

瞎的人只有我吗?

我正轻蔑地顾盼,说你等不够资格有辱我(的眼睛)看上一眼的。

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

我正转而为您悲要安慰您啊。

(邻居)某人没有(言辞)来作答。

他闲暇时来拜访我,讲了盲者的那段话。

我听了之后感到惊异,说:

“古代由盲人担任的乐官和太史负责讽谏教化,少师进献箴言,盲人乐师朗诵诗歌,像晋国的师旷和郑国的师慧就是这种人。

这个盲者难道不是那一类人吗?

”因此我记下他的话,希望使看到的人能感到心有所愧。

四、(24分)

13.翻译和断句。

(10分)

(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答案:

 

(1)①你这位先生(太可笑了)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

②这个盲人,难道不正是那一类人吗?

(2)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或: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金陵晚望

□高 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 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 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

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势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

15.默写填空。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2)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4)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4分)

倘若真的能化寂寞为思考、变寂寞为实干、改寂寞为娱乐,那么我们就能精神抖擞,走出寂寞;洗涤心灵,获得新生;变得朝气蓬勃,成就一番大事。

调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洗涤心灵,抖擞精神;走出寂寞,获得新生

17.阅读下面语言片段,揣摩主旨,仿造语段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填写与上下文连贯的两句话。

(4分)

一分钟,可以用来微笑,对他人,对自己,对生活。

一分钟,可以用来看路,观赏美丽的花朵,感受湿润的草地,或者欣赏清澈透明的流水。

一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过,“要把每一分钟都当成最后一分钟”。

如果大家平时都能记住这句话,我们就能学会珍惜生活,珍惜每一分钟,让生命之钟记录你度过的每一分钟。

答案:

 (示例)(一分钟,)可以用来鼓励一个人,使之不气馁。

(一分钟,)可以让人选择重新生活。

18.母亲(或父亲)的生日恰好在9月9日,而你9月8日就要动身去大学报到。

临行前,你给母亲(或父亲)买了一件小礼物,并写了一张留言,请父亲(或母亲)在第二天转交。

你会买一件什么礼物,并留下怎样的话呢?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略

六、(18分)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遗失的夏天

□李晓燕

日子是冒着烟的草绳儿,断断续续冒着闷烟,终于“訇”地蹿起一团火,一路烧下去了。

蝉鸣大噪。

上午十点往后的阳光是完全煮沸的糖浆,流到哪儿粘到哪儿,流到哪儿烧到哪儿,滋滋地冒着滚烫的泡泡。

只有蝉和孩子待在室外,一样的满心欢喜。

每一只蝉开始迎来生命中最鼎盛最辉煌的时期,在它们挣开一层盔甲似的外衣奋力鸣叫的时候,是绝不会想到之前在地下某个黑暗中长达几年的潜伏,也忘了地面到枝杈间一段漫长的旅程。

若不是那样,大概会保持沉默,失去歌唱的勇气。

现在它们蹲伏在村庄的每一棵树上,每个枝杈间,只要不觉察到来自外界的危险,是可以长时间一动不动地趴在同一个地方的。

孩子从树下过,最初的吸引已过去。

现在他们感兴趣的是树下的壳,一百个知了壳一毛钱。

最初只有一个孩子在寻找,后来所有的孩子都出动了,拎着尽可能大的蛇皮袋子。

没有人愿意妥协一下带小一点的物件。

这个看上去似乎永远装不满的家伙,盛着他们一整个夏天的计划。

一开始他还记着每天的成绩,想着夏天结束后可能会换来的新玩意儿,后来就不管不顾了。

他的知了壳是那么漂亮,有些甚至完善——主人早已爬出去,壳还紧紧贴在树干上,像是随时要上到顶端。

拿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拨下来,放手心上,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自然和警惕,让人怀疑下一秒里就要振翅而去了。

只是背上的一条缝泄露了内部空空如也的秘密。

向着阳光的壳散发着淡褐色而透明的光泽。

孩子长久把玩着,舍不得把它扔进蛇皮袋子,怕被其他缺胳膊断腿裂了胸膛的压坏了,怕一扔进去就再也寻不着了,他把它小心地放置进随身带着的玻璃瓶里。

整个夏天,孩子踩着一段段阳光,从一片小树丛赶往另一片树丛,在每一块树阴下忙碌地穿梭,紧抿双唇,目光敏锐地在树上树下反复搜索,在大自然千百个平庸的作品中寻找着屈指可数的艺术品。

这种纯粹的热爱和因之而产生的最初的事业心,是日后某个偶然的机会里还会想起,但再难达到的。

二十年前的白雁桥是个小小的森林,如果你能上升到空中并由那儿俯瞰的话。

偶尔露出一角或片瓦只砖的房屋像是架在树杈间鸟巢般显出小巧而沉默的顺从。

整片森林则显出更大的沉默和沉默的温情深邃。

当然没有人能上升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在后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白雁桥人渐渐拓宽了居住和活动领域,大片的树丛迅速后退,退成了背景,偶尔留在院落里的一两棵成了孤零零的盆景。

蝉不愿爬上盆景。

可以想象,从此有多少蝉要在原本就漫长的旅程上再加上漫长的一段,才有可能找到它们的森林。

我怀疑现在白雁桥的地面下是否还会有蝉。

总之,交响乐一般的蝉鸣逐渐退出了白雁桥的舞台,一去不复返。

现在你听到的是二十年前的蝉鸣。

即便是别人工作过的树下,过一两天再去还是会有收获——每天都会有新的生命从坚忍的黑暗里上升到生命的最顶端。

“蟪蛄不知春秋”是庄子的感慨,没有认真听过蝉鸣的人是不会知道“蟪蛄之春秋”的。

这原本丑陋的东西就要为自己的丑陋高歌了,谁也阻止不了。

偶尔的一个在齐鸣中忽然把声音拔到最高,沿着树木天空直往上蹿,一副不蹿到云霄不能停下的架势。

它们声势浩大的高歌把简单的发音组合成长长短短无数的可能,丰富之极,庞大之极,只有孩子深谙其中的奥妙。

有一天,他也会像别人那样不例外地把这小东西归结为只会发出“知——了”声的烦人家伙,那是他长大了。

现在趁着他还没长大,一树树的蝉为他作着最后的演出。

间隙,整个世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深远的寂静和辽阔。

短暂的休息后演出再次开始,超出上次,繁华空前。

它们极尽可能地歌唱着,不担心会吵醒更多的耳朵,那些耳朵已躲进正午慵懒的睡梦里。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如此凄凉的意境是不属于白雁桥的。

入夜,村庄一点点陷入黑暗,直到月亮完全升起才交付出全部影子。

各家先后搬出圆圆的大澡盆,随便搁院里哪棵树下,冲上半盆水,孩子笑着叫着跳进来了,然后是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