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0599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docx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模拟题2及答案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考前练习题三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品德测评区分功能的正向发挥表现为()。

A导向作用B激励作用C改进作用D选拔作用

2、道德情感从()发展起来。

A1岁以后B2岁以后C3岁以后D4岁以后

3、科尔伯格采用()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研究。

A对偶故事法B临床法C道德两难故事法D观察法

4、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5、影响道德认识发展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

A.学校环境B.经济状况C.教学水平D.同伴群体

6、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

A.道德信念B.道德行为C.自律道德D.道德情感

7、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其转折期在()岁之间。

A.8~9B.10~13C.12~14D.15~17

8、()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A.中学阶段B.小学阶段C.大学阶段D.幼儿期

9、年龄较大的儿童(6-7岁)则更多使用()的攻击行为。

A.肢体冲突型B.言语型C.工具型D.敌意型

10、促使个体将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最终成为道德行为产生的情感动力的要素是()。

A.内疚感B.移情C.亲社会行为D.责任感

11、有各种共同兴趣的团体,如课外兴趣小组,称为()。

A.非社会团体B.亲社会团体C.有组织的团体D.玩伴团体

12、同伴的角色功能包括:

(1)作为强化者的同伴;

(2)作为榜样的同伴;(3)作为()的同伴。

A.社会反馈B.社会参照C.目标参照D.自我教育

13、从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

A现实自我B社会自我C理想自我D自然自我

14、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期是指()。

A小学低年级B小学高年级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5、()是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A理想B道德信念C价值观D世界观

16、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和发展呈现出()。

A协调性B不同步性C不平衡性D均衡性

17、学生在遭受挫折后会情绪激动,常对抗、报复、迁怒身边的人,且带有公开的、爆发的特点。

其后果往往对他人或集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这类问题行为属于()。

A不良人格型B攻击型C压抑型D不良品德型

18、学生对校规校纪有错误的认识或明知故犯,缺乏道德感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常进行偷窃、欺骗、斗殴、破坏公物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

A不良人格型B攻击型C压抑型D不良品德型

19、学生常常出现“犯错不自觉”说明内部存在()的矛盾。

A、法制观念B、认识性质

C、能力性质D、思想性质

20、学生常常出现“有错不知错”说明内部存在()的矛盾。

A、心理素质B、认识性质

C、能力性质D、思想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请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5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错选、漏选均不得分,也不反扣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道德情感形式的层次包括()。

A直觉的情绪体验B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C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D个体的情绪体验E社会性的情感体验

2、初中生的品德具有()的特点。

A动荡性B反复性C.稳定性D.可靠性E敏感性

3、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

A.理解B.练习C.模仿.D.信服E.内化

4、道德情感的特征有()

A.群体功利性与个人奉献性的统一

B.社会普遍性与个人独特性的统一

C.依附性与自觉性的统一

D.内蕴性与外显性的统一

E.道德理性与心灵感性的统一

5、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中的外部条件主要有()

A.社会风气;

B.经济状况;

C.同伴集体的影响;

D.父母的受教育水平;

E.家庭环境。

6、下列()是影响中小学生同伴交往的因素。

A.社会技能

B.外表

C.性别

D.年龄

E.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

7、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有()。

A独立性有所发展

B具有闭锁性

C个体差异明显

D稳定性逐步提高

E全面性有了进一步发展

8、要能自觉地反思人生意义,个体的自我意识必须达到以下发展水平,具体为()。

A.自我控制能力高度发展

B.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与统一

C.自我体验成熟

D.独立意向的扩展

E.个体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稳定地映入自我意识

9、品德不良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特征表现为:

A缺乏自我教育能力

B对自己的评价水平低,并有时候自相矛盾。

C自我控制力要比优秀学生差。

D内心的体验复杂多变。

E性意识发展与年龄不相符合。

10、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A、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B、营造良好的班风

C、多开展集体活动

D、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E、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道德行为主要包括的行为技能和技巧。

()

2、品德心理结构的动力机制是道德认知。

()

3、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观念。

()

4、道德情感具有人格塑造功能。

()

5、道德敏感性高的人,道德事件容易引起他的关注,容易捕捉到面临情境中的道德信息,能够体察道德情境中他人的情绪反应。

()

6、在社会化过程中,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

()

7、自我意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现象。

()

8、通常人生观、世界观在形成的时间和成熟的程度方面要早于价值观。

()

9、品德不良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一种人格。

()

10、德育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使用的时候每次宜采用一种方法,才能确保有好的效果。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替代强化

2、想象性的道德情感

3、角色采择

4、自我监控

5、品德不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你认为道德判断能力该如何培养?

2、同伴关系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有何意义?

3、你认为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怎样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较好?

为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联系实际谈谈目前阻碍农村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C4、B5、D6、A7、A8、B9、D10、B

11、A12、B13、B14、C15、C16、B17、B18、D19、C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E3、CDE4、ABDE5、ACE6、ABCDE7、ADE8、BDE9、BCDE10、ADE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名词解释

1、替代强化:

在观察榜样和同伴行为时,榜样和同伴所受到的强化影响儿童去表现这种行为的过程。

2、想象性的道德情感:

是一个人想象到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时所激发起某种自觉的情感体验

3、角色采择:

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简单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4、自我监控:

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自己的心理和言行进行调节和控制,包括自主、自立、自制、自律等形式。

5、品德不良:

中小学生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意发生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的行为,如偷窃、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属于品德不良行为。

五、简答题

1、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是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2)榜样示范

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

另外,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榜样本身也容易成为学生向往的、追随的对象,激发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这样的榜样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3)利用群体约定

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

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起改变态度。

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

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效的。

2、

(一)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对道德准则的理解和道德情感的体验

同伴交往能够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它有助于道德准则的理解和道德情感的体验。

自我中心是指儿童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而不考虑别人会有不同观点的一种倾向。

克服自我中心是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二)同伴交往是儿童道德认识实践的基地

同伴交往对儿童来说是具体真实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它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实践提供了重要情境和基地。

在同伴交往中,儿童能够得到那些有关对人我关系、矛盾冲突方面态度和行为自然而逼真的反馈以及积极、友善,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并且容易被同伴接纳或认可的行为。

(三)同伴关系是自律道德产生的必要条件

所谓自律道德就是用内省的方式去审视判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符合或者违背自己的原则或社会准则;和自律道德相对应的是他律道德。

它是出于对外界的恐惧,从趋赏避罚的角度出发来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它不是出于内心的需要。

儿童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观点的区别,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异议和怀疑,进而理解道德规范和准则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且,只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儿童逐渐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互相协作,发展主观评判能力。

同伴的观点和评价是儿童道德判断由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转变的一个中介,是影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外在动力因素。

而同伴的评价只能出现在同伴交往中。

综上所述,同伴交往是儿童道德得到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它并不充分,有同伴交往并不能保证个体道德朝向积极的发展,显然,交往的同伴若缺乏良好的道德面貌,儿童道德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将会面临很大的危险。

因此,教师和家长很有必要注意这方面的调节与引导,以发挥其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

3、

其一,组织学生参加劳动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学生劳动的内容和形式有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等。

通过这些劳动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热爱科学、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

(1)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是指人们使用工具来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

生产资料包括手工性和技术性生产劳动。

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工农业生产劳动,通过劳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工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了解生产劳动的社会意义和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现状,获得一些初步的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经受一定的生产劳动锻炼,体验我国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对新型劳动者的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在校期间应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打好做人的基础,将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2)社会公益劳动

这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的义务劳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

这种劳动对培养学生不计报酬、为公众谋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等具有特殊的作用。

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这种劳动,并充分发挥团、队、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在倡议、组织这种劳动中的作用。

(3)自我服务性劳动

这是指照料自己生活、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的劳动。

学生应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如搞清洁卫生、洗衣做饭等。

学生参加家庭里的自我服务劳动,能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个成员,有责任关心家庭里的一切事情,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并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护劳动工具、爱护劳动成果的好品德。

学生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包括:

做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布置教室、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条件、绿化和美化校园等。

自我服务劳动不只是为自己服务,包括为自己生活的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

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可以使学生懂得集体生活中的劳动义务,养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其二,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勤工俭学是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劳动,以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来补充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改善自己的学习、生活条件的一种用自我劳动所得来资助自我学习、生活的劳动形式。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勤工俭学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经受劳动锻炼,学到劳动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勤劳节俭的品德和自强自立、自力更生的精神,而且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加社会经验。

此外,它还可为社会提供劳动服务,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自己也从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资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其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政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如组织学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不仅可以使他们了解社会生活实际,而且可以从英雄模范、广大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那里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

六、论述题

农村中小学的成长环境相对而言比较特殊,而特殊的成长环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不利因素阻碍农村中小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塑造、发展,使农村青少年在品德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各种偏差。

主要能从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分析这种消极影响背后的复杂的社会—心理交互机制。

(1)学校德育的错位与学生道德观念的混乱。

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品德的发展均被视为以认知发展为基础、通过儿童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道德认知结构的过程。

因此他们均主张以认知冲突的形式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

柯尔伯格更是明确地反对用灌输、说教等强加形式进行德育。

他抨击了传统德育中以社会公认的美德进行教育的方法,认为道德认知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自然发展,因此德育先要从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出发,通过活动体验、民主讨论等方式引起儿童内心冲突,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从内心接受教育,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出现更多成熟的道德推理和更好的自我控制行为。

目前农村学校德育的突出状况是:

1)德育理念错位。

学校把德育作为知识性课程对待,把德育的“认同”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

这样,德育成为记忆书本上规定的道德原则、思想信念的过程。

2)德育目标错位。

学校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目标指向负载过重,有意无意的“拔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3)德育内容错位。

德育内容没有针对农村青少年不同发展阶段的品德心理的不同特点,形成层次性;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课堂德育素材无法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并影响其价值观和人生观。

4)德育手段错位。

与理念、目标和内容相应,德育教学也就成了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手段。

由于学校德育在理念、目标、内容、手段上的错位,德育本质上成为道德知识的记忆过程,学生原有的道德认知水平、主动建构的能动性均被忽视,这对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只能是肤浅的服从,或是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的简单获得,而无法引发他们内心的冲突和积极主动地思考,学生很难真正内化道德规则、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一旦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其道德观念将发生混乱,难以辨别是非准则。

(2)亲子关系的疏远与子女道德情感的变异。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标准的内化、道德情感的产生与儿童早期跟父母之间的感情联结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儿童年龄的继续增长,亲子关系仍然对儿童的品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父母以直接的形式向青少年传递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父母还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扩展其对子女的情感支持。

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给予儿童情感的支持,尽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并通过这些情感上的支持促成儿童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导致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甚至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冷漠和敌意,从而更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

农村地区许多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大多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

这种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使得亲子关系疏远甚至失调,儿童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支持,从而难以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和人格特质,在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面常常会表现出诸多偏差。

留守儿童的人格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谈、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易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

不良的人格因素表现为或导致了儿童行为问题(如破坏财产、说谎、偷窃等反社会行为替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或神经症问题)和学业不良,且人格、学绩、行为问题。

(3)榜样形象的弱化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失范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道德行为的习得是观察学习的结果,而观察学习的关键在于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人或榜样表现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

在儿童道德成长早期,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榜样;进入学校后,教师的言行也开始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

父母和教师不仅以直接的形式,用语言向儿童传授道德价值观,其道德活动的本身更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言传大于身教”。

儿童从对父母、教师的行为模仿中,获得一般性的态度和观念,建立起自己一套系统的是非判断准则,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嗜好和行为。

对大部分农村儿童而言,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隔代抚养、学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等原因,他们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地榜样,榜样形象的弱化致使儿童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正常的道德行为学习过程受阻。

在行为反馈方面,也很难有一个权威形象及时对农村儿童初步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予以奖励和强化,亲社会行为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相反,由于父母监督机制的弱化以及农村地区道德规范、监控体系的不健全,疏于对儿童初期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予以及时惩罚和制止,很可能会导致其更为严重的不良品行,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作为教育者,应该看到德育过程中更多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利用逆境中可利用的资源,使逆境对个人的消极影响最小化。

并积极创造能引导个体品德向善发展的条件,如创造一个相互关爱的学校氛围(如建立信任、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学生传授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如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计划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如亲戚、同伴、社会团体的支撑)等措施均将有助于不利处境下农村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